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基于 2012—2021 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技术创新 、数 字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发展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 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 型分析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结果表明:数字经济 发展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在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 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 。
一、引言
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 ,依托现代信息网络载体 ,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 、全要素 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 ,是继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 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 ,同比名义增加 16.2% ,占 GDP 比重达到 39.8% ,较“十三五 ”初期提升了 9.6 个百分点 。可见随着大数据 、云计算 、人 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不仅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日益凸 显 ,成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也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如浙江省 2021 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 3.57 万亿元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 8348.3 亿元 ,五年年均 增长 13.3% ,两倍于 GDP 年均增速 。上海市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 国际数字之都”。 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推进着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2021 年,中 国的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 8.4 万亿元 ,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达到 18.3% ,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 37.2 万亿元 ,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达到 81.7%。《“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协同推进数字 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 型 、制造业数字智能化 、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 。加快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 融合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助推区域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是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 ,长江经济带 的发展关系国家发展全局 。农业 、制造业和服务业与数字技术实现融合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 级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赋予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 ,提升产业数 字化水平 ,加快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 ,是助力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关键 ,是赋能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因此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 ,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对地区 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于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的 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以及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关 于 数 字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方 面 ,不 同 学 者 对 于 数 字 经 济 发 展 的 测 度 方 法 各 有 不 同 [1- 3] 。 刘 军 等 ( 2020 )从信息化发展 、互联网发展和数字交易发展三个方面测度中国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基于 SAR 模型研究发现 ,中国数字经济正在高速发展 ,但存在区域“数字经济鸿沟 ”与两极分化现象 ,东 部地区数字经济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4] 。王军等( 2021 )从数字经济发展载体 、数字产业化 、产 业数字化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这几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中国数 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递增 ,但四大区域和五大经济带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空间上呈现“东—中 —西 ”及“沿海—内陆 ”依次递减之势 [5] 。
关于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刘洋和陈晓东( 2021 )认为数字经济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 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 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6] 。崔艺瑄和熊晓轶( 2021 )认为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正向 影响产业结构优化 ,科技创新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传导作用 [7] 。迟明园和石雅楠( 2022 )提出 ,在以数 字技术为支持的基础上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 ,其与各个行业相互结合 ,促进产业结构 优 化 升 级 [8] 。 彭 炳 忠 和 易 俊 宇( 2021 )研 究 发 现 数 字 经 济 对 长 江 经 济 带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存 在 促 进 作 用,并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上游地区的影响较中下游更显著 [9] 。
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 ,干春晖等( 2011 )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均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产业结构 高级化 [10] 。吴瑾( 2017 )运用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发现第三产业 的大力发展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 、持续发展 [11] 。解海等( 2017 )以东 北地区为例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 高度化对东北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 。唐晓华和孙元君( 2019 )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 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异质性 [13] 。
关于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不少学者认为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 [1][14][15] 。华理维 ( 2021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并且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更强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16] 。 丁志帆( 2020 )认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创新效应 、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实现产业结构 调整和转型升级 ,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7] 。李宗显和杨千帆( 2021 )认为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 效率是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18] 。鲁玉秀等( 2021 )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发现 , 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也能促进邻近城市经济 发展,传导路径为城市创新 、市场潜力和产业集聚 [19] 。葛和平和吴福象(2021)基于改进的 Feder 两部 门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有明显的中介作用[20] 。
综上所述 ,学者们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测度体系还没有明确统一 ,并且关于数字经济 、产业结 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聚焦于其中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多为全国范围,对于长江经济带的研 究较少 。 因此 ,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门 槛模型来探究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路径,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提高长江经 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的发展,正显著改变着经济增长形态,而数据要素成为继劳动力 、资本 、技术之后新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21] 。与传统的生产要素不同,数据具有易复制性 、零边际成本 、非损耗等特性,能 够克服稀缺性和排他性,突破资源约束与增长极限,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特征 。数字经济依托大数据 和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信息及时传播与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 。基于 大数据分析 ,将消费者的偏好信息和生产者的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减少供需不匹配带来的资源错配 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
(二)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其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中 ,作用路径主要为数 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方面,数字产业化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这 些产业具有知识密集 、信息密集 、附加值高的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数字产业规模 不断壮大 、技术不断被应用 ,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数字化方面 ,将数字技术广泛融合应用于传 统产业中,通过改变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促使各产业间的资源配置逐步优化 。企业利用数字创新技 术能有效改造商业模式 、变革产业组织,实现行业和企业产销效益的提升 。数字经济对传统行业的 不断深入 ,推动着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 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 。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 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中介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加快步伐,数 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发展 ,重塑产业链价值链 ,改善产业生产率 ,提升产业附加值 ,推动产业结构 升级 [22] ,推动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是融合型经济 ,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是经济转型升级的 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应以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有步 骤 、有层次地对所有实体经济进行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 ,主动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对 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塑造 [23] ,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通过优化生产 、流 通 、分配 、交换等环节促使产业效率提高 。然而 ,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升与产业比例的逐步 优化,数字经济对产业效率的作用有可能会出现削弱的倾向 [6]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2:在数字经济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作用 。 假设 3: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有非线性影响 。
四、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构建如下基准模型:
ln PGDPit = α0 + α1DIGit + α2Xit +μi + εit ( 1 )
式( 1 )为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模型 。其中,i 和 t 分别为省份和年份 。被解释变 量 lnPGDP 代表经济增长水平 ;核心解释变量 DIG代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Xit 表示一组控制变量 , μi 、εit 为个体效应和随机误差项;α0 、α1 、α2 为对应变量的待估参数 。
然后 ,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 加入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
ISit =β0 +β1DIGit +β2Xit +μi + εit ( 2 )
ln PGDPit = γ0 + γ1DIGit + γ2ISit + γ3Xit +μi + εit ( 3 )
其中,IS 为中介变量产业结构升级 。
最后 ,为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 ,构建面板门槛 模型:
ln PGDPit = θ0 + θ1DIGit I(DIGit ≤ δ1)+ θ2DIGit I(δ1 δ2)+ θ4Xit +μi + εit ( 4 )
ln ISit = θ5 + θ6DIGit I(DIGit ≤ δ3)+ θ7DIGit I(DIGit > δ3)+ θ8Xit +μi + εit ( 5 )
其中 ,DIG 为门槛变量 ,δ 为门槛值 ,I (·)为指示性函数 ,满足括号内条件取值为 1.不满足则 取值为 0 。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 lnPGDP )。 选用人均 GDP 的对数值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 。
2.解释变 量:数 字 经 济发展水平( DIG )。 学术 界关 于数 字 经 济 的 指标 测 度体 系 尚未统 一 ,为综 合考察长江 经 济 带数 字 经 济发展水平 ,在借 鉴赵 涛 等( 2020 )、刘 洋 等( 2021 )研 究 的基础 上 ,从数 字 基础设施 、数字技术创新 、数字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1)。 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用线性加权法测算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
3. 中介变 量:产业 结 构升级( IS )。 借 鉴 陈 晓东 等( 2021 )的研 究[24] ,采 用 第 一 、二 、三产业 占 GDP 的比重乘以权重来衡量 ,具体计算公式为:IS = W1 × 1 + W2 × 2 + W3 × 3 ,其中 W1、W2、W3 分别为第 一 、 二 、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 。
4. 控 制 变 量 。借 鉴 已 有研 究 ,选 取 人 力 资本 水 平( lnEDU )、固 定 资产投 资 水 平( INVEST )、外 商 直接投资( FDI )、政府干预度( GOV )、对外开放度( OPEN )作为控制变量 。其中 ,用每万人在校生数 的对数来表示人力资本水平,用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来测量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用 外 商 直 接投 资 额在 国 内 生产 总值 中 的 比 例来 测 量 外 商 直 接投 资水平 ,用政府财政 支 出 占 国 内 生 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政府干预度,用进出口贸易总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对外开放度 。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选取 2012 — 2021 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与长江经济带经济 增长之 间 的 影 响机理 。数 据 主要来 源 于《中 国统 计年 鉴》和各 省份统 计年 鉴 ,利 用 插值 法对 部分缺 失数 据进行 补齐 。各变 量 的描述性统 计如表 2 所 示 。其 中人 均 GDP 的标 准 差较 大 ,表 明长江 经 济 带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发展不平衡 。
五、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基 于 固 定效 应模 型 考 察 数 字 经 济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影 响 ,基 准 回 归 结果如表 3 所 示 。先 将 数 字 经济纳入回归模型 ,结果如表 3第( 1 )列所示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 2.305.即数字经济 发展水平每增加1单位,经济增长平均增加 2.305 个单位,并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数字经济对经济 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加入控制变量后 ,回归结果如第( 2 )列所示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系数 在 1%的水平下仍显著为正 ,验证了假设 1.即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从控制 变量来看 ,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分别在 1%和 5%的水平 下显著,说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资本投入的增加有助于促进劳动者技术技能与应用能力的提高,能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二)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中介效应模型 ,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 4 所示 。模型 1 中数字 经济发展水平回归系数在 1%水平下显著为正 。模型 2 中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系数为 0.362.显著性水平为 1% ,说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积极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有助 于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 。模型 3 中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为正 ,产业结构升级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 ,均在 1%的水平下显著 。满足中介效应的三个条件 ,即在数字经 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中介作用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数字经济每增 加 1 个单位 ,经济增长增加 1.069 个单位 ,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增加 0.362 个单位 ,因此数字经济发展 使经济增长间接增加 0.548 个单位 。 即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 1.617 个单位 ,间接效 应为 0.548 个单位,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为 33.89% 。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中介效应的稳健性 ,采用 Bootstrap 检验法进行检验 。直接效应 、间接 效应和总效应均在 1%的水平下显著 ,回归结果的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零 ,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在 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产生了中介效应 。综上所述 ,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有效 影响和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 ,从而验证了“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 ”的传导 路径,假设 2 也得以验证 。
(三)非线性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 ,采用 Hansen ( 1999 )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25] ,选取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作为门槛变量 。首先 ,采 用 Bootstrap 反复抽样法 ,进行门槛存在性检验 ,检验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双重 门槛效应 ,门槛值分别为 0.3443 、0.5297 。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门槛 值为 0.3979 。基于此,设定具体门槛数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 5 所示 。
表 5 中门槛模型得出的估计结果显示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小于门槛值 0.3443 时 ,其回归系数为 2.423 且在 1%的水平下显著 ,说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在[0.3443. 0.5297]时 ,其回归系数为 2.071.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仍显著 ,但促进作用从 2.423 降至2.071.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由强变弱的非线性变化过程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超过 门槛值 0.5297 时 ,数 字 经 济对 经 济增长 的 正 向 影 响持续 减 弱 ,存在边 际效应递 减 的趋 势 ,说 明 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一定阶段之后呈边际效应递减趋 势 。 因此,数字经济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了单一门槛检验 ,从回归结果来看 ,当门槛值小于 0.3979 时 ,其回归系数在 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 ,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当门槛 值 大 于 0.3979 时 ,其 回 归 系 数 降 低 至 0.410.即跨 过 拐 点 后 ,随 着 数 字 经 济发 展 水 平 的 提 高 ,其对产 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效应有所降低 。 因此 ,数字经济发展与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 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 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还能有效缩小地区 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假设 3得以验证 。
(四)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 ,分别采用替换变量 、变量滞后一期以及排除异常值对检验结果进行稳健 性分析 。
1.更换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选择各省份的 GDP 对数值替换进行稳健性检验 ,回归 结果如表 6第( 1 )列所示 ,数字经济通过 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且其他控制变量的符号与显著性均 未发生明显变动 。
2.将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滞后一期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 6第( 2 )列所示,数字经 济滞后一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 。
3.借鉴相关研究 [26] ,对变量进行 1%的缩尾处理 ,回归结果如表 6第( 3 )列所示 ,核心解释变量和 控制变量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说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利 用 2012 — 2021 年长江 经 济 带 省级 面板数 据对数 字 经 济发展 、产业 结 构升级 与 经 济增长之 间 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 。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对经济 增长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还能通过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 第三 ,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 。
(二)建议
1. 加强数字领域要素投入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 建设投入 。要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基石作用 ,应继续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 施建设力度 ,完善人工智能 、5G 基站 、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数字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推动数字经济 发展,进而拉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二是大力培养数字领域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技术水平 和应用能力 。发掘和培育数字化高技能人才,探索数字技术在产业转型中的创新应用,壮大数字技 能人才规模,提高全社会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企业与高校应根据数字产业发展需求,探索数字技能 人才的培育模式 ,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长江经济带数字领域人才供给与产 业需求相匹配 。三是加大数字领域的研发投入 ,提高数字技术发展水平 。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发 展的核心要素,应通过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资本参与到数字技术的研发中,探索先进数字 技术 ,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加大对企业 、高校 、研究机构在数字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 ,助力 长江经济带数字技术不断发展 。
2.优化政府职能 ,完善数字经济监管治理体系 ,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应积极运用 数字化技术 ,推进其职能和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打造数字型政府 ,加快建设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 , 拓宽信息和资源互通共享渠道 ,促进信息在市场各主体之间公开透明 、自由流动 ,政府间应加强跨 区域交流合作,促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减少对数字 经济市场的直接干预,实现数字经济市场自我调节,营造开放包容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根据长江 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各地政府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数字 经济发展 、数字技术创新治理体系 ,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保护力 度 ,完善数字技术创新法律法规 ,保护数字技术创新成果 ,提升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保护 ,营造良好 的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环境 。
3.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强化其中介作用 。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推进产业数字化 和数字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中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提升农业 的生产质量 。用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提供动力 ,促进传统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 。依托 数字化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 ,促进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加快 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 另一方面 ,推进数字产业化的发展 。在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人工智能 等数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趋势下,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一种 新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产业化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数字产业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至 关重要 ,应加快发展智能交通 、智慧物流 、智慧能源 、智慧医疗等 ,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 ,促 进共享经济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1] 赵涛,张智,梁上坤 .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 36(10):65-76.
[2] 罗小芳,王素素 .数字经济、就业与劳动收入增长——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汉 论坛,2021(11):5-14.
[3] 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 .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8): 5-23.
[4] 刘军,杨渊鋆,张三峰 . 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6):81-96.
[5] 王军,朱杰,罗茜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演变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7):26-42. [6] 刘洋,陈晓东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42(8):15-29.
[7] 崔艺瑄,熊晓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21):176-179. [8] 迟明园,石雅楠 .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对策[J].经济纵横,2022(4):122-128. [9] 彭炳忠,易俊宇 .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1(6):51-57.
[10]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 .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5):4-16+31. [11] 吴瑾 .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17(12):18-22+180.
[12] 解海,郭富,康宇虹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17(10):171-176.
[13] 唐晓华,孙元君 .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双重视角[J].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学报,2019.21(3):72-83.
[14] 宋洋 .经济发展质量理论视角下的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9(11):102-108.
[15] 范合君,吴婷 . 数字化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学 刊,2021.34(3):36-53.
[16] 华理维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21.
[17] 丁志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2020(1):85-92. [18] 李宗显,杨千帆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21(7):10-19.
[19] 鲁玉秀,方行明,张安全 .数字经济、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经纬,2021.38(6):21-31. [20] 葛和平,吴福象.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J].南京社会科学,2021(1):24-33.
[21] 王娟 .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配置和战略选择[J].宁夏社会科学,2019(5):88-94. [22] 赵西三 .数字经济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研究[J].中州学刊,2017(12):36-41.
[23] 张于喆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J].经济纵横,2018(9):85-91.
[24] 陈晓东,杨晓霞 .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J].改革, 2021(3):26-39.
[25] ANSEN B E.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2):345-368.
[26] 张少华,陈治.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识别与异质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36(11):14-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