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13 17:0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使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通过绘本阅读教学,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文章基于绘本阅读教学,阐述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随后围绕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精选绘本资源、加强观察引导、适度设计疑问、重视角色游戏等策略,实现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阅读能力,绘本阅读
 
  绘本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有趣的故事内容,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语言领域的绘本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本阅读教学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应注重绘本主题的选择,传授幼儿自主阅读的方法,关注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过程。基于此,教师应全面把握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紧扣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效实施绘本阅读教学,以达成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
 
  一、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使幼儿由“能阅读”向“爱阅读”过渡,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绘本凭借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幼儿自主感受不同的故事情境,体验各种情感和角色,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其阅读兴趣。此外,通过自主阅读成功理解一个故事时,幼儿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幼儿继续阅读、挑战自我,同样可以提高其阅读兴趣。
 
  (二)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使幼儿学会阅读,能够显著增强幼儿的阅读主动性,使其主动制定更加复杂的阅读计划,主动讨论阅读内容。由此,幼儿会更加频繁地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同时,通过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使幼儿独立阅读更加丰富的材料,更容易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二、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
 
  幼儿年龄小,自主阅读经验有限,思考和表达意识也有待增强。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应选择满足其兴趣爱好的绘本主题,其次应使其习得自主阅读方法,最后应重视其思考和表达过程[2]。

\
 
  (一)绘本主题选择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资源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幼儿特征选择的绘本资源;二是幼儿基于主体需求自主选择的绘本资源。不同的绘本资源可以带给幼儿不同的阅读体验,从而影响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一些绘本的主题缺乏趣味性,故事情节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很难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对教师和幼儿都提出了挑战。
 
  (二)自主阅读方法
 
  幼儿的自主阅读经验往往较少,因而缺乏有效的自主阅读方法。对此,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应向幼儿传授恰当的自主阅读方法,使幼儿能够开展有效的自主阅读。
 
  (三)思考表达过程
 
  思考是重要的学习行为,思考和表达阅读收获,才能内化阅读感悟。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应向幼儿提供充足的思考和表达空间,使幼儿充分思考绘本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悟,由此形成“阅读—思考—表达”的闭环。
 
  三、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精选绘本资源,提高自主阅读意识
 
  为顺利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首先应精选绘本资源。具体地,教师可以从兴趣和年龄两个方面出发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
 
  兴趣方面,教师可以发放调查问卷,采取民主、公开的方法,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如教师可设计以“你想读什么?”为主题的调查问卷,通过“你最喜欢读什么类型的故事?”“你有最喜欢的故事角色吗?他(她)是谁?”等问题,了解幼儿的兴趣。回收问卷后,教师可以基于大多数幼儿的兴趣,选择相应的绘本资源,开展主题阅读教学。这样一来,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年龄方面,教师可根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绘本资源。如小班幼儿刚刚加入集体生活,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强,尚未积累相应的阅读经验,教师可选择以独立、友情等为主题的绘本资源,帮助幼儿快速适应集体生活,为合作阅读绘本、自主阅读绘本做准备。中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观察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能对相对复杂的故事情节进行独立探索,因此教师可选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的绘本,如《蚂蚁和西瓜》《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等,使幼儿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进阶式绘本阅读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进一步发展,自主阅读需求也更加复杂,教师可选择富有挑战性的系列绘本,对其提出长期阅读要求,如《聪明的小海狸》系列绘本、《100层的房子》系列绘本等,要求幼儿先制定长期阅读计划,再按计划开展持续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二)加强观察引导,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3—6岁幼儿普遍通过形象思维认识事物,对抽象概念往往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具体来说,在绘本阅读方面,幼儿更倾向于通过识图、读图、讲图的方式获得阅读体验,而不是直接阅读文字信息。教师应给予幼儿充足的看图时间和空间,使其独立地捕捉画面信息。但是由于阅读经验有限,一些幼儿往往无目的地翻阅绘本,只能认真观察一些感兴趣的画面,无法自主串联画面信息。对此,教师应加强观察指导,适时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1.细心识图,解读画面信息
 
  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富有童趣的故事内容。自主阅读绘本,首先应细心识图,解读画面信息。教师可依托封面插图指导幼儿,初步传授自主阅读方法。如在《做最勇敢的自己》的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封面在森林背景下展现了一只小兔子,教师可以让幼儿认真观察封面,说一说画面中的动物是什么、它的眼神有哪些特点、它在哪里、它在干什么。有的幼儿表示:“封面上是一只小兔子在森林里,它的眼神充满惊讶,可能发生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小兔子看上去有些害怕,它可能在担心一些事。”在对画面的解读中,幼儿可以自主猜想故事情节,从而产生自主阅读的欲望。
 
  2.有序读图,串联故事情节
 
  与连贯的故事情节相对应,绘本插图也具有连贯性。在读懂封面、合理联想的基础上,幼儿应有序读图,以此串联故事情节[3]。教师可重点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场景变化、人物表情和动作等。如在《谁咬了我的大饼》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故事情节围绕被咬的大饼展开,通过小猪寻找咬痕的线索,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动物的齿痕和外形特征。绘本内页有序展现大饼的插图,大饼上先后出现小鸟的尖尖咬痕、小兔子的方形咬痕、狐狸的三角形咬痕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依次出示带有不同咬痕的大饼,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和猜想。不同的咬痕先后映入眼帘,幼儿自然而然地思考这是谁的咬痕,将小猪询问的动物朋友串联起来。在串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更加连贯地阅读绘本,加强对画面信息的理解,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看图说话,描述画面情节
 
  在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应使幼儿读懂故事情节,而且应使幼儿将故事情节说清楚。通过以自己的语言复述和讲解故事,幼儿可以深化阅读记忆,也能强化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绘本之后,教师可指导幼儿看图说话,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情节。如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故事的具体内容如下:胡萝卜先生有一把长长的胡子,它随着胡萝卜先生的日常活动而不断变化。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给小镇上的居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和帮助,胡萝卜先生也发现了自己的胡子竟然有如此多的用处。教师可以在幼儿经历细心识图和有序读图活动的基础上,设置讲故事的活动。活动期间,教师有序出示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胡萝卜先生胡子变长等关键画面,支持幼儿讲故事。由此,幼儿可以一边回忆,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从读懂故事情节到将故事情节说清楚,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
 
  (三)适度设计问题,促进自主阅读思考
 
  思考是重要的学习行为,问题是思考的载体。为使幼儿充分思考绘本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教师应适度设计问题。教师可以将绘本阅读教学分解为准备、进行、总结三个环节,打造富有变化的问题情境[4]。幼儿在问题的驱动下不断自主阅读、深层思考、表达感悟,能够有效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1.整体打造问题情境,驱动自主阅读
 
  基于绘本阅读准备环节,教师可整体打造问题情境,以问题驱动幼儿自主阅读。如在《咚咚咚!是谁啊?》的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讲述了一名小朋友的睡前想象,引起了许多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基于阅读准备环节,整体打造“谁在敲门?”的问题情境。幼儿首先可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想象;然后可带着疑问进行自主阅读,验证是谁在敲门;最后幼儿找到答案,“怪兽在敲门,而怪兽是爸爸扮演的”,以此发展自主阅读能力。
 
  2.立足阅读状态提问,点拨深层思考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主阅读经验,一些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对此,教师可立足幼儿阅读状态提问,点拨幼儿深层思考[5]。如在《它们一定是饿了》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细致观察幼儿,针对其浅层阅读状态,提出“老爷爷有哪些特点?”“老爷爷为什么如此欢迎小兔子?”等问题。老爷爷和蔼可亲,热爱生活,因为一个人过于孤单,所以十分欢迎小兔子的到来。在问题的点拨下,幼儿可以实现由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聚焦阅读感悟提问,丰富自主阅读内涵
 
  在绘本阅读总结环节,教师可聚焦阅读感悟提问,从说清楚故事情节到说清楚个人感悟,丰富自主阅读活动的内涵,同时强化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如在《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的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通过奇特的想象突出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教师可在阅读总结环节,直接向幼儿提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通过“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每天都要刷牙,不能吃太多糖果和甜食”等回答,幼儿可以主动将故事情节与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获得自主阅读收获,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四)重视角色游戏,创新自主阅读表达
 
  通过自主阅读绘本,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故事素材,对此,教师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开展角色游戏,创新幼儿自主表达阅读成果的形式,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如在《森林面包店》的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搭建“森林面包店”角色游戏舞台,精心布置森林场景,打造仿真面包店,在自主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角色游戏。这样一来,幼儿可以自主分配角色,以绘本内容为依据设计台词和动作,探讨演绎故事情节的最佳方式,提高自主表达阅读成果的能力。
 
  总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选绘本资源,加强观察引导,适度设计问题,重视角色游戏,使绘本阅读教学循序渐进,推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逐步提高。教师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中合理应用绘本,能使幼儿获得良好的绘本阅读体验,进一步提高绘本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成溢.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J].教育界,2023(36).
 
  [2]林昱婷.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提升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33).
 
  [3]季璇.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3(7).
 
  [4]崔靓靓.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24).
 
  [5]王*.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3(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7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