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也要围绕学生的需求,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此背景下,文章在“以学为主”形式下,探究出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供英语教师参照。
关键词:以学为主,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教和学应属于互相促进且彼此融合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中心位置,然而据调查,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师会忽略“学”这个主体性,依旧将自身视作是课堂的中心,应用的教学手段单一枯燥,让小学英语课堂沉闷枯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有必要革新思想,完善教学模式,在以学为主的理念引导下,为小学英语教学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学为主定义和教师发挥的作用分析
(一)以学为主定义
以学为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关注课型和教育需求的不同,在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素养和能力。具体分析以学为主,特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想和身体都能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行师生对话,让课堂更具鲜活力,以学为主的特点如下所示。第一,课堂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的状态是全情且全程的,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内部的思想,还是外部的身体行为,都会跟随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全程投入在学习中。第二,以学为主课堂是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会针对某一知识点来作出交流和互动。第三,以学为主课堂会参照对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来展开,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会学有所获,通过学习会完成既定的目标。第四,以学为主属于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属于有生命力的个体,在教学中学习氛围融洽,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也会调动自身主动性去学习课堂知识。
(二)教师发挥的作用
教师在以学为主的课堂下,具备引导作用,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加以组织,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也会发挥其引导作用,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来落实教育目标和任务,具体来分析,教师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挥组织作用。教师要推进以学为主课堂的顺利进行,就要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布置教学主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了解知识,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第二,发挥“触发器”作用。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需求,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落脚点,发挥自身触发器作用,教师采取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保持学习活动的持续发生,在素质教育理念引导下,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主线,以学情为核心。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知识,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在学习中发挥创造力,也能让学生在教师构筑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学习的兴趣。
二、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创新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在新时期,教师要找寻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今,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课堂中引进电子教学设备,借助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和音频向学生展示复杂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电脑的基础操作。教师要坚持实践性原则,比如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利,可以引导学生在互联网平台对英语知识进行预习,也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需求在网络渠道收集短文,在课前分享给其他学生。教师要关注实践原则,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以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个性化原则
在素质教学中,主要的核心理念即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加以改革,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参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心理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此发挥学生能动性,也能体现出“以学为主”的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手段,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为不同学生设计专属的教学规划,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个性化教学的作用,真正地落实“以学为主”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性原则
教师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单一枯燥,违背了新课改的创新性原则,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坚持创新性原则,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等,拓展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融入创新教学手段也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设定英语教学情境,为学生构筑生动的对话机制,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英语的魅力和价值,从而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
三、“以学为主”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借助网络信息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师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善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工作效率,对传统的点对点教学模式加以改善,利用信息技术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At the zoo”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备课,了解到本课时有很多涉及动物的词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式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渠道收集有关动物的单词,如熊bear、兔子rabbit、猫cat、鸟bird等等。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按照个人需求收集课程知识,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此种方式不但能节省学习时间,也能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过程中提升学习思想。教师也要注意,在学生收集资料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着重锻炼学生积累和总结知识的意识,要做好科学的引导,从而落实“以学为主”的理念。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价值,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善用多媒体课件在外部构筑真实的动物园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扮演不同动物角色,并让动物开口说话,向其他“动物”介绍自己。将英语课堂设定为“英语动物世界”,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来让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动物的动画片,并适当地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英语语法知识,如“Look at the...”“It's tall/short/fat”等。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对知识加深记忆,便于学生了解语法知识,对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效率。
(二)实施人性化教学,将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出来
教师要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实施人性化教学模式,要引入游戏法、趣味问答以及生活导入等方式,也要和学生构筑平等交流的模式,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实施人性化教学也能化学生被动为主动。要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入手,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的氛围,落实教育目标,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人教版小学英语“We love animals”为例,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生活中最爱的小动物,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程主题,让课程内容贴合学生现实生活,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主动地去思考描述动物的方法。教师在授课期间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动物图片,如dog、cat、lion、panda等,教师边展示图片边提问“Do you like it?”学生们踊跃地回答“Yes,I do.”或“No,I don't.”让学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交际用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三)构筑英语语言环境,实施生活化教学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营造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在参照学生兴趣需求基础上构建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英语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期间,可以应用半英文和全英文的教学模式,要了解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实施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分为基础底子薄弱和学习相对稳定的层级。针对英语基础底子薄弱的学生可以作出中文提醒,在讲解语速上要逐步放缓。针对学习相对稳定的学生,可以直接应用英语对话。此种教学方式立足于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学生可接受的范畴内适当增加应用英语的频次,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也要将目光集中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上。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Merry Christmas”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来源以及各地关于圣诞节的习俗,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并加深对本课内容的了解和记忆。
其次,借助角色扮演对生活情境加以模拟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为吸引学生的关注,可以在授课中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Traffic rules”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部分交通规则的标志,并要求学生扮演交警和路人,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课程单词来表演。此种教学模式顺应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模拟交通规章场景中,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词汇和知识,而是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了应用句式的要素,在主动探究中了解了交通法规的意义,除了加深知识记忆之外,学生也能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思维比较跳跃,教师顺应小学生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事物刺激,以此影响学生的学习反应。教师要善于发掘英语教材中的有趣素材,借助实物模型和实物图片向学生展示英语知识,教师也可以应用简笔画制作动物头饰,让学生佩戴并学习相应的动物词汇,借助此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也能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四)开展合作化教学,引导学生主体合作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看法,学生在输出期间也能锻炼自身的英语素养。教师为落实“以学为主”的理念,可以实施合作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几组,为小组成员提供一篇英语绘本,引导他们针对英语某一主题展开探究,并归纳重难点知识。为了将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出来,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小品表演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小组成员在交流和互动中不但能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也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础。以人教版小学英语“How much is it?”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之前要确认“买卖”是本课的主题,在后续的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此话题展开,教师为学生展示买卖图片,让学生了解教学基调,引导学生跟读跟唱,在课堂中营造学习气氛,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融入课堂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句型“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It's...”之后教师布置小组任务,要求各个小组参照生活经验来完成对话训练,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可以发挥自身想象力,可以在对话训练中添加新词汇,也可以发散英语思维创编对话,小组成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但掌握了英语词汇和句式,也接受了德育教育的熏陶,了解了团队合作的意义,从而推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为落实以学为主的理念,英语教师除了改革教学手段,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之外,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传统陈旧的思想予以改革,落实创新性教学目标,制定的目标不但要顺应核心素养和新课改的理念,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教学中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保障设计的教学内容可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教师也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准,为小学英语创新教学保驾护航。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非常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革新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提升学生探究欲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深化学生英语学习意识的同时着重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