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微课平台高等数学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5 09:39: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平台能够有效的解决长时间高等数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且微课平台还为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微课平台;高等数学;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石金传.基于微课平台高等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8):180-181,202.

一 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和几何学组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极限、导数、积分、微分方程和级数等知识点。[1]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高校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备的一门学科。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课程都开始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慕课,翻转课堂等等。而高等数学则仍然以传统教学为主,很难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遗留的传统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高等数学本身具有学时紧、任务重的问题

        在大多数高校中,因为排课、教室或者课程计划等原因,高等数学的教学经常会出现知识量大于课时量,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删减之后依然还可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为了不影响知识的完整性,很多教师在讲授时赶进度,进而就会出现很多知识点可能无法讲述的特别透彻。此外因为时间的紧迫性,短时间内学生要接受大量的数学知识是非常困难的。

(二)高等数学自学有难度

        高等数学的知识有抽象性、多变性等特点,在没有教师的参与下,学生自己在自学的时候,相较于其他学科高等数学很难把握住重点,即使知道重难点,也有可能掌握不住内在的根本变化,学到最后仍然不明所以,因此高等数学在自学时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课后与学生的互动有限

       大学中教师和学生会相对更加自由,课堂上教师在讲授完相应的内容以后,课下基本上就属于自由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关于知识点的疑惑并没有有效的途径与老师进行交流。即使通过电话或者软件进行题目的答疑,对于一些符号和步骤教师也很难只用文字与语音讲述明白。

\

 
(四)课堂学习氛围不高

       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因为知识点的抽象性,学生并不能保证在课堂时间都保持专注度,又因为其枯燥性的特点,使得课堂积极性和课堂学习氛围普遍不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差,跟不上进度,反而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这样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二 微课与校园微课平台的建立

        微课是一种时间短但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微课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最短的仅为两分钟左右,一般时长为五到八分钟,最长不超过二十分钟。第二,微课的教学内容简短。大部分微课都是就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展开,内容具体,目标明确。这种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主要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第三,微课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变。使用者可以将其下载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第四,微课适用范围相对更广。[3]

        微课平台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是承载和收纳微课的主要方式。由于具有目标明确、时长较短和可反复观看等优点,不仅中小学生广泛的使用,同时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这就给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搭建微课平台主要指的是校园微课平台的建立,这样的平台无论教师制作上传微课还是学生进行浏览微课都有着很大的便利性,例如上传下载会更加快速,视频内容会更加规范和贴合学生的需求,还有就是管理平台会更加方便等等。搭建校园微课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学校可以自己研发,但是这种情况下需要耗费很多资源,而且过程也比较缓慢,测试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第二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平台,优点是第三方平台普及性更高,不需要过多的资金就可以搭建校园内部板块。

三校园微课平台与高等数学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

        微课平台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相当于让教师在网上找到了可供教学的教室,任何想学习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登陆观看微课进行学习,从而它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难题。

(一)借助微课平台可以有效缓解教师课时紧、任务重的问题

          高等数学课时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点多,无法全部进行透彻的讲解,有时候只能有选择性的进行讲解。而当有了微课平台以后,教师完全可以将在课堂上并没有讲透彻的知识点,制作出目标明确的微课上传至平台,让学生可以自行进行观看学习,微课具有重点突出,时长较短的特点,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不仅不会浪费时间,而且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观看,通过反复学习,增加知识点的熟练度。

          以第一类换元积分法为例,在这一节中出现了很多例题和习题,其中涉及到了很多求积分的方法和技巧,很多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所有内容都讲解清楚,此时就可以将省略或简单概括的内容做成微课的形式上传在平台,供学生自行观看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后,极大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渴望和需求。

(二)借助微课平台能实现课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高等数学的知识点中,具有非常多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完全掌握所有重难点,课后为每一位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也具有很多的不便之处。所以,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点的反馈,统一的将重难点和学生不会的问题,制作成微课发布在平台上,让有问题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后的复习。此外,教师也可以将某段知识点中学生错题率较高的题目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4]例如课堂讲解微分中值定理的内容后,学生反馈说习题与例题解题思路并没有掌握,这时候老师利用简短的微课视频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的正确方法。

(三)借助微课平台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微课是以微视频模式,将声、像、图等多种表达形式整合在一起。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易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课外自学提供了可能,利用视频课的学习形式达到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组织教学环节过程中,将课堂中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疑难点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模式,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用较短的时间向学生讲明知识点,并给学生留下更多讨论时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微课教学为学生创设自主及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切身体会自主探索及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的快乐,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5]

四微课平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微课平台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微课平台的建立,在保留了大量教师辛苦制作的微课视频资源以后,高等数学的教学可以尝试跨过传统授课的门槛,利用微课视频组织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微课平台也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主体的互换。在这样一个资源库的基础下,教师的角色慢慢的由一个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监督者,而学生则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而变成主动学习探索。通过这种角色主体的互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与学生双方探索新事物和新方法的热情与兴趣。

(二)微课平台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

         微课平台实现了一定的主体地位的互换,相当于教师将一部分的学习主导权给了学生,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控能力等问题,很多学生并没有在自我求知的时间里进行学习,而是敷衍了事。因此,在使用微课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课后学习的监督和考核。
\
(三)微课平台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微课的出现不仅需要高等数学教师不断加自身学习,接受新事物,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化教学视频的呈现方式,力争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便利的数学学习平台。高等数学教师还需要通过观看其他教师的微课,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其他教师教学技巧,与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教学技能,不断完善教学理论,这样才能制作更适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课程资源。[6]与此同时,怎样遏制微课带来的不良影响,都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的思考与不断的实践研究。  

(四)微课平台自身也存在着挑战

         微课平台的好坏,体验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使用微课平台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平台本身,也需要不断突破创新,贴合实际,为教师与学生带来更多的便利。

五 结 语

       微课平台的运用,对于高等数学传统教学方法来讲,还有许多需要研究和融合的地方,这就需要高等数学教师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张丽 .“微课”视角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J]. 课程教学 .2017(13):128-129.时秀娟 . 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J]. 学术问题研究 .2017(2):66-69.
[3]田飞 . 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J]. 教育观察 .2016(19):70-71.
[4]宜素环 . 基于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3):204-205.
[5]鲁凤菊 . 微课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J]. 民营科技 .2017(7):213.
[6]孙德淑 .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J]. 科技视界 .2016(20):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3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