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在分析图书馆智慧服务内涵的基础上,围绕着以知识挖掘为基础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征开展深入研究,针对衡阳市公共图书馆缺乏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个性化服务程度较低 、个性化服务互动性不强 、用户隐私 保护不足和馆员工作素养、知识储备有 待提高等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提出了图 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推进路径:加大政 策扶持力度,保证各区域图书馆智慧服 务水平均衡发展;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提高图书馆智慧服务经费供给;提升馆 员素质,培养智慧馆员;完善评价反债 功能,提升智慧服务水平;注重读者权 益,加紧制定隐私保护条款;践行公平理念,消除服务盲区。
关键词: 衡阳市,公共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模式,推进路径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基础设施之一, 设立主要的目 的就是服务人民,带给大 家知识和常识 。在这一 点上,它和智慧 图书馆的作用是一样的,智慧图书馆的 设立更加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 。随 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呈现多元 化,需要运用新技术来注入图书馆新的 内涵[1]。在此基础上,运用新型技术来不 断满足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对未来衡 阳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来说有 一 定的积 极意义。
一、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界定
提出“智能图书馆”这个概念可以 追溯到 2003 年 。芬兰学者艾托拉将“智 能图书馆”定义为可感知的 、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的、可移动的图书馆[2][3] 。而国 内关于“智能图书馆”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关文献较少。朱珍[4]从信息通 信技术的角度出发定义“智能图书馆”, 并指出“智能图书馆”是通过利用现代 化的信息技术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 的信息互动,通过信息技术存储记忆功 能实现读者的快速阅读。王世伟[5]从“智 能图书馆”智能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 “智能图书馆”是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 术以及智能设备的应用,在使用“智能 图书馆”的过程中,图书馆的数字化、网 络化、智能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 少的过程 。刘婧[9]从“智能图书馆”的服 务范围出发指出,“智能图书馆”的服务 范围是针对所有读者的 自主选择,是符 合现代化、信息化图书馆发展要求的新 模式,其 目 的是通过信息化 、智能化的 服务来实现智能选书、智能服务。王颖 纯认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征表现为 智能化、高效化和多元化,其中,智能化 的信息通信设备是“智能图书馆”建设 的基础,高效的服务是“智能图书馆”的 建设 目标,多元化的服务交流是“智能 图书馆”的建设关键[12] 。 图书馆的发展 应适应社会发展和读者服务需要的要 求,将智能选书 、知 识讲座 、个性化服 务 、层次化展览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 为图书馆“赋能”,使“智能图书馆”能够 满足科研、文化传播、保存、教学等多方 面的要求[14]。
二、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智能化设备使用率偏低
当前衡阳市大多数图书馆虽然引 进了 R FID 技术, 但是大多数衡阳市的 图书馆还是采取传统的图书分拣的方 式来整理图书,只有极少数图书馆使用 了 R FID 技术, 且使用频率不高 。大多 数自助借书设备只能完成普通的图书 归还义务,但不能完成智能选书 、智能 推荐等服务。
(二)个性化定制服务水平有待提 高
与其他个性化服务相比,衡阳图书 馆的个性化推荐在智慧度上还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 。研究发现,市级图书馆的 个性化推荐服务大多基于图书的相似 性, 而不是围绕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推 荐系统相对单 一 、不完善,均依赖第三 方技术平台,相似度高,制约了 图书馆 推荐服务的发展;县级图书馆个性化推 荐内容局限于图书资源,不涉及其他资 源的推荐,不足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三)个性化服务互动性不强
目前,豆瓣 、微信、微博 、移动图书 馆等社交平台逐步应用于图书馆信息 服务。如何使图书馆更充分地掌握用户 的兴趣爱好、知识需求等互动形式的信 息,从而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是衡 阳公共图书馆当前应积极考虑的问题 。 调查发现,衡阳市大部分公共图书馆虽 然开展了微信、微博推送信息的赞评次 数 、活动平台互动次数等活动,但互动 程度普遍较低 。 以社区互动为例,微信 和微博确实为图书馆提供了与 用 户 交 流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通过微信 和微博推送活动信息,但网站上的活动 中心栏目已经停止更新。这无疑减少了 使用网站获取活动信息用户的交流机会。
(四)公众隐私问题
个性化服务主要是基于用户基本 信息 、浏览行为信息 、兴趣偏好等信息 数据为用户提供定制或主动服务 。这就 存在一 个问题,即图书馆拥有大量准确 的用户信息,其中一 些信息很可能是用 户的敏感信息,这显然会造成隐私泄露 问题 。特别是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为 公众服务,应注意保护用户隐私,建立信息安全机制,并在个性化服务建设中 为其他类型图书馆树立榜样[15]。
(五) 图书馆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 有待提高
过去,图书馆员只负责为用 户 的 问 题提供被动服务,他们可以一 步一 步地 完成 日 常工作;如今,智能服务要求图 书馆员主动提供服务,主动了解用户需 求,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无 疑是对图书馆员工作质量和知识储备 的严峻考验[16]。
三、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推进路 径
(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各区 域图书馆智慧服务水平均衡发展
衡阳市不同 地区间 的 图书馆发展 差异较大,主城区图书馆的发展实力明 显优于县级图书馆 。如今,衡阳市正如 火如荼的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 “ 一体两翼”建设,这对衡阳 5 县 2 市来 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除了积极争 取政策支持外,政府部门也应当主动帮 扶,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完善基础服务设 施人员、经费,添置相关智慧设备,最终 促进城乡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水平均衡 发展。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图书 馆智慧服务经费供给
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基础设施的 一种,它们经费来源大多都是中央财政 部门的拨款或者是地方部门的拨款。但 是由于财政经费有限,只能优先保障到 一些方面的建设 。现在推行的智慧图书 馆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不 同 于 以 往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整个衡阳市又根 据经济发展状况分为不同 区域,每个区 域的财政支持力度是不一样的 。 因此, 要彻底解决智慧图书馆推广的问题,不 能只依靠政府拨款还需要借助社会各界 人士的帮助, 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图书 馆智慧服务经费供给[17]。
(三)提升馆员素质,培养智慧馆员
智慧馆员对建设智慧图书馆至关 重要,可以说,没有智慧的图书馆员,就 不会有智慧的图书馆 。因此培养一批智 慧馆员队伍, 提升馆员的学历素质,对 用户或是图书馆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 意义。首先,对于位于主城区的图书馆, 经济环境占有优势, 所以针对这 一 优 势, 在图书馆管理员的选拔和晋升环 节,要优中选优,招聘那些学历高、专业 对 口 的工作人员 。并且在招聘进来之后 还要有具体考核方案,防止工作人员出 现工作懈怠的情况。其次,对于不是位于 主城区的图书馆,经济环境不占优势,也 没有条件去招揽更加优秀的人才, 所以要因地制宜, 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集 中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18]。
(四)健全评价反债机制,提高智慧 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多听听用户提出的各项建议以此 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提高我们的工 作服务水平 。可以让用户关注我们的微 信公众号平台或者微博,方便工作人员 及时得知人民群众关于 自 己工作的信 息反债,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五)保护读者权益,制定相应法律 条文
这一方面国家多年前出台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 此法是一个总 的指导纲要对于不同地方的图书馆来 说,我们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这 部法典作为母体,制定适应 自 己本地区 的具体法律 。 比如,可以在图书馆的网 站对收集用户信息的类型 、保护 、用途 予以强调声明;特别是对 cookies 的使用 和免责条款等均应做出详细的规定。针 对隐私这一块,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 负责这方面信息的保存,不泄漏读者的任何个人信息 。[19]
(六)践行公平理念,消除服务盲区
虽然每个地方都有图书馆,但是阅 览书籍的群体还是有群体性的,一般集 中在学生、退休前后的人员居多,上班 族少,特别是一些工作不固定的人群根 本就很少会使用图书馆这种便民的公 共服务平台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图书 馆管理工作人员要适当开展 一 些福利 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智慧图书对 大家生活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没 有固定就业的人群, 要加强针对性,为 他们多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教授一 些 基础的查询技能[20]。
参考文献:
[1] 胡朝君 . 基于知识挖掘的公共图书 馆个性化智慧服务模式研究[D]. 天津理工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2] 曾子明 , 宋扬扬 . 面向读者的智慧图 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探析 [J]. 图书馆,2017. (03):84- 89+ 100.
[3] 李翰茹 . 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现 状及对策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20.
[4] 朱珍 . 国 内 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综 述[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06):62- 68.
[5] 王世伟 .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6):22- 28.
[6] 曾子明 , 宋扬扬 . 基于 SoLoMo 的智慧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研究[J]. 图书馆 , 2017(07):92- 98.
[7] 朱爱瑜. 纸电一体化与智慧图书馆 建设研讨会综述 [J]. 大 学图 书 情 报 学 刊 , 2021.39(02):7- 10+ 24.
[8] 王晓慧. 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与 问题—基于 CNKI 文献计量分析 [J]. 高 校图书馆工作,2020.40(02):7- 12.
[9] 刘婧 , 常李艳 , 潘雪莲 .公共图书馆智 慧化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基于青 少年用户视角[J]. 图书馆,2019(11):46- 51.
[10] 邵必林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图书 馆个性化推荐研究趋势分析[J]. 图书馆工作 与研究,2021(02):88- 98.
[11] 胡朝君 , 王颖纯 , 刘燕权 . 基于个性 化服务的图书馆智慧互动服务模式现状实 证调研[J]. 图书馆学研究,2018(06):72- 78.
[12] 王颖纯 , 贺新乾 , 刘燕权 . 图书馆智 慧服务模式推进路径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 研究,2018(01):12- 17.
[13] 姚春燕, 查志强 . 图书馆联盟智慧服 务实践研究与建设启示[J]. 河南图书馆学刊 , 2021.41(04):115- 119.
[14] 耿麒麟 . 智慧图书馆趋势下高校图 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 济,2020(15):147- 148+ 151.
[15] 晃阳 . 大数据时代师范类院校图书 馆智慧服务研究—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图书馆为例[J].知识经济,2020(13):5- 6.
[16] 梁崇新 .基于知识挖掘的公共图书 馆个性化智慧服务模式研究[J]. 中外企业家 , 2020.(03):128- 129.
[17] 张玉斌 . 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 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18] 蔡迎春 .赋能与重塑:智慧服务下馆 员培训体系再思考 [J]. 国 家 图 书 馆 学 刊 , 2021.30(03):34- 41.
[19] 沈奎林,邵波 . 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 实践— 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 新世纪 图书馆,2015(07):24- 28.
[20] 储节旺, 李安林 .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 及其对技术和馆员的要求[J]. 图书情报工作 , 2015.59(15):27- 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