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基于体验的初中英语思维课堂探究

发布时间:2024-05-22 09:45: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四个维度,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初中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特别是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做好初高中英语学科学习的衔接工作亦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双减”;思维课堂;课堂体验;前置性活动

  通过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1],笔者认为完整的主题情境设置、连贯的教学环节衔接、系统的语言技能训练、实用的交际能力获得、科学的认知策略汲取和独立的人格魅力培养是构建初中英语思维课堂的六个重要元素,能助力“双减”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同时,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水平,设置合理的前置性作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感官体验、多形式互动和多维度感知,对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及培养思考能力有推动作用。笔者以仁爱版英语九年级Unit 4 Topic 2 Section C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初中英语课堂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Unit 4 Topic 2 Section C的教学目标如下:通过文本阅读,初步了解与火星相关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宇宙及天文科学的探究兴趣;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读图、读前预测、信息归纳与转化、利用上下文及构词法解析生词等阅读技能,落实阅读策略教学;通过感知和了解火星特征的多维课堂体验活动,引发学生对人类宜居条件的思考,培养学生珍爱地球环境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以报告的形式描述火星概况,通过“改造火星”这一充满想象力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创造力及思维力。

“双减”背景下基于体验的初中英语思维课堂探究

  一、读前:循证思考,承上启下

  笔者在课堂伊始,设置了关联旧知、唤醒记忆的前置性教学活动。

  (一)“查”、“忆”和“看”的体验

  课前,笔者为学生布置查阅有关地球和火星特征信息的任务,激活学生对本课关联内容的探究欲望。

  课堂初始,笔者先进行导入:“In section A and B,we knew that Kang-kang and Maria talked about the spaceflight to Mars.Do you know which planet is Mars?”此时,笔者展示地球、火星和水星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课堂线索从Section A和Section B延续至Section C。

  紧接着,笔者呈现仁爱版英语八年级Unit 4 Topic 3 Section 2第三话题第二课时的听力文本,询问学生能否从中寻得例证,再次给学生提供链接旧知的机会,顺利将课堂线索从八年级的课文延续至九年级,引导学生利用文本中的线索“It looked like a big red plate of pizza.”丰富课堂的立体感。

  (二)“看”和“思”的互动

  笔者呈现教材中的另一张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at does he do?Does i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Mars?”

  上述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旨在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预测能力,也为接下来的标题选择留悬念、当铺垫、作准备。

  二、读中:循证阅读,多维体验

  (一)“思”和“读”的连接

  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以“为内容而读,为思维而教,为语言而学”和“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运用”为核心理念,强调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且有侧重的过程[2]。在激发学生的循证思考能力并设置悬念之后,笔者示意学生进行第一次阅读,同时设置选择标题的阅读任务:

  Best Title Choosing:

  A.Mars,theRomanGod of War

  B.Mars,the Mysterious Planet

  循证学习,全称为“基于证据的学习”(Evidence-based learning)。循证学习不是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解决特定问题时运用一些证据来呈现学习结果,并证明学习活动已经发生的学习方式[3]。此教学活动引用了循证学习的方式,以期达成以下学习目的:其一,引导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和整体感知,选择恰当的标题;其二,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同位语,即“the Roman god of War”,同时解开读前悬念,明确图片中的人物即古罗马战神,火星即以其命名;其三,训练学生找准标题关键词的能力,引导学生锁定标题A中的关键词“God”,标题B中的关键词“Planet”。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知到本文是有关火星作为一颗行星的说明文,故选择标题B。

  (二)“读”和“译”的训练

  笔者引用上述标题选择环节中的“mysterious”一词进行信息解译训练,旨在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达到增加学生词汇量的目的。对初中生而言,“mysterious”是一个生词。笔者通过“It is full of secret.”的解释,伴用构词法解析生词的策略,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已学单词“mystery”,进而成功获取“mysterious”的意思,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然后,笔者示意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文本首段的两个问句,延续探究火星的“神秘”氛围。笔者追问:“Would you like to know the answer of the two questions?”确认学生的阅读意愿后,示意学生阅读剩余文本,并完成归纳型选择填空。该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及归纳关键信息的阅读能力。

  (三)“译”和“感”的融合

  在上例中,在学生正确归纳出“Features of Mars”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并设置完成表格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看”和“画”的动手实操活动,感知火星的“亮”。笔者通过“看”和“思”的观察对比活动,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对比火星与地球的大小差异,同时进行生词“diameter”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知到火星的“形”。“看”和“听”的视频体验活动,可以让抽象知识可视化和具体化。同时,笔者利用文中“weigh”一词进行佐证式生词教学,成功引导学生了解生词“gravity”,让学生感知到火星的“趣”。

  (四)内化:多元体验,有效巩固

  学生需要熟悉学习内容后才能成功实现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的过渡[4]。为此,笔者设置了层层递进、形式多样的内化活动:首先,在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发掘火星的每项特征后,带领学生根据自主完善的表格信息完成句子的口头复述;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文本和图片信息,对标中考“看图写话”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及图片信息有声朗读课文。再次,隐去文本中的个别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剩余文本及图片信息朗读课文;最后,隐去文本中的更多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剩余文本及图片信息再次朗读课文,达到熟悉文本信息、训练读图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内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基于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笔者进一步设置了“Memory Game”环节,就本课目标语言和重点语法知识,以呈现图片和关键词的形式,进行再次口头复述训练。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学生的反馈达标,达到了知识复现的良好效果;未达标学生经过巩固训练,也有所提升。

“双减”背景下基于体验的初中英语思维课堂探究

  三、读后:学思结合,注重衔接

  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拓宽学生的表达路径,笔者设置了“Paraphrase Challenge”读后活动,引导学生用其他表达方式转述文本中的句子或用本单元的目标语法结构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对等替换。在实际中,学生在充分的学习理解及有效内化的基础上,能够调动认知、链接旧知、运用新知,成功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信息转换。

  在读后思考的环节,笔者设置了两个旨在提升学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具体如下:

  问题1:在地球上能跳1米高的人,在火星上大约能跳多高?

  问题2:根据目前已知的火星特征及信息,你认为火星适合人类居住吗?为什么?

  下面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

  Tom:2.5 meters.Because the gravity on Mars is twofifths as strong as it is on the earth.

  Cindy:I don't think humans can live on Mars,because the gravity doesn't allow us to live on it.

  Mike:I don't think we can live on Mars now,because there is little oxygen.It will bedifficult for us to breathe.

  Bob:I don't think we can live on Mars,because I am not sure whether there is water on Mars or not.Water is important for us.

  Jeff:I agree with them.What's more,the temperature on Mars is sometimes too low,so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live on Mars.

  从上述回答中可以看出,“合理预测—寻找线索—循证阅读—验证猜测—策略指导”的能力链条已然内化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语言综合实践的内容可基于教材,但实践活动设计要超越教材。活动的形式可有多种,如创设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鲜活的、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5]。在产出环节,笔者接续上述两个问题,设置了展示性活动:以介绍火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以思考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为迁移点,以能否使用本话题的目标语言为能力点进行小组汇报,综合检测学生的文本学习情况、思维训练结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Summary”环节,笔者示意学生在自主总结本课知识点的同时,回顾本课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不畏艰难险阻的航天精神。在课后作业环节,笔者再次紧扣“双减”政策,设置了“思考如何改造火星,使之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一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的活动。

  为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笔者设置了自主评价表(如图1),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顾本课之所学、判断文之所知、检测人之所感。评价显示学生的学习所得均能基于真实的课堂体验,学生的思维结果均能立于科学的理论依据。

  四、结束语

  在“双减”背景下,基于体验的初中英语思维课堂不仅能满足学生“趣”中学的需求,还要对标学生学中“思”的能力,激发学生思中“悟”的力量,在“内容—形式—结果”三个维度中形成正向闭环,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变量、接收多元体验、强化篇章理解、加深内涵学习,最终达到在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在实践中培养高阶思维、在思维中实现素养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PARKES N L,BRASCH J,GLONCARDI L.Nursing grand rounds:a strategy for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learning among pediatric nurses[J].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2015(30):338-345.

  KRASHEN S D.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Additional evidence for the input hypo-thesi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4):440-464.

  [4]吴云开,郑筱秋,林若.思维课堂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语言综合实践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2020(28):52-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6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