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布局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3 09:52: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 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核心动力,是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合理的产业布局、产 业选择不仅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合 理利用资源,而且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社 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兵团经济要 实现快速增长,必须调整和优化二三产业 的布局及结构,而选准二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通过构建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三产业进行定量分析,选出符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 发展水平的备选产业。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三产业布局 主导产业

      经济增长是由产业成长和产业部门间循环推动的,而产业布 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通过产业上多层 次构建、多目标发展、多部门布局、多因素影响和多方案举措,使国 民经济建设战略上具有全局和长远性的部署。对于兵团来说,壮大 综合实力是履行维稳戍边使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优化产业布局 对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构建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 三产业进行定量分析,选出符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发展 水平的备选产业。

\

一、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导向性、带动性和扩散性 的特性,要求主导产业应该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水平,所以笔者采 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发展水平 的备选产业。

㈠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以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经济 增长要素、产业聚集、产业关联度和产业规模四个方向选出如下表 1所列的六个评价指标。基于选择基准和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构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

      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普查统计年鉴都只对工业企业的 R&D人员进行了分行业的统计,即在此处只有分析第二产业的主 导产业分析中才会有技术投入密度这一指标,而第三产业的主导 产业选择不涉及技术要素,从而可知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选择系 数有6个,而第三产业则只有5个,由于二者个数不同,在技术上 无法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文中将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 别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也叫主变量分析,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霍特林先生提 出,其中心思想就是通过把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信息变量通过降维 处理,从多个指标提取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这种方式提取出来的 综合变量可以避免因为信息重叠需要剔除个别相关变量而导致的 信息损失%被提取出来的的因子就称作主成因,可以由原来的变 量通过线性组合得到,提取出来的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由于 其降低剔除变量带来的信息损失较少,主成分分析被广泛应用于 各个学科领域,其中就包括经济学领域。主成分分析法出现以前, 人们研究经济问题时,即使收集到众多解释变量,却会由于变量之 间存在共线性而不得不对选取的变量进行取舍,放弃一些变量后 导致该变量的信息损失可能会导致研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影响。主成分分析法的出现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为经济学领域 的研究带来极大便利。主成分分析法的过程就是先分析各个经济 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或相关性,确定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系之 后,选出一个或多个主成分,并通过原变量进行线性组合,最终将 各变量的数据带入线性组合计算得到综合指标2]。

1.模型结构。假设得到原始变量是 X1、X2、…、、, 其相关系数矩 阵为R,y1、y2、-・、y,为其特征值,,、2、…、,为其标准化正交特 征向量,则第j个主成分为Y j=A 1jX1+A 2泠+・“+人啓,=1,2,…,i,是 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新的变量彼此不相关。所有主成分的计算公 式为:
'Y1=A 11Zx1+A 21Zx2+ +入 i1Zxi
-Y2=A 12Zx1+A 22Zx2+ +A i2Zxi
.Yi=A 1iZx1+A 2iZX2+ +入 iiZxi
如果前n个主成分的方差和占了总方差的大部分(80%以 上,那么n个主成分即为原来m个变量浓缩的信息3]。

2.分析步骤。主成分分析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对原来的i个指标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变量在数量级或量 纲上的影响;
(2)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求出协方差或相关矩阵;
(3)求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确定主成分,在可能的情况下结合经济学意义赋予适当的 解释;
(5)计算主成分值和综合得分4]。

㈢数据来源及原始数据整理

      本研究根据表1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收集了 2019年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二、三产业的相关数据,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20年份 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中国统计 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普查年鉴》,以及部分政府官网披露 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外一些数据经过简单的计算 获得5]。详情见表2、表3。
\

\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三产业布局与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通过SPSS15.0软件对第二、三产业的主成分分析,分别对 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选出2个主成分。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产业得分分析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如表 4 所示,KMO 检验值为 0.665 大于0.5,而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性为 0.007 小于 0.05,两项检验均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产业选择的变量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法。
\

      首先来看第二产业的主成分分析情况,表 5 里列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的主成分因子的初步抽取结果。从表 5 中可看出,此次主成分分析,共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二产业主导产业选择抽取了 2 个主成分,总计列所示的为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特征值越大,表示该主成分对解释参数变量越重要。由表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特征值 2.896,可解释变量结构的48.273%;第二个主成分特征值 2.153, 可 解 释 变 量 结 构 的35.876%;两个主成分共可提供 84.149%的变异量解释。

\

      如表 6 列出了这 2 个主成分的得分系数矩阵。如就业贡献率在第一个主成分中的分数系数为 0.951,以此类推可得到每一个评价指标在第一个主成分中的得分系数,可以计算出第一个主成分得分,可以计算出第一个主成分得分:
      Y1=Z 就业贡献率×0.951+Z 技术投入密度×0.85+…+Z 产值比重×0.992

\

      Z为评价系数的标准化矩阵,Y2 同理可得,具体得分可见下表3- 7(具体计算结果由 SPSS直接计算输出)。将每个行业的 2 个主成分得分加总,则得到该行业在此次主成分分析中的综合得分,按分数高低排名见表 8。

\

      从表 8 中列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在本次统计的第二产业四个大类产业中,所有产业得分均为正数,其中超过 1 分的只有制造业,并且和其他工业产业有断层的优势,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综合得分在 0.5 徘徊,建筑业得分最低为 0.35。

\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产业得分分析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如表 9 所示,KMO 检验值为 0.574 大于0.5,而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著性为 0.017 小于 0.05,两项检验均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产业选择的变量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法。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与第二产业相同,因此具体计算方法可见此上对第二产业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的过程,在此省略不做过多解释。通过 SPSS15.0 软件对第三产业的五个参数做主成分分析,分别得到如下表 10 和表 11。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产业的主成分分析中,2 个主成分因子共可解释 80.642%。

\

\
 

     由此可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的主成分得分(表 12),汇总后按得分高低排名见表 13。第三产业得分超过 1 分的有 3 个,按得分高低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中既包括了生产性服务业,也有文化娱乐型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得分位居第二,说明人们逐渐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

\

     第一,2019 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处于主导地位,和其他第二产业的行业有明显断层的优势。此外,建筑业在第二产业中处于落后水平,说明基建工程还需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

     第二,2019 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尤为突出,综合得分 2.30,是所以行业中唯一得分突破 2 的行业。除此之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综合得分也突破 1,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不仅要求满足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还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追求低碳环保的和谐社会环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较为落后,综合得分为负数,面对互联网、5G 等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注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把握经济发展的脉络,跟上国内中东部经济形势,以期在国内经济内循环中发挥一定
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杜军,宁凌,胡彩霞.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4(4)
[2] 张云飞.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1)
[3] 魏进平,刘鑫洋,魏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6)
[4] 王业强,魏后凯.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 对“克鲁格曼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7)
[5] 于斌斌.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率提升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国城市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423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