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整体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即新旧交替,架构对话知识联系;借助画面,引导理解对话内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对话练习;创编对话,促进知识迁移应用。实践证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深度学习,对话教学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育部2022)。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学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现有的知识、技能等进行重新架构,并能在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亲身体验、互动的方式,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提高英语综合素养。下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如何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新旧交替,架构对话知识联系
教材中的知识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彼此之间具有各种“沟通交流点”,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知识认知结构。因此,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新旧知识的交替使用,即在面对一个全新的对话教学情景时,要提前做好探究和设计,将与本课时有关的词汇、句型进行正向迁移。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复习同类的词汇和句型,还可以借助新旧知识的贯通性,丰富学生的英语对话内容(袁秀彩、范贤玲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的对话内容围绕“时间”展开,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各种数字,如制作数字卡片,将阿拉伯数字1—12写在卡片上,在教室中开展“我问你说”的互动小游戏。教师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阿拉伯数字说出对应的英语词汇,从而演变出如下对话练习:“What is this?This is five.”通过这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帮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字词汇。经过以上几轮的互动练习后,学生对各种数字词汇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时候,教师仿照课本中给出的对话情境,以“一天的生活”为例,依托多媒体设备营造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早上起床、吃午饭、晚上睡觉等,并鼓励学生结合这些场景利用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对话练习。以“早上起床”为例,学生创编如下对话内容:
A:What time is it?
B:It’s six o’clock,now it’s time to get up.
除了词汇的新旧知识更替应用,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在对话练习中也经常会使用之前学过的一些基本句型、词组等。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单元主题的对话需求,开展相应的新旧知识复习活动,助力学生在对话练习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4 My family主要教会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除了一些家庭成员的英语词汇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uncle等,在对话中还出现了Unit 3 My friends中的常用句型:“This is...”有鉴于此,在Unit 4 My family的对话教学开始前,教师从“家庭成员”的主要词汇及重要句型“This is...”入手,组织对应的温故知新活动。经过新旧知识的交替复习,学生在接下来关于“家庭成员”的对话介绍中游刃有余,大脑中也出现大量可以借鉴和应用的知识点,从而让对话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二、借助画面,引导理解对话内容
学生进行对话练习,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对话交流使用的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另一方面要了解对话的内容和目的。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而言,生硬的讲解不利于他们消化吸收对话内容,即使他们通过强迫记忆的方式在大脑中留下印象,也会因缺乏理解而很快忘记对话内容。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遵从逐步递进的原则开展深度教学,采用小学生喜欢的动态或者形象化的方式,引导他们理解对话(华燕波2021)。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3 My day为例,本单元的目标词汇主要是一些固定词组,如get up、go to school、play football、have breakfast、watch TV、go to bed等。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词组的印象,教师在课前收集整理与这些词组对应的动态图片,通过以下四个层次帮助他们理解对话内容:第一个层次,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这些动态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理解对应的词组;第二个层次,借助肢体表演的方式呈现某个词组,要求学生做出对应的动作,以play football为例,需要他们模仿做出踢足球的动作;第三个层次,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同桌之间开展“我说你做”的互动游戏,即一名学生表演对应的动作,另一名学生负责说出动作对应的词组;第四个层次,围绕以上词组,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情境,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并要求他们运用以上词组展开对话练习,从而在语境练习中充分理解这些词组的含义和用法。在这部分对话练习中,教师还将之前学过的“询问时间”的内容融入其中,形成完整的对话。具体示例如下:
A:What time is it?
B:It’s six o’clock in the evening now.
A:I usually watch TV at six o’clock.
经过以上四个层次的对话互动后,学生从最基本的对话需要的词汇开始,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动态影像、互动游戏等方式,对新知识有了充分深入的认知,又通过模拟对话情境练习正确应用了目标词汇。
三、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对话练习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让学生反复诵读或者同桌对话的练习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对话技巧,记住一些基本的对话句型和语法等内容,但是整体对话的灵活性、应用性效果并不理想,一旦脱离教材内容,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他们就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展开对话。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还要尽可能创设与对话相关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或者模拟情境中展开对话练习,并根据其对话表现从发音、语调、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不断提升英语对话的质量(宫文胜2021)。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为增加本单元对话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先将课文内容转化为“角色对话”形式,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老鼠和狮子,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对话互动。在对话练习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专业的朗读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播音员在发音、语调、情感等方面的表现方式,通过模仿练习提高其在重要句型、语法方面的对话应用能力。随后,进入分角色反复诵读环节,同桌、前后排学生之间互相配合,一遍又一遍复读课文对话内容,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课文中的几张配图,让学生合上课本,完成“看图说话”对话练习。这一部分对话教学建立在之前重复阅读的基础上,旨在检验学生对课文中对话句型、内容的吸收效果。有的小组合作效果非常不错,结合之前的记忆及自身的知识储备,高质量地完成了对话任务。以课文中“狮子被猎人的陷阱困住,老鼠帮助它逃跑”这两张图片为例,学生给出如下对话内容:
Lion:My teeth are so strong that I can go out.This net is too sturdy.How can I get out?
Mouse:Don’t be afraid,I can help you.
Lion:You’re so young.How can you help me?Mouse:You’ll know soon.
在这组对话中,负责角色扮演的学生不仅使用了课文中给出的主要句型“How can I get out?”和“I can help you.”,还发挥想象,在故事情境的衬托下,将自己假想成故事中的人物,将对话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四、创编对话,促进知识迁移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只要求学生简单重复对话内容的形式,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英语口语教学更看重他们在语言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简单而言,就是实现“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应用。因此,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思维启发的角度入手,结合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特点和能力,从实际情境出发引导他们根据现实情况创编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对话,以此训练他们对语言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易爱平、易娇艳2021)。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教学结束后,围绕“询问病情”的单元主题,教师创编如下对话场景:
(教师故意装作浑身乏力的样子走进教室,引起学生的关注)
学生:What’s wrong with the teacher?
教师:I feel a bit cold and have no strength all over.
学生:You may have caught a cold,you should rest at home.
教师:Thank you all.
以上对话情景来源于生活,通过日常的对话交流,学生能熟练应用上一堂课学到的句型“What’s wrong with...”“...have caught a cold.”“You should...”等知识进行灵活互动,真正实现了课本知识到生活应用的灵活迁移。
教师还可以根据对话主题,给出一些与之类似的场景画面,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对话创编活动。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3 Asking the way的对话内容为例,教师给出几张生活中的场景地图,围绕学生经常去的几个地点,如学校、家、电影院、公园、书店等,给出具体的路线图,鼓励他们利用自己学到的对话知识进行自由创编。以“询问去书店的路线”为例,学生创编如下对话内容:
A:I want to buy a few books.How can I go to the bookstore?
B:I know that you can take the subway,get on at Beihai Road,get off at Ninghai Road,and walk along Taiyang Subdistrict.There is a bookstore on your right.
A:Great,thank you.
学生根据图片中给出的地图线路,自由创编对话,还在对话中融入一些其他内容,以丰富对话的情节。通过这种不同情境的对话创编,学生反复应用课本中出现的重要句型“How can I go to the...”和短语“get on”“get off”“walk along”,以提高其在日常对话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结语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注重从对话思维、对话技巧、对话应用、情感体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今后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深度学习理念,不断创新优化对话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助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引用文献
宫文胜.2021.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4):39-45.
华燕波.2021.问题驱动下小学英语四阶式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以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18):11-14.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易爱平,易娇艳.2021.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3):19-25.
袁秀彩,范贤玲.2022.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11):54-5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