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一带一路”视域下晋商文化外宣翻译和策略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24 16:1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文章围绕“一 带一路”视域下,经过分析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需求,发现存在翻译文本不准确、译出语种单一,媒体融合度低、翻译文本缺囗大、文化负载不足等特点,提出通过翻译策略的研究和对晋商文化外宣翻译工作给出具体建议这两条有效途径来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难题。

关键词:“一 带一路”  晋商文化    外宣   翻译策略          

一、背景综述 

“一带一路”为山西省拓展对外贸易、发展地方经济、推进 文化交流等事业带来了重要机遇 。  山西通过不断的对外开放, 主动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带动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

\

晋商文化是山西文化的璀璨精华,  最能代表山西的发展历 史,不仅包含民族文化,更是商业诚信文化的载体,通过晋商文 化的对外翻译,推动晋商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本 文从晋商文化的核心代表入手,  将重点分析晋商的几大家族代 表——乔、王、渠、曹、常的宅院及其传承数百年晋商文化内涵, 通过梳理外宣资料中翻译情况现状、需求,提出一系列符合晋商 文化特点的翻译策略。做好晋商文化外宣翻译工作,文化的反哺 作用也将为山西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二、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现状、需求

晋商文化博大精深,  本文仅从具有外宣指征的核心元素来 分析晋商文化外译。大院文化: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 院、太谷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 孔祥熙宅院。

晋商名人:雷履泰— 中国金融业鼻祖,创立了山西票号。 乔致庸、李宏龄、孔祥熙等。

晋商精神精髓:创业精神;信誉精神;管理精神;商帮集团精 神;应变图存精神;汇通天下精神。

晋商文化外延: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会馆文化等诸多社会 文化形态;商业遗址(票号、镖局、老字号等);票号经营管理制度 都构成了晋商文化的外延 。本文将就以上内容具体讨论晋商文 化外宣翻译,具体情况如下:

1.翻译信息传递不准确,存在语法词汇错误 。外宣翻译的目 的重在交流信息、传播文化。外宣翻译遵循的准则是信息的朴素 自然,真实、准确 。  而晋商文化外宣翻译中也遇到了常见的翻译 信息不准确的情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词汇选择,语法和语义的 错误 。例如:将“晋中市”译为 JingzhongCity,这里 Jinzhong 与 City 之间应该有空格 。“雷履泰展馆”时,译为 Leilvtai Exhibition Hall, 人名翻译不规范,英文名字的表达规范为名在前,姓在后,姓和 名的首字母要大写。所以正确的译法为 Lvtai Lei Exhibition Hall。 这些不专业的译文会给外宣造成巨大损失,有损当地形象,破坏 晋商文化的良好印象。

2.外宣语种单一,媒体融合度不足。晋商海外宣传的过程中, 第一,译入语种较单一,主要集中于英语 。  随着“一带一路”进程 的推进,英语单语言文本已经不能满足多语种受众的要求,急需 优质的多语种译文,以文化促经济 。第二,宣传媒介传统、落后, 融合度不足。 

当前,将新旧媒体融合,构建多元立体式宣传体系,例如:通过移动 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网站宣传等线上、线下混合动态推介。拓宽交通运输宣传渠道。便捷,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和视频,放置于飞机、火车、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上,反而会有 意想不到的收获。新旧媒介和交通工具的融合宣传,为晋商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平台。 

  3.外宣翻译文本缺失,专业人才匮乏 。首先,宣传文本缺失。晋商文化翻译文本严重不足,目前只见《山西英语导游》、2008 年 出版的《山西旅游宣传手册》等零星翻译文本。资料完备,考证翔 实,高质量、专业的译文罕有,且十多年未有更新,需求存在较大 缺口。而且纸媒之外的媒介,例如视频、公众号、移动端 APP 多以 中文介绍为主,英文的宣传译文几乎没有。

其次,专业翻译人才匮乏。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融合,文化 外宣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笔者搜集到的晋商外宣 资料中,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来看,都不容乐观。专业、专职 的晋商翻译人才非常匮乏。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政府关注, 需要政府出台文件支持晋商外宣外译工作。

三、晋商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中国译协秘书长黄友义先生就外宣翻译实践提出“三贴近” 原则,即外宣翻译要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   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本文以黄友义先生的“三   贴近”原则为指引,结合晋商外宣材料翻译实践,总结出三种翻   译策略:

1.变意合为形合,符合受众习惯 。语言使用者的内在思维以 某种方式外显出来,注入特定的语言形式中。美国著名翻译家尤 金 ·奈达指出,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个主要区 别在于形合与意合的对比。具体而言,汉语使用字词内在意义实 现词句之间的衔接连贯,属语义型意合语言;而英语通过语法结 构或功能词实现各从句间的衔接连贯,属语法型形合语言。晋商 外宣原材料,多为意合句,例如“乔家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 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 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这样的短句、散句、流水句在 原材料中比比皆是,如果照搬原句结构至译文,不符合英语读者 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会降低阅读兴趣及理解程度 。  因此,译者应 充分考虑英汉语言及思维方式差异,使用调整语序、重塑句子结 构、添加显性连贯功能词等技巧,变意合为形合,译文更符合目 标受众阅读习惯,  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晋商文化,  优化外宣效果。

例 1:正值山西票号初兴之际,清政府财政拮据,票号遂借此 契机,改变经营方向,从为商人服务转向了与清政府的结合并获 得迅速发展。

译文:During the rise of Shanxi Piaohao (exchange shops at that time),  Qing government was in financial constraints. Shanxi Piaohao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change their business orientation and grow rapidly, transferring from businessmen serving to cooperation with Qing government.

评析:汉语原文是一个长流水句,包含六个短句 。译者在理 顺原文内在逻辑及语义后重构句式,译为两个整句,其中使用了关联词、非谓语等显性连接手段。

2.音译直译加注释,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负载词是用来描述 特定国家独有事物的词、词组、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能够体 现特定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生活方式 。晋商 外宣类资料中有大量文化负载词,体现了晋商特有文化、发展历 史和精神内涵 。  比如“票号”“票庄”“汇兑业”“日盛昌”“招财进 宝”“镖局”“牌匾”“押运”“梅山钟”“关公”“鸡公车”“山西八大皇 商”等,这些词汇均承载了晋商特色文化内涵,在英译时若翻译 不当很容易流失文化背景。以“镖局”为例,它是受雇安排武装人 员保护重要商品和现金、护送物资安全移交至外地的一种机构, 是晋商文化逐步发展的产物,有力促进了晋商的扩张壮大,同时 还衍生出“走镖文化”。在英译时若将其音译为“Biaoju”或直译为 “establishment”,英文读者将云里雾里,不明其义,甚至影响他们 对上下文的理解,  而镖局一词承载的晋商文化更无法体现 。  因 此,译者可用音译或直译加注释的策略翻译这些晋商特色词汇, 利用注释对特有文化内涵进行详细解释和表达,提高“理解的有 效性”。

例 2:他们在年底把钱捎回老家时,大多选择委托镖局押运, 运费很高,而且途中经常遭遇劫匪。于是北京西裕成颜料庄的掌 柜雷履泰与其中一些人商定,  让他们把钱交给北京的西裕成分 号,之后再到平遥的西裕成取银两。

译文:When they sent money to their hometowns, they always entrusted the Biaoju   (establishment providing escorts for a fee in antient China), by which the  cost is high  and  the  commissioned money is always robbed. So, Leilvtai, the shopkeeper of Xiyucheng Dyestuff Shop  Beijing  Branch,  discussed  with  some  businessmen and agreed that they give money to Xiyucheng Beijing Branch and then get silver   (the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at that time) from the Pingyao Branch.

评析:汉语原文出现两个文化负载词,分别为“镖局”和“银 两”。其中“银两”是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代的通用货币,是封 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有事物,  体现出中国古代各类商品大 量流转的状况和人民智慧。如果直译为“silver”,读者无法体会银 两的真实含义及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因此,在译文中 加注,解释银两的含义及功能。

3.关注文本交际功能,吸引读者兴趣 。  翻译过程不仅是两类 语言符号的替换和对应,还是两种语言使用者之间的交际活动。 外宣英译作为跨国界的交际活动,  承担着向海外读者宣介山西 及晋商文化的重要作用 。  比如,晋商探源材料中写到“当我们今 天穿行在这些山西的古老县城时,  当我们重新打量这些高墙大 院的时候,每一扇门,每一间屋似乎都隐藏着一段令人惊心动魄 的财富故事”,这句通过模拟真实旅游情景吸引读者亲自前来参 观山西古县城,感受山西经济发展历史。这些句子以连续发问的 方式吸引读者的深度探索。因此,译者在翻译这些晋商外宣文本 时,除去充分考虑双语差异以及特色文化外显之外,还应重点把 握宣传材料的交际意图是否有效实现。具体来讲,译者可使用连 续疑问句、构筑真实旅游情境、模拟对话、缩译、减译等技巧来提 高译文的交际功能。

例 3:平遥古城仍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面貌和生活方式,是 一个可以体验古老生活的理想之地。

译 文:Ladies and gentlemen, if you are tired of the life in modern cities and want to find a place where you can experience the old style of life, the ancient city of Pingyao is an ideal place. Our destination today is Pingyao, which still retains its appearance and somewhat of life styl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评析:原材料的陈述语气及介绍性的文字内容,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兴趣 。译者将文本译为面对面交流形式,营造导游开场情境,向读者发出热烈有趣的邀请,还将平遥古城与现代 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游览体验兴趣, 有效提高了材料的交际性。

四、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统筹、指导、宣传作用 。受山西经济一煤独大,经 济重心偏重工业化,文化投入有限的影响,山西文化外宣一直都 停滞不前,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和旅游市场的需求。外宣工 作中,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担任着重要的任务。

目前的晋商文化挖掘仅限于名院、名人,对于具有较高价值 还未被重点开发的其他晋商大院、名迹需要政府统筹管理。晋商 文化精髓的挖掘工作,需要政府指导,统一规划,形成配套。建议 政府主导从政策 、  资金等方面给予晋商文化外翻译活动大力支 持 。成立专门的机构,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搜集、整理、完善、出版 晋商文化外宣文本,  对于一些历史久远的古籍进行抢救式的翻 译保护 。并组织专家、学者对晋商文化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 翻译实践活动。

2.重视专业外宣翻译人才的储备。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储备 需翻译协会、企业、高校同步发力。协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做好 山西晋商文化调查、研究、翻译、宣传工作,努力发出山西声音。 企业与协会及高校积极合作,就山西文化外宣开展深层次、高水 平的产学研活动 。  高校可从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两方 面入手,打造一支政治态度坚定,跨文化能力强,有国际视野,熟 知山西晋商文化,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队伍,由他们作 为主力军指导青年大学生进行外宣翻译学习和实践 。将晋商文 化英译及外宣引入翻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甚至作为选修课引 入其他专业课程体系。

\

五、总结

晋商文化是山西文化外宣的标志和符号,  其文化本身的传 承与发展也具有非凡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晋商卓越的成绩,源于 儒家的思想融贯于商业活动之中,形成了新的商业理念,从而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晋商人文化。文化是经济转型的新的着力点, 办好本省文化宣传,无异于打造一张靓丽的名片,对全方位多视 角提升本省经济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J]. 中国翻译,2004(6):27-28.
[2]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2):40.      [3]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  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5):78.
[5]  闫瑞杰.翻译补偿视角下《平遥古城》(节选)英译语义补偿实践 报告[D].辽宁师范大学,2019(12)
[6]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2011(2):
5-9.
[7]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2):40.
[8] 赵肖筠,晋商文化之法价值探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6(7):109-104.

[9]  张杰,郝从容. 山西英语导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47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