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8 13:51: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全育人”是 从“人”“时”“空”对学生进行无缝隙立体教育,是落实立德树 人任务的内在要求。“三全育人”需要建构体系化协同机制,以 整合高校一切人财物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产生协同效应。为 此,有必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构建育人主体协同机制 、 育人过程协调机制和育人环境协同机制。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一直 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 本要求,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 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员育人,是指高校所有有关教职 员工、管理者和其他服务人员均是育人者,分别担负着相应的 育人义务,均参与育人活动 。全过程育人,是指要将思想政治 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学生成长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是 指在校内外多种场域及空间范围内开展育人活动 。构建“三全 育人”格局,需要建立健全协同机制,确保思政课教师、专业课 教师和辅导员等全员参与,协同配合;确保思政教育贯穿教育 教学各阶段、各环节,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确 保校内校外、课内课外跨域育人,构建网格化育人模式。
\

  一、全员育人的协同机制

  高校育人主体包括:一是外部主体,二是内部主体 。外部 主体包括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 、团委和 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等;内部主体是指学生既是受教育者, 同时也是育人主体 。尽管多元主体育人目标都是“立德树人”, 但因各自岗位性质的特殊性和任务的差异性, 使其在育人过 程中需要加强协同合作。

  专业党支部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 而学生 支部需要及时了解专业培养的思政要求 。对此, 需要沟通机 制,例如,建立支部书记制度化的座谈会、例会、研讨会等沟通 机制。

  辅导员身处学生管理一线, 通过与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 可以给予对方丰富真实的案例, 同时可以向对方学习教学方 法,提升自己 。为此,需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包括例会制度、 协同科研制度、相互兼职制度等 。平台机制也是必要的,例如 成立协同中心,为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

  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时间最长,他 们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可以提高育人效果 。通过定期听课、召 开联席教学会议 、建立网络互动等方式推动辅导员参与专业 教学环节, 而专业教师兼职从事辅导员工作是很好的交流合 作机制。

  尽管思政课从事显性教育,而专业课则从事隐形教育,但 在立德树人目标上殊途同归,加强协同交流效果会更佳 。团队 机制和双师机制是实现沟通合作的重要机制 。思政课凭借自 身优势,引领课程思政政治方向,专业课凭借“专业”优势,使 思政课更具生动性和温度感。

  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与教师互动 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师生互动机制是指师 生在教育活动中交互作用与交互影响的 过程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召唤性结构对 话,包括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 场域的嵌入式互动。

  二、全过程育人的协同机制

  全过程育人是将立德树人贯穿大学阶段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阶段, 这就涉及到各阶段间协同 与衔接的问题,包括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业教育课程与实 践类课程、课内与课外等相互衔接与协同。

  “同向同行”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衔接的基本要 求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容和方法尽管各有侧重,但价值导 向一致,目标相同 。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提供规范 和引领作用,而课程思政则可为思政课程提供多元学科支撑 。 构建“一体两翼”的衔接协同机制 。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 子”,是两者协同机制的核心,即“一体”;而依据两类课程的特 点,建立“两翼”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在“分”“合” 中实现“融”的状态。

  专业教育课和实践课都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但前者是在 知识传授中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后者则是在能力 培养中让学生自觉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专业教育课程的主 要任务在于“知识 + 育人”,而实践课程的中心任务则是“能力 + 育人”。“双导师制”是两者衔接协同的重要机制。专业导师从 学业规划、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进 行专业指导,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的 专业技能实训操作,培养其职业道德 。期间,专业导师与实践 导师紧密配合,进而实现协同育人效应。

  通常情况下,课外教育是“自选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社会,并形成人格品性 。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课外学习并不 是“放羊”,而是一个不断线的风筝 。学生在科研项目、创新创 业的引领下,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项目,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本科生导师制作 用明显,导师的指导是控制“风筝”上的那条线,使其不至于失 去控制。

  三、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

  “全方位”包括:一是学习场所;二是生活场所 。学习场所, 包括理论学习的课堂、实践课程的实践基地、各部门组织的培 训会、运动会、社团等 。生活场所则是可供学生锻炼、休憩、娱 乐等场所,包括体育馆、健身房、餐厅等场所,也包括网络空间 的虚拟生活空间。

  营造育人氛围是生活空间与学习空间联动的重要机制,例 如,学校餐厅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借助该场所,通过标牌、 挂图、友情提示、服务人员的规范行为、爱岗敬业的态度等塑 造营造珍惜粮食、敬畏劳动、服务意识、责任感的育人氛围,强 化学生课堂中习得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营造网络育人环境是与学生学习空间育人联动的重要机 制之一 。加强高校网站建设,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校园网络 文化;学校社团可以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站,传播正能量, 引领网络文化方向;利用微信 、微博和其他手机 APP,掌握正 确的舆论导向; 培育一支大学生网络力量, 用好信息传播要 素,突出价值导向,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营造浓郁的网络文 化氛围。

  简言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从“人”“时”“空”对 学生进行无空隙立体教育, 整合高校一切可以动用的教育资 源,采取协力同向的集体行动,在此过程中,和线上教学 。在线下教学改革中,教师 要发扬思政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走出 “满堂灌”,走出过于严肃 、过于主观的 教学,以“让学生愉悦”“让学生成长”为 目标,增加交流、增加实践,尊重学生合 理的诉求,构建活跃的“酒店品牌建设 与管理”课程,让 一 流课程成为学生真 正认可的课程 。学生对知识目标有了浓 厚的兴趣后,进行学习效果显著 。在线 上教学改革中, 教师要秉持思政中的 “开拓创新”态度,告别单 一 、守旧的线 上教学 。首先,教师不能狭隘地理解信 息化教学,不能将某一种形式的信息化 教学,视作唯一 的信息化教学[5],教师要 打开思路。其次,教师要追求“两个多”, 多种信息化工具 、 多种信息化形式,帮 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线上情境 。 比 如 说,在多媒体教学中,穿插一 个个微课, 将酒店企业的品牌形象、文化体系展现 出来,介绍酒店企业的内部概况,让学生感受到“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 的吸引力。

  最后,教师也要将“酒店品牌建设 与管理”课程合理的引用到实习实践的 工作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 题 。让学生不仅仅是到实习岗位上做复 制性的工作, 还需要做一 些有管理性、 建设性的实施方案的参与。

  (三)实施“全程”改革

  “全程”改革指的是改革教学、考 核、实习等各个环节。在教学改革中,教 师要增加思政内容, 分析思政教育对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的影响,梳 理两者的内在联系,将课程思政作为教 学的 一 项重点, 并设置相应的教学 目 标, 按照教学 目 标推进各 个环节的工 作 。在考核改革中,学校可以增加思政 视角的考题,如:“请从思政视角分析七 天连锁酒店的品牌文化”“请从思政视 角论述各类酒店在抖音平台上的宣传 模式”“请从思政视角阐述毕业生如何 在酒店行业内 自主创业”等等,每 一 道 考题,都可以检验学生对思政的理解程度,都可以透露学生的生活态度 、思想 观念,以及未来的职业意愿[6]。在实习改 革中,学校可以将课程思政作为一条主 线,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习 。比如,在实 习初期, 响应课程思政中“以人为本” “释放个性”的教育主张,安排“参观” “交流”类实习活动,主要目标是开阔视 野,激发兴趣,学校可以从大 一 或者大 二学期, 引用跟岗的实习模式, 时间 8 周左右,让学生全方面了解酒店行业的 发展现状,明确学习任务,认识就业方 向 。这样顶岗结束回来后,可以在专业 化的学习中更加有一 些认知,而不是说 什么品牌不知道, 说什么岗位不知道 。 在跟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应该提供更多 的岗位, 让大家感受真实实习 的过程 , 真正地对客服务等 。在顶岗 实习中,学 生的实习期比较长,已经从认知实习到 岗位的实习中,在中期学生们认真贯彻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等 思政内容,设计“体验”“协作”类实习活 动 [7],鼓励学生体验由易到难的实习 项目,形成实践经验,形成个人对“酒店品 牌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深刻认识 。在实 习末期, 以课程思政中的“全面发展” “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开展“总结”“汇 报”类实习活动,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 能力和习 惯, 指导学生客观地反思 自 己,寻求继续进步的路径。返回学校后 , 总结性的实习报告要有 自 己酒店品牌 的深度理解和认知,不能简单千篇一律 地总结。总结后,通过汇报交流会,让表 现优异的同学们互相的介绍经验,更好 地融入贯通到校企合 作深度融合 的基 础上,也是检验学生实习成果最好的方 式与方法。
\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酒店品牌建设与管 理”课程建设中,课程思政带来 一 系列 变化, 教师队伍可以继续坚持这 条道 路 。具体来说,教师队伍要认真落实几 项改革措施:一是进行“三教”改革,以 课程思政为方向, 形成强大的教师队伍 、灵活的教学方案 、与时俱进的教材 内容;二是推行“双线”改革,凭借课程 思政力量,构建活跃的线下课堂,营造 多元化的线上课堂;三是实施“全程”改 革,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考核、实习 等各个环节,全程化地感染学生。此外, 教师队伍要细心观察 、倾心研究,依 据 思政领域动态,及时调整课程思政方案。

  参考文献:

  [ 1] 张群,唐叶君 . 星级酒店实习生满意 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厦门泛太平洋大 酒店的调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9(01):90-97 .
  [2] 李晨 .“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酒店 管理专业酒店英语课程中的实施途径研究 [J]. 海外英语,2021(02):56-57 .
  [3] 张燕 .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探索: 以广西师范大学新办酒店管理专 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10): 126-128 .
  [4] 陈瑶,郑晓旭 .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 同育人实践与优化研究: 以洲际英才班为例 [J].知识经济,2019(04): 157-158 .
  [5] 李盈 . 实践教学中思政育人要素探 索— 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J]. 高教学刊, 2020( 12):89-93 .
  [6] 刘隽,范国睿 .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 背景下师生互动对于学生 自 我收 获感与满 意度的影响机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 实 证 分 析 [J]. 现 代 教 育 管 理,2019 (05):117-123 .
  [7] 罗 霞 .基于“专创融合 ”的高职专业 创客教育课程设计 模式研究— 以酒店管 理 专 业 为 例 [J]. 教 育 园 地,2020.5 (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57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