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立足器乐之美构建美育样态学校的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20 11:38: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将美育渗透至小学音乐教学中,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小学音乐教师应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优化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结合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器乐教学方案,力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器乐感知环境,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基于此,文章就立足器乐之美构建美育样态学校的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器乐之美,美育样态,实践策略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一种抽象性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器乐课,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小学音乐教师要关注音乐的人文艺术性,深入研究如何在小学音乐器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设计出多元化的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平台,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实现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美育新样态的构建。
 
  一、立足学生实际,奠定美育基础
 
  小学音乐教师应立足器乐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奠定美育的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演奏乐器,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1]。为了让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更好地突出美育形态,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关注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详细了解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引入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生动、形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器乐知识。
 
  第一,小学音乐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乐器,如口琴、笛子这类便于携带、价格低廉的乐器较为符合学生的消费水平和动手能力,也可以选择节奏性强、表达方式丰富的敲击乐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器乐,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节奏感。第二,小学音乐教师要关注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抓住学校所提供的学习机会,深入了解器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第三,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与学生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相符的教学方案,同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美和节奏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二、强化教师指导,引领学生了解器乐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明确自身在器乐教学中的地位,注重器乐示范教学,教授学生器乐的演奏技巧和方法。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乐曲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通过观察快速理解演奏这种乐器的方法,并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激发学生演奏乐器的热情[2]。不仅如此,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器乐的发展历史,营造浓厚的器乐学习氛围。
 
  如在向学生讲解陶笛这一乐器时,教师可先通过简单的曲目为学生示范演奏时的标准坐姿和指法,让学生初步了解陶笛的演奏方法,再依托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展开器乐教学,让学生懂得如何将乐器的声音和音乐作品内容匹配起来形成“器乐”。最后给予每个学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掌握陶笛的演奏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采用讲解法、综合训练法、合奏指导法、趣味游戏法等方法开展教学,如通过讲解法向学生介绍器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通过综合训练法整合多种器乐教育形式,以统一的演奏规律指导学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合奏指导法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趣味游戏法将理论知识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应用数字设备,启迪学生自主感知美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方向,合理应用各种数字化设备,将器乐教学的美育元素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呈现新奇的、具有趣味性的音乐和旋律,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3]。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更好地达成美育的目标。
 
  如为了生动形象地展示非洲鼓这一乐器,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工具展示非洲鼓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或者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专业人员演奏非洲鼓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外观、非洲鼓的演奏方式、非洲鼓的节奏特点。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器乐的学习中,了解非洲鼓的相关知识[4]。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慢放非洲鼓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清晰地观察非洲鼓的击打方式、手部技巧。最后,教师可以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呈现讲解重点知识的微课,让学生观看并梳理重点知识,进而建构完整的器乐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领略非洲鼓的独特之处,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组建器乐社团,促使学生合作体会美
 
  音乐教学是当代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本质属性是“美”,而“美”又是美育的根本属性[5]。小学音乐教师要在器乐教学中合理组建器乐社团,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美。如笔者所在学校的“金苹果”交响管乐社团是一个由小学生组成的专业乐团,平时乐团排练的曲目都为交响乐,由十几个声部同时演奏,在此基础上融入打击乐,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之美。该乐团在2023年南平市大中小学器乐大赛中演奏《上海滩》并荣获一等奖,进而代表南平参加2024年福建省教育系统新年音乐会暨第七届中小学生乐团汇报演出,演出地点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厅,这是乐团第一次登上这么庄重而高雅的舞台,用器乐去诠释音乐的美。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能力均衡、人数相等的多个小组,让组内器乐演奏能力最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指挥组员通过相互配合完成器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制作不同的乐器,并应用这些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作品[6]。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器乐所具有的独特美感,使学生了解乐器的功能和特性,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而感受到学习器乐的乐趣,加深他们对器乐的认识。
 
  如教师可以基于“器乐进校园”活动开展小学器乐社会项目,按照班级人数确定各团队的分配形式,让各团队的队员负责不同的模块,如有的负责乐器配备、有的负责器乐演奏曲目挑选、有的负责舞蹈表演、有的负责器乐演奏等,通过合作练习、相互帮助实现能力的提升。为了保证器乐社团的建设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演出机会,让学生进行团队表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7]。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乐器,如指导学生使用筷子、脸盆、石头等作为响板,充实器乐演奏中的声音,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新颖,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

\
 
  五、设计趣味活动,推动学生自主创造美
 
  小学音乐教师应基于美育理念,结合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器乐教学的特点,合理开展趣味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挥才能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力。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编创音乐,选择不同的器乐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8]。
 
  如教师可以开展“器乐我能行”这一趣味活动。首先,向学生介绍该活动的竞赛规则、评分标准和奖励设置,让各参赛小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擅长的乐器进行器乐训练,并将挑选好的曲目和乐器报给教师,确保该趣味活动顺利开展[9]。然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按照排好的名单依次表演,小组内唱功比较好的学生负责演唱,其他学生根据乐谱利用自己擅长的乐器进行伴奏,营造出活跃的音乐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演唱和演奏效果,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其他音乐教师共同为各小组打分,根据评分标准评价每个参赛学生的表现,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奖表彰。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充分展现自己所具备的才能。
 
  六、设置针对性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了高效构建小学音乐器乐课程,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反思器乐教学效果,立足美育的要求制定内容丰富、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确保学生审美素养和实际能力同步发展[10]。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器乐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器乐演奏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器乐演奏信心。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分析器乐教学质量和美育元素渗透效果,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调整器乐教学方案,将美育放在首位,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悟。
 
  如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开展差异化评价,了解学生是否有效掌握了西洋铜管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其是否掌握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四种铜管乐的特点;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其是否能够清晰地分辨西洋铜管乐的种类;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其是否掌握了最基本的器乐知识[11]。在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器乐演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乐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小学音乐教师应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丰富和创新器乐教学内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打好基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燕.小学生器乐教学面临的问题及优化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3(12).
 
  [2]田露苗.美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9).
 
  [3]胡泽.小学器乐教学中师生趣味互动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3(32).
 
  [4]刘勤.审美教育视野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26).
 
  [5]王梦洋.基于美育视域下的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研究[J].家长,2023(20).
 
  [6]姚思亲.核心素养视域下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4(11).
 
  [7]严素静.基于融学课堂的小学音乐器乐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音乐,2023(12).
 
  [8]王婷.用器乐辅助教学,用音乐落实“双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Z1).
 
  [9]赵恒祥.音乐教育中的小学竹笛教学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3.
 
  [10]殷明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联觉”打开音乐色彩之门[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3(1).
 
  [11]庞倩倩.器乐教学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3(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8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