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机信号分析》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综合运用能力较高的专业基础课,涉及的前期课程比较多,学生普遍感觉难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随机信号分析》的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展开了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随机信号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春梅,等.提高《随机信号分析》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27):223-224.
一引言
《随机信号分析》是高等院校通信、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和电子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图像处理、地震信号处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较多的抽象概念,是高等院校教学的一大难点。
《随机信号分析》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教学的纽带和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为学生后续阶段的专业课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与保障。
二《随机信号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随机信号分析》理论性强,学生较难掌握
《随机信号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课程,它的前置课程比较多,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信号与系统、matlab等。对于这些前置课程,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基础扎实,有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已经遗忘,在短时间很难重拾这么多课程。此外,每学期课程较多,学生们很难把多门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地学习新的课程。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过多地回顾,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二)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
各个专业随机信号分析的课时有所差异,有的专业课时相对较少,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变量基础;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随机过程的非线性变换;窄带随机过程;马尔可夫过程与泊松过程;估计理论和检测理论。因此,教师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比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无法“吃透”各个知识点,也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运用知识处理问题能力较低
因为课程自身的特点,本课程一直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因此,学生用随机信号分析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创新能力较差。
三 教学方法讨论
目前,随机信号分析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与过去的纯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生可以获得比纯板书教学方式多几倍的知识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仍然不能解决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随机信号分析,真正理解课本涉及的知识点,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根据每次授课内容,合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合理结合
许多课程的教学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的参与,可以使学生获得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观看课堂不易演示的实验过程和相关视频;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
但是许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多媒体的设计上,虽然多媒体课件制作得非常漂亮、精干,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部分占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次课可以播放几十张,甚至播放上百张的PPT,但是一次课,学生真的能接受这么大的知识量吗?学生在不断地观看幻灯片的同时,还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吗?而板书恰好和多媒体课件是互补的,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在推理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有足够思考的时间,会和教师的教学基本达成同步,而不必在花额外的课外时间去理解。因此,针对每次课的特点,板书和多媒体要合理的结合,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实验教学
开展实验教学,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验部分是《随机信号分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课程中增加基础实验、小型课题的研究。
1.基础实验
基础实验部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思路的打开,辅导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教学应避免出现全程由教师讲授、演示实验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过程中一人一组,让学生讲解自己编写的程序,运行程序,分析结果,达到实验的目的。课后做好实验报告,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陈述如何解决的,保证每个学生真正掌握实验部分的教学内容。
2.小型课题
限于时间和难度较大的问题,小型课题研究设计3人一组,共同探讨课题的解决方法,每组出一人为大家演示、讲解,其他组员可以提出问题。小型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团体合作精神。
(三)重视课堂检查和课后作业
课堂检查不是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上次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知道自己对某些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在课后作业不是形式。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通过作业巩固本次课所学的知识点,学生通过作业可以复习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尽管现在人们对此观点持有不同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适度的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增加课后辅导课
因为该课程课时少,内容多,无法在课程内花费大量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可以在课后加入辅导课,全面了解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辅导课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遇到共性问题,统一讲解。辅导课每周一次为宜,毕竟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能投入到一门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
(五)“翻转课堂”
2004年,萨尔曼·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它是翻转课堂的“试金石”,对翻转课堂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尝试,他们的方法受到很多教师和教育者的关注。伯尔曼和萨姆斯对“传统的”翻转课堂进行了改进,经过几年的实践,2012年,伯尔曼和萨姆斯出版了专著《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从2012年起,翻转课堂教学法开始从中小学教育领域发展到高等教育领域。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提供教学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学习、完成作业,如果遇到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可以求助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并且进行组织讨论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我国进行“翻转课堂”的研究比较晚,如果高等教育加入翻转课堂教学,就如同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因而,翻转课堂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是十分有价值和具有重大意义的。
四 小结
本文思考了《随机信号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学习该课程的方法,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重难点是一个不断摸索、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罗鹏飞,张文明.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起勋,赵宏伟,张忠元,等.浅谈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189-191.
[3]董莉霞.本科教学中开设随机信号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3):85-88.
[4]郑勉.关于《随机信号分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158-159+161.
[5]王聪,张凤娟.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美国:历史、现状与课题[J].外国教育研究,2015,42(09):96-108.
[6]粪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践[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5.
[7]刘鹏,茹官璞,李燕燕,等.翻转课堂在高职外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4):1831-18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