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对策与建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23 11:13: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 度压力增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 各方面发展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家庭养老 和社会机构养老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 活需求。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养老服务发 展状况,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家庭养老和 社会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总结发展社区 养老的优势,认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势必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的重要模式, 并从设施布局、政策扶持、理念传播、人文 关怀、服务优化等方面建议在社区建立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重要性。

关键词:老龄社会   养老服务   社区 “嵌入式”养老模式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 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进入 21 世纪,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 快,在未来的30 年将要开始步入“深度老 龄化”社会,即“老龄社会”(Aged Society)。 无子女照料、社会机构养老服务的供给匮 乏及社会化存在的矛盾,使得如何不断满 足老年人的精神和生活需求,成为社会重 点关注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  笔者对目 前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通 过学习研究国外成熟的经验和国内养老 发展的趋势,深入探索城市社区养老存在 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并提出城市社区 “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研究背景

(一)国外的养老模式发展研究

        西方的养老方式一般以社区照顾为 主。  美国建有社区老人中心,除举办娱乐 活动外,  每个周末为老人们测量血压、血 糖、检查心肺功能,开设营养课程,教授适 合老人的如太极拳、瑜伽和有氧操等运动 项 目,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设计编 织、舞蹈、计算机、保险知识咨询、按摩以及 健康教育、网球、戏剧等爱好兴趣课程,老 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 门新的知识 和技能来学习[1]。北欧的社区养老称为老年 关照,老年关照是社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 务,为老人提供家庭关照、上门医护、日 间 照料、送餐、娱乐聚会、手工操作等各种形 式的服务。在丹麦,政府会鼓励老人尽量在自己家中生活,这样能够使老人享受更 多的亲情关爱,也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 康,同时,政府也为老人提供家庭护士、餐 膳饮食、家政服务等社会服务,并在社区 建立家庭呼叫系统为老人提供 24 小时的 医疗护理和家庭服务,老人接受全部的免 费服务[2]。而新加坡和日本在养老方面也有 独特的家庭养老模式,并且是一种法律要 求子女必须赡养父母或者长子继承家产 的方式,这一模式是将“在家养老”和“子女 养老”结合起来,老人必须由家人赡养,同 时,当地政府也会根据这一情况推出特定 的政策对承担赡养老人责任的家庭给予 一定的资金和护理人员支持。

(二)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我国的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   老、社区养老三种模式。一是家庭养老。家   庭作为老年人毕生精力的结晶,无论是从   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留存了老年人整个   人生轨迹的印记,留恋记忆是中国人血脉   里流淌的一种情感依托,所以“老有所养” “养儿防老”也成为了中国几千年传承的   伦理道德规范之一。家庭从心理和精神慰   藉上满足了老年人对亲情 、安全感的需   求,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   成为了老年人获得情感慰藉的桥梁,因此   说,“儿女孝顺、含饴孙”[3]是中国老年人的   最高理想和最大安慰;二是机构养老。机   构养老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适应   老龄化社会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化的养老   形式,主要是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   作保证的一种养老方式,这种形式的养老   方式又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   院、敬老院等类型,老年人生活在社会养   老机构里面享受社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   的生活住所、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   练、医疗护理等服务;三是社区养老。这是   在我国兴起的又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  主要是以生活环境为基础 、  以家庭为单   位、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载体、  以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为形式的社区居   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在老年人生活的社   区环境附近建立养老中心或照料中心,为   老年人提供社区生活、送餐、清扫、洗浴、文   化、体育、医疗、康复、教育等生活料理和精   神慰藉服务,使老年人在家门 口享受“老   有所养”的养老服务,这也是将来最适合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模式。

二、目前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削弱

        一是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由独生子女 组成的“421”家庭使得负担不断加重,这样 的局面造成通过家庭养老来赡养老年人 的功能降低,  并且容易出现代际矛盾,不 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工作 压力增大,  孩子们为了生活忙于工作,没 有时间给予老年人生活上的精心照顾,家 庭经济状况一般的除了一 日三餐外老年 人只能独守空户,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 度过时日,而经济允许的家庭也是迫不得 已把老年人送入养老机构;三是缺乏孝悌 思想和家庭伦理观念,独生子女“一统天 下”,老年人在家庭里的权威有所弱化,受 到的关怀关心不够,缺少亲情关爱,老年 人越发感觉到孤独。

(二)机构养老不成熟

        老年人为给家庭减负“主动”想进入 公办养老机构竟需摇号“排队”数年,但有 些老年人宁愿独自在家也没有选择社会 养老机构,  除了老年人一般比较节俭,觉 得去养老院会花费较多资金的原因外,主 要原因还有:一是机构养老的服务质量不 高,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标 准水平低,内部设施条件差,活动空间小, 护理人员不专业;二是对老年人的服务方 面主要表现在吃、住的需要上,在身心健 康、精神慰藉方面缺乏更深入的服务,老 年人缺乏亲情的陪伴造成了很大的心灵 创伤,老年人不得已又进入了“围墙内的 养老院”;三是私立养老机构价格昂贵,一 般的家庭望而却步,承担不起老年人进入 养老院的费用。

(三)社区养老没有得到重视

       一是政府没有把养老问题作为一项 解决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来对待,没有把 养老问题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 重要任务来对待。二是社区养老需要社区 工作人员来负责,  由于社区工作任务重, 没有专门的来研究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及 精神慰藉问题。三是对第三方社区养老机 构培育不够,没有从政策、场地、运转等多 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的 优势及对策建议

(一)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优势

       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 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 作方式嵌入为理念的养老服务 。  这一模 式弥补了家庭养老儿女日常不在身边照 料老人的不足,  也填补了机构养老不具 备老人生活在一 个熟悉环境的要求,集 中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的优 势,在北京,它被称作养老驿站,在上海,被称作长者照护之 家。一是规模 小 的优势 。“嵌入式”养老模式易形成独特的小   规模优势,  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空地或闲   置居民房建造或改建而成,灵活性度高,  易推广,  政府可通过托底购买服务的方   式引进第三方为老年人日托 、  助餐、康   养、文化娱乐等服务,并为周边生活半自  理、轻度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护   理照料;二是活动丰富的优势。社区养老   服务应当发展精神慰藉服务[4],社区和第   三方通过日常组织开展看书读报、书法 、  唱歌、舞蹈、做手工、讲故事等内容丰富   的活动,让老年人心情愉悦,同时还能在   社区承担社会治理的志愿服务;  三是情   感优势。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更能满   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熟人熟地,更具情   感优势,老人离家近,能满足老年人对家   庭的依恋“常回家看看”,子女工作之余   也能够方便看望父母,  给予老年人亲情   温暖和心理慰藉,营造出“养老不离 家” 的氛围,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

(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对策 建议

1.设施布局。强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出台具体的社区养 老建设标准,  在老年人的家门 口建立社 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或日 间照料中 心,使老年人有一种“家的感觉”,营造出 “养老不离家”的新模式,给予老年人亲情温暖和心理慰藉,  以满足老年人对家 庭的依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其 他养老模式的不足。

2.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好党中央的养 老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  持续加大对社 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升,  政府购买 养老服务项目、兜底性养老服务的投入。 出台相关的“利老”措施,免基础建设费, 免房屋使用租金,免各种税金等,使第三 方养老运营机构做大做强养老服务,形 成多元化的运营机制 。加大对各年龄段 的老年人给予养老补贴,  使老年人能够 对社区的精神慰藉 、  失能失智护理有政 策依赖。

3. 理念传播 。积极推动老龄化的理 念,加大老年政策服务的宣传力度,将养 老服务推广到居民家中。  搭建“为老服 务”平台,增强精神慰藉服务功能,强化 “老有所为”观念,宣传发动广大老年人 “走出家门”迈向广场、步入社区与其他 老年人一样享受新养老模式带来的精神 慰藉。

4.人文关怀。提升对空巢老年人的养 老照料与服务水平,建立老年人档案,尤 其是要通过社区养老对失能半失能、失 智半失智老年人进行长期的护理照料, 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让老年 人在 自 己所熟知的环境中享受到直接连续、全面的护理和精神慰藉,得到渴望 的亲情关爱和心灵赡养。

5.服务优化 。  要推动“社区 + 居家” 的养老服务方向,  充分发挥养老产业化   的优势,通过“机构 + 社区 + 医院 + 家   庭”的合作机制,搭建“康、养、医、教”融   合的新型服务模式,让低龄健康老人、失   能半失能老人能享受康乐、养老、医疗 、  文化教育等一体化的服务,  不断提升老   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芳 .  美国社区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11:305-307.
[2] 杨叙 .  北欧社区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11:36+151-153.
[3]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明德马皇后纪》
[4] 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 题与对策的思考  [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01):98-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59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