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高校后勤饮食服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的重要内容,为保障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师 生,后勤财务部门不仅仅只有传统的会计记账职能,更要发挥 在后勤饮食运营管理中全过程 、全流程的经济核算 、成本监 督、绩效评价等管理职能 。但高校后勤饮食财经管理与监督存 在管理目标意识薄弱、经营成本意识淡薄、内控制度建设不完 善等方面问题 。为提高后勤饮食运营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财务 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创新研究, 明确高校后勤饮食财务管理目 标、加强财务核算培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发挥监督职能,促 进财务管理、财务监督与后勤运营管理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后勤饮食,财经管理,内控监督
高校后勤饮食的经营管理水平 、社会服务能力在高校教 育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推进, 财务管理与监督越来越多地融入后勤饮食运营全过程, 发挥 经营核算 、财务监督的管理职能 ,有效降低学校食堂运营成 本,强化高校后勤的社区服务职能,提升广大师生满意度,为 高校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 。因此,做好高校后 勤饮食财务管理与监督,有助于促进高校后勤资源合理配置, 发挥后勤保障作用,更好服务于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一、高校后勤饮食财务发展轨迹
高校后勤饮食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率先实行独立核算机 制,加强成本核算,各食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职工的劳务 报酬与本部的效益挂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 。2000 年 1 月国 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 《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0校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要求提高认识 ,统一 思想 ,全面部 署,大力推进,尽快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基本完成高等学校后 勤社会化改革。
在 20 余年的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中,高校后勤饮食服务部 门等后勤实体相继融合成立后勤服务集团(独立法人),建立 后勤集团财务 。作为高校二级财务的后勤财务按照财政部关 于《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制定高校后勤 财务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办法,对后勤饮食实行独立核算 。近 年来,高校财务根据“ 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工作要求,后勤 财务并入学校大财务 ,负责后勤独立核算经营中心的财务会 计核算管理, 建立高校后勤饮食物流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对 接,实现财务对后勤饮食全流程、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
二、高校后勤饮食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从事教学、科研 的事业单位,属于财政预算资金,执行政府会计制度 。后勤饮 食是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运营 师生伙食代管经费,经营成本独立核算管理 。 目前的高校后勤 饮食管理主要有三种经营模式,即服务外包型 、自主经营型 、 两者兼有型 。高校后勤饮食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及社会化程 度选择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后勤财务管理 。为发挥后勤保障职能,更好地服务高校发展,满足高校 师生餐饮需求,多数高校采用以自主经营为主,服务外包为补 充的运营模式 。后勤饮食财经管理要适应饮食经营模式,由传 统的记账、做账基础职能,向成本核算、内控控制、财务监督 、 决策管理、绩效考评等多方面发展。
为提高后勤饮食运营管理能力与水平, 必须加强财务管 理与监督职能的创新研究,提升财务管理、财务监督与后勤运 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发挥合力推进高校健康良性发展。
三、高校后勤饮食财经管理与监督存在的不足
( 一)后勤财务管理目标意识薄弱
1.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服务 的主要对象是师生员工,后勤财务既要实现经营效益目标,又 要体现社会效益,注重优质低价、服务育人 。经营目标的双重 性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导致高校后勤长期存在财务管 理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2.饮食财务管理目标意识薄弱。后勤饮食作为独立核算的 非法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 自我发展,以实现经营效益、追求利润为目标 。作为高校财务 部门,在保障后勤饮食平稳发展的前题下,主要侧重于后勤饮 食资产的保值增值、财务日常核算、经营支出的合法合规以及 后勤保障的有效落实 。财务管理长期处于初级的财务职能,财 务目标意识不足 ,没有有效处理好高校后勤饮食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的关系,未真正参与日常的运营管理,在后勤饮食经 营目标 、运营方案以及合理协调后勤饮食公益性与盈利性方 面未充分发挥作用。
( 二)后勤饮食经营的成本意识淡薄
1.经营成本管理意识缺乏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高 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饮食在运营方式、管理职 能上有所分离,但是后勤饮食长期依赖高校经费补助、设施维 修维护资金投入,甚至高校还要继续承担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工 资绩效,导致高校后勤饮食和高校之间在经济上并没有真正分 离,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亐、独立核算。同时后勤饮食 人员长期在校内从事餐饮生产活动, 缺乏自主经营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意识缺乏,竞争意识不足 。部分高校后勤饮食管理人 员存在花钱无效甚至严重浪费时有发生,长期的校内经营管理 普遍存在采购无计划、花钱无预算、经济效益低下的现象[1]。
2.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高校后勤饮食成本主要包括直接 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经营支出,其中直接原材料所占比例 最大 。成本控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开源节流,降低成本 。不少 高校后勤饮食成本管理手段单一落后 ,通过节约降低成本成 为管理成本的基本手段 ,或者把采购端作为降低成本的唯一 途径 。另外,目前很多食堂在成本考核的管理实施过程中,缺 少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成本考核不够科学细致,运营成本难 以得到有效监管[2]。
(三)后勤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
1.后勤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后勤财务不同于高校 财务管理,不能照搬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并完善 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后勤财务内控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体制转变 ,高校 后勤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2. 后勤饮食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后勤饮食管理涉及面 广,程序复杂,主要涉及到伙食物资采购、设备设施维修维护、 资产折旧摊销、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经费支出业务 。后勤饮 食内部控制涉及审批 、采购 、验收 、付款 、领用 、盘点 、成本核 算、收款、财务信息等各控制点[3]。但多数高校后勤饮食方面的 制度缺失,没有相应的制度或制度设计缺乏操作性及执行力, 不明确、不合理的方面亟待完善。
( 四)后勤财务监督不到位
1.后勤饮食运营管理不够规范。后勤饮食在日常运营管理 中存在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造成开支无效以至于亏损,甚 者存在贪污腐败现象,尤其在伙食物资采购、销售环节存在腐 败风险,影响了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质量。
2.后勤饮食财务监督不够到位。高校后勤饮食运营包括采 购→ 生产加工→ 销售→ 核算→绩效评价的经济管理全过程 。 由于系统性的财务监督应用研究不足 ,缺乏制度性的监督与 约束,对高校后勤饮食经营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后勤保障 质量 。此外,年度预算缺乏科学性,执行计划缺少严谨性,资金 使用风险评估意识不足,财务事前、事中监督不到位,造成后 勤饮食运营管理普遍存在风险隐患 。后勤管理部门有关人员 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 岗位分工不明确 ,职责不清 晰,监督职能未履行,管理漏洞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高校后勤饮食财务管理与监督措施
( 一)明确高校后勤饮食财务管理目标
1.准确把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 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后 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方 向,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 。改革 要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 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 的发展和稳定 。可以看出,教育部一方面要求高校后勤实体在 注重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强调服务育人,把公益性 、服务性经 营目标放在尤为重要的位置。
2.有效提升后勤饮食经济效益。高校后勤饮食运营是为适 应高校发展,满足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需求 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为保障后勤饮食运营管理健康发展, 后勤财务部门要配合后勤饮食制定经营方案 , 明确后勤财务 经济核算财务管理目标 。在保障大众餐饮的同时,增设特色餐 饮,设置合理的餐饮供应比例 。财务在成本核算中对于大众餐 饮和特色餐饮进行区别核算,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提 升师生消费体验,提高学校食堂就餐率。积极推进“农校对接 ” 和“联合采购”,搭建公开透明、安全可靠、多方参与的农产品 采购平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伙食原材料采购成本 。有效提 升后勤饮食经济效益,实现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保障高校后勤 饮食可持续健康发展。
( 二)加强高校后勤饮食财务核算
1.加强伙食物资成本核算培训。高校后勤饮食财务核算是 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伙食物资的采购入库、伙食物资分 类核算、物流系统管理、伙食成本核算、经营效益的分析统计 等多项财务核算管理环节 。一方面,要强化职业道德培训,要 求严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努 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清正 廉洁 。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开展伙食物资成本核 算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经济核算员的业务能力,提 升后勤财务管理水平。
2.准确核算后勤饮食运营成本 。要掌握采购招标、合同审 核、物资编码分类、会计核算、成本预警、绩效评价、经营分析全 流程专业知识,准确核算后勤饮食运营成本,考核人员成本、直 接原材料、间接费用的比例,编制月度成本核算表,统计分析当 期收益,考核各食堂细分餐饮岗位的运营效益,提供绩效考核 量化指标,考核岗位绩效分配系数 。年终以报表方式合并到高 校财务大账,对后勤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为学校提供真实可 靠、可操性强的财务核算建议,切实提高后勤资金使用效率[4]。
(三)完善后勤饮食财务内控制度
1.增强内控责任意识。后勤饮食财务内控制度是后勤饮食 运营管理的关键, 发挥着相互制约 、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作 用 。加强后勤饮食财务内控制度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 内控责任意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高校要做好后勤饮食管理 内控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内控制度、财经法规的政策宣讲,建 立良好的内控制度校园运行环境。
2.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后勤财务不仅要配合后勤管理部门 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同时注重学校后勤资源的优化科 学配置,发挥后勤饮食财务内控机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要 建立年度预算控制、伙食物资采购制度、资金使用审批制度 、 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分配等相关配套内控制度 。后勤饮 食管理者和后勤财务管理人员是第一责任人, 要深化财经道 德培养,强化主体责任,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分析决策能 力,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得力。
( 四)发挥后勤饮食财务监督职能
1.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模式。高校后勤饮食在实现经营效益 的同时,还要注重高校社区的公益性,通过加强财务监督,协 调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的关系 ,形成科学有效的财 务监督管理模式 。提取高校伙食物价平抑基金,加强财务监督 调节职能,根据伙食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适时对学校食堂大 众餐饮进行物价补贴,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建立学校食堂成本 调查制度和公开公示制度,规范食堂定价、调价程序和成本核 算管理办法 ,学校要成立伙食成本监督组和学生膳食委员会 等组织参与学校食堂的管理活动 。 明确后勤饮食各岗位的职 责与分工,落实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定期双向轮岗制度,通过 制度进行监督。
2.建立后勤饮食管理质量文化。为充分调动食堂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将日常监督与绩效 考核相结合 。坚持后勤饮食自查自纠、自律自管与强化财务监 督相结合,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日常财务监督方式,实现从 员工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的突破,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 互相促进的后勤饮食管理质量文化。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 校后勤饮食服务范围相应增加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创新餐 饮发展的需要, 后勤饮食财务管理与监督在高校后勤服务保 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从 单纯的财务核算到财务管理、财务监督、内控制度建设,实现 以最佳的成本投入,产生最有效的经营回报,真正推动后勤饮 食管理健康发展,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 1] 杨春 .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与内部财务控制[J]. 经济研究导 刊,2019(01):122-123 .
[2] 张爱东 . 高校后勤饮食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研究[J]. 管理论坛,2018(06):136.
[3] 王宏伟 . 高校后勤饮食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探析—以某高校 饮食服务中心 内控规范建设为例[J]. 中国总会计师,2017(03):50 .
[4] 詹必杰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0(04):75-78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