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 时代大学英语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2 13:14: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利用互联网科技提供的各种手段辅助语言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语言教学中心地位的词汇教学也无疑受益于这一新趋势。教师应探索移动互联网与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改革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传统模式。本文以心理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心理词库为理论基础,探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深度融合,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中构建学生的心理词库,从而有效解决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心理词库;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互联网+;多模态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雷蓓.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5):158-160.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水平飞速提升的互联网+时代。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所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手机网络用户高达98.3%;在线教育的用户规模达到1.71亿。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群体而言,传统的教师灌输、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师生双边的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而课后词汇学习的断层极易导致学生的记而不用,记而易忘。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信息技术,运用大学英语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多元互动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主动化的学习,提高大学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 大学英语心理词库的构建

         心理词库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储存在语言学习者心中随时可以激活的词汇集。心理词库在大脑中的组织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包括了比书本更丰富的语言知识甚至是个人经验,并且所有的内容还在不断地更新中。所以说,构建心理词库是词汇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样,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任务不是机械地增加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把握词汇的深度知识与产出性知识。近年来,针对词汇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许多心理语言学家也在研究如何有效地在大脑中组织词汇,从而有利于词汇从长期记忆中提取。心理词库理论对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词汇提取的频度效应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词汇提取的效应规律告诉我们,频率越高的词汇在心理词库中越容易被激活,提取的速度也就越快。Nation(1990)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要想真正掌握一个词汇,就要接触该词汇5-16次。当代许多大学生缺乏主动性去创建词汇学习的语境,课外词汇学习的断层也容易导致学生词汇的记而不用,记而易忘。因此,我们应该创设优化的课堂内外词汇学习语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增加学习者对词汇的提取频率。比如教学重点由“满堂教”向“主动学”转化,将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单一型的教师灌输课本词汇知识到课外提供多种相关延伸材料,充分加大对学生的词汇输入,同时鼓励学生课外探究式学习,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词汇,让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形成有效的统一。

(二)创设具体语境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心理词库理论告诉我们,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汇有很多好处。董燕萍等(2004)的试验也表明,简单易理解的语境比单词表更有利于记忆单词,不管是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在传统的以课堂输入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中,学习者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也缺乏真实有效的词汇输入及输出手段。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重点在于使教学内容更系统、更详实,同时将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兴趣相结合、最终实现学习者将输入性知识高效地转化为输出性知识。因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词汇在课本中的机械运用。语言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创建丰富而生动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语言敏感性,让学习者能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对词汇加以组织运用,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克服词汇发展的石化

        词汇学习的石化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自己到达了一个词汇平台,再也没有进步的迹象了。许多完成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学习者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在写作中凸显出词汇贫乏,反复使用初、高中基础词汇,学过的大学词汇忘记用或不会用。把英语当外语来学习的人和英语为母语的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词汇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词汇的运用组织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多模态互动的英语词汇概念网络,即如同现代化网络一样,英语词与词之间的所有信息也应该以网络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动态的词汇网络,而不是像书本词典那样一条一条单独列出。因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注重资源分配的系统性。在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不同重点,对学生语言能力提出不同要求,培养其语言敏感性,表达的正确性和逻辑性,提高交际层次和水平,最终帮助学习者克服词汇学习的石化现象,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借助语言学和心理学知识来指导词汇教学是非常有益的。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多模态表意能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大力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模态互动的教学模式,利用从静态的图像、文字等延伸到动画、音乐、视频等在内的多模态语篇,帮助学习者构建心理词库。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2016年4月,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王守仁教授再次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环境。新时代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应探索移动互联网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元的词汇教学网络生态环境。

\

 
(一)互联网+时代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在以输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革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我国大学英语界从1999年开始推广多媒体教学。短短几年时间,就涌现出各种多媒体教学形式。近年来,在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时代提供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教育工作者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巨大挑战,也是数字信息时代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改革的重要机遇。

        一方面,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得以广泛应用。微课的产生,便于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主性;而实施主题化教学也促使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扩展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微学习模式无疑更具灵活性和互动性,有效缓解了目前因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课时压缩,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尴尬局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短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交流互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无疑也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了新动力。词汇微学习与课堂讲授顺序的翻转可以使词汇教学更具体、更深入,词汇习得自然地发生。

         此外,作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慕课(MOOC)的应用研究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热点。充分借助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免费网上课程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行动。近年来我国的慕课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2018年,教育部新认定801门慕课为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将建3000门金课,其中包括800门在线金课(慕课),1600门混合和线下金课等等。作为一种新型开放式和资源化的教学模式,慕课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我国各高校积极推进慕课的发展,创新在线开放课程的多模式应用,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新时代慕课的应用发展也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多模态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实践

        改革大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多元互动的学习环境,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从而有效地构建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首先,基于互联网+时代方便快捷的微信、QQ平台,我们构建了“微课+翻转课堂”的多元互动学习环境。微信、QQ不仅具备即时通讯的特点,且具有支持从静态的图像、文字到动画、语音、视频等在内的多模态语言材料交互传播的功能。在有利的网络环境下,笔者近两年在微信、QQ平台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进行了系列词汇教学,将词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词汇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与课外生动实用的语言材料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主题的课外词汇学习任务并随时进行有效监控。在“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校园网、局域网接触到真实的学习资料,并通过课下的多种交互性练习实现语言的真正产出,从而构建英语词汇的概念网络;教师也可以更为轻松、有效地实现词汇学习成果的检测与拓展。

      针对目前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慕课都以听、说、读、写为主题,很少涉及词汇学习这一现状,我校系统制作了“大学英语—核心词汇讲堂”在线课程。本课程特色之一在于不依托某一教材,摆脱某一具体教材的限制,学生受益面广;其次,围绕“以用促学,用以致学”这一宗旨,我们以大学英语核心词汇为中心,从音、形、义及词汇所承载的文化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实用性及深入性;此外,该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多元化,突出互动性和趣味性。词汇教学本是繁琐枯燥的过程,但本课程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的动画方式拓展主题词汇;以师生互动方式介绍各种发音规则,欣赏各种美文;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各种构词方法;以访谈形式从词汇透视文化,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除了在线教学视频,每单元均以PPT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内容,并配有适量的客观测试题,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安排一定量的见面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更富弹性,实用性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青睐。

        基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多模态互动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地扩展了教学外延,实现了教学重点由“满堂教”向“主动学”的转化。通过生动呈现各种词汇相关材料,我们充分加大了对学生的语言输入,教学内容变得更系统、更详实,从而提高了词汇的提取频度;创设具体情境,不仅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巩固所学词汇知识,将词汇输入性知识真正转化为输出性知识,从而有效地创建心理词库,最终解决词汇学习的石化问题。

三 结束语

         我国外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重塑语言教育。处在技术融合的互联网+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语言教学,构建多元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网络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让语言习得真正有效地发生。在实施这一多模态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以设计精巧、内容精良、讲授精准、形式精美为标准,打造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从而创建优化的课堂内外词汇学习语境,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杜绝在线课程的刷课现象;其次,为了避免微课、慕课词汇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是优秀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抽查、了解以及反馈,把课内教学和在线学习、课外学习、现实生活等融合在一起,创造一个整体环境,引导并帮助英语学习者构建心理词库,最终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Aitchison.J.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1st and 2nd ed.[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1987.
[2]陈燕琴.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183-185.
[3]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5]I.S.P.Nation.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6]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7]周苹.基于微课的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29-30.
[8]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8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