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建设路径的三重维度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2 11:33: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一带一路”的桥梁沟通下,新时代的中国在经济建设层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入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的实现路径,应当从区域、政策、社会三重维度推动新时代东北地区经济的有序建设。这不仅是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在立足新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向第2个百年目标不断进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东北地区 经济建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①在全国经济建设工作进程中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加快区域经济建设创新发展、有效连接周边地缘枢纽实现战略性合作是新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不断深入改革的趋势下,抓好战略机遇期,综合多方面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融合多方面优势打造东北区域特色名片,探求适合东北地区经济建设的实现路径,是这一时期最为严峻的任务。

  一、区域维度:立足地域、联合周边,开展经济合作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国际区域合作模式。”②尽可能地有效联合周边的积极因素,形成国与国之间良好互动的经济合作共同体。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高纬度地区,与俄罗斯、朝鲜、蒙古接壤,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地理环境带来的优势,加强多方面的联系,带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地域间交流,开展跨文化基础上的经济建设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寻求联系点。东北地区囊括了东北三省同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等广阔区域,是我国北部广阔的森林覆盖区与农业种植区。其中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省份,不仅在历史上曾与俄罗斯有着紧密的联系,还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地区经贸建设中同俄罗斯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新时代,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域特征带来的优势,应当在充分研究地区历史环境、文化风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根据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可以制定出贴合的发展方略。哈尔滨作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一直是联系欧亚双方的重要交通据点,在对俄贸易的悠久历史条件下,新阶段应该继续加强同欧亚之间的联系。黑龙江同内蒙古东部边境地区长期发展的外贸经济可以作为新形势下的突破口,由点及面,由小到大,把微小型产业不断扩大到大型产业,从比较基础的、便捷的边境贸易发展到新时代的大型跨国产业经济建设。针对吉林与朝鲜接壤这个特点,在新时代可以继续大力投入旅游业和边疆民族文化的发展,打造更深层次的多元民族文化旅游业,实现新形势下吉林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辽宁同东北其他地区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基础,沿海的地理环境也为辽宁发展港口贸易、沿海交通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努力发挥地区优势与特色,协调推进各方面布局,是跨文化经济建设的有力体现。

  (二)加强多方合作交流,共同开拓新型经济模式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首先要明确不同国家的发展目标,在尊重不同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和平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就需要从各角度综合平衡各方对经济建设的态度与看法。根据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探寻彼此间的“共性”,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着手建设,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入、彼此监督、和谐高效的发展格局。
 
\

  首先打通国际上各方面联系的枢纽,相互交换合作意见,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优势,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稳定的新型经济模式。其次建设经济合作区域,协调各方面差异,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管理。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产业合作问题,协调出口与引进的平衡关系,最终实现多方产业结构升级,逐步过渡到高水平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发挥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同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开展区域文化特色经济,在黑龙江境内开发对俄贸易和对俄文化交流,在交流互通中把握经济走向,大力开展文化贸易,带动地区旅游业发展,实现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良好发展。

  二、政策维度:加强引导、稳步推进,用优势政策保障发展

  如何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实现政策的正确引领作用需要用全局观的眼光综合平衡多方面的诉求。“东北振兴的实施是从国家层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政策发挥的支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长期僵化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使这一地区逐渐抛弃旧有的发展老路,开始向着创新型发展道路过渡。

  (一)落实政策保障制度,坚持政府大力扶植的方针

  在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稳定的政策带来长期保障,很大程度上为地区企业的前进探索提供了制度上的依靠。2016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要研究在注重质量和效益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和办法。”④政府的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针对东北地区区域内部的政策支持,包含产业发展、财政金融、社会民生保障等多方面。二是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加内部与外部的联动合作,大力推进国内外经济合作。在推进合作的进程中,政府应当在最大程度上为本国企业打好“强心剂”,以完备的体制和政策为其保驾护航,减少企业的忧虑。与辽宁沿海地区的优势不同,黑龙江同吉林处于中国内陆中,缺少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所以加强同俄罗斯、蒙古两国以及广阔的中亚地区联系是黑、吉两省寻求外部合作的突破点。

  2015年,中蒙俄经济走廊被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政策的出台,成功把中、蒙、俄从三方边境区域发展的萎靡状态中解脱出来,运用边境优势,开展能源、文化、边境贸易等多方面建设工作。从此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出台成果不断增加,从侧面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对东北地区发展的迫切愿望。2018年,辽宁政府率先独立走上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前沿,《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问世也正式标志着政府政策支持已成为东北地区打造多元经济格局的显著特征。政府扶植、政策引导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优势。

  (二)防范外部风险,加强法律保障体系

  近年来,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地区之间抵御外部风险和防范保护的意识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加强。如何在新形势下化解外部风险,加强内外经济建设的团结意识是新时代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由于区域之间发展模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在“对内”走向“对外”的过程中必须在综合协调有关各方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共同认可的保障体系。东北地区走“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路线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中,加强战略互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国内更应该大力出台保障政策,增强法律保障体系。在与外部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在法律层面明确规范诸如利润分配、投资引入、风险补偿等多方面内容,减少运营过程中的不规范举措,改善中国对外部的经营模式,增强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由于投资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规避不良发展倾向。努力实现政策支持引导与法律制度保障双重作用下的良好发展。

  三、社会维度:凝聚人心、开拓思维,营造积极的建设氛围

  充分营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和调动积极的工作氛围也是新时代东北加快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东北长期处于国内经济建设比较落后的背景下,长期僵化的经济体制导致东北地区相较于南方地区普遍缺乏建设活力和创新思维。在新时代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作用于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需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的力量,加大力度宣传“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在与外界交流中不断开拓创新思路,走一条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济创新的道路。
 
\

  (一)扩大宣传,增强全社会开拓进取意识

  在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要注重东北产业企业经济意识培养。东北地区在地理环境上处于劣势,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认识。要通过积极宣传的手段,弘扬内外开放联动的理念,让企业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创新发展带来的巨大便利。通过经济文化交流打开闭塞已久的出口,在稳步探索中提升自身本领。

  在社会层面,政府角度可以通过加大宣传“一带一路”带来的优秀成果来达到正面的宣传效果。在新时代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内部与外部的交流、在新的阶段上稳步不移地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实现其与“一带一路”中的内外联动有效结合,共同推出一条适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道路。同时应注重调动各方力量,培育全社会上的开放发展意识,努力走产业联合、共同开发、协调推进、共同助力的新时代东北经济发展道路。在接收学习新发展理念、学习创新理念中,把进取开拓精神应用于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加快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产品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步伐,积极探索新型建设路线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各国都在争相进行新一轮产业革命,寻求加速发展。在国际创新建设模式的引领下,中国也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新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巨大效益。在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建设可以在探索新型建设路线中推动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在拓宽市场的基础上开展高端的经济合作模式,迈向更高的发展平台。

  在建设进程中,要始终牢牢把握住振兴这个关键点,营造建设氛围。为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经济低迷的状况需要切实的投入和拼搏。调动全社会的活力与热情,加快发展步伐,紧紧把握住“一带一路”倡议为地区经济转型带来的巨大优势,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如根据地区间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沿线交通建设,开放边境通商口岸,保障沿线经济带稳步运行,在沿线地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促进地区间新合作平台的建设提供设施基础。深入了解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产业发展模式,努力营造各方优势集一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在社会各领域开展合作项目,激发社会各领域内的发展活力,建立友好和平的经济建设伙伴关系。把睦邻理念发扬到新时代东北经济振兴的进程中,大力推动创新项目建设,完善奖励机制,刺激进取能力,掌握主动权。走出一条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发展道路,实现新时代背景下东北经济建设的创造性发展。

  纵观区域、政策、社会三重维度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都不难看出综合调动各方面因素实现地区经济创造性发展的策略正在逐步过渡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理念。新时代下努力实现东北全方位意义上的振兴,在紧紧把握住三重维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向第2个百年目标而奋斗。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469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