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重建课堂文化,促进人人参与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11:50: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 摘 要 ] 本文赏析了特级教师张齐华“认识平均分”一课,张老师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讲授 + 练习的方式,创新性地植 入了社会化学习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开启数学思维的进阶之旅。在整节课中,张老师让学生有准备地 学,人人提前完成学习单;让学生有准备地说,人人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过关,人人都能掌握知识;让学生有质量地提问,人人都在头脑风暴。

  数学课堂文化是指教师通过智慧地教学,营造师生之 间和谐的关系,合理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从而促 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这种文化不仅 注重学生学习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 精神、创新意识。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都是教师讲授数学知 识,学生安静地倾听、记忆并掌握数学知识,能熟练地解 决数学问题,但是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往往是被动的, 他们只是等待着教师提供的例题和练习。而社会化学习是 教师提前给学生学习资料,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在学 习小组里交换不同的意见,最后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还存 在的疑问,在全班交流中得到解决。张老师在“认识平均 分”一课中完美地阐述了社会化学习的课堂文化,为每个 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真正保障每个学生的学 习权利,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上都有所进步。
 

\

  片段一:有准备地学,人人提前完成学习单

  师: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平均分”,昨天张老师布置 了一份课前学习单,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单的内容。在这 份学习单中有学习目标,我的研究中有三个任务:任务一 是哪种分法是你心目当中的平均分,你还有方法把 6 个圆 片平均分吗,怎样分才算是平均分;任务二是 12 个桃子, 你能否用圈一圈来确定每份的数量和份数进行平均分;任 务三是有 10 个苹果,想一想每个同学能分几个,可以分 给几个同学。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提问,张老师看到每个小朋友都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组内共同学习的最 后别忘了把你提出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别的小朋友可 以帮助他来解答,实在解答不了的我们待会儿可以全班进 行讨论和交流。在最后的时候,能干的小组长可以带领小 朋友们快速完成组内过关。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组内共 学的环节,时间 15 分钟,开始。

  【赏析】 好的数学课堂文化是不仅让学生带着自己的 生活和知识经验来到课堂中,还让学生带着学习准备来到 课堂中进行学习。张老师提前一天下发第二天要上课内容 的学习单,这样学生既可以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 识,还能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哪些知识已经学会了,而哪 些知识还没有弄明白,促使学生更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未知 的知识。

        片段二:有准备地说,人人发表自己的观点

  组长: 我的目标,谁来读一读?

  生 1 :我的目标,一是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 认识平均分;二是会用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把一些物 体或图形平均分。

  组长: 我的研究,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 )里画“√”。你们觉得是哪一种方法?

  生 3 :第二种,因为每份都是 2 个,平均分是每份的 数量要分得一样多。其他两组每份的数量不一样,所以不 能选。

  组长: 第三组为什么不选,把第三份的 1 个给第一 份,这样每份都是 2 个了,每份不是一样多了?

  生 4 :不能移动之后一样多的,要原来每份一样多才 是平均分。

  组长: 第二题,你还能把 6 个圆片平均分吗?

  生 2 :我们可以分成 2 个 3 ,6 个 1.

  生 3 :我有一个疑问,单个分的话好像不叫平均分?

  生 1 :我认为是平均分,一个一个地也是在分,而且 每份是一样多的。我还有补充,还可以 6 个圆片圈在一 起,分成 1 份。

  生 2 :我还有不同的分法,半个半个分,可以分给 12 个人。

  组长: 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平均分?

  生 1 :我觉得把一些物体或图形分成几份,每份同样 多,这才叫平均分。

  组长: 大家都同意吧?那我们进入第二个任务 … …

  【赏析】 数学课堂文化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和信任。教师应该平等、善意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 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维过程。任何学生的问题和回 答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真对待。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 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他们探索和实 验的空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每个组长带着组内的同学 一起开展学习单的分享活动,这样既可以给组长锻炼领导 力的机会,还能给予每个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就如我们 看到的组长带着组员一起研究“我的研究”中的每一个学 习任务,他们共同分享、补充、质疑,从根本上了解平均 分的数学本质。同时,每个学生围绕平均分这个知识点还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共同解决同伴的数学问题。

  片段三:有目的地过关,人人都能掌握知识

  组长: 每个同学看“组内过关”这部分,我们先独立 完成,再校对答案,看看大家有没有掌握了平均分的知识。

  组长: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2 :第 1 题, 10 块饼,每 2 块一份,分成了 5 份。 第 2 题, 15 块巧克力,每 5 块一份,分成了 3 份; 每 3 块一份,分成了 5 份。

  组长: 我对今天学习的平均分做一个总结,平均分 是要把一堆物体或图形中每份要分得一样多。我们来解 决刚才有同学提出的“单数可以平均分吗”,大家有什么 想法?

  生 1 :我找到了 15 可以平均分成 3 份,每份 5 个; 也可以平均分成 5 份,每份 3 个。还有 21 也可以平均分, 3 个 7 是 21 ,7 个 3 也是 21 ……

  组长: 那平均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

  生 4 :分东西的时候可以做到公平了,也更快。

  【赏析】 数学课堂需要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教师可以 组织小组活动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 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着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 合作和沟通能力。“组内过关”里的练习题是本节课的核 心内容,有助于检测全体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知识。组长 带领小组组员完成了“组内过关”,并及时分析和订正了 这些题目。在剩余的时间里,组长还和组员一起解决了大 家提出的问题,促进了大家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片段四:有质量地提问,人人都在头脑风暴

  师: 刚才每个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得非常 投入,我特别要点赞。有的组长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会组织 会追问,还有的组长竟然能够在讨论结束以后进行复盘和 总结,真心为大家点赞。接下来进入我们非常熟悉的提问 和答疑的环节,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出 示:①怎么分才算平均分呢?②为什么只有双数可以平均 分呢?③平均分有什么用?④单数可以平均分吗?⑤今天 的学习对生活有什么用处?⑥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分吗? ⑦单数能平均分吗?双数呢?⑧今天为什么要学平均分, 与前面学习的乘法、加法有联系吗?)在这些提问中,张 老师梳理了一下,第一类是怎么分才算平均分;第二类是 为什么只有双数才可以平均分,单数可以平均分吗,平均 分可以一个一个分吗;第三类问题质量非常高,我觉得能 够抓住今天学的内容和以往内容的联系和区别,这样的问 题很高级;第四类是学了平均分有什么用。

  师: 我们来聊聊这些问题,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怎样 分才算是平均分?

  生: 我觉得每边分得一样多,6 个圆片,(下转第 54 页)有基础上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开放式课堂构 建基础上,使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稳步提升,推动学 生的持续发展。

  (五)创设线上答疑活动,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也提出了要求,为使开放式 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展现,教师可以开通线上答疑解惑的服 务,以校园网或线上教学软件作为载体,打造线上交流平 台。对此,学生不但可以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还可以掌 握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可借助线上直播模式,定时和学生 沟通交流,解决某一段时间内遇到的疑难问题,助其通 关。教师还可以借助线上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设 置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借助开放性的 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 章“概率初步”后,教师可进行线上答疑,如部分学生对 各种概念容易混淆,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将本单元 中涉及的各种概念串联起来,异同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 前。另外教师还可鼓励全班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想一想通过哪种方式可使概念记得清楚明白,从而在借助 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出现错误。或者教师还可 将在线上带领学生玩可使脑洞大开的“掷骰子”游戏,在 几轮结束后,可询问学生掷骰子时上面点数为 8 的可能性为多少、为 6 的概率是多少,借助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解答 学习中的疑惑。借助创设开放式课堂,使整体教学效率逐 步提升。
 

\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需 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调整,逐步优化教学目标, 使减量增质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开放式课堂活动的创建 恰好可满足以上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施深 层次学习,进一步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实际创设环节 中,教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 本,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的同 时,使其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景书楷 . 开放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J]. 数学大世界 ( 上旬 ),2021(8):59-60.
       [2] 张学文 . 刍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开放式课 堂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教育 ),2021(13):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70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