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标准化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3 15:09: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分析非标准答案考试特点的基础上,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构成,进而讨论了使用正态函数转换法和随机阀值法进行成绩标准化的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随机阀值法进行非标准答案考试成绩标准化的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非标准答案考试;成绩标准化;《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

本文引用格式:陈智,等.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标准化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8):135-137.

         考试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科专业课来说,考试不仅仅是鉴别和选拔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诊断和反馈学习情况,形成正向激励,引导后续的学习。而仅通过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考试,很难达到这一目标。非标准答案考试采用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和无标准答案评价的特性,使得考试能更好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起到以考试检验学习效果,以考试改进学习过程的作用。

一非标准答案考试的特点

       非标准答案考试适用于偏重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专业课程,与期末一次性的常规考试相比,非标准答案考试具有以下的特点。

       1.非标准答案考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过程管理、监控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收到考试的反馈,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计划,形成更加个性化的学习。

       2.一门课程的学习,包括知识、技能和应用创新,其中的知识和技能一定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了解”、“熟悉”、“掌握”。与常规考试不同的是,非标准答案考试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评价,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评价,这样评价的结果极大地避免了一次考试时的“运气”问题,更加科学、客观。

        3.教师主观评价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时,没有预设的所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在做主观评价时,并不是像常规考试那样,根据学生命中问题答案要点的情况,给出看似科学的分数,而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综合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式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更能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应用问题。

       以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例,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构成。

\

 
二《算法设计与分析》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构成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开设在大三第一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已经具备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课程主要讲授常用的非数值算法及算法评价,其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应用所学习的各种算法,正确分析应用问题、合理解决应用问题,准确评价算法性能,改进所编写的应用程序的效率。

        作为一门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课程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

      1.课堂讨论/翻转课堂(主观题,小组完成,占20%):《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采用研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算法问题,学生按2人一组自由分组,进行组内讨论和抢答,根据讨论结果的正确性和讨论表述情况打分;对参与讨论不积极的小组,指定翻转课堂任务,由该小组进行准备和课堂讲解,根据准备充分程度和讲解准确程度打分或给出等级评价。

        2.课堂提问成绩(主观题,独立完成,占20%):在授课过程中,抽取同学回答问题,包括学习知识回顾、术语翻译、重点内容提问等,学生按个人回答提问,根据回答的准确程度和回答表现根除等级评价。

       3.单元测试成绩(客观题,独立完成,占60%):《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在“考试酷”网站[2]建立了题库,一个单元的授课完成后,组织同学集中进行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均为选择题,包括一到多章已讲授的课程内容,由“考试酷”网站系统自动阅卷提供测试分数。

       在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成绩评定过程中,由于成绩动态产生,等级评价差异等原因,直接将教师主观评定的等级成绩折算成分数,再按比例进行累加,得到的学生成绩往往偏高或偏低,不利于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此需要对学生原始成绩进行标准化,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差异,获得比较客观的成绩评定结果。

三成绩标准化方法探索

(一)正态函数转换法


        在对考试成绩进行标准化时,通常假设学生考试成绩一定满足正态分布,此时可以根据正态函数的统计特性进行成绩标准化[3,4]。

        将n个同学的原始成绩计为X=(x1,x2,…,xi,…化方法时,需要人工选择公式(3)中参数a和b的值,其参数值选择不够直观,容易引起学生质疑。

(二)随机阀值法

         将n个同学的原始成绩X=(x1,x2,…,xi,…,xn)排序,不考虑其具体取值,仅从“不及格率在10%左右”分析:得到标准化成绩后,会有[n/10]±1个同学的成绩低于60分。此时,选择倒数第[n/10]个同学的成绩xi,取(xi-0.5,xi+0.5)区间内的随机值xL为不及格阀值,对其做线性变换,令变换后的成绩yL=59。同理,如果限定“优秀率在10%左右”,即可得到正数第[n/10]个同学的成绩xj,取(xj-0.5,xj+0.5)区间内的随机值xH作为优秀阀值,对其做线性变换,令变换后的成绩yH=90。这样,得到方程组如公式(4)。(4)求解公式(4),得到α和β的值,学生标准化后的成绩Y=(y1,y2,…,yi,…,yn),即可通过公式(5)计算得到。,xn),使用公式(1)计算其均值,使用和公式(2)计算其标准方差: 通过随机阀值法,设置不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为10%,对《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原始成绩进行标准化后,再使用SPSS对原始成绩和标准化成绩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进行标准化前,原始成绩的平均值仅为63.9323,标准方差为15.77655。从经验来看,其中,a和b的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如控制不及格率在10%左右,平均成绩在75分左右,则a=75,b=12。

       这种成绩标准化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较为完美的、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成绩,但是采用这种标准此时的平均值是偏低的,而标准方差较大,并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在标准化后,成绩平均值达到74.5500,标准方差为11.52121,符合一般的认知。再次观察学生成绩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到成绩频率分布如图1。


\
 

        从图中可以看出,进行成绩标准化,没有改变原来成绩的分布特性,更有利于准确把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水平。

       以随机阀值法进行成绩标准化的最大优点,就是参数取值直观(只需要确定不及格率和优秀率),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比较直观地估计标准化后成绩的值,更有利于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动态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过程控制。

四结束语

       非标准答案考试为实现教学过程控制,提高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实时打分,学生能力差异等因素,得到的原始成绩不一定合理,因此需要通过成绩标准化操作,以得到更科学、客观的考试成绩。通过正态函数转换或随机阀值的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实现成绩标准化。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随机阀值法实现的标准化成绩更能满足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的需要。教育永远在路上,在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问题、从而促进新思路、新方法的不断产生和已有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陈智,梁娟,谢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算法设计与分析》非标准化考试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v.428:70-72
[2]考试酷(examcoo)永久免费的电子作业与在线考试系统云平台[DB/OL]:https://www.examcoo.com/
[3]徐东,刘海见,祁薇.公共计算机课程成绩的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No.23406:82-85+107.
[4]黄俊民,汪江平.高校学生学习成绩标准化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60-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269.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