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基于“ 双证融通 ”的学分银行建设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2 14:56: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 双证融 通”的学分银行建设。首先介绍学分银行的概念和意义,指出 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探索基于“双证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分析“双证融通”概念, 进而提出学分银行建设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已 成为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形式。然而, 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 式和课程设置与传统商科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电 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质量和适应行业需求,学分银行作为一种 灵活的学分管理和转移机制,可以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 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因此,本文将探讨基于“双证融通”的学 分银行建设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和实施方式。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与意义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

  学分银行最早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在美国 的一些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中出现的,当时许多成人学习者 和非传统学生面临着学分转移和学习时间灵活性的问题,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校开始实施学分银行制度,这是一种 学分管理和转移机制,旨在促进学生学分的互认和转移,提供 更多的选择和机会,通过建立学分认定和转移的标准和程序, 使学生能够将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或不同国家获得的学分 互相转换和识别,对学分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打破了传统学分 制度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1] 。我国针 对学分银行,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落实“ 三全育人”要求, 特别要在推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提供支撑服务。
\

  (二)学生银行的意义

  学分银行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当 学生在学术生涯中需要更换学校或专业时,传统的学分制度 可能会导致学生需要重新修读一些已经完成的课程,浪费时 间和资源。而学分银行的引入,则可以让学生将已经获得的学 分转移到新的学校或专业中,避免重复学习和浪费。具体来 说,学分银行允许学生将已经获得的学分存储在一个统一的 平台或系统中,当学生转学或转专业时,可以申请将存储在学 分银行中的学分转移到新的学校或专业中,新学校或专业会 根据学分银行的规定和标准,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认定和转移, 通过学分转移,学生可以实现学习路径的个性化,根据自己的 兴趣、能力和职业目标,在不同学校或专业之间进行选择[2] 。比 如, 一个学生可能在大学期间修读了一些与计算机科学相关 的课程, 但后来发现自己对心理学更感兴趣。在传统的学分制 度下,这个学生可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心理学的课程。而在学 分银行的机制下, 这个学生可以将已经获得的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学分转移到心理学专业中,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 同 时,学分银行的建设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通,学生 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的机制,跨学科地学习和研究,获得更全面 和综合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的人才,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此外,学分银行的建设有助 于优化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 业规划和市场需求,在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项 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而且学分银行也促进了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教育和产业的有效对接[3]。

  二、基于“双证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 以电子商务专业 为例

  (一)“双证融通”模式

  “ 双证融通”模式是指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 通、相互补充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打破学历与职业资格之间 的壁垒,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有效对接。传统上,学历和职 业资格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认证体系,学历主要评价个人学习能 力和知识水平,而职业资格则注重对特定职业技能和能力的评 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仅依靠学 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

  “ 双证融通”模式的目标是通过协调学历和职业资格认证 的标准和程序,使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认可、相互转换。具体来 说,这意味着持有某个学历的人可以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培 训和考试,获得特定职业的资格证书。 同样的,持有某个职业 资格证书 的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和考试,获得相应学历的认 可[4] 。目前“双证融通”模式共有四种类型,如图 1 所示。学分认 可型也就是认可学历教育学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获取课程学 分之后, 可以凭借学分银行成绩证明替代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部 门的理论考试。证书认可型主要认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于 已经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通过学分银行服务平台对 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认定,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学历教育课程学 分。课程重组型是将专业教育要求与职业技能标准有效结合 起来,对学历和职业资格之间的课程重组,并设置“ 双证融通 ” 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学习过程与职业需求的有效对 接,学生通过考核后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修满其余学分就可 以获取学历证书,从而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直通车型指学历和职业资格之间的直接通道,即在通过“ 双证 融通”培训课程考核, 持有某个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 生可以直接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学历证书,无需再进行 学习和考试[5]。

  (二)基于“双证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建议

  1.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能力。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能力 包括知识基础、技能要求、态度和价值观。 电子商务专业的核 心知识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式,电商平台的运 营管理, 电子支付和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学生需 要具备对电子商务市场、消费者行为和竞争环境的了解,以及 对电子商务技术和工具的熟练掌握。 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技能包括电商平台的搭建和运营,网络营销和推广策略的制定,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学生需 要具备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和维护能力, 懂得利用互联网和 社交媒体进行市场营销,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具备 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态度包括 创新意识、市场导向和客户导向,学生需要具备勇于创新和实 践的精神, 积极主动地适应和引领电商市场的变化,同时学生 还应具备诚信和道德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以保障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6]。

  2.设立学分银行平台。在“双证融通”下,可以针对电子商 务专业, 设立一个专门的学分银行平台,用于学生学分管理与 认证,并提供学分管理和资讯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学分进 行规划与管理。在学分银行平台中,包括学生档案、课程和学 分管理、学习成果认证、学分转让和认定、职业技能等级评定、 就业和职业发展支持等内容,分为一站、三平台和三系统,以 此实现一体化平台构建,其中一站指的是银行平台总体架构, 三平台指的是学生平台、教育机构平台和就学习成果管理平 台,三系统指的是分析决策系统、专家评审系统和监督管理系 统。

  在学分银行平台中,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学分情况,包括 已获得的学分、正在修读的课程和尚未获得的学分等,平台可 以提供个性化的学分管理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分进 展和计划。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学分银行平台申请学分认证或 转移,平台内部设立有相应的认证和审核机制,确保学分的有 效性和合法性。需要注意的是,认证和转移的学分应该与行业 调研和专业分析所确定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相匹配。而且 学分银行平台可以提供学分管理和咨询服务,如学分选择建 议、学分课程规划、学分认证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学生规划 和管理自己的学分。此外,学分银行平台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 采用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 确保学生的学分信 息和个人隐私不会泄露或被滥用。而且学分银行平台可以与 相关的教育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共享学分数 据和认证信息,实现学分的跨机构认可和转移,促进教育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共享[7]。
\

  3.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学分银行组织架构。电子商务专业学 分银行体系的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如图 2 所示,包 括学分认证部门、数据管理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合作对接部 门及运营管理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密切合作,确保学分银行的 顺利运行和学生学分的有效管理。同时,可以建立一个管理委 员会或顾问团队,由学校和行业专家组成,提供指导和决策, 推动学分银行的发展和创新。此外,具体架构建设可以结合实 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重要的是要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以及确保学分银行的运营和管理能够顺利进行。

  4.制定电子商务专业“双证融通”学分银行标准体系。学分 银行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性标准和业务性标准两种,前者包 括学分标准、学时标准以及认证单元标准, 后者包括业务流程 和规范要求,可以作为学分银行组织架构各方参与者的执行 准则与依据。

  在学分、学时转换标准中, 学分是对学生学习量进行计量 的一个单位, 学时是教学的时间单位,确定二者之间的标准是 学分银行建立的基础, 才能确保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成果 之间转变更加有标准可以参考。结合电子商务专业“ 双证融 通”标准和教育实际情况,可以初步制定学分和学时的转换标 准,即可以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经验,确定学分和学时 的基本转换比例,如每学分对应的学时可以设置为 30 学时。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的学时安排和重 要程度, 确定相应的学分转换标准。一般来说,每门专业核心 课程可以对应 2 个或 3 个学分。
\

  在业务流程和规范中,学分银行的业务开展要有流程与 规范的支撑,比如机构用户、个人用户的开户手册、认证单元 制订手册等, 确定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和审核工作流程,以此促 进学分银行有效建设与运行。

  三、结语

  总之,学分银行作为一种灵活的学分管理和转移机制,对 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分银行的 建设,可以实现学生学分的互认和转移,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 展机会。同时,学分银行也促进了电子商务专业与其他专业之 间的融通和合作,推动了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中胜,池其军,兰建军.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院校内部学分置 换实现路径探究[J].福建教育,2023(26):32- 34+ 51.
  [2] 曹琦.学分银行构建的基本理论和策略阐述—— 评《学分银行 建设的基本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23(06):113.
  [3] 卢志海. 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院校“ 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04):221- 224.
  [4] 黄雨薇. 高校实施“ 1+X”证书制度的探索与研究—以“ 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J].公关世界,2022(04):39- 40.
  [5] 程舒通. 构建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必然趋势、潜在优势和重点 内容[J].教育与职业,2021(21):12- 18.
  [6] 劳显茜, 曾鹏.1+X 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分银行建 设研究[J].商业观察,2021(09):17- 19.
  [7] 姚行洲,赵红梅,李恒广.基于电子商务资历架构的能力认证与 学分转换模式研究[J].开放学习研究,2020.25(03):38- 43+ 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84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