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确保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前,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育,柔性管理,班主任工作,班风建设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的班级管理方法,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柔性管理概述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性为基础的管理方法。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主要是对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优化,通过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对学生的柔性管理,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柔性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在柔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地位。柔性管理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以促进班级建设和发展。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班级凝聚力和班风,从而为班级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二、柔性管理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是“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强调管理的重点是人,而不是机械性的规章制度或流程。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将学生置于管理的中心位置,重视他们的需求、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方式。班主任需要认可这种多样性,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提供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支持。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班主任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这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沟通、定期的班会和个别谈话来实现。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鼓励他们追求个人目标和兴趣。这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柔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则。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和关系,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社交技能。情感交流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班主任应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学生需要知道他们可以向班主任寻求帮助和分享问题,而不会受到批评或处罚。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情感,包括喜悦、忧虑、恐惧和愤怒。情感表达是情感发展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班主任可以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情感交流也包括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表达情感。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他们的情感,提供情感调节的技巧和策略。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情感挑战。
三、当前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管理工作忽视人性化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常会采用硬性管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而柔性管理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柔性管理要求班主任需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有效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而当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难以发挥柔性管理的优势,很难全面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这不仅会影响到班级建设目标的实现,还会影响到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班主任过于注重管理的严谨性和纪律性,忽略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且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主要依靠硬性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需要通过柔性管理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过于注重学业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主要关注学生的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初中生缺乏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等,导致班级缺乏活力和朝气。如此,班主任很难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过于注重学业,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教育。班主任可能会过分强调学习压力和竞争,导致学生焦虑、紧张甚至抑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阻碍,他们可能在心理上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和班主任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应对学业压力,并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初中班主任管理中柔性管理的运用
(一)完善柔性管理制度,弱化行政权威性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柔性管理原则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运用方式是完善柔性管理制度,同时弱化行政权威性。
首先,完善柔性管理制度意味着建立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规章和制度。传统的管理制度通常过于刻板,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柔性管理通过制度的创新和优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弱化行政权威性意味着班主任不再仅仅以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引导者。传统管理中,班主任可能过于强调纪律的执行,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柔性管理将焦点转移到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上,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建立更平等的关系,鼓励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这种参与可以通过选举班委、制定班级规章等方式实现,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班级中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还培养了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柔性管理也强调奖励和正面激励的运用,而不是单纯依赖惩罚,认为正面激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班级活动。这种积极反馈有助于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更乐意遵守规章制度。
例如,在学习方面,我对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还鼓励全班同学向优秀同学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班上设立了“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等荣誉称号,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奖励。通过对这些荣誉称号的设立和班级管理的不断优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的质量提升。
另外,柔性管理也可以在班级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中体现出来。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合作,让他们参与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来。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自主性。学生们可以提出建议,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并负责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合作有助于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方法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班主任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个性需求和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对学生更好地引导和管理。
(二)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在班级管理中实行情感管理。情感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
例如,当班级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地引导,让学生明白错误行为的危害性;在班级管理中,要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让其他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在班级管理中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从情感上对班主任产生好感和信任。当然,在实行情感管理时要注意度。情感管理不能过度,过度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掌握好度。此外,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家校合作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分享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这种合作有助于形成一个更紧密的支持网络,以确保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获得一致的关怀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在师生沟通方面,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询问他们的近况、情感状态和挑战。这种关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要表现出真诚和关心。班主任可以表达对学生的支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使学生愿意与班主任分享问题和烦恼。班主任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展示出对知识和价值观的热爱。通过积极的榜样作用,班主任可以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此外,班主任应该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支持。这种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业上的成就,还有助于学生的情感成熟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在青春期,学生面临着情感波动和心理压力,班主任应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班主任可以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以及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三)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差异与个性
传统的管理往往是单向的,班主任和老师决定了所有事情,学生被动执行。然而,柔性管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班主任可以组织班会和讨论,邀请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让他们参与到班级活动和规划中。这种参与感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班级归属感。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建立起民主的管理制度,为学生营造出民主班级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尊重学生差异与个性是柔性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班主任应该认可这种多样性,不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要求或评价。相反,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对于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斩获。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作为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些变化进行相应的班级管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差异化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也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教育方法,让这些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培养教育方法,让这些学生也能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差异化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同时教师要注重对不同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这包括学会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目标和计划,以及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班主任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但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责任,让他们逐渐成长为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大的个体。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方法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的班级管理方法,在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家长的沟通合作以及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培.探究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2023(5):0121-0124.
[2]陶丽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学周刊,2023(20):160-162.
[3]梁雨飞.柔性管理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城市情报,2023(7):0044-0046.
[4]肖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运用沟通艺术的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8):0137-0139.
[5]周晓蕊.浅析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J].学周刊,2023(4):157-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