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6 15:31: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实际案例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以《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讨论了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制品检验检疫》教学改革中的实施与效果。并讨论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导学;案例教学法;生物制品检验检疫;教学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赵雪芹,裘洁琼,叶婷.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20):53-54.

        传统的讲授教学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录的方式,在形成学生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贡献。然而,其往往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1-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兴事物不断涌向,国内高等院校致力于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方法、手段。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20世纪60年代Barrows教授与其同事在医学教育中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置于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中,利用问题引导学习者思考,通过让学习者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的目的[3-4]。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Case Teaching Method,CTM)指教师按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需要,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锻炼和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5-6]。

         《生物制品检验检疫》是一门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解决实际质量控制的课程。它的教学既不能像《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学》那样一味教授生物反应过程,也不能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检验检疫常识,更主要的是通过教育来使学生了解不同生物制品的制备流程,了解药物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生物制品的主要特征及其相关检验技术,提高生物制品开发与检验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修养。本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复杂,技术方法众多,制备流程繁杂,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实践性等难点,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教材、教法的影响,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2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一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与动力,部分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知识不够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动机不足,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难以养成和提高创新思考的能力。同时,该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加之设立时间短,无现成教学内容可以借鉴,教学工作一直在摸索和创新中。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导致了学生在面对新课程《生物制品检验检疫》,仍采取单纯记忆知识点的传统学习模式,大部分学生感到内容繁杂、难学、难记,同时,传统教学对学生综合应用及解决问题能力关注不够。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无法真正认识和感受生物制品实际生产流程,实际学习效果不佳。而这恰恰是《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需要的。“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则是将“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与具体课程进行整合研究的新思维教学模式。

        本文从实际、失效出发,将问题导学引入到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并联合实际生产案例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事务,以期提高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保证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与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

一 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具体改革措施

        问题导学法要求教师不仅要强调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更注重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其教学的基本过程为:情景创设,自学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反馈评价。针对《生物制品检验检疫》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以下改革:

\

 
(一)精心设计,灵动课堂

          开展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不仅需要在不断丰富教师知识结构的同时,更有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式教学,变简单传递知识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运用能力上。“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整体设计、统筹规划课程框架,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习过程的调控、情景的创设上,提炼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在讲授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以视频展示提出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并以课题形式作为案例呈现。学生的思维将被激活,课堂气氛将会变得活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关联课程的导入和互补性,进而构建完整的、交互型的学习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7]。

(二)多抛问题,引导思考

          开展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将基本原理与技术介绍给学生,进而以问题为导向,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主要“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点评总结”和“效果评价”四个实施环节组成,并贯穿将多媒体教学、个性教学法与知识迁移等多种教学手段。

(三)结合案例,现身说法

        开展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需要宏观地把握国内外生物制品与检验检疫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动态。以科研带动教学,用科研托起更高水平的教学。授课老师主持国家级或省级课题,积极投身科研,通过科研能力的提高,把科学前言的内容带入教学,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课堂展示。通过教学者自己本身的研究内容生动有趣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生物制品的免疫学背景时,会引入最新的肿瘤免疫疗法,通过介绍免疫治疗的文献[8],讲解如何让免疫细胞定位杀伤肿瘤细胞及其中一些关键性生长因子药物(西妥昔单抗、MICB等)的作用。

(四)联系实际,强化效果

        传统授课,按部就班,按照教课书的要求学生进行章节学习,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了解整个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从课堂到企业是实践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因此我们在新的课程计划中,把所有单元内容完成后,增加了综合性实习。参观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生产车间并介绍基本的检验流程,在实习结束后两周内,学生提交见习报告,再由老师汇总,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制品制备、检验的实际认识。

二 改革效果

         该课程改革的研究对象为某大学2017年秋季生物技术学生。课程改革后,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评价其教学效果。问卷中的问题,均按照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每个问题有“是,否,都行(无所谓)”三个备选答案,最后统计正面结果(是)的百分率。并通过开放性问题了解负面回答(否)的原因。调查发现,74.1%的同学认为授课过程有必要增加具体实例。77.8%的同学愿意参与展示环节,74.1%的同学能够独立查找资料,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讨论作业。85.2%认为小组合作讨论能够问题掌握清楚。对展示同学的讲解和答疑满意度为85.2%,其中25.9%的同学对展示者的答疑环节不满意。对答疑的不满意主要受限于答疑同学现阶段较为薄弱的知识与有限的知识体系。92.6%的同学认可涵盖课堂展示、答疑表现、实习报告、报告以及期末考试的立体化考核方式。88.9%的同学认可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模式,并认为教改后课堂教学变的更精彩。因此,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运用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不同程度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度。

三 结语

        《生物制品检验检疫》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知识解决实际质量控制的课程,需要结合生物制药专业特点,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和案例的搜集,增加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将问题导向联合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生物制品检验检疫》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学生答疑及教师对课堂时间、组织的掌握方面仍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培养出应用能力强和就业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张建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亟待教学转型.中国教育学刊.2017(2):6-12.
[3]张健敏.基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2016,苏州大学.
[4]Robinson PG,et al.,A large drawing of a nephron for teaching medical students renal physiology,histology,and pharmacology.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2018.42(2):192-199.
[5]Bonney,K.M.,Case study teaching method improves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gains.Journal of microbiology&biology education,2015.16(1):21.
[6]Yin RK,Case stud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Design and methods.2017:Sage publications.
[7]郭于渝.教学并重——基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思考.亚太教育,2016(22):p.135-135.
[8]韩兆东,等.免疫杀伤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现代医药卫生,2016.32(7):p.972-9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0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