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高校科协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组织结构虚化等问题,严重影响高校科协服务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本文提出加快高校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建设的加点建议,一是积极推动高校科协实体化;二是搭建专业化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高校科协;科技工作者;能力建设;三是加快宣传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科协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科协,科技工作者,能力建设,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姬卿.加快高校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建设的加点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9,6(11):5-7
高校科协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密切联系高校科技工作者,反映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广交科技工作者之友。”
2015年1月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全国呈现出成立高校科协的热潮。2015年新成立58所,2016年新成立75所,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900余所普通高校成立了科协组织。其中,本科院校占67%,高等专科院校占31%;从院校类型看,综合类院校占46%,工科院校占20%,师范类院校占9%,医药类院校占9%[1]。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70余所中央高校已经成立科协组织,高校科协的规模层次不断提升。
然而在中国高校科协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体制机制、组织建设、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高校科协地方发展不平衡,覆盖面较小;已经建立的部分高校科协组织体系比较松散,没有独立建制,许多都是挂靠在学校某个行政部门,或者是在学校设立一个虚拟机构,发展活力不强,无法开展高校科协的正常工作;还有一些高校科协工作能力不足、民主办会不规范;经费保障有限,没有独立账户;地方对高校科协投人不足,发展缓慢;高校科协定位与工作重心不明确,制度建设不完善;促进高校科协发展的政策不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高校科协组织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等等。
为此,基于以上问题,海南大学科协设立了课题“高校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模式和路径研究”,本文就加快高校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积极推动高校科协实体化
如上所述,在中国科协和各省市科协的大力推动下,各地高校科协陆续成立,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已经建立的部分高校科协存在组织体系松散问题。比如没有独立建制,许多都是挂靠在学校某个行政部门,或者是在学校设立一个虚拟机构,发展活力不强,无法开展高校科协的正常工作。由于高校科协组织机构的松散问题,导致高校科协无行政级别、无固定人员编制、无经费保障、无固定办公场地、民主办会不规范、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解决高校科协组织松散问题,必须积极推动高校科协实体化。
一是核定高校科协的级别和职责,设立相对独立的高校科协组织机构。高校科协实体化,首先要明确高校科协的行政级别和工作职责。在我国机构设置中,科协与工会、妇联有着平行的位置,只不过科协的服务对象更具有针对性。高校科协实体化涉及到学校的机构编制、人员及经费等问题,需要得到学校及其上级政府部门的批准和认可。根据高校机构和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学校内设立处级单位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将高校科协设立为学校内一个处级单位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将高校科协设立为学校内的一个科级单位,比如设立高校科协秘书处办公室(正科级),明确其行政级别和人员职数,以及由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就其工作职责来看,可以把高校内部的校内评奖、社团管理、科学普及、学术交流等职能划归高校科协[2]。
二是实行会员制,加强民主办会能力建设。高校科协组织问题除了没有设置实体组织机构以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员的登记和注册问题,即在已建立科协的高校中,几乎都没有实行真正的会员制。其结果是学校的科技工作者并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加入了学校的高校科协这个组织。即便有些高校科协已经实行了会员制度,但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会员登记制度,连自己有多少会员都说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召开高校科协会员代表大会时,其参会代表大多是由学校根据事先设定的某些原则确定,这样的代表只能反映某些特定群体的声音,很难代表广大的科协会员。
为此,实行会员制,加强民主办会能力建设是关键。具体做法是:第一,完善高校科协会员登记制度。高校科协应该制定其会员登记管理办法,明确会员的条件,设计会员登记表格,凡入会必须行进登记,明确其会员数量。第二,完善会员管理制度,明确高校科协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定期向会员征询意见和建议、接受会员的监督。第三,健全高校科协选举办法。高校科协的权力应来自于高校科协会员大会,高校科协组织领导人和负责人必须由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坚决摒弃由高校领导指定科协负责人的传统做法,真正将高校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
三是加强高校科协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高校科协组织松散的问题,一些高校科协组织力不强,学校在落实中国科协和省级科协布置的工作任务时多指派团委或科研处实施,高校科协只部分参与,高校科协工作常常落不到实处。其次高校科协会员在高校发展建设中,尤其是在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中缺少发言权,只作为旁观者或被动参与者,这极大的影响了高校科协应有作用的发挥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校发展工作的积极性。为此应加强高校科协在高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科协的工作应该由高校科协去实施,学校不应指派团委或科研处越俎代庖。另一方面,学校应适当加强科协在学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赋予高校科协应有的权利,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高校科协成员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为才有位。高校具有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高校科协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高校科技工作者参与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如参与地方的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咨询活动等。其次,对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变革中的突出问题,高校科协也可以组织高校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为地方政府献言献策,促进科学决策和科学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搭建专业化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
高校科协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关注科技工作者状况,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生活和思想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以便及时向学校及主管部门反映其合理诉求,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由于当前一些高校科协组织松散,导致科技工作者找不到组织,找不到领导,有问题无处反应,无渠道反应,科技工作者的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科协也不掌握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等。为此,高校科协除了要有自己的网站外,搭建专业服务平台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家向同行发表研究成果,得到评论和承认的团体活动,是研究者学术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知识生产力的一种生产方式。为加强广大科技工作者沟通交流,促进其能力提升,高校科协应搭建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坚持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主题讨论等,定期举办科协论坛和青年学术年会等,每次活动提前发布主题方向,并结合参与者需求确定活动形式和内容。
二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参加科技奖项的评选表彰,挖掘和宣传高校科技人才中的先进典型”是高校科协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科协应搭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向上级科协推荐优秀科技工作者参与各类评优表彰活动,使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高校科协要积极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典型和科学精神,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言献策平台。高校科协要建立建言献策平台,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和呼声,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愿望和诉求。可以在高校科协网页(或者学校网页)开辟一个专区,设置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平台,由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整理,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及时解决科技工作者的合理诉求和有关问题,同时为学校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是搭建科技工作座谈交流平台。要发挥好高校科协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优势和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召集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就学校发展和当地社会经济问题征求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反映科技工作者自身状况和合理诉求。
三 加快宣传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科协影响力
宣传工作是高校科协提升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然而,由于部分高校科宣传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导致高校科协在高校缺乏影响力,工作落不到实处,严重影响高校科协应有作用的发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科协几乎没有自己的网页。纵观中国高校科协,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网页,从各大高校的官网中几乎都找不到科协的影子。其次,随着电子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终端设备阅读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习惯。加上科技工作者工作时间的移动性和不确定性,田间地头实验室到处跑,没有大块时间整天呆在电脑前,现有高校科协的宣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再次,有些高校科协没有编印自己的刊物。最后部分高校科协活动没有主动与媒体互动。
为此,为了适应新时期宣传工作的需要,高校科协应加快宣传信息化建设,迅速提高其影响力。
一是建立高校科协网页。第一步建立高校科协自己的网页是当务之急。高校科协可以自建网站,或在学校官网增加科协的链接,增设页面。有了第一主阵地,高校科协的宣传工作就有了第一平台和抓手,中央精神、国家政策、中国科协和省市科协的相关政策可以在高校科协自己的网页公布,同时高校科协自己的通知公告也可以在自己的网页公布。
二是建设移动终端。为了迎合现代人阅读新习惯和满足科技工作者工作需要,移动端的宣传迫在眉睫。因此,高校科协网页除了开发网页版外,还要开发手机版。同时高校科协可以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高校“科协e站通”等。通过这些渠道宣传科协动态、科技英才事迹与科普知识。
三是编印高校科协自己的刊物。定期收集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和意见,将其编印成册,分别报送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使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能听到科技工作者的呼声,以便畅通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渠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所在学校发展作出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四是积极完善宣传引导体系。高校科协宣传工作除了面向校内广大科技工作者外,还要面向新闻媒体。高校科协要主动与当地主流媒体对接,有什么重大活动要事先通知当地主流媒体,邀请其参加,事后及时给予宣传报道。此外,高校科协还可以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设立新闻发布微信群等等,及时发布高校科技动态和宣传报道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等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春法同志在全国高校科协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见http://www.cast.org.cn/n200740/n203726/n203777/c57631418/content.html
[2]韦同.高校科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对策——以广西高校科协为例[A].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3:4.
[3]陈建军,辜永红,于彦涛.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以电磁场的实践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01):93-96.
[4]杜静静.高校科协工作的发展脉络、现状概览与对策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8,5(50):83-84.
[5]高飞,梁丽.高校科协对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作用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308-309.
[6]刘仲恕.福建省高校科协作用功能发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102-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