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16名在校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差异。结果发现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只在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得分上都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关键词:航海类;非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
本文引用格式:梁丽芹.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3):188-190.
随着航海业在世界的不断发展,航海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大量的海损海难事故分析并表明,将近80%的船舶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人为因素引起的航运安全事故基本上也是由于船员的不良心理因素导致的[1]。船员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都会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对于每一个船员来说,都是艰苦的锻炼和考验,不仅需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还需要保证一个健康的身心。一名合格的航海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不同的航行状况下,稳定地发挥技能,从容不迫地操控船舶,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他们作为未来船员积极培养的对象,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求他们拥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扎实宽厚的业务素质,更要求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是船员的人才储备力量,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其能否胜任船员的关键。
因此,本研究以钦州学院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在校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是非常的有现实意义的。
一研究综述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此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指出了美国高校大学生中,有9%的人是存在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障碍。国内关于此项研究则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黄希庭在全国6大区16所院校中抽取了600余名大学生做SCL-90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2.4%的大学生呈现出了心理障碍[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针对我国中小学生和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中的焦虑因子的检出率为16.5%,农村生源的学生比城市生源的心理问题更严重。
综上所述,关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较少,而关于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心理健康的差异研究更少,所以本研究以钦州学院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获得数据,通过SPSS分析数据并讨论结果,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出发,探索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更好的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体抽查,以班级为单位的调查方法,对钦州学院航海类专业与非航海类专业的大一至大四的在校男大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本次研究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59份,回收的有效问卷有316份,有效率为88%。最终,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数为153人,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数为163人,其中,大一有84人,大二有86人,大三有91人,大四有55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的问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共有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10个因子量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和其他。其中,躯体化有12个题项;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这3个因子量各有10个题项;人际关系敏感有9个题项;抑郁有13个题项;敌对和偏执各有6个题项;恐怖和其他各有7个题项。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没有”、“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由0-4分表示,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问卷收回后,对其进行整理,先是根据要求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录入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用到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 结果
(一)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情况的比较
专业设为自变量,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设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SCL-90在各因子得分中,其他因子项均没有显著差异,只有精神病性这一项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二)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级差异
年级设为自变量,SCL-90各因子得分设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航海类专业大四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情况及总分都是最高;而非航海类专业大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情况及总分普遍高于其它年级;且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级差异中,所有因子得分情况及总分都存在显著差异。
四 讨论
(一)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得分中,只有精神病性这一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项均没有显著差异。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还是良好的,而出现精神病性这一项因子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航海类专业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不一样,航海类专业大学生采用的培养方式是半军事化的管理和培训模式,而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行为表现和生活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性,也就进一步表现为精神病性的差异性。此外,他们专业的特殊性,在认知、行为和思想等方面都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存在差异,另外他们的班级特色都为清一色的男生,与其他班级相比较时显得更加地突出,在人际交往中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也不断的变化,再加上他们专业单调且频繁的训练,会让他们不断的出现苦闷的情感与心境,进一步影响对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和活力丧失等严重症状。
(二)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各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分以及各因子的得分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杨雪丽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症状因子比较中,没有明显差异[4]。这又与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有所不同,原因可能是因为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造成。航海类专业大四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情况及总分都是最高;而非航海类专业大三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因子得分情况及总分普遍高于其它年级。出现这种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所要面临的各种社会因素会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大一新生刚步入大学,大都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参与到新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再加上校园活动的丰富化,让他们可以时刻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而度过了大一的适应过程,大二、大三的学习课程也在不断的增加,可能会渐渐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各种社团的娱乐活动中,继而到了大四,又要面临着各种就业的问题和烦恼,使得大一到大四的整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水平都在不断的下降。
(三)研究的不足
在本研究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人力和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只选择了钦州学院的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也就使得研究结果受到了普遍性的影响。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类型比较少,从而有部分数据未能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和探讨,难以进行后部分的原因讨论,以至于后期的讨论不够充分。若以后的条件有所改善并允许,可以将被试的范围扩大,对于目前整个研究的结果影响和内容的扩充都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了在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其它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航海类与非航海类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都存在显著差异;航海类专业大四年级心理健康得分最高;非航海类专业大三年级心理健康得分普遍高于其它年级。
(二)建议
1.重视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发扬优良传统,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
2.分别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不同的心理指导,特别是新生的入学阶段的心理指导和大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心理指导。
3.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不断的丰富校园的学习和文化生活,让他们可以释放心理压力和不断的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从而可以保持一种轻松且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大立,肖乐明,张素明.船员心理素质与航运安全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6:184-189.
[2]姚永辉,李启华.航海人员的心理素质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A].广东省航海学会、广东海事局、深圳海事局、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中海发展货轮公司.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广东省航海学会、广东海事局、深圳海事局、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中海发展货轮公司,2008:3.
[3]黄希庭,郑涌,罗鸣春,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5+198.
[4]杨雪丽.外语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