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安全是民航发展的底线, 随着民航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对于民 航从业人员尤其是民航安全关键岗位 专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职业适应 性和职业心理健康是影响民航安全关 键岗位专业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的重要因素。文章归纳评定空中交通管 制员的职业适应力、职业心理素质特征和人格特质,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构建完成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胜任素质模型。研究成果对全面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能力素质、提升民航安全保障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适应力职业心理素质人格特质
引 言
《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推进“一加快、两实现”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战略进程,即到2020年,民航加快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从2021年到2035年,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的民航强国的跨越;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由多领域的民航强国向全方位的民航强国的跨越。毫无疑问,高质量实现民航业发展目标,必然要求着力完善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打造与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战略相适应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积极破解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综合保障能力不适应行业发展速度等短板问题。本研究重点关注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心理素质,旨在通过专业量表定量评估这三类民航安全专业人员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而构建职业心理胜任素质模型。
一、研究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
从实践意义看,客观评估职业心理素质以及培养适应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有利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对于全面加强管制队伍建设、提高安全关键岗位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提升民航安全保障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另外,系统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进一步明确影响其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职业心理素质的因素,也可以为民航院校学生培养和在岗人员培训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从理论价值看,目前国内关于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适应力和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较少,更没有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本项目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同时,关于空中交通管制员院校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管理和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等心理健康方面,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相关的研究成果较为薄弱,我国民航院校在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过程中更多侧重于对专业知识和身体素质的关注,对心理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的关注不足,本项目研究成果将对民航专业人才的院校培养提供新视角。
二、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适应力分析
(一)职业适应力总体特征
空中交通管制员(样本量为1494人)的职业适应力平均得分为5.24,得分的中位数为5.13,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适应力。平均来看,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适应力的“关注”维度平均得分为4.91,标准差为1.05,得分的中位数为5,表明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关注”程度较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适应力的“控制”维度平均得分为5.33,标准差为1.09,得分的中位数为5.33,表明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控制”程度较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适应力的“好奇心”维度平均得分为5.20,标准差为1.08,得分的中位数为5.17,表明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好奇心”程度较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适应力的“信心”维度平均得分为5.26,标准差为1.09,得分的中位数为5.33,表明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信心”程度较高。
(二)职业适应力各维度特点
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职业适应性各维度得分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职业适应力各维度的得分也越高(见表1)。
表 1 空中交通管制员各维度职业适应力(受教育程度)
从年龄差异看,40岁以上年龄段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职业适应力“控制”和“信心”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40岁以下人员。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适应力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未婚人员。
从家庭经济状况看,经济状况较好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职业适应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经济状况人员的得分。比较而言,家庭经济越富裕,职业适应力总体得分越高。
从政治面貌差异看,不同政治面貌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职业适应力各维度的得分存在明显差异。比较而言,除“关注”维度外,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各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而“群众”在各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
从工龄年限看,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适应力各维度的得分因工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就“控制”和“信心”两个维度而言,20年及以上工龄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得分最高,有5至10年工龄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得分最低。从待遇满意度看,除“关注”维度外,对工作待遇越满意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职业适应力的“控制”“好奇心”及“信心”维度上的得分明显较高,对待遇非常不满意的得分最低。
从工作喜欢程度看,除“关注”维度外,对本职工作越喜欢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其职业适应力其他维度上的得分明显较高。
三、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格特质分析
(一)人格特质总体特征
根据大五人格量表(NEOPI-R),在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性每个方面的特质上,被试个体的得分范围为1-5分,3分以上为高分者,3分以下为低分者。依据该标准, 分析结果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情绪 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性。具体到空中交通管 制员个人的人格特质得分来看, 具有高宜人性和高责任性特 质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比例最高, 具有高外向性的空中交通管 制员比例最低, 表明高宜人性和高责任性特质是空中交通管 制员的重要人格特质。
(二)人格特质各维度特点
从受教育程度看,除“责任性”维度外,受教育程度为研究 生及以上学历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人格特质“宜人性”“责任 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本科及以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员。
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较大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责任性” 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更年轻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但在“情绪稳 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和“宜人性”维度上的得分均呈现相反的特点。
从婚姻状况看,在“责任性”维度上,已婚空中交通管制员 得分高于未婚人员,但总体上,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格特质各维 度上的得分并无显著差异。
从家庭经济状况看,除“情绪稳定性”维度外,经济状况较 好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人格特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 及“责任性”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人员的得分。
从政治面貌看, 不同政治面貌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人格 特质各维度上的得分并无明显规律性差异 。相对来说,政治面 貌为中共党员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人格特质各维度上的得分略高,尤其是在“责任性”维度上的得分表现更为显著。
从工龄年限看,工龄越长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其“责任性” 维度得分越高 。但总体上,不同工龄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人格 特质各维度上的得分并无明显规律性差异。
从待遇满意度看, 对工资待遇满意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在 “情绪稳定性”维度得分略低,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 和“责任性”维度上的得分较高。
四、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心理素质分析
(一)职业心理素质总体特征
针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研究, 选择创新能 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决策 自我效能、成就动机、职业认同和工作热情等 9 个方面对空中 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测量 。将空中交通管制员以 上各项职业心理素质(共 15 项)的高得分比例按照从高到低 的顺序进行排序,比例最高的 5 项职业心理素质依次为“团队 协作能力”“职业认同”“抗压能力”“工作热情”和“宜人性”。这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空中交通管制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心理 素质。
根据对职业心理素质标准化后汇总结果, 除 55~59 岁组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的密度分布波动较大 外,其他年龄组的密度分布具有较为一致(见图 1) 。
(二)职业心理素质各维度特征
创新能力 。创造力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的信度 系数为 0.888,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创 新能力 。结果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 力(均值为 4.70,标准差为 1.08),63.5%的受访空中交通管制 员具有高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的信 度系数为 0.980,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 学习能力 。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学习能力总体得分均值为 4.91,且在 9 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均高于 4 分,表明空中交通 管制员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76.8%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其中具有高推广能力和高反思能力的 空中交通管制员比例最高, 具有高建立知识库能力的空中交 通管制员比例最低。

图 1 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心理素质密度分布
抗压能力 。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 的信度系数为 0.967,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 员的抗压能力 。92.6%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较强的抗压能 力,具有“控制”“投入”和“挑战”特质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比例 约 90%。整体来看,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抗压能力总体得分 均值为 2.84,且在“控制”“投入”和“挑战”维度上的得分均高 于 2 分,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体上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且在 各个维度上的能力均较强。
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的信 度系数为 0.973,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 团队协作能力 。结果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体上具有较强的 团队协作能力(均值为 6.67,标准差为 1.45),97.1%的受访空 中交通管制员具有高团队协作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 体中的信度系数为 0.791,表明这些题目能较好地测量出空中 交通管制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结果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体 上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 (均值为 3.43, 标准差为 0.55), 69.3%的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高应急处理能力。
决策自我效能感 。工作情境中的自我效能量表在空中交 通管制员群体中的信度系数为 0.951,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 映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结果表明,空中交 通管制员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决策自我效能(均值为 3.82,标准 差为 0.68),72.2%的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高决策自我效 能。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的信 度系数为 0.931,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 成就动机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具有强成就动机的空中交通管 制员比例不足一半。
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感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的 信度系数为 0.946,表明这些题目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 员的职业认同 。调查结果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整体上职业认 同感较高, 具有较强的职业认同 (均值为 5.06, 标准差为 1. 19),94%的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高职业认同。
工作热情 。工作热情量表在空中交通管制员群体中的信 度系数为 0.968,表明该量表能很好地反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 工作热情状况 。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的工作热情越高,得分 高于 3 分的被试者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调查结果表明,空中 交通管制员整体上工作热情较高 (均值为 4.17, 标准差为 0.93),88.0%的受访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高工作热情。
五、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与变量设定
y0 +β0 + Σ βi xi + μ
其中,被解释变量(y0):职业心理素质,即经过标准化处理 后并汇总的综合反映被测量的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心理素质 水平的指数。该变量为连续变量,因此适合采用 OLS 回归分析 模型进行解释性分析。
解释变量(xi):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职业心理素质的主要 可能变量 。包括其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工作状态及社会交 往等变量。其中,被解释变量为连续变量,除职业适应力外,解 释变量中的其余解释变量均为分类变量。
(二)回归分析结果
1.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人口学特征不同,其职业心理素质 存在明显差异 。回归结果显示,女性的职业心理素质略低于男 性 。相比 30 岁以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员,50 岁及以上的空中交 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明显较高 。 已婚人员的职业心 理素质显著高于未婚者, 但考虑到待遇满意度和职业适应力 因素,已婚者相比未婚者的职业心理素质无显著差异 。另外, 群众及其他政治面貌的职业心理素质相比中共党员要低,但 共青团员相对于中共党员无显著性差异 。受教育程度因素对 其职业心理素质无显著性影响。
2.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家庭经济状况对其职业心理素质具 有显著性影响 。相比富裕家庭,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职业心理 素质明显较差 。平均来说,考虑职业适应力和单位属性前后, 家庭贫困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比家庭富裕的分别 要低 4.39 和 2.06 分,且具有统计显著性。
3. 空中交通管制员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和待遇满意度显著 影响其职业心理素质 。相比喜欢本职工作的,不太喜欢本职工 作的其职业心理素质得分明显要低 。另外,工龄对空中交通管 制员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4. 职业适应力对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具有非 常显著的影响 。 回归结果显示,职业适应力得分每增加 1 分,其职业心理素质得分将增加 8.11 个标准单位分。
六、总结
一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整体上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力 。 人口学特征不同,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适应力存在明显差 异,但整体水平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空中交通管制员的 职业心理素质更加突出。
二是除职业适应力“关注”维度外,其他职业适应力维度 的得分分布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生活在城市、家 庭经济状况较好、热爱本职工作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其职业适 应力明显较好。
三是空中交通管制员人格特质上具有较高的“责任性”和 “宜人性”,非常契合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作的岗位要求 。比较而 言,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关注”和“外向性”维度上的得分相对 较低 。不过,这种人格特质同样符合岗位要求。
四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具有较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值得关 注的是,受家庭经济状况、工作定位和预期及职业适应力等因 素的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 。
参考文献:
[1] Bandura Albert."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 (02): 248-287 .
[2] Ford Martin E . 1992 . Motivating humans: Goals, emotions, and personal agency beliefs[M]. Sage Publications.
[3] 顾倩妮,苏勇 .职业适应力对管理者职业成功的影响—适应 性绩效的中介效应[J]. 当代财经,016( 10):80-86 .
[4] 卢 国华,梁宝勇 . 坚韧人格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 (02):103-106 .
[5] 王益富、王丽丽,张建人,董薇 . 员工职业适应力量表的编制及 初步应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06):1021-1028 .
[6] 张成 . 民航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思路探讨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 究,2013(04):252-25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4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