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产业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6 10:57: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得天独厚的 资源与服务优势。在新时期高速发展的社 会背景下, 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倾向于向社 区、乡村大众服务,它的精准服务能够为 乡村振兴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可行的指导 参考。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产 业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并为 优化高校图书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服 务职能,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健康发展 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乡村振兴产业

一、引言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组织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术体系、科学研 究、教育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 用,而且是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学 术科研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近年来, 我国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快速发展,各大高校 图书馆在服务于公共组织、企业以及政府 部门、公共图书馆提升、文化扶贫等方面 发挥了有益作用。在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 略之后, 高校图书馆开始走进乡村,广泛 通过文化扶贫、图书借阅、科普宣讲等活 动帮助村民扩展科学见识、提高科学文化 素养,帮助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 [1]在服务 乡村振兴产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和卓 越成就。如今,在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之后,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真正意义上的开局年,乡村振兴是 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此背景 下,处在转型时期的高校图书馆能够为乡 村振兴产业提供哪些服务与帮助呢?本文 将对其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进行研究,以 期优化高校图书馆在乡村振兴中的服务 职能,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健康发展, 助力 中国乡村的全面振兴。

二、高校图书馆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中的服务措施和实现路径探究

(一)阅读下乡,营造农村文化氛围   乡村文化生活匮乏,高校图书馆在文


化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为 农村提供充足的文化支持,要充分发挥自 身资源与专业服务优势,承担起文化传播 与交流的作用,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 动,提升乡村居民整体素质,推进乡村文 化建设, 助力乡村打造特色文化,推动良 好文化氛围的营造。高校图书馆开展乡村 阅读推广工作具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在新 时代人民群众对于数字化资源的需求激 增的情况, 需要为提供更多形式、更多数 量的电子文化资源而努力,不断丰富阅读 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增强 阅读效果, 比如充分利用手机软件和客户 端以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样化的方式 来丰富阅读形式。为乡村居民充分有效地 构建与中国发展地位相适应的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 而满足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是其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推广的时候,高 校图书馆要精准对接乡村居民阅读需求, 精准提供服务,而不是泛泛而推。  与此同 时,要着重突出阅读理念和主流价值观的 推广,让村民养成正确的阅读理念并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普及。[2]授人以鱼不如 授人以渔, 比起知识的灌输,我们更需要 做的是让乡村居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化“被动”为“主动”, 实现内在动力的创造。乡村振兴产业的发 展需要人的建设,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 质,塑造良好的文化风貌无疑是以人的进 步推动产业的发展,这种文化软实力也是 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巨大能力要求,会 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并推动社 会进步经济发展。

\

(二)人才服务,输出高质的优秀学生

前文提到,高校图书馆开展乡村阅读 推广工作的基础资源包括本馆的纸本文 献资源、电子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人力 资源是我们需要加以挖掘的巨大资源潜 力。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一项重大 的不同就在于他的前缀“高校”。高校之中 的众多大学生,是其他图书馆都不具备的 资源。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知识群体,不 仅可以传递和“搬运”知识,更可以推动知 识的再生产,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践变 为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性的人才
服务。所以,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乡村阅读推广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思维活  跃、创造力强的特点,将学校的学生“推销” 出去。这在能够有效缓解图书馆阅读推广  人力紧张的压力的同时可以使阅读推广  形式得到更多的创新。在新时期的教育过  程中, 关于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内容  逐渐增多, 这主要是为了培养专门推动乡  村振兴的人才。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学生  也都在向农村发展,比如近年涌现出来的  许多做出突出成就的大学生村官事例等。  优秀大学生支援乡村,也逐渐成为一种  “风潮”。而同样具有教育职能的图书馆, 也需要联合高校培养针对农村实际需要  的多方面、多元化、有针对性的高质量优  秀人才, 给乡村建设培育专门的农业技术  研究人员、种植养殖专业人员以及专门的  农业培训人员,从而为我国的乡村产业振  兴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和人才支持。

(三)技术援助,提供可靠的智慧支持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就是精准扶贫, 所以,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要落在精准上 面。要立足农村实际和现实需要,为乡村 振兴产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资源、专业 书籍和优秀人才支持。  首先,可以充分利 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 搭建专业的信息分享和资源共享平台,方 便乡村居民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以及分享。其次,可以利用图书馆自身的 数据库资源,对网络上农业技术等相关技 术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方便乡村人民依 据自身需要进行学习。再次,可以搭建专 家咨询平台, 让乡村居民在发展乡村振兴 产业的过程中遇到专业技术问题或者其 他难题时可以得到专业的技术指导,从而 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强化乡村产业的 发展。最后,高校图书馆可以脱离书本,将 书本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定期对乡村居 民进行专业的培训服务。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要注意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不能走 “形式主义”,干巴巴地办几场讲座。  我们 要结合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实际和当地 的特色,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创建有针对 性的培训,培训内容要浅显易懂,激发乡 村居民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热情。[3]在这里, 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通过多 种多样的形式来为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提供智力支持,具体表现为知识的传播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与运用知识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等几个方面。

\

三、总结与展望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立足自身优势和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充分总结实践经验,面对乡 村振兴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通过发展 多元化的阅读和服务项目,全方位、多层 次的服务于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满足乡 村振兴的多样的阅读和服务需要。  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机 制从传统的图书信息供给向智慧服务转 型,为乡村居民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文 化服务,形成“阅读+ 文化 + 科技”三位一 体服务模式。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思维, 不 仅仅局限于图书馆是书本的容器,而是要 把它作为一个人才与知识传播的中继器 和中转站。在这里,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 扮演着一个第三方的角色,它不仅仅将人 才与知识与乡村居民这一受众群体通过 搭建中继平台等方式对接起来。值得注意 的是,高校图书馆并不能只是做知识的输 出地和搬运工,更多的要做知识的再生产 者,源源不断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未来要进一步改革高校图书馆发展 理念, 不断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振 兴产业的资源提供形式,在信息时代更加 注重线上线下资源协同发展,为乡村居民 提供更加便捷易得的文化资源;建设全方 位的乡村文化资源聚合平台,持续优化文 化资源供给,提高乡村居民文化体验。在 未来的发展中,即将出现的新趋势是,乡 村人民不仅仅会局限于对简单“三农”基 本信息的获取,而是会越来越更多地侧重 于对疑难问题和特定需求的解决需要。这 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乡村振兴产业 的过程中更多地立足于实际,精准对接群 众需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自我造血”和 “全面有为”,将服务重点转型到智慧服务、 数字转型和协同创造等全环节上。从而全 面提高高校图书馆知识与服务的开发及 利用效率, 更好地为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 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路青,孙亮,刘烨,江艳梅.高校图书馆社 会服务模式定位探索与实践— 以河北交通职 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力精准扶贫为例[J].黑龙江 科学,2020,11(01):139- 141.
[2] 伍芳芳,张慧诚.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图 书馆的乡村阅读推广工作— 以四川工商学院 图书馆实践为例 [J].  出版广 角,2020,(13):83- 85.
[3] 李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 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 究,2020,4(02):194- 196.
[4] 杨洪秀,王蕾.乡村振兴产业背景下高校 图书馆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评《高校图书 馆学科化服务创新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41(12):2631- 26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40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