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作用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不仅关乎数以千万计农村学生的个体发展,也对我国教育公平、城乡协调发展乃至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阐述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突出其重要性与挑战,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1.1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优质的英语教育能使农村学生具备与城市学生竞争的资本,打破地域限制,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社会公正。
1.2提升国家整体外语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提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外语能力、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当前农村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提升农村中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是当前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
1.3助力乡村振兴与人才储备
优质的英语教育能够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农村青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也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备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通过远程教育、云课堂等方式,农村中学的学生可以实时或异步参与城市优质学校的在线课程,与优秀教师互动交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同时,教师也可通过线上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1.4构建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
如何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调动社区资源支持英语教学,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是推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现状,挖掘问题根源,探索适应农村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模式,为改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与策略指导,以期为我国教育公平、乡村振兴以及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2.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2.1教学资源匮乏
近年来我国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约有30%的农村中学不具备专用的英语语音教室,而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比例更是低于城市中学近50个百分点。此外,网络覆盖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也导致农村中学难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进一步拉大了与城市学校的“数字鸿沟”。在每周的语音训练中,学生要到微机室或多媒体室进行测试。农村中学的资金匮乏,配备这些语音室比较困难,加上近年来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资源而转学到城区,导致农村学生生源数大幅度减少。一部分年轻教师情愿调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去发展,从而导致英语教师缺少,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和教学设施的落后制约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如何有效调配教育资源,改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硬件设施,提升教材适用性,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
2.2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
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队伍面临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以及专业发展受限等多重挑战。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师生比平均为1:27,远低于城市中学的1:18,且有近四分之一的农村中学存在英语教师缺编现象。师资质量问题同样突出,由于地域限制、待遇差异等因素,大量优秀英语教师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教学经验不足、专业培训机会匮乏等问题。此外,农村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专业成长支持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与创新能力。
同样,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在硬件设施、教材使用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硬件设施的落后限制了教学手段的丰富与教学效率的提升,教材的适应性问题导致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脱节,而师资力量的短板则直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求我们在推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条件,以期逐步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3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农村学生在某一方面展现出突出的智能优势,如强于口头表达、擅长绘画或乐感良好等。教师应识别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智能,将其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如通过歌曲、戏剧表演、绘画创作等方式教授和巩固语言知识,使学生在发挥所长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评估方式,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评价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例如,除了传统的笔试测试,还可以设计口语展示、小组合作项目、实物模型制作等任务,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体制比较单一,仍然以分数评估教学和教师。这种评价机制显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不利于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不断激励教师进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优化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3.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农村地区课外辅导资源匮乏的现实,是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使他们在参与中感知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组织“英语角”活动,让学生模拟实际交际场景进行对话练习;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英语动画、电影片段,增强语言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他们主动寻求语言实践机会,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提高中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包括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针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课程,涵盖语言知识、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以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和反思,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并定期进行反思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教学工具等,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设计教学活动,跨学科合作;鼓励英语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共同设计跨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组织教师间的专业交流和分享活动,让教师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科研究和创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研究,探索教学新方法和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3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互动交流
尊重并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个性化作业、个别辅导等差异化教学策略。教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根据结果调整教学内容、难度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成长。此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如在线学习系统、智能教学软件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进一步满足他们的个体学习需求。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合作任务,如角色扮演、话题讨论、项目制作等,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沟通技巧,共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辨能力及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3.4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实施多元化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英语评价类型分为:英语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作业完成情况、考试评价,分别为: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听力材料中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学生是否能够用适当的语言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包括流畅度、发音准确性和语法正确性;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意思,以及其中的细节信息;学生是否能够清晰、连贯地书面表达思想,包括语法、拼写和逻辑结构的准确性;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回答问题、与同学交流和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生是否尊重教师和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良好的礼貌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课堂纪律,包括按时到课、认真听讲和遵守课堂规则,以及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做到仔细、认真;学生在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否能够反映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是否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针对他们的表现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反馈意见主动调整学习策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3.5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英语教师不但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而且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之外,还要把握近年来的中考动态,认真研读课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提升课堂效率,鼓励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初一的学生,认真学习音标知识和听力练习,因为农村中学的学生一般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比较欠缺。英语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演讲或情景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流利地应用英语知识表情达意。例如在教授“Happy Birthday”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点上蜡烛,让每个学生在父母亲生日的时候给他们唱生日快乐歌,由于采用了歌曲的形式表达情感,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能够很快记下所有的单词和短语。
3.案例分析: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混合式教学实践
笔者选取甘谷县19所农村中学成功运用信息技术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通过与城区的几所学校结对共建,共享在线课程资源,同时引进智能教学系统,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英语教学。经过两年实践,学生英语平均分提高了15%,且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显著增强。此案例的成功经验包括:明确混合式教学目标,合理规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确保其有效驾驭新型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策略。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为改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强大工具。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利用智能教学工具、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农村中学有望突破地域、资源限制,实现英语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未来,政策制定者、教育机构及农村中学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力度,推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迈向更高水平。
4.结束语
在新课改视野下提升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并利用个体差异,推行个性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农村中学能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宝贵经验,为我国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