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提升初中篮球教学水平,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为目的,对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展开分析与论证。作者在对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特点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了在基础篮球技能教学、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篮球竞技比赛、篮球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方法,旨在通过对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攻守意识的针对性培养,进一步驱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改革创新,达到以体育人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攻守意识
就目前的初中篮球教学情况来看,多数体育与健康教师会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对篮球运动技巧的传授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上,而忽视了学生体育精神、运动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切实改善当前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这一不足,本文以培养学生攻守意识为切入点,对优化革新篮球教学方式的策略展开探究。
一、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必要性
篮球运动、足球运动与排球运动并称为世界三大球类运动[1]。其中,篮球运动具有突出的“三高一强”(高空争夺、高技巧、高速度、强对抗)特点。这既是篮球运动观赏性、多变性与竞技性的体现,也是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球类运动的明显差异所在。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引领学生开展篮球技能学习活动、篮球竞技比赛及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更有利于对青少年运动意识、运动习惯与运动素养的培养。
目前,多数学生仅仅将篮球运动当作一项放松身心、排解压力的日常锻炼项目,对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竞技性缺乏直接、深刻的认识。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将攻守意识有意识地融入篮球运动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但能有效消除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刻板印象,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提升体育运动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精神,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二、指向学生攻守意识培养的初中篮球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的认识,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基础篮球技能教学、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篮球竞技比赛及篮球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2]。
(一)优化篮球技能教学,夯实运动基础
篮球运动是一种以投篮为中心、以两支队伍攻守对抗为主要形式,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球类运动项目,具有无可比拟的对抗性与竞技性[3]。为了确保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能够在实际的篮球运动中作出有效的攻防意识转换,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在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攻守意识时,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篮球技能的教学,将攻守思想、攻防技巧有机地融入日常训练中,以此让学生的攻防意识、攻防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
例如,在指导七年级学生学习基本的移动动作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2014年快船队对阵雷霆队的篮球比赛视频,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在学生的注意力被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和运动员灵活敏捷的身姿充分吸引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在篮球比赛中,攻防转换十分迅速,双方队员要快速移动才能不被对手牵制。队员的移动速度与队伍的攻防转换速度对比赛结果有着直接影响。在这场比赛中,你们能够从杜兰特身上看出哪些篮球步法?你们知道如何在比赛中灵活运用这些步法转换攻守吗?”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将结合篮球比赛视频展开思考与探究。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慢放、倍速播放、放大、聚焦等视频播放功能将运动员的运动情况、技术动作、移动步法更具体、形象地呈现到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观看与分析全面把握侧身跑、滑步与变向跑三种基本篮球运动移动步法,并尝试从攻守战术的角度解读这三种基本步法的特点:
第一,侧身跑是一种快攻步法。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可在向前跑的过程中,侧转上体,将头转向侧后方,将双手置于身前随时准备接球。
第二,滑步是一种防守步法。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可灵活运用侧滑步、前滑步与后滑步阻拦对手的进攻。
第三,变向跑是一种攻守结合的步法。在进攻时,运动员可突然转变运动方向,快速摆脱对手的防守,完成投篮或传给队友;在防守时,亦可通过迅速转变运动方向阻碍对手的进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个性化学习见解与认识展开两两对抗的运动技巧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三种基本移动步法的使用方法,并在基础技能、基础素质得到夯实巩固的基础上,生成在实际的篮球比赛、对抗中灵活运用步法进行进攻与防守的攻防意识。
(二)创新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培养攻守心理
体能训练是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训练方法[4]。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有助于学生提升篮球运动的适应能力与运动素质水平。在以培养学生攻守意识为目的开展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将单调、机械、高度重复的技能训练转化为趣味、灵活、丰富的对抗训练,从而在有效调动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对抗中实现攻守意识的培养与强化。
例如,在指导八年级学生围绕运球技巧开展体能训练时,教师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划分原则,将学生划分为6人一组的体能训练小组,并让各小组通过抽签决定竞技对手,从而激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以摘夺“体能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为目的展开200米竞速跑、100米急停急起、胯下运球、腰间绕球、接抛球等体能训练项目与技能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对抗心理、求胜心理及竞争心理的作用下,更积极地参与到以锻炼运球技巧为重点的体能训练活动中来。
在各个小组均完成体能训练后,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抗和竞技,并设置如下(见表1)评分机制,评价各个小组的体能训练情况,得分较高的小组与其他优胜组进行对抗,得分较低的小组与其他惜败小组进行对抗,直到排出冠、亚、季军小组。
在评选出冠、亚、季军小组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励,从而在有效增强优胜组成就感与体验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竞争、对抗影响力,切实激发学生的攻守意识与竞争意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竞争意识与攻守意识的激发与强化,其团结合作意识、运用运球技巧进行进攻与防守的意识也会循序渐进地形成与增强。更为重要的是,以这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篮球运动体能训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强化与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训练效果与身体素质水平。
(三)组织篮球竞技比赛,锻炼攻守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篮球竞技比赛是锻炼学生攻守能力、强化学生攻守意识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可在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技巧、进攻防守技术后,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篮球竞技比赛,以此来让学生在实战中得到攻守能力的锻炼与攻守转化意识的增强,学会在实际的篮球比赛中灵活转化攻守,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5]。
例如,在九年级学生充分理解篮球比赛特点、比赛规则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由组建以5人为一组的篮球队伍,合理利用所掌握的篮球运动知识、篮球运动技巧及运动战术开展篮球比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作为裁判参与竞技比赛过程,为比赛活动的稳定开展与稳步进行提供保障。同时,教师可设立明确的比赛规则:5人为一组,进行半场五对五比赛,双方以罚球的方式决定发球权。从中线发球开始比赛,进攻方得分后,由防守方在中线发球继续比赛,防守方抢到球后,须移出三分线后进行进攻,先投中三球的小组获胜,失败的一组淘汰出局,再由其他小组上场继续挑战。
在各个小组理解本次“五对五”对抗赛规则后,教师可为防守方与进攻方各提供10分钟的战术商议时间,让学生根据对手情况及人员特点安排战术位置,根据战术需要规划攻防任务,从而展开公平公正的篮球比赛。
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在实际的篮球比赛中学会根据各个战术位置的攻防基本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篮球运动技巧、动作方法进行进攻与防守,得到篮球运动水平的提升,还能在结合篮球比赛规则、对手情况、自身情况及人员特点规划布置攻防战术、战术位置、攻防任务的过程中,对篮球运动的竞技魅力、对抗乐趣形成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积极参与篮球比赛的实战,学生也会学会规避攻守转换误区。例如:在快攻时,在获得球权的第一时间要迅速观察队友的所处位置,当发现队友具备快攻机会时需迅速将球传出,而不是运球;要充分利用发球时机转换攻防,而不是一味等待;要与队友相互配合,形成连续快攻局面……
(四)组织篮球游戏活动,强化攻守意识
篮球比赛虽在培养与强化学生攻守意识上有突出优势,但由于篮球运动的竞争相对较为激烈且运动量较大,过多的篮球比赛会加重学生的身体负担与运动负荷,致使学生出现受伤等运动安全问题。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时,可利用游戏活动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意识地降低篮球比赛的竞技性和对抗性,从而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为学生攻守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教学保障。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以个人对抗的形式进行运球抢球游戏,让学生在半场内每人一球进行运球移动,并在运球的同时,想方设法地破坏其他人的运球。运球被破坏或停止拍球的学生将被直接淘汰出局,在1分钟后仍留在场地上的学生则获胜。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篮球运动攻守技术、攻守能力的提升,在积极参与游戏化、娱乐化篮球运动时,其篮球运动意识、篮球运动习惯也会得到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篮球运动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极为重要与关键的项目,具有集娱乐性、竞技性、对抗性与集体性于一体的运动特点。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引领学生开展篮球运动,不但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运动能力的强化,而且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更好地彰显篮球运动的教学价值与育人优势,教师就要在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篮球运动攻守意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大对篮球教学的创新力度,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篮球运动、篮球比赛等,更加深刻地把握体育运动的竞技魅力与体育锻炼的独特乐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济.篮球运动中攻守转换意识的重要性与培养策略[J].体育视野,2023(1):113-115.
[2]鲍鹏灵.初中生篮球传球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21(36):39-41.
[3]方自云.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20-121.
[4]许少雄.如何培养初中生体育运动意识与素养[J].名师在线,2020(3):58-59.
[5]吴怀东.培养攻守意识提升篮球训练效果[J].名师在线,2018(24):51-5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