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语篇衔接理论及其与读后续写的关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语篇衔接理论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现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情节保持衔接性与连贯性的有效策略,即解读语篇主题,培养逻辑思维;分析文本走向,推进情节逻辑;梳理情感变化,关联情感逻辑。指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构建逻辑清晰、情感连贯的文本,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篇衔接理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情节连贯
引言
读后续写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高考英语新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创新能力,强调突出文本的逻辑性、衔接性与连贯性。新高考英语对读后续写题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需依据试题提供的续写素材、段落的开头语完成续写任务。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适应难度更高、分值占比更大的读后续写题型,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语篇衔接理论强调利用语境中的各种衔接手段,实现句子或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续写质量。教师应运用语篇衔接理论,帮助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建构清晰的逻辑框架,促进其情感表达的准确度和深度,以增强其文本构建能力,实现续写情节的衔接性与连贯性(谢益欣2023)。
一、语篇衔接理论与读后续写的关系
语篇衔接理论最早由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提出。他认为在语篇中,衔接主要代表句子的不同成分中有相同联系的意义,该联系既出现在同一句子的内部,又出现在两个句子成分之间。语篇衔接理论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提供了促进文本连贯性与情节衔接性的有效途径。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应用语篇衔接理论,有助于学生构建结构严密、逻辑清晰的文本,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不再是语言的堆砌,而是转变为有目的、有条理的创作活动。
根据韩礼德的语篇衔接理论,读后续写应利用词汇复现与词汇同现及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维系语篇原有的主题和情节发展方向。因此,在进行读后续写时,学生需紧扣原文的语境、情感色彩及其展现的事件发展线索,通过恰当的衔接手段,确保新旧文本在主题和结构上的紧密连接。例如,照应可以使续写段落中的人物、事件与原文中的相呼应,保持角色特性及情节发展的一致性;替代和省略可以避免信息的重复,使语篇更加简洁精练;适当的连接词或短语的使用能引导读者理解文本间的逻辑关系,提升语篇的连贯性。
综上所述,语篇衔接理论与读后续写存在指导性、互补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应注重衔接手段的恰当运用,使续写内容在情节上逻辑自然,语言上连贯一致,从而确保学生读后续写的高效性和创造性。
二、语篇衔接理论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现状
(一)学生续写思路不够灵活
语篇衔接理论强调在续写过程中与原文在内容上保持紧密联系。学生需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延续原文的情节、主题和风格,避免出现内容上的断层或偏离。但是,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实际训练中,学生的答题思维往往不够灵活。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内容,这不仅考验他们的语言知识,还考验其逻辑思维与想象力。大多数学生在面对此类题型时,往往因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技巧而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续写。很多学生在构思内容时难以在衔接原文情节的同时发散思维,创造新的故事线索。此外,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对学生颇具挑战,很多学生在实际读后续写训练中难以恰当使用连接词、代词等衔接手段,以致续写部分与原文在语篇层面出现断层,使整篇文章缺乏流畅性和统一性。
(二)教师教学方法不够完善
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优化尤为重要。然而,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虽然试图将语篇衔接理论融入教学设计,但是实际操作中仍停留在传统的词汇和语法讲解上,缺少对学生思维深度挖掘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中,一些学生无法从语篇整体出发,难以理解并运用衔接手段,导致写出的文本结构较松散、内容不够完整,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赖文玲、李琼2022)。
三、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情节保持衔接性与连贯性的有效策略
(一)解读语篇主题,培养逻辑思维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创新性思维,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在续写时进行有效衔接。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中,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在理解文本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有逻辑、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解读语篇主题的重要性,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使其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准确把握文章主题。以经典故事《乌鸦喝水》为例,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和图片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思考解题策略,并顺利过渡到续写环节。在续写前,学生需要细致阅读文本,通过圈画关键信息点如who、when、where、what和why等,形成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分析并翻译关键段落“Paragraph 1:How could he deal with it?Paragraph 2:Suddenly,it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以此活跃思维,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教授学生确保续写内容与原文的主题和风格保持一致,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以实现段落之间的流畅过渡,以及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的教学结束后,教师以“我最喜欢的运动”为续写主题,引导学生回忆个人的运动经历,从而帮助他们在续写中产生更多的共鸣和灵感。学生在经过文本阅读后自主圈出关键句,并将其作为构建续写内容的基石。随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确保对文本主题及内容的深入理解,在续写时再现语篇场景,生动地延续故事情节。语篇衔接理论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提高英语读后续写能力,在不断实践中培养和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为扎实和深远的进步。
(二)分析文本走向,推进情节逻辑
在语篇衔接理论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对原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推进情节的合理展开。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审阅文本,识别并画出关键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原因。这些要素构成故事的框架,为续写提供方向。同样以经典故事《乌鸦喝水》为例,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出乌鸦(who)在何时(when)何地(where)遇到了何问题(what),以及它如何(how)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文本走向,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还为续写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推理,使用逆向思维预测续写内容的方向,提升其创造力与想象力,使续写不仅是对过去情节的延续,还是对未来情节的合理展望。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情节发展曲线图,帮助其对文本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把握文章结构。再次,进入续写阶段,段首句成为衔接的关键。教师应提示学生,续写的第一段要紧扣原文结尾,确保情节的连贯性;第二段要承接前段,为后续内容的展开作好铺垫。连接词和过渡句如同桥梁,将不同的段落紧密相连,从而保证语篇的流畅性和一致性。除了语言的连贯性外,情节逻辑的合理发展同样关键,学生应在小组讨论中基于对原文的理解,合作提出并验证各种情节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段首句上,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续写建议。例如,针对经典故事《乌鸦喝水》,教师提出问题,如“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它放进瓶子的是什么?”“它喝水后的感受如何?”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使其续写出具有逻辑性的内容。最后,在文章结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情节的升华和主题的揭示,确保续写内容与原文主题相呼应,从而提升文章的整体性和深度。例如,乌鸦喝到水并不是故事的终点,终点是对智慧和坚持的肯定。
综上所述,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文本走向,推进情节逻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其综合英语技能。
(三)梳理情感变化,关联情感逻辑
在新高考背景下,英语读后续写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延伸想象和创造,并在情感脉络的延续上保持连贯性与逻辑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洞察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走向,使其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情感(郑情谊2021)。以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读后续写真题为例,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理解原文的情感基调,为续写敲定基调。原文中“我”急于登上最后一班去Prague的汽车,却没有现金支付送“我”去汽车站的出租车司机冈特(Gunter)的车费。“我”在告诉冈特这个坏消息时,内心十分无助和忐忑不安。续写部分应聚焦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变化,如从无助、忐忑不安到后来的宽慰和感动,展现“信任和善良让世界更美好”的主题。这些情感变化既要贴合情节发展,又要显得情感逻辑自然,使续写部分与原文在情感上保持高度一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多种策略提高学生的情感逻辑关联能力。首先,通过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挖掘和分析文本中的关键情感词汇和情感变化点,构建情感发展脉络。其次,在讨论和推敲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情感假设,通过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情感变化的表达方式。再次,着重情感细节的描写,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刻画情感和性格的变化。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设计续写指导方案,如要求学生在续写前明确续写段落的情感基调,设立情感变化节点,确保情感推进与原文保持一致;要求学生在每个情感节点后使用恰当的过渡句以引导下一个情感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情感表达过于单一或直白。通过梳理情感变化,关联情感逻辑,学生在续写时能更好地保持情节的衔接性与连贯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读后续写不仅是一项语言活动,还成为一种情感和思维的综合训练。
结语
语篇衔接理论的应用对提升高中生的读后续写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重视这一理论的教学实践,通过解读语篇主题、分析文本走向及梳理情感变化等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文本衔接的技巧,使其形成更加严密的思维逻辑,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展望未来,期望通过对语篇衔接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以使其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为未来学习生涯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用文献
赖文玲,李琼.2022.基于衔接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5):159-162.
谢益欣.2023.衔接与连贯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1):122-124.
郑情谊.2021.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语篇解读对读后续写的重要性[J].校园英语,(25):235-23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