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全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关于生态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 多的引起人们的思考, 备受社会关注 。 马克思生态 自 然观从人与 自 然的关系 出发,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未来可 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阐释,帮助更好地保 护环境,更好地保持人与 自 然的和谐相 处 。 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全球性的 生态环境问题加以思考和改善,保护我 们共同生活的地球。
要想改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共同 创造和谐家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保 持人与 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发展社会经 济的同时不能忘记对社会环境的保护 。 只有保护好环境,经济才能持续稳定且 快速地发展下去。马克思的生态自 然观 对改善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共同创造和 谐家园都有很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 生态 自 然观在当代无论从理性角度看 还是感性角度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背景 分析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发展迅 猛 。随着人们需求的逐渐增多,大批量 的工人进入工厂工作,但原材料的不足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生产进度,因此人 们开始从自然资源入手,开始对自然环 境进行利用和开垦,这其中包括但不限 于水、土地、森林等等 。由于人类的过度 使用,在一 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 平衡,导致自然环境的大面积污染和破 坏 。这一 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这也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 自 然观所产生的时 代背景。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也提出过生 态 自 然观 。黑格尔的观点是这样的,自 然界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 一 个整体,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类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想正确地 认识生态 自 然, 就不能只从 自 然界出 发,还需要结合人与 自 然的关系,人类 对自然的制约和利用等等 。黑格尔的观 点让人们首次对生态 自 然观有了比较 完善和系统的认知。但黑格尔的观点也有一 定的弊端,他认为人在 自然中有很 大的主观能动性, 且掌握着主导地位 。 这一观点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必然将 导致更大程度的环境破坏。
因此,在黑格尔的基础上,马克思 对其原有的生态 自 然观众无法再适应 当前社会发展的部分进行一 定的舍弃对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部分进 行了更多的补充,从而形成 自 己更为全 面且合理的生态 自 然观。马克思认为, 人与 自 然是相辅相成、 共同作用的,必 须要做到敬畏和保护 。从一方面来看, 人类的发展必须要依靠 自 然界才能进 行 。 因为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 中, 一 定需要利用 自 然界的很多东西, 比如水、土地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 自 然 资源, 人类的发展道路必将受到制约 。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自 然的平衡发展也 需要人类的帮助。人类在逐渐认识到自 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会更多地进行生 态保护, 避免破坏环境的现象出现,同 时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加以预警 。因 此, 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是相辅相成、 共同前进的。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内容
( 一 ) 自 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前提与基础
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产生和发展 都离不开自然界 。自然界为人类的产生 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人类才 能成为现在的“人类”。在这个自然中最 初产生的动物,是一些很简单的无脊椎 动物 。然后通过与 自 然的交互和分化, 逐步产生出了更多的物种,发展出了有 脊椎动物 。最后通过对自然的运用和进 化, 逐步产生了 自我的意识和想法,进 而才成为了现在的人类。
人,是产生于 自 然之中,生活在 自 然之中, 且未来将继续依赖 自 然的物 种 。人类是绝对无法主宰和控制 自 然 的,反而人类才是更无法离开自然而独 自 生活的, 人类也没有权力作 自 然的 “造物主”。马克思认为,自 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要想生存的发 展, 就必须会使用到 自 然环境中的资 源,比如空气 、水 、食物,而这些都是在 自然界中产生的 。如果没有自然,人类 将无法呼吸、无法进食、没有住所 。虽然 很多房屋 、食物是人类创造和种植的, 但这也都是建立在 自 然环境的基础上 。
没有自然界, 人类将什么都无法创造, 那么就将必然走向消亡 。只有依靠着自 然环境, 工人才能够进行生产和加工, 从而让人们使用上满足 自 己生活所需 要的东西。
总而言之,人类是生活在 自 然环境 之中的, 无法离开自然环境单独生存 。 人类通过与 自 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逐 渐发展和进步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与自然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下。如 果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环境,那么终 有一天将会伤害到人类自 己 。并且如果 人们不尽快认识到这一 点,那么这一 天 将不会很遥远。
(二)人与 自 然以劳动为中介相互 改造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通过自身 的一 系列行为与 自 然进行物质交换的 一种行为。 从生产劳动的角度来说,人 类通过劳动不断地对 自 然进行改造和 重构,想要支配 自 然,甚至是让 自 然从 属于 自 己 。但实际上,在人类让自然产 生变化的同时,自然也在悄悄地改变人 类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人类如 果一味地追求利益,过度开垦和破坏自 然环境, 不考虑人类和 自 然的共生,就 会造成人与 自然的关系越来越不正常 。 而这一举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已经反映 在了人类 自身:比如人类大规模地砍伐 热带雨林,使很多生物面临灭绝甚至 已 经灭绝; 人类大范围释放工业废气,导 致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等一 系列环境问 题。
因此,在人类利用 自 然发展自己的 工业产业, 向 自然界拿取资源的同 时, 也要学会对自然保持着敬畏的心态,更加努力地保护自 然。如果人类再不认识 到 自 己的错误,那么 自 然将会以更严重 的问题来告诫人类,甚至 自 然可能将会 最终抛弃人类 。自然界有其本身的规律 和循环,人类在利用 自 然的同 时,必须 要尊重其原有的发展规律,在生产的过 程中也要对自然加以保护 。只有这样, 人类和 自 然才能够和谐共处, 共同发 展。
三、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 一)为提倡低碳生活提供方向
社会文化的发展, 是对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的一种回馈,同时也在一 定程 度上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马 克思主义生态 自 然观作为 一 种先进的 思想,它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重 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 的关键时期,传统工业中一 些不合理的 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 境问题,如:土壤遭到破坏、河流受到污 染、植被受到损害等等。
而马克思主义生态 自 然观为我们 进行绿色低碳生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 指出,自然环境在一 定程度上会影响社 会经济的发展 。反之,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如果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就一 定会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基本保 障
马克思主义生态 自 然观要求我们, 在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中, 要尊重 自 然, 不能违背 自然规律,要以 自 然界的循环 和发展为前提 。恩格斯也曾经表明,人 类不要以为在与 自 然环境的争斗中能 够有多大的赢面,赢了一 次也不要过分自傲和陶醉,因为我们的每一 次所谓的 “赢”都将导致人类的消亡, 最终都会 “输”得一败涂地 。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一 直在持续进步,在国 际上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与之相 对的,我国在 自 然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 却是不可小觑的: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 染严重 、森林资源开垦过多、生态环境 逐渐被破坏、进而使人类的身体健康也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不顾 及集体利益 、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 法,仅仅只靠法治教育是不够的,马克 思主义的生态 自 然观要求我们按客观 规律办事,因此就需要在立法方面进行 完善和加强,通过强制性手段对环境进 行保护 。只有遵循自然界原有的规律, 从立法上对人类加以控制,才能更好地 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进而建设美丽中 国。
(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我国 自从改革开放直到现在,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有着 巨大的 成功,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人们对环境的 过度破坏也导致了 一 系 列 的 问 题,比 如: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植被破坏, 影响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了稀有动 物的灭绝; 人类大量排放废气和废水, 导致空气和水源被污染,影响了人类 自 身的生存环境 。这一 系列人类自食恶果 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 戒。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通过自身 的一 系列行为与 自 然进行物质交换的 一种行为。我们需要在马克思生态自 然 观的基础上, 在劳动中学会保护 自 然、 按照自然规律做事, 维持住生态平衡。 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 自 然观为生态文 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看来,生态危机不仅仅是 人的问题, 也不仅仅是自然的问题,它 需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 态危机产生的最根源的问题就是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必 须以利益为先 。 因此,要想解决生态问 题,就需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根除人 们“利益为先”的思想源头。
(四)为生态伦理建设确立基本价 值原则
在传统的工业文明中,自 然是被当 成一种物品而存在,它所具有的价值是 固定不变的 。 而在生态伦理的角度,自 然不仅仅具有单一的价值,它还能够保 障人类的生存, 也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自然不是独属于人类的,反而人类才是 自然生态中的一个部分。地球不属于某个个体,也不属于某 个国家,甚至也不属于人类,因为它是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世世代代 都需要努力保护的家园。从生态伦理的 角度来看, 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 尊重并保护 自 然界其它动物和植物的 发展 。只有地球受到了足够的保护,人 类文明才能得以延续。
人类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不要把 自 然当作 自 己的所有物 一 样任 意挥霍,要保持着敬畏的心态合理地利 用 自 然 。人类应该要热爱 自 然,保护 自 然,追求人与 自 然的统 一,从而实现二 者的共生。
(五)为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 方向
马克思认为,人类当前以及未来很 长 一段时间从事的劳动, 以及人的生活 、消费等种种行为,对 自 然界的影响 的必然且深远的 。但是,人类没有充分 意识到 自 己的行为会对环境产生多少 不可逆的破坏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的生 产方式下, 人类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 更加肆无忌惮却破坏环境,却从未考虑 长此以往会给人类带来什么 。由于人类 在生产生活中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导致 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加剧 。其实从本质上 来说, 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种 自 然 问 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 。 因此对于 环境问题的思考,不应该只局限于环境 之中, 还应该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辩 证地理解 。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从 社会问题出发, 解决人与社会的问题, 从而解决人与自 然的问题。
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和解的命题, 他认为这个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问 题,实际上是人类与 自 然的和解和人类 与 自身的和解 。要想解决人与自 然的问 题,就首先要从社会问题出发,实现生 态文明,就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 共产主义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才能够认识生态 问题, 为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方 向。
参考文献:
[1] 王贤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时代 价值[J].现代交际,2019.11(30)
[2] 金伊始, 卜令冲,罗恺,陆义邦,孔令 举 .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内涵解析[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6(20)
[3] 张勇利、肖仕平 . 北京冬奥会对马克 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践行及其现实意义 [J].厦 门理工学院学报,2022.04(30)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 1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 4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格斯选集[M]. 第 3 卷 .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 1 卷 . 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 23 卷 . 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 42 卷 . 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