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分析、推理、论证的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培 养学生思辨习惯,提升思想深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综合思辨能力的相关评价标准,从而优化写作教 学,并将各项指标贯通在每个写作流程之中。利用大数据、思维导图等工具,通过学生与教师在换位思考、资料分析、推理论证、评价反思等方面的共同协作,共同完成英语写作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Critical thinking 在译成 中文时一般有三种译 法。第一种翻译成批判性思维[1],指对事物 的背 景、性质、证据以及评价等方面能够做出精确的判 断。第二种翻译成思辨能力[2],强调学生的思考与 辨析能力。第三种翻译成审辨式思维[3],源自《中 庸》中的“审问之”且“明辨之”。 这里采用使用较多 的“思辨能力”。 综合而言,思辨能力是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辨析推理、评价反思的能力。
早在 1998 年 10 月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形成独立态度的教学目标就被众多学者所重视,认为这是新世纪人才必 须具备的思维素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指出要培养学习与 思辨双重能力的结合。可以看出,培养思辨能力已 经成为高等教育核心目标之一。在信息技术时代 下,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尤其重要。如今的网络 信息量超过了之前任何时代。但是在众多信息中, 有重要的也有无关的,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有精确的也有模糊的,还有很多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甚至是反转的。 因此,能够从众多信息中进行辨别思考、去伪存真、过滤萃取,直至形成独立的观点就非常重 要。思辨是一种高层次的认知能力,需要人们具备 逻辑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多种综合 思维方式。一般来说,思辨能力呈现出三个主要特 点 : 多元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多元性是指能够从多 个角度、多种思维看待问题。批判性是指能够不断 质疑和挑战问题,具有审慎性和深度性。创造性是 指在思考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一、大学英语写作与思辨能力之间的关系
写作与思辨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写作过 程本身就是一个对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观点、推理论 证,并且实现创新的思辨过程。而对外语学习者而 言,融入思辨能力的写作训练有着高度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一方面,思辨能力高低对二语写作水平有 直接预测作用[4],另一方面,外语写作情况也反映 出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情况。二者互相促进,思辨 能力帮助写作者谋篇布局,而写作则是思辨能力的 验金石[5] 。 因此,通过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 语写作研究对提升大学生写作水平与思辨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根据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调查可知,大一新 生在刚入学时并不具备较好的思辨能力和思辨意 识。49.7% 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思辨能力; 68.5% 的 学生不懂得在英语写作中有意识地融入思辨能力 ; 55.2% 的学生表示知道在母语写作中使用支撑观点 的相关论据,但不懂得在英语写作中如 何使用 ; 61.3% 的学生表示对新生的事物做出合理的评价有 一定的难度 ; 82.6% 的学生则表示在英语写作中要 进行创新很困难。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新生对如 何在英语写作中运用思辨能力写作新颖严谨作文的 意识还比较弱,思维还没有得到训练,还没有掌握相 关的技巧。部分大学生谈到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的 差异性,他们熟悉掌握写作母语作文所需要的技巧, 但写作英语作文时却陷于格式化、套路化文章。部 分理工科学生还表现出擅长线性思维而非多角度思 考、对信息筛选、过滤、判断、评价能力不足等特点。
这些数据体现出大学新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体现出来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因此融入思辨训练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 英语写作水平与思辨能力都非常必要,也是实现双向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思辨能力评价标准
思辨能力与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呈正相关,较强 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话题、创新观点并写作 严谨有据的作文。反之,缺乏思辨能力的学生会感 觉到创新与表达的困难,作文会偏格式化,内容平 淡,观点之间相关性、联系性较差。 因此,要提高英 语写作中的思辨能力与表达水平,可以从了解评价 思辨能力标准开始。到目前,国内主要有下列几种评价标准。
首先是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模型评价标准, 分为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五个 方面[2],考查学生作文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清晰准 确,内容与主题是否相符、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 文章 结构是否逻辑清楚、有理有据 ; 文章思想是否具有广 度和深度 ; 以及文章能否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的思 辨技能。余继英的写作思辨“一体化”评价标准的 前四项与前者相同,第五项将“灵活性”更改为“公 平性”。“公平性”标准更关注作者的共情能力,也 就是说,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他人的视角, 采用体谅与理解的态度[5] 。穆从军的思辨质量六 项评价指标分别为相关度、清晰度、精确度、深度、宽 度与修辞。其中前三个指标与前两个评价标准类 似,而“深度”是指作文是否阐明问题的复杂性; “宽 度”指作文是否从多角度看问题; “修辞自洽度”是 指是否有修辞推理错误[6] 。 马利红的外语写作思 辨能力评价框架分别从提出问题、表达观点、提供证 据、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和阐释评价等六个方面去考 查学生每个流程过程中是否具有思辨意识[7]。
总结上面的各种指标,从写作来评价学生思辨 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思维能力的 种类进行评价,另一种是从写作流程进行考查。综 合起来也就是,在提出问题阶段,思辨能力表现在是 否能够根据主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包括抽象、分类、比较等 ; 在表达观点阶段,思辨能力表现在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独立性的观点,包括质疑、挑 战、辩证、创新等 ; 在提供证据阶段,思辨能力表现在 是否能够根据需要提供支撑性的证据,包括推理、演 绎、归纳等 ; 在得出结论阶段,思辨能力表现在是否 能够归纳总结并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 ; 在阐释评价 阶段,思辨能力表现在是否能够通过反思和修改,进 一步提升思维的深刻和广度,提升写作水平。从了 解学生思辨能力的评价标准出发,可以更好地掌握 如何通过融入思辨能力培养,进一步改进英语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写作质量和水平。
三、融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路径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贯通思辨能力评价的标 准,从选题、分析、推理、论证、结论与评价这几个方 面,培养学生写作清晰、深刻以及具有创新性的作文。
第一,从选择合适的选题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大 数据来发现并挑选热点话题,鼓励学生发现话题中 值得深入思考的方面。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所 选择的话题大多来自往年四、六级考试的写作题目, 或者一些写作教材中用作例文和练习的题目。但是 这些题目缺乏新颖度,跟不上社会热点,也不太能够 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要寻找新颖的话题、有启发 性的话题,可以利用大数据工具来寻找学生感兴趣 的热点,利用互联网资源、批改网等资源,来找到具 有启发性质的话题[8] 。热点且有启发性质的话题 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深度,甚至也可以选择 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学生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 查找各种观点,从中剔除无效信息,选择有用的资料 进行深度阅读。教师通过递进式提问方式,引导学 生进行总结分析,逐渐形成独立的观点。这个过程 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自己独立的思 考辨析能力,不轻易被网络上的虚假或不良信息而诱骗。
第二,从提高分析能力方面来说,写作教学可以 将写作与思维导图绘制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教 学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推进思考深度和思考广度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写作之前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避免简单罗列观点,而可以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从而做到更加清晰深 刻地分析问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 具,它图文并茂,用层级图把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表 现出来,同时通过图像、颜色等帮助学生思考、关联 大脑中的知识积累,使得思考变得更加立体。在利 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把问题从简 单推向复杂、从表面推向内在、从孤立推向关联。通 过思维导图与层级提问的结合,学生可以形成一个 立体的大纲。相对传统的三段论,学生作文的相关 性、观点之间的关联性、论述的推理性都会表现出更好的水平。
第三,从提高推理与论证能力方面来说,则需要 建立“自主阅读+资料分析+独立写作”的流程,来训 练学生根据相关话题查找、阅读、分析相关资料,并 最终形成独立的观点。根据调查,学生认为推理能 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查找和分析 相关资料,导致作文陷入空谈之中,论点空泛而没有 力度。 因此要从传统的“纯写作”或者“阅读+写作” 转变成“自主阅读+ 资料分析+独立写作”的教学模 式。在训练推理能力阶段,采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协 作写作的模式。教师准备相关材料进行导入,让学 生进行自我阅读,根据阅读和思考的内容,学生总结 出几个思考问题,根据问题利用网络以及数据库等 查找更多资料充实论点。课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学 生交流并辩论彼此的观点,找到自己观点中的不足, 课下进一步查找资料、分析数据,最终形成自己独立 的观点,并且可以从多角度使用有力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另一个培养学生多角度推理论证能力的方法是 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容易陷入 自己的思路当中,存在观点偏激或者过于空泛的问 题。训练学生从读者的视角出发完善自己的观点, 才能了解读者所需要读到的内容,了解读者可能提 出的问题。通过预测读者的需要和思维方式,能够 引导读者理解认可作者并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学 会从读者视角构思、写作并修改作文,可以有效地提 高学生自身的思辨能力[9] 。在培养学生的读者视角时,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互相讨论,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互相讨论,学 生逐渐就可以掌握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技巧。 同 时,教师登记学生初稿完成的时间,要求他们隔三天 到一周的时间再去看自己的作文,反思其中存在的 问题,再进行修改。教师可以收集两次稿件进行查 看,了解学生在第二稿时思维是否更加宽阔,是否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改进与完善。
第四,在总结阶段,要利用好评价与反思的作 用。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合起来。在评价中训 练思辨能力。传统的英语写作流程以学生提交作 文、教师给予评价作为结束。很多学生反馈不会写 结论,存在结论以一句话草草结束,或者重复前文句 子,甚至存在结论缺失的情况。事实上,评价阶段是 一个非常好的反思和修改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更 好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研究表明,结合评价的写 作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其中, 利用同伴反馈可以帮助指出作文中的浅层次思辨问 题 ; 对深层次思辨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干预[10] 。结 合学生与教师的双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辨 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有效根据反馈,完善论证过程,得出有力的结论。
第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并关注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保证 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可以看出,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提高思辨意识,才能 选择有思辨意义的作文选题,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才 能够在分析、推理、论证以及结论过程中指导学生进 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思辨能力,养成优秀的思考习惯。
四、结论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融 入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 大学英语写作水平,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 考与写作习惯,提高思辨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对未来的学术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继续探索和研究多种思辨能力培养方法,并在实践中总结和分享成功经验。
融入思辨能力的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分析、探究问题,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思考角 度。融入思辨能力的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 中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形成良好的思考辨 析习惯与创新意识。融入思辨能力的写作训练可以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获 得更广阔 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
[1]刘儒德.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4) : 62-67.
[2]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 1) : 37-43.
[3]马利红,魏锐,刘坚,等.审辨思维 : 21 世纪核心素养 5C 模型之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20(2) : 45-56.
[4]高霄,文秋芳.思辨能力及语言因素对二语写作影响的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 1) : 44-50.
[5]余继英.写作思辨“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4(5) : 20-28.
[6]穆从军.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调查[J].现代外语,2016(5) : 693-704.
[7]马利红.外语写作思辨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一项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J].语言教育,2021(2) : 23-27.
[8]杨圣柱,姜睿萍.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 10) : 138-141.
[9]李莉文.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培养——— 基于教学行动研究的探讨[J].中国外语,2011(3) : 66-73.
[10]耿峰,于书林,王俊菊.同伴反馈对提升英语辩论文思辨质量的有效性研究[J].外语界,2021(3) : 37-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