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推动艺术管理学生四型人才成长动力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5 14:19: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四型人才)发展。推动四型人才持续成长的动力是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生涯的核心。文章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成长现状出发,探究学生建立持续成长动力的必要性、关注大学期间两个关键时间点、三种重要选择、分析问题成因,并对学生成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艺术管理专业;大学生;四型人才;成长动力

本文引用格式:张光宇.基于推动艺术管理学生四型人才成长动力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224-226.

         高等专业音乐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音乐艺术专门人才。人才成长状况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学生的现状看,仍存在着厌学、专业薄弱、目标迷失等成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所谓“学生成长动力是指学生在文化知识、道德品行、人格倾向、专业特长、艺术审美、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等多个方面朝着积极方面持续变化的推动力。学生成长动力不足,势必影响学生个人在专业学习、生活、兴趣等方面成长缓慢,对学生就业、实现个人理想都不利。

一 建立持续成长动力的必要性

        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寻找奋斗的动力,成长的动力也是成就动机,来源于平时的历练和不断的尝试。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会被偶然的事件去改变,比如一次旅行、一次访谈、一场讲座、一次实践、一篇文章等。曾有一个研究生在学院演艺中心勤工俭学,主要工作是协助安排全院各类演出活动。通过前期艺术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两年后顺利进入一家天津演出公司工作。这个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锻炼,既积累了社会经验也链接了人脉。所以在实践中帮助自己找到兴趣点,坚持继续奋斗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 关注两个时间点

        四年的学习生涯,每个学生各有不同。有的新生入校后开始混日子,频频挂科;有的二年级开始考虑出国留学,但成绩太差申请不到好学校;有的同学们三年级准备考研、实习,有的还在混日子;到四年级,大部分同学都已确定方向,有的还一脸茫然。从心理学上来讲,自动自愿的选择会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并伴随积极的态度;而被动的选择,会处于抗拒和无奈情绪状态,很难全力以赴地投入。大学期间,如何把握自己的时间去主动选择,应该注意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大学一年级大学一年级保成绩,学业是关键。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放任自流,最终期末挂科。没有拿到学位证的同学,有90%是第一学期挂科较多而导致的。第一学年的成绩直接影响第二学年奖学金的评定、申请入党、甚至毕业。在大学一年级,培养适应大学的学习习惯很重要。第二个时间点:大学三年级大学三年级选方向,职业是关键。新生入校就已确定目标还为时过早,因为个人的职业兴趣和能力有限,眼界受局限。学生们在前两年应多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与有经验的师长多交流,为今后的实习、求职做准备。进入大三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再选择职业发展方向。

\

 
三 三种重要选择

(一)选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包括学生组织、院系学生会、志愿者组织等。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学生社团会浪费时间,但是未来工作单位更看重个人的社会经验,大学期间积累社会经验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唯一渠道。社会经验的获得源于校内策划、组织校园活动,尤其官方或半官方的资源与机会更多,参与院系级学生组织更有优势。学生在多项任务中学会项目管理、统筹兼顾,不仅不会影响成绩,会更加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二)选课

          对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需要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求异、个性化,寻求自己的思路。学生通过自己创建的课程体系,为自身专业的提高和创新提供思路。但是随着各类选修课的开设,恶性选课的现象会频频发生。对于课程选择,首先要选有思想内涵的课,如艺术史、哲学、社会学方面的课,会对个人的世界观形成长远影响;其次选老师比选课更重要,学院历年评选出的优秀教师都是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再者选与实习工作相关的课程,帮助自己尽快融入工作中。总之,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加强学习的有效性。

(三)选实习工作

        参加实习工作可以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如艺术管理系的学生在校学策划案写作;利用假期时间到创意产业园实习;为产业园中的小型艺术活动做宣传推广等。学生探索潜在职业领域的机会,通过筛选了解哪项工作更适合自己,通过实习机会广泛链接人脉。同时,通过不断积累工作经历,能进一步丰富毕业简历。

四 四种失败现象

      高等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动力不足,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涵盖了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诸多因素。

(一)学业失败

        “学历被看做是最基本的敲门砖”,用人单位可能会在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等方面放松一些,但唯独学历是基本衡量标准。对个人来说,一旦学业失败,会遭受沉重打击,影响一生的发展;对学校来说,毕业率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重要的一条评价标准。学业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学习态度,包括对学习的认识和学习行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学生进校对所学专业并不热爱。如曾有一本科生,原本一心想考现代音乐系但因专业水平不够无奈考入艺术管理系。入校后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开始逃课经商,毕业时成绩太低拿不到学位。还有的学生因为专业差,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曾有一作曲系的学生因进校时专业基础差,加之自己不努力,在日后的学习中跟不上,最终没有毕业。目前国内音乐学院少有转专业或读双学位的制度,即便不喜欢所学专业,也要保证最后拿到学位。

(二)能力缺陷

      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关注的是对知识的获得,而知识更新非常快,毕业后所学的知识未必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的缺乏会造成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实操能力、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这些能力的欠缺是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迁移方法,包括知识迁移,让学生触类旁通;方法迁移,授之以渔;角度迁移,避免僵化的学习定势;学科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简历苍白

         应聘单位看简历关注以下几点:学业情况(包括成绩单、奖学金、获奖证书);校园活动(担任社团职务、所参加的活动);实习(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成绩);计算机(公众号、APP案例)、写作(作品、论文、科研)。所有的努力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面对日益残酷的就业环境,在校学生需要努力在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

 
(四)心理疾病

        学院每年都会出现因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学生。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原因可能是适应性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各种神经症、恋爱问题等。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正常,除了系内师生、心理咨询教师给予重点关注外,学生本人也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尽早进行心理疏导,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五 五个建议

(一)加入社团组织


        艺管专业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校内外社团活动。如可作为组织者或志愿者,参加音乐节、大学生文艺展演、工作坊等活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策划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入某一个社团要有持续性,争取在社团中担任职务更高的学生代表,从而锻炼领导力、增强自信力,最终提升自身的就业力。

(二)参加专业比赛

         通过专业竞赛,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是培养创意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如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一份策划案需要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并让观众评定,而不仅仅取决于任课老师。学生们通过参加全国艺术管理项目策划案比赛和国际艺术管理项目策划案展演,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交流性。同时促成了创意公司的签约,极大增强了教学环节的实用性。无论何种比赛,学生的各种潜能都会受到激发,为今后的就业和留学增加亮点。

(三)参加社会实践

          大学期间寻找实习单位,可以找职场人士,如父母、亲友了解职业类型、职场分工;找职业偶像、师长了解专业发展、对口职业。在时间安排上,大学一年级可以通过亲友进单位进行了解;二年级可以通过招聘网寻找实习岗位,在网上投递简历;三年级关注目标岗位,与单位链接。一些行业对专业的要求并不高,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打开思路求职的渠道会更宽。大学期间做三到四份实习工作,积累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聚焦有名气的单位,为未来求职做充分的准备。

(四)参加科研项目

         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应仅停留在对实践演出领域的专注上,还应将实践经验上升为艺术创作、科研成果,将艺术实践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如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艺术、媒体、科技、商业等视角设计项目课题,培养交叉学科和创新创意的能力。在项目参与过程中,学生们亲自参与筹备、审批、调研、结项等一系列过程,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研究能力对留学深造更有价值。

(五)掌握其他技能

         本科是通识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大学生可以将学习专业技能的方法应用于其他技能的学习。如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课上学习,还可以提高外语、摄影、影视剪辑、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一招先吃遍天,多一份技能多一份机遇。

参考文献

[1]董守生,曲振国.论学生成长动力的意涵、结构及其培养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24):36-40.
[2]李贵彬,韩威.当代高校师范生成长动力问题对策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11):93-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