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新时期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特色专业群构建基本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4 15:02: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新时期,构建土建类特色专业群,是服务省内 区域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培养行业所需的复 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文章分析了湖南省高职土建类专业特 色专业群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创新专业发展机制、建设高 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堂革命、 建立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 探索土建类专业特色专业群构建 的基本策略。

  前言

  教育部在 2015 年印发了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 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走内涵式 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并明确 指出职业院校要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 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国家“十四五”建筑业 发展规划》 提到:“2035 年, 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会大幅提 升, 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 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来看, 呈现出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 向创新驱动转变 。因此,无论是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角度还 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角度,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建设亟待研究。
\

  一、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特色专业群构建的必要性

  新时期,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和技术革新,对技术技 能人才的职业岗位结构、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和跨文化合作能 力等方面提出了“复合型”全新挑战 。随着湖南建筑业“走出 去”步伐不断加大,亟需深谙建筑国际化理念、国际化视野、国 际化标准、国际化规则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 一)建筑产业亟需人才转型的需要

  建筑业是湖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 随着“新基建”“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建筑工业化”“乡村建 设行动”“新型城镇化”等建设新理念、新要求提出,建筑业转型 升级发展不仅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而且也迫切需要建 筑职业教育适应新要求,为建设行业培养大量适应需求、理念 先进、技能娴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建筑业创新发展。

  (二)建筑业“走出去”战略所需

  随着湖南建筑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湖南建筑企业对 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大规模 、系统化和多向辐射的国际需 求,为建设类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 。 同时,随 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建筑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建筑工艺水平 逐渐提升,运用新理念、适应新格局培养“国际化”建设人才, 也成为建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所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 动计划(2020— 2023 年)》,标志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四梁八柱” 已经搭建并已进入提质培优发展新阶段 。教育部、湖南省人民 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更是为湖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 入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服务湖南 “三高四新”战略,助推湖南建筑业转型升 级,更需要土建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 设、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 不断革新,引领建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二 、湖南高职土建类特色专业群构建 的意义

  ( 一)有效对接产业链

  专业群构建的原则之一就是对应相应的产业链。在专业群 的构建过程中,专业的设置可以根据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动态调 整,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增、升级等方式调整专业,另一方面可 以通过增设专业方向来对接产业链 。在湖南省构建高职土建 类专业群,能够很好地对接省内建筑产业链,在专业人才培养 的过程中,更好地为建筑产业提供所需人才以及推动建筑业的 创新发展。

  (二)有效整合资源

  构建专业群,有助于群内各类资源的整合 。一是教师资源 的整合 。有助于打破专业壁垒,群内专业教师资源可以实现共 享,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二是课程教 学资源的整合 。以产业链为中心开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建立 核心课程和共享课程,共享课程资源 。三是实训资源的整合。 在专业群内整合实训资源, 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优势投入有 关实训中去,缩减建设费用,提高了实训设备使用率,提升了 实际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新时期,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能够 掌握不同学科知识和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越来越受市场 欢迎 。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之一,在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基础相同,专业领域也相近,在 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加适合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复 合型人才。

  三、高职土建类特色专业群构建的基本策略

  ( 一)创新专业发展机制

  1.对接产业,打造建筑专业集群 。专业设置从“设计—施 工—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四个方面对接建筑行业全产业链, 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 共享”的原则,重点打造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 3 个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培育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市政工程 技术等 2 个专业群。

  2.动态调整,完善专业认证制度。围绕湖南建筑产业集群, 强化行业、产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对接”,建立专业动态 调整和专业跨界跨类的融合机制, 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的匹配度,增强专业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及建筑产业发 展和转型升级能力。

  3.多元参与,建好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业群建设指 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群)负责人、毕业生代表 组成 。主要统筹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参与专业群发展规划及专 业设置调整论证;对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调整、人才培 养方案制(修)订、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论证;对专 业群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进行论证;对专业群师资队伍建 设规划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论 证;指导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实 习实训室建设方案的论证和校外实训基地遴选。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培养引进领军人才,打造领军人才队伍 。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产业导师(教授) 、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产 教融合领军人才等人才的引进力度 。产业导师(教授)到学院 参与专业建设,主持开展技术研发等 。建设一支教学能力优、 实践能力强的教学专家和技术能力强 、行业影响大的现场专 家组成的专业(群)校企双带头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从骨 干教师中选拔具有良好技术技能基础的优秀青年教师, 采用 首席专家带徒、建筑工匠带徒等方式,使之成长为技术技能大 师。培养教学名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研 究应用先进教学方法。

  2.建设教学创新团队 。鼓励教师考取“工程师 + 执业资格 证”,制定“双师素质”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双岗轮换 + 跟班训 练 + 能力测评”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落实轮训制度和企 业实践制度,提升教师“双师”能力 。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 地,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 。在企业设 置访问工程师、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在校内校企共建教师发 展中心,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开发能力,使教师 不仅要过教学关、科研关,还要进企业过“工程实践关”。

  3.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 。秉承“对接产业、校企协同、团队 作战、重在育人”原则,优化教师岗位分类,落实教师从教专业 大类(类)和具体专业归属,明确教师发展定位 。实施现代产业 导师特聘岗位计划,建设标准统一、序列完整、专兼结合的实 践导师队伍,推动形成“固定岗 + 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 质兼顾,涵盖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 的结构化专业教学团队。

  (三)建好“智能建造”实训基地

  打造“理论教学— 预实训—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 湖南建投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构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 训基地“4453”建设模式,即“4 区域 、4 平台 、5 项内容 、3 组能 力”。“4 区域”是指实训管理区、产教融合实训区、研发区以及 社会服务区;4 平台是指 5G+ 智能建造技术平台、“智能建造” 实训云管理平台、“智能建造”理实一体实训中心、“智能建造”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5 项内容”即每个实训室均需考虑的实训 展示体验、实训教学、创新研发等软硬件功能建设,以及配套 的教材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3 组能力”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 力、学生专业技能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 四)深化课程改革

  1.健全土建类专业职业教育特色标准体系。对接国家职业 标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X”证书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毕业设计考核标准等职业 教育标准建设 。以建筑企业提出的用人标准为先导,依据岗位 能力对接的能力目标,重点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创 新教学方法,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校企共同修订课程标准 。依 据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教学标准,结合土建类专业 特色,科学制定校级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并动态更新专业技能 考核题库 。参照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专业大类毕业设计指南, 制定土建大类专业毕业设计标准, 明确群内各专业毕业设计 选题类别及要求,规范成果表现形式与评价指标等。

  2.重构“活”模块课程体系 。分析建筑企业工作岗位需求, 坚持“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 、拓展课程互选”原则,以 能力递进为主线,按照“解构工作任务、细分技能要求、重构学 习模块”的思路,将建筑企业“真项目”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 “X”证书中的技能点,分解为“多任务”组成的教学项目,依照 知识和技能导图,按照“知识点 + 技能点→模块→课程”的逻 辑,搭建“模块化课程”,重构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活模 块”专业课程,构建“三维一体”模块课程体系。

  3.开发新形态特色教材 。对接建筑产业,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核心的方式将项目任务合理序 化为若干相对独立又有效衔接的工作任务, 同时将岗位工作要 求和思政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教材, 实现 50%以上专业核心 课程校企“双元”开发智慧式或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五)推动课堂革命

  1.实施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推行小班化、俱乐部、选课制、走班制教学,开展“实训 + 生产 + 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技术技能实训 。针对专业群 共享度高的平台课程, 结合对应工作任务的真实企业生产情 境,设计学生能力训练过程;“学中做”向“产中做”改革。

  2.联席教学,推进教法改革。接轨国际先进教学法,支持教 师形成特色教学风格,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情境式教学、项 目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学习共 同体”,分组分别扮演不同岗位员工、承担共同学习任务、协同 完成真实项目;校企开展“联席教学”,推进多形式教法改革,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潜能。

  3.“五度三强”,推进发展性评价改革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 方式,突出“价值引领”,使学生达成“五度”,重点考查学生“自 学目标的明晰度、合作探究的参与度、实践提升的达成度 、学 习反馈的有效度、课后延伸的拓展度”的达成情况 。实现“三个 强化”:强化“发展性评价”,注重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注重学 生增值性评价,以此形成“全时全程 、多维多元”考核评价体 系;强化“素质 、能力和知识并重”,在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设 计、评价标准等教学标准中,将“素质、知识、能力”三者同步考 核,以实现“考核内容综合化”;强化“独立思考和创新”,评分 标准侧重独立思考和创新因素,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 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
\

  (六)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确定评价对象 、观测点,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等 。可以从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等角度进行评 价,以建设基础、专业群结构、建设内容、建设成效以及建设保 障措施等作为观测点,根据专业群建设内容,建立对应的评价 指标体系,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 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教学教法改革研究、科技成效、社会 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语

  高职土建类特色专业群的构建能够有效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 济,解决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矛盾 。在新时期,构建土建 类特色专业群, 是服务省内区域经济和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 手段,为培养行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 1] 薛文灵 .基于产业链的专业群构建策略与路径研究[J]. 产业创 新研,2022(04)
  [2] 王仲英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探索[J]. 河南 教育,2021(01)
  [3] 吕路平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精细化工专业群的构建与实 践[J].广东化工,2020(02)
  [4] 刘镇 .基于建筑现代化的高职专业群构建路径[J]. 河北职业教 育,2020(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703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