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全面的革新。板书设计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作用重大。如何提高课堂板书设计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将重点就小学语文本书设计的优化展开探讨,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书设计;教学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也在不断创新。板书作为语文课堂上的基本教学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也需要重新审视和探讨。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传统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冗长,缺乏提炼
小学语文的板书是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容的冗长,缺乏对关键信息的提炼。很多时候,学生会看到黑板上大量繁杂的信息,信息量巨大,使学生眼花缭乱,难以从中提炼出重点。这种设计方式不仅使学生难以快速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学生会更多关注一些细枝末节,忽视对课文整体的把握。而且冗长的内容也会让学生感到疲劳无聊,分散注意力,影响其后续学习状态。
(二)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传统的板书设计往往只注重文字的呈现,缺乏对图表的运用。文字虽然重要,但过于密集的文字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而且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相比之下,图表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板书风格和设计思路,有时候会导致板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
在实践中,多数教师被默认为板书设计的主体,学生只是板书信息的接收者。教师往往是先写好板书,然后引导学生按照预设的思路进行学习。教师在黑板上辛辛苦苦地书写,而学生却只能坐在座位上观望,无法真正参与到板书的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和机械。如果教师在板书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比如邀请学生上前参与,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来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板书,这样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四)与现代教育技术脱节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如多媒体、交互式白板等已逐渐成为课堂的必备元素。然而,有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板书设计方式,没有及时跟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步伐。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显得陈旧、缺乏创新,更严重的是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视野。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互动性强的在线游戏等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的特征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探索欲强烈。优化传统语文板书设计,以趣味多样、直观形象的板书形式吸引学生,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精心的板书设计不是形式化的工作,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课程内容特点,整合多种要素,如色彩、图案、布局等,让板书更具趣味和创意,让学生的专注度提高,让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更加深入,感受到语文学科的趣味和课堂氛围的愉悦,助力其学习效率提升。
(二)辅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讲授式,而大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更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优化后的板书设计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借助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为学生清楚呈现知识结构、重难点,让学生打破认知障碍,理解知识本质。有效的板书设计也可以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让教师的意图清晰化,提高了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不仅在发展学生观察力和学习兴趣上优势显著,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板书的内容,教师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归纳和判断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板书或者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教学主题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板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优秀的板书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的后续的学习中持续获益。
(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优化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也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促进。在优化板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自己要深入研读教材和课标,探索如何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由此实现教师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实践和课外学习的积累中,教师能够对比、分析不同板书设计方案、案例的优势,对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充实,探索更多样化的板书设计方法和技巧,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经验,在增强自身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之余,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策略
(一)直观形象,图文并茂
板书是一种视觉形象,是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窗口。板书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但总体原则是:直观、有趣、形象、美观。不仅要注意文字的整齐、规范、清晰,还要根据板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字体。如,有的要写得端端正正,有的可写得稍大些,有的可以写行书或草书,但不宜太草以致难以辨认。为了使板书更生动、形象,教师有时可以画一些简笔画,还可以贴一些小图片或剪纸等。无论如何设计,教师就要始终保证重点突出,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传统板书与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是现代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在板书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传统板书的直观性和现代技术手段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传统板书在展示文字和图形方面具有优势,其工整、规范、清晰的字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因此,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传统板书进行详细解读和演示。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让教学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或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过程。同时,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语文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板书绘制,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语文教师在使用现代技术手段时,也需要适度。过于强调技术性的板书设计对学生而言很难操作,并且也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偏离,影响其学习状态和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使传统板书与现代技术手段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简洁扼要,重点突出
精要的板书,源于对课文的深入钻研,来自对学生心智活动的细致观察。在备课时,语文教师需基于对教材的全面研读,领会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上课时,要在板书设计上充分体现出哪些是教学重点,哪些是教学难点。另外,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还要注意简洁扼要。所谓简洁,就是以简练的语言把丰富的知识信息条理化、脉络清晰化;所谓扼要,就是保留主干去枝叶,做到详略得当。在《落花生》这一课的板书设计中,教师首先确定了课文的主线,即“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一过程。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在板书中,使用了简练的语言,以“种、收、吃、议”四个字概括了这一过程,使得知识信息条理化、脉络清晰化。这不仅方便了学生记忆和理解,也使得板书更加简洁明了。教师特别突出了“议花生”这一部分。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在这一部分中,父亲借助花生来传达给孩子人生哲理:要“做有用的人”。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一重点,教师在板书中将“议花生”部分放大并放在中心位置,然后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其他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议花生”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我还利用箭头、线条等元素,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这样的设计使得板书更加直观、形象,以便让学生对课文的逻辑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有清楚把握。
(三)布局合理,书写规范
教师在板书时必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布局原则。整个板书设计要匀称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标题醒目、整齐;文字端正、清晰;文字大小适中;还要注意不写错别字和简化字;符号要用统一的标准简化形式等。除了对板书的布局、格式等应讲究外,教师还应勤练“三笔一画”字的基本功,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这样设计出的板书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教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笔画、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写好各种基本形体字(如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等,这样书写出来的字才规范、端正、整洁、美观。如“家”字的第三笔应写平不是写斜,“火”字先写两点后写竖,“对”字左右对称要规范,“间”字是半包围结构而不是上下结构等。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揣摩和实践。
(四)富于变化,激发情感
教师板书的字体大小和排列形式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灵活变化。如教低年级时字体要稍大些,笔画要稍细些;教高年级时字体可稍小些,笔画也可稍粗些;重点词可用红粉笔书写或用彩色粉笔勾画圈点;表格可用不同色彩的粉笔填写;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简笔画来辅助教学。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大小的渐变统一等手法来美化自己的板书设计,以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书写时要字迹工整美观;排列匀称有序或呈阶梯状、螺旋状排列;整体布局要合理规范等。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板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英勇跳崖(过程)→热爱人民仇恨敌人(思想品质)。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段落和人物的思想品质,学生可以透过板书参透课文内容的情感主旨。再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板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结论),通过这种图示式结构来概括课文内容既简明扼要又突出了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认真考虑和安排好这些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板书才能更加美观和实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突出风格,不断创新
教师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语文教师对于自身课堂教学设计的风格有所不同,在板书设计上,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挖掘自身的特长,通过板书设计来让学生感知教师的魅力,还能使板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例如,有的教师擅长用简笔画来辅助教学,那么在板书设计中就可以融入简笔画元素,使板书更加形象生动;有的教师善于运用色彩和线条的变化来突出重点,那么在板书设计中就可以注重色彩和线条的搭配,使板书更加醒目美观。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板书设计。一成不变的板书设计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降低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板书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或图案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可以尝试使用“总分总”或“对比”等不同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板书内容等。这些创新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和学习热情。在突出风格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和随意,也并非一味地照搬和借用别人优秀的板书设计方案。创新的前提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板书设计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四、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板书设计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板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媒介,更是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力的工具。在设计中,我们要注重整体结构的清晰明了,内容要精炼、重点突出,色彩搭配要和谐、不刺眼。此外,应将传统板书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学效果。让我们共同为优化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