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创新驱动背景下四川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5 11:34: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科技金融作为支持科技创 新发展和创新主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 落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 。 文章以四川为主要研究对 象,借鉴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等先进 地区科技金融工作经验,针对四 川科技 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发展机遇 、顶 层设计 、融资格局、发展支撑等方面提 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全链条融资,政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科 技是第一 生产力”,并强调要完善科技 创新体系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 。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 一 次会议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 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科技 金融作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和创新主 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提供大力保障, 在落实国家科技自立 自强战略 , 构建“ 双循环”发展格局方面 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川作为全国较早开 展科技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地区,经过多 年的探索和试点,逐步形成了科技金融 发展的 四川路径。

  一、四川科技金融成效渐显

  ( 一)多层次、多维度工作体系逐步 完善


  2015 年,四 川省科技厅 、四 川省地 方金融监管局 、人行成都分行 、四 川银 保监局、四川证监局、四川省财政厅等 9 个部门共同建立了科技金融工作联席 会议制度,统筹推动四川省科技金融工作。同时,以科技金融联席会议为统揽, 先后建成四 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 务中心 、四川创新科技金融研究院等 2 家服务研究机构,在 四 川大学 、西南财 经大学建立 2 家研究教学机构, 设立 30 余家基层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初步形 成了“1+ 2+ 2+N ”的科技金融工作服务 体系。

  (二)形成“投 、贷 、补”一 体化引导 体系

  1.四川先后设立了四川省创新创业 投资引导基金、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基 金、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 和 四 川院士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 金等 4 支科技金融类政府引导基金,重 点支持具有突破性 、引领性 、带动性作 用的创新创业项目 、知识产权项目、成 果转化项目和院士科技创新项目,形成 了政府引导与市场参与结合的科技创 新股权投资体系。

  2.不断完善风险补偿体系,设立了 “ 天府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池,重点解 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 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 资 ,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利息、评 估费、担保费和专利保险保费补贴。

  3.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金融补 助项目,对科技企业贷款、担保、租赁等 融资成本和创业投资项目予以补助。持 续实施“ 减税降费”,深入贯彻落实支持 科技企业融资、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 三)多元化融资渠道有力增强创 新主体融资能力

  加强上市后备企业孵化和培育,在 天府( 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设立“科 技金融板”“科技创新专板”, 为科技企 业提供挂牌、融资服务 。目前,四川已设 立 14 家科技支行 ,科技信贷产品不断丰富,先后推出“创业贷”“知识产权质 押贷”“ 成长贷”等 40 多款特色科技金 融产品 , 四川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 企业贷款余额逐年增长。


\

 
  二、四川科技金融发展短板

  四 川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了 一 些新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与科技创 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 现在:科技金融支撑科技创新发展力度 有待加强 ,地域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 基础研究支撑力不足,在支持产业发展 方面存在短板;科技金融赋能创新主体 发展作用不够突出,创新主体融资方式 不够多元化,产品创新较慢;科技金融 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服务供给不够畅 通,基础支撑还比较薄弱,科技金融人 才不足;试点示范作用不明显,科技金 融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针对这些 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在 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攻坚 克难突破瓶颈,推动科技金融更高质量 发展。

  三、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先进经验

  ( 一)北京中关村—政策组合拳 打造科技金融发展新生态


  中关村是我国第 一 个国家高新区 和第一 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 创 新 发 展 的 一面 旗 帜 。 从 2017 年 到 2022 年,中关村已经形成“ 1+ 5”系列资 金支持政策,聚焦企业全链条创新。 以 《关于推动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 技园区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 若 干政策措施”) 为统揽,《中关村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 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中关村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 文件,形成“ 一揽子”政策组合,共 14 个 支持方向、59 项支持内容助力中关村企 业“走出去”,以“普惠 + 精准”相结合的 方式深入链接全球创新网络。

  据相关统计,2022 年中关村已集聚 股权投资机构约 1800 家, 是 2012 年的 9 倍,股权投资案例 1707 起,披露投资 金额近 2400 亿元,均占全国两成左右 。 连续 5 年每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 25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发展领跑全国。


\

 
  (二)上海市—六专机制打造科 技信贷专业化服务体系

 
 上海市通过建立科技金融专营、专 业、专用、专门、专项、专属“ 六专机制”, 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多样化科技金融服 务,形成“创投型”信贷模式和“ 区域版 ” 投贷联动新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务科技 创新的能力,为创新生态体系的加快形 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 年,上海银保 监局联合上海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市 科委等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 海 科 创 中 心 建 设 的 行 动 方 案(2022— 2025 年)》及配套子方案《上海银行业保 险业提升服务能级推动本市专精特新 企业发展的工 作方案》《上海银行业保 险业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 工 作方案》(简称“ 1+ 2 方案”),推动上海 主要银行保险机构到 2025 年总体力争 实现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 1 万亿 元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 2021 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知识产权质押融 资余额和户数在 2021 年基础上实现翻 两番。

  ( 三)深圳市—引导基金引领构 建天使投资生态圈

  2018 年 ,深圳市对标国际一 流,设 立规模 100 亿元的深圳市天使投资引 导基金, 这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天使 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在国务院开展的 第七次大督查中,深圳天使母基金首次 受到国务院点名表扬 。天使母基金按市 场化方式运营,通过出资于国内外知名 天使投资机构设立的子基金的方式进 行投资,100%投向天使项目 , 形成以天 使母基金为核心的天使投资基金群,建 立全过程投资生态 。截至 2022 年底,深 圳天使母基金累计出资 52 支子基金, 出资金额超过 41 亿元。2023 年 3 月,深 圳 天 使 母 基 金 首 支 高 校 科 转 子 基 金—— 南科梧桐天使基金启动运营 , 主 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 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促进高校硬 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输出。

  四、四川科技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一 带一路 ”建设、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川交汇叠加, 为四川创新发展注入 了强劲动力。特别 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 心 、西部金融中心 的“ 双中心”目标,对 科技金融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方向提 供了重要指引,为加速推动科技金融开 新局带来重大机遇 。面对新的历史使命 和机遇,四川科技金融工作应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深入推进创 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 一)抢抓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建 设机遇,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 金融支撑新引擎

  四 川应积极融入成渝双 城经济圈 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建设科技金融区 域协同发展机制,探索搭建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联盟,集聚 两地科技金融资源,充分发挥桥梁及纽 带作用 。深入推动川渝两地科技金融项 目合作,聚焦两地电子信息、智能装备、 先进材料、生命科学等关键共性和前沿 技术突破的创新主体融资需求,深化科 技金融战略合作。促进川渝两地科技金 融资源共享,发挥成渝主轴辐射带动效 应,联合建设“产品 + 服务 + 人才”共享 的资源体系,推动两地创投机构 、银行 业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信息共享、资源 互动,形成企业、机构、产业集聚的科技 金融资源承载地。

  (二)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发展顶层 设计和服务协同

  加强科技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统筹科技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财税部 门、国资监管机构的工 作协调,形成工 作合力,有效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对全省 科技金融工作的推动作用。加强四川创 新科技金融研究院 、四 川大学 、西南财 经大学 、四川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 形成 一 支高水平融合科技金融战略研 究和实践推动的智囊团队,促进科技金 融 资 源 整 合 与 效 能 提 升 。 持 续 健 全 “ 1+ 2+N ”的科技金融工作服务体系,依 托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 不断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机构建设, 探索搭建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 、增值服 务等一体化线上线下服务。

  ( 三)构建多元化直接融资格局

  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 。大 力推动各类投资机构设立更多面向科 技成果转化、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型研发 机构的投资基金。持续吸引银行、保险、 国有企业、创业孵化器等机构积极支持 和参与科技企业发展,推动股权投资成 为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持续推进 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抢抓注册制改革 机遇,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在 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融资 。强化上市 后备企业培育指导,推动创新型企业进 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推动天府( 四 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建 设,增强股权融资、股份转让、债券融资 等服务功能 。鼓励创新型企业通过银行 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和企业债 等融资。

  ( 四)持续丰富间接融资产品和服 务

  发挥科技支行等专营机构作用,加 大信用贷 、知识产权质押贷 、应收账款 质押贷等信贷力度,探索对科技支行实 行差异化考核,制定符合科技企业贷款 特征的绩效考核指标,适当提高科技企 业不良贷款容忍度 , 完善对种子期、成 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类型科创企业的金 融支撑 。支持银行创新“ 债权 + 股权 ” “ 银行 + 创业投资”等方式,设立符合企 业成长全链条的“研发贷”“ 成果贷”“人 才贷”等信贷产品 。探索以企业研发加 计扣除减税金额及纳税信用情况为重 要指标的“税贷联动”产品,发挥诚信纳 税示范效应。推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专业评估机构,破解 知识产权评估难 、交易难问题,释放知 识产权市场价值。

  (五)不断夯实科技金融支撑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打造集企业资源、机构资源和专家资源 的互融共享一体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形成科技金融资源“ 洼地 ”和服务“ 洼 地”。建立科技金融资源数据库,探索建 立综合服务平台资源聚集长效机制,运 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 开展对接推荐、辅 导咨询等增值服务 、定制服务,不断提 升服务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加强科技企 业信用服务支撑建设,探索建立企业科 技属性评价体系,形成金融资源 、创新 资源滚动聚集的良性循环和高效的科 技金融服务效能,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 源动力。

  [基金项目: 四川省软科学研究项 目:四川省“ 十四五”科技金融发展规划 研究(编号 2022J DR0026)。]

  参考文献:

  [1] 邓天佐. 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 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J]. 中国科技论坛,2010 (08):15- 19.

  [2] 孙亿涵.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推 动经济发展研究 [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 (07):67- 69.

  [3] 李泽林,卢晓天 .科技金融生态与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藕合协调性分析—以中 国 30 个省份为例 [J]. 中国科技产业,2023 (03):66- 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11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