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中药科普教育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03 11:49: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把科普活动作为科普基地运行的灵魂和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设计构建了在高校内外宣传和实践相结合的中药科普教育体系,普及推广中药知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吸引有志青年成为中药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为保障我国中药事业后继有人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科普教育基地;中药科普教育体系;普及推广中药知识;中药事业后继有人

本文引用格式:杨红,等.大学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中药科普教育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17):102-104.

         大学开展科普教育,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人才和资源优势,也是大学应该努力践行的社会责任,它肩负着贯彻和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对科普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大学的科普资源开放不够,利用率低[1-5],加之科普教育与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同,不仅要求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公益性,以浅显易懂、深入人心的方式和手段开展工作,而且要求科普教育活动的选题设计、实施开展,要符合普通民众的实际情况和心里需求。因此,如何发掘利用、有效集成高等学校的各种科普资源,实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升大学的科普能力和科普水平,从而使大学成为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近年来,利用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中药资源,以及我们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大量文献、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服务于中药科普工作,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促进中药知识的认知和普及,引领中药知识的探究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依托于苏州大学药学院的江苏省药学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也是2015年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命名的“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在积极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育也有所突破[6]的基础上,注重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科普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在研究、设计并开展中药科普教育工作的探索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面向社会各阶层宣传药物和日常保健知识

         我们组织师生深入到当地社区或走出去请进来,向当地民众和中小学生宣传药物和日常保健知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健康素养。通过制作展板和宣传单,并配合实物,面对面进行讲解和咨询,开办讲座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宣传普及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药物及其毒副作用;2)中药五味,并带上代表性药材,供品尝;
3)药物的分类:a以来源分:中药或天然药、化学药、生物药物;b以功能分:预防、诊断、治疗、保健;c以疗分:对因治疗、对症治疗;4)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变态反应、停药反应、后遗效应、依赖性;5)合理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6)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区别;7)儿童用药的原则和误区;8)慢性病用药的特点;9)保健食品的服用原则;10)心理疾病的表现和预防;11)儿童孤独症的表现;12)感冒预防;13)蚊虫及不明昆虫叮咬的处理;14)宠物咬伤院前处理;15)误食药物院前急救。

\

 
二 向本地优秀高中生和本校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开放创新实验训练

        我们组织教师将科研成果,经过筛选和凝练用于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以开放实验的形式,对中药知识零起点的高中生、全校各专业低年级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训练。本校本科生都可在我们综训中(http://itcp.suda.edu.cn/)网上报名、实验后提交报告并开展师生远程互动。高中生则由学校老师择优选拔并集中组织前来参加训练,当堂完成实验报告。中药知识普及方面,目前综训中心面向校内外开设的开放创新实验训练项目,包括:

     1)中药提神止痒膏的开发;2)探索中药槐花米的奥秘;3)探索香樟叶的奥秘;4)制备秀色可餐的栀子黄;
5)寻找植物成分作酸碱指示剂;6)镇痛良药延胡索的药效考察。

        已完成训练:1127名本科生4508人学时,368名高中生1472人学时,共计对1495名学生训练5980人学时。不仅能提升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启迪创新思维,而且对于中药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是很好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启蒙,对于其他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是普及和推广中药知识的通识教育,对于即将进入大学校门的高中生是生动形象体验式的专业宣传,既是对科普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推动,又是吸引有志青年报考并投身于中药学事业服务社会的动员和引领。

         而且,我们综训中心针对以上专业知识零起点的青少年学生的教学需要,在苏州大学教材培育项目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下,联合了设立在本校的省级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省级生物学实验中心的34位老师,编写完成《生命科学类创新实验训练教程》(主编杨红),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8年5月正式出版,保证了科普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在各专业本科生中开展中药标本制作竞赛

        为了在广大非中药专业学生中普及中药知识,弘扬中华文化,同时提升中药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对标本制作的学习兴趣,我们利用竞赛显著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组织开展观赏性、趣味性和针对性强的“中药标本制作竞赛”,并在颁奖大会上设计观众参与的辨认中药、竞猜中药谜语、我来比划你来猜中药等形式生动有趣的活动,为到场的学生观看并参与活动提供了舞台,增强了宣传和激励效应。引导中药专业学生提高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实践技能;促进其他专业的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为向全校学生普及和推广中药知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中心于2017年春、2018年春举办了两届“中药标本大赛”,吸引了来自全校十几个学院、近30个专业的197位同学,制作标本272份。我们参照全国竞赛设置奖项,按专业组、业余组分开评奖,每届两组分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和优秀奖6个,两届共48份标本获奖。并且,我们从中选送标本参加2017年、2018年两届全国中药标本制作竞赛,取得了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成绩。

四 以“互联网+”宣传中药科普知识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十分活跃,充满矛盾,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加之大学生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大学时期成为各种健康问题最易出现的高发期,这自然也就少不了借用药物维持健康。但是近年来在大学生当中就有因用药不当,对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案例。并且,日常保健、简单的急救常识与应急措施的推广,有利于大学生日常的保健和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并在意外遭遇中暑,车祸,溺水、地震或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时,既要及时拨打专线电话紧急求助,也要在等待急救医生到来的同时,第一时间采用正确的应急处理,这对于保存生命、降低损失非常重要。而掌握正确的求生方法从灾害中逃生,是人人都需要的基本技能。因此,应该利用“互联网+”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这一高效传播途径,宣传包括中药科普知识在内的相关知识。

         为了确保网站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广泛开展了网站建设前期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健康与药物知识,以及他们对健康与药物所感兴趣的方面;通过现场宣传调研,在校园、社区宣传与讲解健康与药物知识,搜集青年人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文献调研,查阅大量的网站的评价分析文献,为网站的优化提供借鉴;借鉴其他网站的做法,通过登录各类健康网站、宣传药物应用的网站,学习其宣传内容和展现形式,提供研究基础。

       由于目前对外公开的宣传医疗卫生知识的网站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政府机构健康网站、指导用药网站;2)专业医疗网站、指导用药网站;3)商业性健康网站、指导用药网站;4)媒体健康网站、指导用药网站;5)企业健康网站、指导用药网站;6)个人健康网站、指导用药网站。
然而,在这些当下已经建立并运行的各类网站中,大学生需要的知识相对零散,没有任何针对大学生的健康与合理用药公益性网站,能够集中提供庞大的青年学生需要的信息。

         因此,为了加大包括中药科普知识的药物知识在青年学生中的推广力度和传播效率,并发挥苏州大学医学、药学健全学科和师资队伍的强大优势,我们积极组织来自中药学、药学、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医学、广告学等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建设了微信公众号“药安康”,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关注“健康与合理用药”(包括相关中药知识)。我们通过整理分析我们搜集的数据和信息,发现大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划分网站板块为:1)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2)药物分类、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合理用药;3)日常生活基本急救常识、急性腹泻及应对措施、中毒及院前急救措施、交通事故应急常识、自然灾害应急常识;4)养生课堂,注重权威性、针对性、季节性。

\

 
         “药安康”网站,针对大学生这一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和现在通讯工具,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具有获得相关信息实际需求,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并缺乏相关知识和指导。网站将借鉴目前众多网站的优势,筛选并构建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网站,而且初步确定增加重要的“道德健康”板块,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指明方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文化修养和精神品味;另外增加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药趣味游戏”板块:看图识中药、中药猜谜语等,为传承中药知识发挥作用。我们利用目前网络的便捷和大学生对于网络的熟悉,是适合大学生群体的、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助力的网站,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维护健康的能力,宣传合理用药,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包括中药在内的各种药物,在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对于大学生的未来人生将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1)每天推送一次,按照“养生课堂、急救知识、药物科普、健康与药物时事新闻”内容分类;2)每天20:00-22:00在线回答问题,解决疑惑;3)后台每天及时更新整理历史文章,形成关键词回复分类体系;4)每周日晚整理并回复关注者投稿,进行筛选,择优于下一周在公众号推出。另外,关于网站的运营:1)每天关注网站点击量与浏览者留言,并进行整理回复;2)每周三、周六更新网站的健康、养生、急救、药物科普、相关时事新闻等板块的内容。从今年春季开始试运行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苏州大学药学院省级综训中心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基于药学学科的实践性强,充分利用大学拥有的各种资源,针对本校学生、当地青少年和社区居民不同人群的特点,把科普活动作为科普基地运行的灵魂和重要载体,创新性地设计并构建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不同类型的线上线下中药科普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科普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高校内外形成了宣传和实践相结合的中药科普教育体系,不仅很好地普及推广中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质,而且更能吸引有志青年成为中药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普及中药知识,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为保障我国中药事业后继有人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一农,扈航,刘二稳,等.高校科普教育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29(04):392-396.
[2]李成范,周时强,刘岚,等.高校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7,9(22):190-192+195.
[3]曹旭.加强高校科普教育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7(10):13-15.
[4]杨志增.高校科普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8):26-27.
[5]杨红,汪维鹏,陆叶,等.创新药学综合训练平台促进中药科普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4(52):28-30.
[6]杨红,缪丽燕,顾炳仁,等.协同培养药学硕士复合型人才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221-222.
[7]关延彬,贾永艳,田效志.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学习的心得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8,5(19):324-3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24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