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用人单位视角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问卷编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6 13:46: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经内容分析后初步构建用人单位视角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理论结构,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由目标规划、职业素养、职业探索、人际交往、心理品质和专业知识技能六个维度构成;编制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信度,效度
 
  一、引言
 
  职业成熟度的概念由Super在1955年初次提出,他认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即个体的职业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而职业成熟度就体现在个体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其对应的职业发展任务。因此,Super对职业成熟度给出如下定义:职业发展是一个从探索到消亡的连续时间段,而个体的职业成熟度则是个体在这一连续时间段上到达的位置。
 
  Crites指出所谓职业成熟度指的是个体能够做出适当的职业选择的程度,包括对于做出职业选择时所需具备的条件的认知,以及个体职业选择的现实性和稳定性。Savickas认为职业成熟度指的是在对职业相关信息有足够清晰认知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能够做出适当的职业选择,以及个体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职业发展任务的准备程度。King认为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足够了解相关职业信息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与其发展阶段相符合的职业选择,以及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出详细规划的准备程度。Betz认为职业成熟度即个人能够从知识和态度两个层面上明确于其发展阶段想匹配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Luzzo提到职业成熟度是一种面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准备状态,其中包括个体做出适应的职业选择和应对职业发展任务两方面的准备。Levinson指出职业成熟度是一个人能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相应的职业选择和是否具备做出这种职业选择所需要的意识,并且体现在这种职业选择实际性和稳定性上。

\
 
  国内学者也对职业成熟度进行过很多研究。冯剑峰在研究中提到,职业成熟度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且职业成熟度既包含了个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对工作世界的认知和态度,还包括对各种职业选择进行决策的能力,也包括解决职业世界问题的能力。苗青、王重鸣提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在某个特定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的综合体现,指的是个体是否有足够的准备和能力去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它是情绪和智慧能力的综合体现。刘慧认为职业成熟度即个体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做出适应的职业选择,包括与其相关的知识和态度两方面。王玉花认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在积极了解职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包括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的前提下,明确与当下的职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职业目标的能力。
 
  Super提出职业成熟度的五个基本维度:职业选择的倾向性、职业信息搜集和规划、职业偏好的一致性、人格特质的具体化、职业偏好的智慧性。1974年,Super在原有的维度上增加了“职业独立性”这一维度。不同于Super,Westbrook在1973年提出认知能力是职业成熟度的关键要素。Crites在《职业成熟度问卷》(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简称CMI)中将量表分为能力分量表和态度分量表。马远对Crites的《职业成熟度问卷》(1995年修订版)进行了修订,包含职业态度和胜任特质两方面。张智勇等人对韩国学者Lee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将其概括为六个维度: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参照以及亲友依赖。
 
  综上所述,在过往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是以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心理学专家为调查对象,去了解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内涵及具体表现。极少有研究者将“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成熟度的想法”考虑在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面临就业选择时的“考察者”——用人单位的具体想法,应届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而他们对对方的认知就决定了是否能够确定一个愉快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对自我和职业世界的认知,将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满意度,这关系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程度,也关系着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的初步建构
 
  (一)开放式问卷调查
 
  2019年9月向全国各行业工作者、大学生及研究生在线发放开放式调查问卷共274份,调查题目为“您认为一位职业成熟度较高的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将答题空白过多、答题内容明显不符题意、答题时间过短的问卷筛除后,最后回收有效问卷共256份,问卷回收率为93%。
 
  (二)半结构式访谈
 
  2019年10月,分别向零售行业、电子通讯行业、汽车制造业、房地产行业、政府单位等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及部门经理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共10名工作人员接受了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包括“职业成熟的表现包含哪些方面?”“职业成熟度较高的应届生在面试过程中会有哪些表现?”“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高职业成熟度和低职业成熟度的大学生主要差别在哪些地方”等。访谈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以信息饱和为标准。
 
  (三)内容分析
 
  根据上述开放式问卷和半结构式访谈的调查结果,结合已有文献,现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归纳为以下8个维度:职业目标、职业规划、职业探索、做事态度、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心理品质、专业知识技能。
 
  1.职业目标:个体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程度。
 
  2.职业规划:个体在确定职业目标后,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达到目标的能力。
 
  3.职业探索:个体愿意通过实际行动去认识职业世界的程度。
 
  4.做事态度:个体在类似工作场景中投入的积极性。
 
  5.问题解决:个体在类似工作场景中排除障碍、提高效率的能力。
 
  6.人际交往:个体在类似工作场景中建立良好人际沟通关系的能力。
 
  7.心理品质:个体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需具备的良好心理特性。
 
  8.专业知识技能:个体对职业所需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的编制与过程
 
  (一)预测问卷的项目形成与修订
 
  在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预测问卷。“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预测问卷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先后邀请了大学生、心理学硕士、用人单位管理者对问卷的结构模型和题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然后根据所提出的想法和修改意见进行了调整,形成问卷初稿。随后请2名大学生、2名心理学硕士生对题项的表达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
 
  第二,问卷采取Likert五点评分,“5”表示“非常符合”,“1”表示“非常不符合”,其中部分题项为反向记分题。为提高数据回收的有效性,预测问卷中设置测谎题2个。
 
  第三,本研究选取了重庆、江苏、青海等地的高职生、专科生、本科生被试进行问卷发放,以增强样本多样性。
 
  修订后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预测问卷共8个维度,97个题项,部分题目为反向记分题,加了两道测谎题,同时在问卷题目前加上了8个个人背景信息题。
 
  (二)问卷施测
 
  本次在重庆、江苏、青海等地区抽取各高校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预测问卷的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3份,实际回收587份,回收率为97.34%,经过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543份,作为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样本。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PS19.0和AMOS24.0进行探索性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
 
  四、结果
 
  (一)项目分析
 
  一是CR值法。结果显示:量表中共有14个题项的t>0.05,未到达差异显著水平,故将其剔除。
 
  二是题总相关法。结果显示项目6、12、13、15、21、26、30、31、33、35、37、39、42、49、50、51、53、56、57、60、68、73、80、86、87、90、92、98共28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30,故将其删除,保留55个区分度较好的题项进行下一步分析。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经过项目分析后预测问卷保留的55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确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模型。
 
  首先进行Bartlett’s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本研究中,KMO=0.869>0.60,p<0.001,表示该样本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
 
  然后,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共删除33个题项,留下22个题项,碎石图见图1。

\
 
 
  通过探索因素分析,共提取6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变异量的55.551%,具体情况见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出来了6个因子,命名情况如下:第一因子一共包含6个题项,命名为“目标规划”,主要描述个体对自身职业目标和规划的确定性;第二个因子一共包含4个题项,命名为“职业素养”,主要描述个体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行为习惯的掌握程度;第三个因子一共包含3个题项,命名为“职业探索”,主要描述个体通过实际行动去认识职业世界的意愿;第四个因子一共包含3个题项,命名为“人际交往”,主要描述个体在类似工作场景中建立良好人际沟通关系的能力;第五个因子一共包含3个题项,命名为“心理品质”,主要描述个体在未来职业发展过程中需具备的良好心理特性;第六个因子一共包含3个题项,命名为“专业知识技能”,主要描述个体对未来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方便取样,在重庆、江苏、青海等地区收集各高校的大学生作为预测问卷的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47份,实际回收429份,回收率为95.97%。将空白过多、反应定势明显的问卷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418份,作为验证性因素分析的被试。结果显示:χ2/df=1.545,p<0.001,RMR=0.036<0.08,其中GFI、NFI、AGFI、IFI都在0.9以上,RMSEA=0.036<0.05,因此,可认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四)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1.内部一致性信度。经检验,该量表在总问卷上的Cronbachα系数是0.898,在不同维度上的Cronbachα系数在0.700~0.806之间,因此,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2.内容效度。在内容效度的定量评价过程中,通过专家针对量表每个条目对所属维度的代表性进行评价,可以计算出一系列的指标来评价内容效度的优劣。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邀请6位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每个条目与其所属维度的关联性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是“不相关”“弱相关”“较强相关”“非常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I-CVI值不低于0.83,S-CVI值不低于0.82,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构念效度。本研究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了各个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检验量表的构念效度。详见表2,总分与各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607~0.808之间,呈中高度相关;因子与因子之间的相关在0.278~0.576之间,呈中低度相关,各因子间具备一定独立性,表示本问卷拥有良好的构念效度。
 
  五、讨论
 
  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共包括22个题项,其中目标规划5个,职业素养4个,职业探索3个,人际交往3个,心理品质3个,专业知识技能3个。

\
 
  经研究表面,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第一,项目分析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量表题项拥有较好的区分度;第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的保留题项共22个,并且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量表可解释变异数累积为55.551%;第三,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量表的模型拟合指数较好,χ2/df值为1.545,RMSEA的值为0.36,GFI的值为0.937,NFI的值为0.910;第四,通过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法对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第五,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六、结论
 
  第一,用人单位视角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包含六个维度,分别是目标规划、职业素养、职业探索、人际交往、心理品质和专业知识技能。
 
  第二,自编的用人单位视角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具备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冯剑峰.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对职校生的评价标准[J].职教通讯,2002,25(1):51-53.
 
  [2]刘慧.中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7-18.
 
  [3]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5(23):595-598.
 
  [4]苗青,王重鸣.20世纪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理论综述[J].人类工效学,2009,25(1):35-38.
 
  [5]马远.职业进入前青年人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研制及影响因素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03:22-31.
 
  [6]王玉花.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133-135.
 
  [7]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5):1-6.
 
  [8]BETZ N E.Career assessment and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J].Career assessment,1996,4(2):413-428.
 
  [9]CRITES J O,SAVICKAS M L.Revision of the 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J].Career assessment,1996,4(2):131-138.
 
  [10]KING S.Sex differences in a causal model of career maturity[J].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89,68(2):208-215.
 
  [11]LEE KI-HAK.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he career maturity of Korean and United States high school students[J].Career development.2001,28(1):43-57.
 
  [12]LEVINSON E M,OHLER D L,CASWELL S,KIEWA K.Six approaches to the assessment of career maturity[J].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76(4):475-482.
 
  [13]LUZZO D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aspiration-current occupation congruence and the career maturity undergraduates[J].Employment counseling,1995,32(3):132-1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15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