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浅谈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政策解读与展望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16 14:10: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是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 A 类比赛,是每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为之倾尽全力的比赛,比赛的 意义在于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 治模式,“三教”改革为动力,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与占比。  以赛促 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学能力比赛   政策解读   展望

         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是全国职业院校   教师每年都在为之辛苦奋斗的比赛。大赛也已从前身的信息化教   学能力比赛向教学能力比赛转型,  从说课向全方位的课程实录转   型,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向“三全育人”、深化“课程思政” 建设角度转型,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赛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 ,  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部署,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   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   人模式,继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各省市、地区高校为   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   力、综合育人能力、师德践行能力,不断鼓励教师们做能说会做的   工学结合、理实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2021 年 6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 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 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 展,推进改革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 创新链有效衔接。

         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首先还要读懂政策和大方向,本 次的教学能力比赛是对课堂革命的最好检验,是“三教”改革、提质 培优实施成效的关键环节提现,比赛的目的不单单是获奖,更重要 的是提升视野、打开思路、拓宽教育教学理念,有足够的敏感度,及 时调整教育教学方向,比如,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高职扩招、百万 扩招后,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也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重要生源, 2020 年,社会生源数量为 122.6 万,占总数的 23.58%,那么,对于 这些生源的教育教学是否能一刀切?当然是不能。如何配套这些学 生的教育教学资源,可否通过教学能力比赛进行凸显,这都是值得 我们思考的。  比如,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上,就应当做到针对不同 生源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能力比赛过程中,  课程以模块形式进行展示是常态化 手段,可以说,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单元,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与课程改革相互影响、互为倚重。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相互  融合, 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按照实际岗位需求设计和开发课程,并将 课程模块化、系统化地通过日常教学、教学比赛展示出来,是通过 比赛展示常规课程,而不是为了比赛粉饰课程。

\

         2021 年的全国教学能力比赛,  依然要求提供 4 份文档材料、 3~4 段视频以及决赛时的 3 项展示盒答辩,既有区隔又有关联,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参赛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在 比赛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教案的依据。而教案是对 教学内容、步骤进行具体设计的实用性文书。教案应当包括授课信 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 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有效前后衔接、规范完成、详略得当,体现 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安排,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 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革创新等要进行客观反思,这就是教案 的作用。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教案要注意的八个方面:一是要素 是否齐全,是否详略得当。二是授课时间是否与课程标准、授课计 划保持一致。三是内容能否支持目标达成。四是学情分析是否聚焦 本次教学。五是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情。六是反思是否客观真实深 入。七是视频片段、决赛讲解是否清晰。八是若干次教案是否关联、 衔接。课堂实录视频是对于课堂实施动态呈现,实施报告则是模块 教学活动的全面总结,  有的比赛团队在实施报告中对于自己的课 堂展示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与修饰,其实是不正确的,实施报告中 应该体现出整个教学内容中如何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 这是专家评审更希望看到的部分。下面着重从比赛的几个侧重点 进行剖析。

一、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是整个比赛环节中非常容易注重时效性的过 程,也许评审并不懂得你的学科,但却可以清楚明白地看懂你教学 的实施过程及教学层次,在此,特别要注意,如何在教学实施过程 中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每一个团队必须考虑的问题,  有时教学 重点比较容易抓住,但教学难点往往不容易突出,而解决教学难点 更是需要花心思,  比赛中比较忌讳的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通过花 里胡哨的手段去讲解,配套设施丰富、教学资源全面,但是过度支 撑了这个教学难点的学习,因为,浅显的内容可能简单的表述或案 例就可以解决。那么,教学难点如何去捕捉并配以合理的解决方案 是每一个参赛团队要考虑的事情。  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选 用良好的规划教材和优质教材,专业课程要积极引入生动的案例, 使用成熟的工作手册和信息化教学资源;  如果是实训教学要通过 教师规范操作,有效展示,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学,  让学生大幅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 性。培养学生基于任务或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的 主动思考与动手能力。

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展示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比赛团队要深入贯 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 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这里特别要强调过程评价,以以往获奖案 例为例,好的过程评价会通过数据模型方式,让实验组与非实验组 通过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式,  进行教学后进行成绩或任务完成 情况比对,比对后发现,实验组在通过有效教学模式后成绩出现明 显提高,这样的过程评价是比较容易有说服力的,或者通过象限关 系进行不同教学后的评价也可以,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如果只是单 纯展示记分册的评价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在教学实施后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 有的比赛团队在反思时不敢一针见血地指出反 思结果,经验不明显,不足也不明显,这样的反思没有说服力。特别 是从 2020 年开始,课程思政的素养目标要呈现出来,因此,在教学 反思中,可以从课程思政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看看如何更好地体 现出教育教学内容中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 人成效的有机统一。

          如果一个比赛团队顺利来到了决赛环节,  那么我们要注 意两个词:准确、风采 。  准确是指比赛团队中由两名参赛教师 分别针对所抽定的两份不同教案中的自选内容进行无学生展 示,这时,展示的内容要注意,是否源于教案中某一相对独立、 完整的环节准确展示,  是否准确呈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情 境,此处注意可以有教师的互动语气,但不需要给没有学生的 场面预留等待时间 。  语言、动作、姿态、节奏等是否具有现场 感,教学的 PPT 是否完整、准确,现场板书是否有效生成,示范 操作是否简易、明了,教学效果是否合理有效 。  教学展示的内 容和形式是否区隔开 、  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  通常我们要求 12~16 分钟即可,是否充分、准确地展示了教师的基本功和风 采 。  最后是否印证了教学实施报告中的特色与亮点 。  简而言 之,  在决赛中作为参赛老师要告诉评审你的参赛内容阐述到 底教了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效果如何 。  是否在课程重构、 内容选择、策略设计、实施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突出了教学 重点,凸显了你的特色,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展示了恰当的动画 以及图片、截图、视频等与解说相配合的部分。

          除此之外,  我们再来谈一谈比赛的方向变化以及对未来比赛 的展望。

          首先,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直是通过教学环节的比 赛来进行评审,笔者参加过 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得国赛二等奖,  当时的充分感知是立德树人环节还没有完 全通 过教育教学环节体现出来,而 2021 年带给大家最大的改变就是增 设了全国班主任能力大赛,  这样的综合能力比赛更加凸显出职业 教育中,素养培养与思政育人如何更好体现,作为班主任,也可以 是任课教师,那么他可以更加全面地通过课堂、课间、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等环节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来体现班主任的德育、思政等方面的培养。这样的展示是建议推进示范性教学的,  有了班级试 点,可以进行全校公开课,甚至全市、全省经验分享。素质教育是目 前教学内容的变相核心,要贴近国之大者,要用辩证的思维去解决 和处理问题,让青年学生更好地产生内生动力,做一个有志向有理 想的当代大学生。

\
          其次,高职院校面向社会连续两年进行扩招,那么如何对 这些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如何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针 对不同生源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是一个重要比赛方向,据 统计,2020 年,全国数以万记的比赛作品中,只有个位数字的 作品是针对社会生源展开的,  这与国家倡导的扩招迅猛态势 并不匹配,因此,全国信息化教育教学专家认为,社会生源的 教学还应当更加深入,   比赛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应该更加有特色。

          最后,我们对于未来的教学能力比赛的展望是,经过了信息化 教学能力比赛,考察教师的不再是手段与花样的使用,更多是教学 深入地钻研与教育教学过程的严谨,“三教”改革的路还要走下去, 通过比赛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 平,并为国家培养出真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老师们在通过教 学比赛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学反思与教学 评价环节,充分将科学研究办法与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与提升,在科 研的路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青年人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 为之终生奋斗。教师们更应当背负教育好青年学生的使命,不忘初 心,砥砺前进。

参考文献:

[1] 蒋东霞.以教学能力比赛为动力   推动河南省职教事业全面发展[J].河南农业,2020(18)
[2] 王珺,先梦瑜.依托教学能力大赛   有效促进课程改革[J].湖北农机 化,2020(07)
[3] 刘伟伟.教学能力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J].哈 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57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