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词汇记忆对于K12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也是一大难题。本文着重探究“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的综合运用对于词汇记忆的影响。研究者基于间隔型提取(Spaced Retrieval)、无错误学习(Errorless Learning)两种记忆模式,结合关联导图的理论基础,针对初、高中学龄段的学习者进行了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记忆模式,“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记忆更加高效,并且记忆效果稳定。同时,该记忆模式能为学习者所广泛接受,具有推广潜质。
关键词:词汇记忆;间隔型提取;无错误学习;关联导图
本文引用格式:顾睿德,等.“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1):178-180,188.
一实验理论依据
(一)间隔型提取(Spaced Retrieval)
该模式最早于1978年由记忆研究者Landauer与Bjork在一项记忆模式研究实验中提出[1]。间隔型提取最重要的原则是,当学习者第一次习得某信息,对它的记忆是相对脆弱的。如果在一段时间后,学习者能成功回忆起这个信息,那么之后就更有可能再次回忆起来。这样就可以延长下次提取前的时间隔离。如果每次的记忆提取都成功,后续尝试之间的间隔就可以继续延长,这样并不会影响信息的提取。
(二)无错误学习(Errorless Learning)
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心理学家查尔斯·费斯特(Charles Ferster)在其关于最有效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中提出[2]。作为与间隔型提取模式相辅相成的学习模式,无错误学习具备着高效性和灵活性,即在学习新信息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当这个信息被有效习得,便可以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这里主要的目标是,在信息被有效习得的前提下,给予每个学习目标尽量长的时间间隔。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无错误学习是很有效的。
(三)英语单词的关联导图
关联导图是根据英语单词的音节、词根特征,利用联系拓展的手法组合成词汇结构图。这是一种既能激发记忆兴趣,又能达到效果的记忆方法。我们可以把音近、形似的单词以及相关联的词组设计成一个关联导图进行联想记忆,最终达到有效记忆的目的。关联导图是现有的一种可视化的认知特征模式。其通过具象的图片与文字结合,直观地展现人脑中的抽象知识,并对学习者所学的知识加以发散和指导,让其看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一张“知识网”。同时,能够从新内容的实质性关联中或公共属性中找到共性,通过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最终实现意义建构[3]。
二 实验研究
(一)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
探究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能否提高短时间内单词记忆效率及准确度,并与传统记忆模式相对比。探究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能否提高长时间内单词记忆效率及准确度,并与传统记忆模式相对比。探究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效果是否具有稳定性。探究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能否被学习者所接受。
2.预期结果
1)与传统记忆模式相比,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在短期内对记忆效率及准确度提升效果不显著,但略高于传统模式。
2)与传统记忆模式相比,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在长期内对记忆效率及准确度提升效果显著。
3)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的效果具有稳定性。
4)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综合运用的记忆方法能被学习者所接受。
3.实验对象
初中学段学生10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5人,平均年龄14岁,高中学段学生11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6人,平均年龄17岁。为将干扰变量降到最低,本实验中同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均在同一水准。
4.变量的操作
本实验确定的变量关系如表1。
5.实验工具
实验分为初中组和高中组进行。每组三份相同的检测卷。一份含150个单词的列表。一套经过整理的词汇关联导图。导图样式如图1所示。
6.实验过程
我们将实验对象分为A、B两组,A组为本实验的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词汇记忆及教学模式。B组为实验组,实行SREL模式和关联导图学习。实验总时间为21天。A、B两组所学习的词汇完全相同且数量一致。
1)A组按照每天定量20词的速度,以词汇表排布顺序进行记忆。每天学习结束后,会对所学单词进行检测,并督促实验对象对错误单词进行校正和再记忆。第二天进行新的20个词汇学习,重复步骤如上。当词汇列表所有150个单词学习完成后,将重头开始,重复如上所有步骤。(即所有单词一轮学习完成后,进行第二轮再记忆)。
2)B组按照每天定量20词的速度,按照每张关联图中核心词(A类20个)-一阶衍生词(B类80个)-二阶衍生词(C类50个)的顺序进行记忆(即先对每张导图中核心词进行记忆,每个核心词记忆完成后,再向外扩散),每天学习结束后,会对所学单词进行检测,并督促实验对象对错误单词进行校正和再记忆。第二天根据第一天错误情况,重复错误频率最高的一半词汇进行再记忆,然后补入新的词汇。重复如上步骤。然后以1,3,5天的时间间隔进行提取,每次提取数量为前一次的一半,且递减到两个单词为止。其余用新词补足,且确保每天学习量为20个单词。具体操作如表2所示。
3)以一周为一个学习周期,在第7、14、21天,分别对A、B两组共同学习过的单词进行检测,(第21天为所有单词)并进行正确率测定。
(二)实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在第一周的检测内,A、B两组单词记忆正确率差异性不大。第二次检测B组比A组高10个百分点,第三次最终检测B组比A组高24个百分点。
(1)在短期记忆中,传统记忆法与SREL模式记忆法实验前后测成绩的差异不显著,与实验预期结果相近。说明SREL模式对短期内记忆效率的提高帮助不大,这也验证了间隔型提取和无错误学习模式的特性。
(2)在短期记忆中,传统记忆法与关联导图记忆法实验前后测成绩的差异不显著,与实验预期结果相近。说明短时间内应用关联导图法对单词记忆效率的提高不显著。
(3)在长时记忆中,SREL模式与关联图组合记忆方式比传统模式记忆正确率高,符合实验预期成果,说明该组合模式在长时记忆中能更好地发挥效应。
(4)在长时记忆中,随着时间的增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记忆正确率差距增大,这说明相比于传统记忆方式,SREL模式与关联图组合记忆会随着时间增长发挥更显著作用。
(三)实验结论
(1)从长期角度来看,相比于传统记忆方法,运用SREL模式和关联导图记忆英语单词效果更显著。应用该组合模式进行单词记忆的学生,其记忆效率在同一前提下将明显高于用传统方法进行记忆的学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拉长,这一差距更加明显。该组合模式严格按照由核心到一般的逻辑顺序,是对记忆材料的整合、重组和对记忆周期的宏观调控,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适合于日常的记忆学习,如果能高效使用,将发挥巨大作用。
(2)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该模式都能促进其英语单词的记忆,这充分体现了该模式的普适性。对于K12教育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一种值得参考的记忆方式。
(3)实验参与者对该模式的态度。在结束全部21天的实验测试后,我们对参与实验的21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其对该记忆模式新颖程度和自身对知识掌握程度做出评判。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具体如图3、图4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员都认为该记忆模式比较新颖,说明该模式不同于平时在校传统记忆模式。能让学员有不同的学习体验,充分证明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成功。从学员的自我评价来看,大部分认为掌握了所学知识,这说明在新的记忆模式下,知识的传授是高效的,学员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因此该创新模式具有推广的潜质。
(四)实验结果讨论
(1)本实验中间隔型提取与无错误学习的模式综合运用,是记忆效率及准确度提升的重要因素。K12阶段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往往容易密集地投入,但是通过反复实践,这种策略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事实上,将记忆资料分为多个有间隔的环节分别进行学习,相对于集中的无间隔学习环节,记忆效果会更显著。同时,该模式的另一个附带好处在于能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因为通过无错误学习,学习者对于初期已掌握的基本信息,记忆发生错误的几率几乎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也构成了完成更高难度信息学习的基础。
(2)本实验中关联导图的词汇排布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并且充分发挥联想记忆的作用。相比于传统词汇表中词汇排布杂乱无章,难度等级混杂的情况,关联导图的记忆更具条理性和框架性。这启示英语学习者不仅在词汇记忆方面,而且在学习的其他方面都应注意循序渐进,归纳整合,并且善于联想总结。
(3)本实验中,词汇间隔提取的周期、词汇等级分类以及重复提取的词汇都由研究者进行统一规划,在确保科学性和高效性的前提下,相比传统记忆模式,在记忆效率与准确率上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学习者自身运用该模式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规划检测提取的周期,并且遵照科学合理的词汇难度规律进行有效记忆,否则将适得其反。
三 结语
对于K12阶段英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环节。因此,能否运用高效、稳定的记忆模式是决定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经过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记忆模式,SREL模式与关联导图的综合运用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是对记忆材料的整合、重组,同时按照记忆发展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强化的过程。该方法具有普适性,适合在K12阶段英语学习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Landauer,T.K.,&Bjork,R.A.(1978).Optimum rehearsal patterns and name learning[A].In M.M.Gruneberg,P.E.Morris,&R.N.Sykes(Eds.),Practical Aspects of Memory.London:Academic Press[C].1978,625-632.
[2]Baddeley,A.D.and Wilson,B.A.When implicit learning fails:Amnesia and the problem of error elimination[J].Neuropsychologia,1994,32(1):53-68.
[3]Repovs,G.&Baddeley,A.D.The multi-component model of working memory:explorations in experimental cognitive psychology[J].Neuroscience,2006,139(1):5-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