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广义的宝石必须具备三个特点:美观、耐久、稀少。因此用宝石制作而成的珠宝首饰也具备美这一特点。珠宝首饰的美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之美、设计与工艺美、寓意美等方面。系统地进行珠宝首饰审美鉴赏活动时,就要从上述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美的感受,鉴定、销售等相关职业技能也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的珠宝首饰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最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关键词:珠宝专业;珠宝首饰;审美鉴赏
本文引用格式:王晓慧等.浅析培养学生珠宝首饰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性——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1):163-165.
从柏拉图所写的《大西庇阿斯》最早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至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探讨从未停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提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柏拉图认为“美在理念”,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在形式”。我国近现代哲学家李泽厚在《论美感、美和艺术》一文中所提出的:“美是形象的真理,美是生活的真实。”《美学四讲·美·美的本质》一文则提出: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因此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的发展,对美的定义不仅没有统一,而且文化的多元融合也导致“美”的范围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宽广。如果说不论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定义还是欧洲古典美学理论,抑或是中国近现代学者将前者与东方哲学联系后给出的定义,都各有其局限性无法涵盖美的全部内涵,那么,此种情况下,对特定的审美客体进行美的具体范围与外延研究反而更加具有实用意义。
一审美鉴赏的内涵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主体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进行鉴别、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加上理性的充分参与而进行的,需要调动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特别是依据一些明确的专门化的审美标准去鉴别审美对象,然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1]审美鉴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鉴定,二是欣赏。即对客体进行审美鉴赏时,不仅需要鉴定、鉴别其真伪,还需要欣赏、理解、评价其好坏、优劣。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且互相呼应。审美鉴赏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具有不同知识积累、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其审美鉴赏力也千差万别。但是在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时,审美主体的审美鉴赏活动是有章可循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通过有效的训练来逐步提升。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必须通过具体而广泛的审美实践。而审美心理一旦形成并趋向稳固,则不仅使一个人显示出审美的敏锐,而且也促使一个人人格心理的健全发展。因此,无论是对审美心理过程的了解,还是对审美心理特点的了解,都不仅有助于人的审美实践的展开,而且有助于心理美育的开展。对于珠宝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以及大量实践活动培养、提升其对珠宝首饰的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这些具体的审美鉴赏活动感知美、体验美,从而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二 珠宝首饰审美鉴赏的步骤
珠宝首饰,是指珠宝玉石和贵金属的原料、半成品,以及用珠宝玉石和贵金属的原料、半成品制成的佩戴饰品、工艺装饰品和艺术收藏品。从已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文物到当代大牌首饰,任何首饰都包含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珠宝首饰进行审美鉴赏应从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方方面面着手。
(一)鉴赏珠宝首饰的原材料
珠宝首饰的原材料包括各类珠宝玉石、贵金属、皮质或绳子等。珠宝玉石的鉴赏主要从颜色、光泽、透明度、特殊光学效应、包裹体及其他特征等方面入手。
1.鉴赏宝玉石
①颜色
珠宝玉石的颜色有彩色和无色之分。对于彩色珠宝玉石来说,不同的品种其颜色鉴赏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有共同的一个要求是颜色纯正、均匀。颜色的深浅程度、艳丽程度都有所不同,需要熟悉每种不同珠宝玉石的具体性质。例如青金石的蓝色艳丽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品质与价格,浓艳、纯正、均匀的无白酒金蓝色为上品,发黑发暗的蓝色或者有白色参杂在一起的则为低档品。对于某些有特殊纹理的宝玉石来说,其颜色要求又不一样。例如部分玛瑙和孔雀石。孔雀石由于具有特殊的条带状特征,其颜色鉴赏则变为特定条带内的颜色均匀、无杂质。对于部分具有多色性的宝石,其颜色纯正、均匀,例如西瓜碧玺,其绿色部分与粉红色部分均要求纯正、均匀、干净。
②光泽
不同珠宝玉石的光泽不尽相同,从强烈的金刚光泽到温润的蜡状光泽,各有其特点,对于不同的珠宝玉石其鉴赏要点也不尽相同。对于钻石来说,金刚光泽才能展现其强烈的火彩。油脂光泽比蜡状光泽则更能体现和田玉温润的触感。
③透明度
对于透明度,不同珠宝玉石的具体鉴赏也不一样。对于彩色宝石来说,透明度高的宝石会显得其颜色更加纯正、艳丽,透明的彩色宝石要求无杂质或杂质少。不同的玉石其不同透明度又有完全不同的鉴赏方式及要点,例如透明度最高的翡翠被称为玻璃种,是翡翠中的高档品。而对于干青种翡翠,透明度极低。对于部分宝玉石,其透明度又会影响其特殊光学效应,例如大部分不透明的欧珀比透明的具有更强烈的晕彩。
④净度
一般情况宝石表面光滑,内部无瑕疵者质量上乘。以钻石为例,钻石的洁净度是以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的结果为依据,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宝石内部原有的缺陷及加工过程中对钻石表面造成的破坏。
⑤包裹体等其他特征
部分珠宝玉石的特殊包裹体会导致一些特殊的现象从而提升及鉴赏价值及价格,例如水晶的气液两相包裹体,祖母绿中的达碧兹,玛瑙中的水草花。此外,特殊光学效应也是鉴赏珠宝玉石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某些珠宝经切割成型后,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增加珠宝的价值,例如猫眼效应、星光效应、晕彩、砂金效应等。以六射星光效应为例,星线直、星线之间的角度均匀、星线交点在宝石中心者即为上品。
2.贵金属、皮质、绳子等材料
珠宝玉石除了通过贵金属镶嵌方式加工成首饰外,还可通过编结、缝制等方式加工,这些加工方式所用到的各类贵金属、皮质、绳子等原材料也各具特点,贵金属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其强烈的金属光泽,皮质与绳子则通过柔软的触感及各种不同的颜色吸引消费者。
总之,鉴赏珠宝首饰原材料时,应该首先掌握其基本性质,并将原材料对应其基本性质进行鉴赏。每种珠宝玉石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珠宝玉石的鉴赏因素,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在熟悉实验室的相关标本之后,学校应多举办鉴赏实践活动,例如去珠宝展调研、参观博物馆相关藏品等,并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鉴赏能力。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宝玉石教研室在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实践活动中,充分把握学校的地理优势,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每年一次的昆明国际石博览会、昆明国际珠宝展等,挖掘会展精品宝玉石并进行审美鉴赏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见到实验室没有的相关宝玉石标本,还大大扩充了学生的视眼,审美鉴赏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鉴赏珠宝首饰的工艺与设计之美
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无论是宝石还是玉石,人工切割、雕琢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把矿石原材料加工成珠宝首饰原材料的过程,在切割、雕琢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把其缺陷缩小并放大其优点。对于刻面型宝石来说,切工优良的宝石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有一定的范围,若超出这个范围,将导致部分光线从底部漏出而削弱宝石的火彩。比例适中,刻面棱锐利清晰,则为好的切工。对于弧面型宝玉石来说,表面圆润,无凹坑,形状对称,则为好的切工。对于随形宝玉石来说,其雕琢能最大程度显示珠宝玉石自身性质者为佳,例如现在流行的随形玉石吊坠,应该在雕刻的时候将其瑕疵尽量避免,将其优点显现。
对玉石雕刻件来说,其鉴赏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设计之美,二是雕刻工艺之美,优秀的设计与雕刻工艺相辅相成,拙劣的工艺水平也会导致雕刻件的整体美感下降,例如对于翡翠飞天或观音来说,其雕刻出来的线条必须流畅飘逸才能衬托飞天或观音的状态。首饰除了珠宝玉石的琢磨、雕刻等工艺之外,还会用到贵金属加工工艺、镶嵌工艺、编绳工艺等,不同原材料其加工工艺也不相同,但是无论哪种工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与设计理念相结合制作出最美的珠宝首饰。这些工艺无论是古已有之例如镶嵌还是高新科技例如3D打印,对其鉴赏应首先评价其与设计初衷是否吻合,其次是工艺有无瑕疵,技法是否高超等。而对设计的鉴赏,应该与工艺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只有通过高超的加工工艺把设计理念展示出来后,才能制作成一件完整的首饰。同样。拙劣的设计不仅没有美感,还会降低其商品价值。
总之,在对首饰的设计与工艺进行鉴赏时,应首先评价其整体美感,其次评价其工艺有无瑕疵、是否工整,以及佩戴是否方便等。优质的设计与工艺可以大幅度提升宝玉石原材料的美学价值与商品价值。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宝石教研室的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设计和工艺的鉴赏能力,通过介绍相关设计比赛、玉雕比赛、设计展览等方式填充相关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对设计和工艺的鉴赏能力。例如,2018年中国
玉石雕刻天工奖获奖作品于12月中旬公布,随后宝玉石教研室教师查找、汇总相关资料后在《玉雕设计》、《玉雕工艺》等课程为学生讲解获奖作品,以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
(三)鉴赏首饰的寓意
珠宝首饰作为财富的一种象征除了具有美观等自然属性外,在其发展历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及寓意。玉石雕刻件更是“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几乎所有造型都有特定的寓意。西方的珠宝文化里有生辰石,即每个月份出生的人的诞生石,每个月份相对应的宝石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一月份的生辰石石榴石代表贞洁、真诚、友爱、真实。在西方,钻石在传统观念里则代表忠贞的爱情。中国的玉雕件则是每种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寓意,翡翠树叶代表金枝玉叶、家业有成。除了宝玉石有象征意义之外,用来制作首饰的贵金属也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内涵,例如封建社会时期黄金是地位、财富的象征,在现代社会则认为可以辟邪保平安。除了首饰的原材料有象征意义之外,有些首饰的总体造型也有寓意,例如葫芦造型的首饰寓意为福禄、多子多福等。
因此,在分析珠宝首饰的寓意时,与从原材料、造型等多方面进行鉴赏。珠宝首饰的寓意涵盖范围非常广,这些寓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流传至今,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表达出从古到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 培养珠宝专业学生首饰鉴赏能力的意义
珠宝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仅应该讲授珠宝专业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逐渐培养、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
(一)提升珠宝鉴定与销售等专业相关职业技能
珠宝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鉴定能力、销售能力、设计加工能力。在对珠宝首饰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首先是对珠宝原材料进行鉴定,其次是欣赏。对珠宝首饰的审美第一步即是鉴定珠宝首饰的真伪,具体包括宝玉石的真伪、名称、种类、产地等以及贵金属的种类、名称、成色等方面。而在欣赏的过程中,需要分析首饰的设计风格、工艺特点,不仅要挖掘其优点,对存在瑕疵、不足的产品更要深入分析其设计与加工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首饰的特点用精确、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定能力、销售能力等同时也得到锻炼。
(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珠宝首饰的审美鉴赏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珠宝首饰的整体特征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特征,通过分析珠宝首饰的原料特征、设计特征、工艺特征以及具体寓意,总结后最终通过语言来表述。可见,进行首饰鉴赏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中。
(三)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养,逐步自我完善
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操和鉴赏美、表达美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通过鉴赏珠宝首饰,学生不仅可以用最直观的方式获得美的视觉冲击力,这些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及想象,并最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受到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从而使人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首饰鉴赏将美融入心灵,通过珠宝首饰的审美鉴赏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热爱艺术、热爱美的学生更具激情和创造力,学生如果将这种激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宝玉石教研室的教师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组织相关珠宝首饰的审美鉴赏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珠宝鉴定、销售等相关职业技能,并最终使得学生通过审美具备完善自我的动力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媛媛.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创新思考[J].北方音乐,2018,38(4):205.
[3]聂吉祥.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J].时代教育,2017(22):66.
[4]王晓娟.对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8.
[5]吴栩艳.职业学院美术鉴赏教学应当注重审美能力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7(13):142.
[6]巩佩颜.高职院校开设美育课程的意义及课程建设[J].中国文艺家,2018(3):259.
[7]张慧.职业院校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5):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