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神经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先验知识预习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调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6 15:29: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神经建构主义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利用神经科学进展指导实践。利用先验知识指导教学属于神经建构主义范畴。但是利用先验知识指导预习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先验知识预习法的有效性。调查结果认为先验知识预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预习效率和学习效率。这种预习方法和理念丰富了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神经建构主义;先验知识;预习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伍冠一,等.神经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先验知识预习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8):219-221.

        早在10年前,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就提出了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生理学是基础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这门学科学习的好坏关系到医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它是成为优秀医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整个医学学科是一棵参天大树,生理学被认为是这棵大树的主干。最近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里也指出“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生理学的教学改革也需要用新理论、新知识引领和武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生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基础。

\

 
一 面临困难与问题

       生理学知识一般都艰深晦涩,抽象难懂。而且章节与章节之间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如果部分内容理解出问题,就会影响后续内容学习和理解。由于,目前大学课堂课时不断被压缩,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的时候,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与投入,也要求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在学习生理学课程前,学生只学习过解剖学与组织学相关知识。笔者通过学生访谈发现,部分学生虽然有做课前预习,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做课前预习都是按部就班,把课程内容机械看一遍,预习的效率也不高[3]。因此,必须调整生理学的预习方法。基于先验知识的预习法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二 理论基础

        神经建构主义是神经教育学中一种新的理论,利用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进展作为指导思想,整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教学。建构主义的先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认识这个世界是一个双向的平衡建构过程,通过“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与外部世界和环境互动,最后达到新认识构建[4]。这种“同化”与“顺应”的认知结构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此处,科尔伯格认为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条件会影响人认知的构建。斯滕伯格和卡茨则从个人能动性方面丰富了在建构主义理论[5],维果斯基则从扩展了社会文化背景层面补充了建构主义理论[6]。神经系统的信息传导存在以下模式:1.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单突触,传递信息;2.多个神经元之间存在局部神经突触网络,优化信息;3.结合情景相关知识的多层级突触网络,整合信息;4.结合个体大脑的情绪,态度,情感等调控判断选择以及输出信息[7,8]。上述神经信息的处理方式很好的阐释了皮亚杰结构认知理论,我们提出神经建构主义理论:外界的刺激或者知识输入,建立当神经单突触。如果知识是新知识,必须在原有个体图式中扩展,整合到原来的知识突触网络这就是顺应,是对神经信息的优化。扩展的内容进一步与大脑其他整个系统进行联系,变成原有系统和认知有机部分,这就是知识的内化,神经信息得到整合。当习得的知识在原有图式中的顺应与内化完成,就会转变成成个体对客观的认知[7,8]。

         先验知识在这里强调是在学习已有的知识,学习态度,情绪等,并不是哲学上经验之前的知识Venkataraman提出,先验知识是一个人对某个明确问题所独有的知识[10];也有人认为,先验知识是一套认知途径,这套认知途径为解决某些问题和任务而形成的[9]。还有人认为,先验知识是由个人过去的经历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技能。神经建构主义认为先验知识就是个人原有图式。要使新知识很好地顺应与内化。必须找到新知识和原有认知切入点。先验知识就是这个切入点,新知识记忆的巩固和加强依赖先验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如何利用先验知识,寻求先验知识和新知识的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预习应该利用先验知识,这样预习的效率才会更好,学习新知识才会更容易。

         基于上述的观点,我们从神经建构主义的视角,进行了基于先验知识的相关设计和实践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11]。为了了解学生对特别针对先验知识的预习报告的看法,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观察基于先念知识预习方法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三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西医以及中医相关专业。

(二)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网站,生成网络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4份,西医临床专业35人,中医学专业39人。西医专业的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91.43%,以二年级为主,也占91.43%。中医专业的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74.36%,以二年级为主,也占87.18%。调查设置四个模块:预习报告形式的有效性;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学生对先验知识的认识;利用先验知识预习的时间花费与驱动力。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这种预习报告形式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非常认可这种预习方法,西医专业的同学认可度非常高,达到了94.29%,中医专业同学认可度稍低。没有同学认为这个没有意义。对于预习报告的帮助,西医和中医的同学认为预习报告最主要的是督促他们自习,分别占89.74%和91.43%。可见,目前学习的学习还是相对被动,主观能动性还有待提高。不过两个专业的同学都认为预习报告是的听课有了更多的针对性,分别占74.36%和85.71%。

\

 
          其次,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学生是否意识到先验知识对他们的预习有帮助呢?显然调查结果给出肯定的答案。85.71%西医专业的同学和87.18%中医专业同学认为先验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但是,仍有很高比例同学认为,好好看一遍书和根据教学大纲看课本可以提高预习的效率,尤其是中医专业的同学。由于中医专业很多同学从文科考入大学,因此,强调记忆的方式对他们影响至深,即使是二年级仍然不能摆脱这种烙印。达到了94.29%,中医专业同学认可度稍低。那么他们自己是否会主动用自己的先验知识学预习呢?非常注意地联系以往知识的很少,中医专业和西医专业的比例仅是17.95%和14.29%。因此,在实施这种方法之前,很多同学还是缺乏对种方法的关注,要从教师的角度加强引导才能帮助学生的提高。

         第三,学生对先验知识的认识。在预习中学生认为什么样的知识比较好理解呢?调查结果发现,曾经学习过内容和生活里遇到过的都比较好理解。这提示先验知识对学习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有趣的是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专业的学生,在非课本外遇到新知识好理解度极低,中医专业是0%,西医也仅仅2.86%,这提示医学专业的同学平时涉猎其他课外的书籍极少,遇到问题思考也不够。老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还应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那么学生认为老师应该如何设计预习报告的问题呢?中医和西医的同学都认为,老师应该结合临床的案例进行引导,中医专业是76.92%,西医中医专业是80%。这提示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都非常明确,潜意识中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有趣的是,西医专业的同学对于与先验知识相结合并不是他们最优先的选项,仅排在提供选项的第三位。

          第四,利用先验知识预习的时间花费与驱动力。大部分的同学都愿意在课前完成预习报告并用来预习,当然也有部分同学也利用报告帮助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大部分同学预习报告用时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内,少部分同学的时间超过了一个小时。显示预习报告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负担不是很重。对于做预习报告的驱动力,问卷给出不加分,你是否会完成预习报告,有超过6成的学生愿意不加分也完成预习报告。但是,遗憾的是仍然有3成多的学生如果不加分则不太愿意完成预习报告,这表明部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不足,需要外在驱动力来弥补。但是外在驱动力容易衰退,如何保持值得探讨。

四讨论

         先验知识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之前,学生在应对新知识时候的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它包括知识储备、学习态度、情绪等。利用先验知识进行预习,可以使新知识和原有知识形成新的而且稳定的链接。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生理学有内在的需求和外在驱动,我们还要进行加强引导。同时,学生认为预习对学习的帮助有非常充分的认识,关键是如何预习好,传统预习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利用先验知识辅助预习,在学生的观念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不过,显然,经过实践后学生认为先验知识的引入确实使得预习更加有针对性。最后,调查的结论认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基于先验知识的预习法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如何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如何利用学生的先验知识搭建预习方案,有什么好的形式来体现先验知识,这些都还有待深入的进行研究。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神经科学的成果也会应用的教育领域,期待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不断推动教学与教育的改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7(03):9-11.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大学教学,2007(03):9-11.
[3]伍冠一,赵铁建,钟静,等.基于先验知识策略的生理学教学实践[J].大学教育,2017(02):59-60.
[4]田园园.从统觉到同化、顺应:教师课堂教学的价值探讨[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2):5-9.
[5]刘荣.斯滕伯格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1):10-11.
[6]梁爱民.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视角下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32(03):64-66.
[7]伍冠一,赵铁建,韦燕飞,等.神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模型——以“心衰”学习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0):173-176.
[8]伍冠一,赵铁建,韦燕飞,等.基于神经建构主义的生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4(40):138-140+151.
[9]王竞一,张东生.先验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研究——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0):94-101.
[10]郭红东,周惠珺.先前经验、创业警觉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04):17-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5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