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 时代谋求发展,要从把握好守正与创新 的辩证统一关系出发,深刻理解守正的 内涵,在思想、价值、规律中坚守思政理 论课的初衷;并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探 索,把握好在内容、形式、范围上创新的 尺度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要辩 证地看待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完善 、充实, 为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打下坚实的 基础。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简称“高 校思政课”) 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承担着实现立德树 人的根本目标 。 中共中央、国务院着重 提出了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 正创新发展 。”[1] 守正即坚守初心、坚定 方向 、坚持规律,保证思政课本质的纯 洁;创新即审时度势、推陈出新、与时俱 进,为促进思政课的发展注入新血液保 持勃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 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 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校要在守正与创 新的辩证关系 中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 革与创新,在“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的 过程中做好“主力军”的带头作用。
一、守正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基本遵循
( 一)守思想之正:夯实高校思政课 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是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把控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导思 想 。 即使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 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 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一本质不会变;我国 高校思政工作为实现“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 这一任 务不会变。首先,思政教师是党的理论、 方针、路线、政策的传播者,是大学生意 识形态 、价值观的缔造者,坚持思想守 正要先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基础知识 能力和意识形态教育能力,教师要在对 理论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内 容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再不断学习新精 神,保证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扎实透 彻是守思想之正的重要保障; 其次,进 一 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和意识 形态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以经典著 作阅读这类直接的教学方法为主,通过 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经典著作的过程 中能更清楚地感悟 、理解 、认识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科学性 、革命性、实 践性 、人民性 、发展开放性;最后,守思 想之正还要在教学中注重思维方式的 教育,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提供了辩证 的思维工具,思政课能利用马克思主义 思想进 一 步引导大学生树立起以人民 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鼓励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办法思考 、解决问题,加强四个 自信。
(二)守价值之正:牢记高校思政课 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本质要 求和价值诉求,守价值之正,就是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校大学生的 价值取向,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第一,马克思主义不仅为高校思政课提 供了科学的思想,也提供了完整的价值体系,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 校育人的基本理念,促进青年学生全面 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 人的重要手段 。坚持价值守正就是要以 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 、符合社会 主义发展进步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 观 。第二,世界发展变幻莫测,西方多种 思潮涌入国门相互碰撞,强烈冲击着当 代大学生的意识与观念,“落实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 这种局面的科学回答 。高校思政课在改 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守价值之正,就是要 引导青年学生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明 辨是非 、树立起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 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守规律之正:遵循高校思政课 三大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在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中要遵循三大规律,遵循思 想政治工作规律 、教书育人规律 、学生 成长规律 。第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 律就是要确保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 思想性。政治性体现在思政课教师要旗 帜鲜明地讲政治,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四 个自信原则,占领意识形态教育 的高地;思想性体现在高校思政课课程 内容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比如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中的哲学思想 。第二,遵循 教书育人规律就是要在授课的过程中 同时抓好“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笔 者以为,“育人”是最为基本和关键的, 要求高校思政课课堂的设计更精细化, 增加理论的育人功能,弱化育人部分的 生硬特点, 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起来,增 加思政课的生动性 、活泼性,让高校思 政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 。第三,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就是要关注学生发 展,以学生为本。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关注个体差异, 思政教育更应该如此, 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及时为 学生答疑解惑,在评价学生时也不能只 注重考试结果, 以立德树人为最终 目 标。
二、创新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趋势
( 一)创内容之新:推动高校思政课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开放的、与 时俱进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也要不断 地更新、发展、优化 。首先,理论是实践 的产物,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完善的,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伟大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 论也要有新的发展[4] 。要及时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 学内容中,以科学的思想 、前沿的理论 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打开格局,在世 界格局大变的大环境下,在中国近代以 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和世界的发展历程 中,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次, 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要不断地更新变化, 与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与民族发展进 程相贴近 、与世界格局变化相贴近,培 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世界变化,树 立大局意识,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要建设出“有理 论前沿、有宏大视野、有思想交锋、有现 实回应”[5] 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二)创形式之新:探索高校思政课 新教法
思政课是以政治理论为主要教学 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可替代 性,但简单的教学形式让高校思政课常 年处于“生硬的 、枯燥的 、灌输式的”刻 板印象中,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应当 是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 、情感上的交 流,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沟通 。因此, 在信息技术发展飞速的新时代,高校思 政课要在授课形式上有所创新,给思政 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除了传统的课堂, 要积极打造线上课堂 、校外课堂 、交互 课堂、实践课堂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新式 课堂 。线上课堂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线开 放“慕课”学习平台;校外课堂则可在校 外定期开设知识讲堂,如参观党史纪念 馆和党史讲授同步进行, 教育效果更 佳; 交互课堂则是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如通过鼓励学生 自主拍摄微电影、撰写 微信公众号文章、发布长微博等多种形 式来分享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感悟、理 解, 再把这些内容带到课堂上交流,逐 步培养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鼓励学生 在课下进行实践, 如参观红色教育基 地 、调查家乡经济发展状况 、慰问老兵 讲述红色故事等各种形式。传统思政课 的形式创新要善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 网,为高校思政课带来新改变,从而使 思政课更佳地表情达意,进而深化为广 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创范围之新:开拓高校思政课 新战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能 决定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思 政课是主要的一环,除了把握好思政课 这主要的一环之外,应着眼于扩大育人 范围,响应国家政策、转变育人观念、寓 思政于课程中, 努力实现全课程育人 , 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建 设。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在思政课程的基 础上进行的, 把思政课程中蕴含的思 想 、精神“植入”到各类课程中,也就是 说将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 , 在专业课教学中适时进行思政教育。课 程思政建设为思政课开拓了“新战场”, 高校除了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战场” 上充当好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之外,还要 在开拓出的“新战场”上做好统率作用 , 带领好思政育人的大方向,将思想政治 教育落到实处,把思政教育的范围拓展 开来,早 日 实现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体 系的构建。
三、辩证看待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守正与创新
( 一)守正是创新的基础
守正就是指恪守正道, 坚守本心, 把握本质规律,不忘初心 。高校思政课 的初心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思想,开展系统的思想政治教 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 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落实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在纷繁复杂、快变、巨变 的社会中发展中,教师应当做好守正的 表率、学懂理论、教会知识、遵循教书育 人规律。无论高校思政课要进行怎样的 创新,都要坚守根基,守不住正道,就会 “误入歧途”。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在守 初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有意义和 价值的,才是能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发展进步的。
(二)创新是守正的活力源泉
创新就是要审时度势, 推陈出新。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政课要与 时俱进,步入信息化时代,创新求变是 大势所趋, 有缺点的授课方式需要改 进,新鲜事物要勇于接纳利用 。在坚持 守正的基础之上,创新能为高校思政课 带来生机与活力,也是保证其前行的动 力。要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能沿 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守住思政 课的底线, 守住立德树人这 一根本 目 标,在党的领导下,集思广益,以创新推 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其次创新不能盲 目,流于形式,简单粗暴的形式创新并不能真正为高校思政 课开辟新道路,形式和内涵相互统一 的 创新才能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发展进 步 。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能为高校思 政课带来活力、生机、和进步,是守正的 活力源泉。
(三)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 一 的关 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坚持立场、 守住初心、坚定不移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二者 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高校思政课进 步。守正过于刻板会走过去思政课的老 路,被披上枯燥无味的外衣,授课效果 差,学生忽视思政课的重要性,真理度 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时效和实效 差 。因此,高校思政课改革需要内容、形 式和范围上的创新, 针对学生群体特 点,让创新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活力与生 机 。但一味追求新奇和花样,偏离政治 导向 、缺失理论性的创新就是本末倒 置,传统的授课方式严谨、严肃,适用于 理论知识的讲授,创新手段在思政课堂 不仅是调节课堂气氛的“调味剂”,也是 思政课的活力源泉,切忌一味追求表面 的创新。守正,是守住思政课的灵魂;创 新,是为思政课注入活力与生机。守得 住初心,才能继往开来,共同为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开创新局面。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守正创 新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 原则,以变谋新,把握国家发展新方向, 把握世界变化新动向, 跟随时代的脚 步,以理论育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最 终目标。
参考文献: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 日报,2021-07-13 (01).
[2]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 3 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 .
[3]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 1 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53 .
[4] 唐斌 , 周 易初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守正与创新[J]. 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 .2020(06):75-79 .
[5] 肖贵清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的守正与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3):80-84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