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学生课堂幸福感的调查与研究—以初中英语课堂为实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07 14:14: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解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对我校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英语课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对此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教学;幸福感;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目前从课堂层面对中学生的课堂幸福感进行的调查和研究还很少。笔者在中国知网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课堂幸福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010年至2020年间文章857篇。以“学生课堂幸福感”为关键词检索,检索到2010年至2020年间的文章仅为133篇。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幸福感关系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对学生课堂幸福感现状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学生课堂幸福感的评价还是一种被忽视的评价行为。

  鉴于此,本文以我校4个班级为对象,调查与分析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现状,并对初中生的课堂幸福感进行归因分析。

  一、幸福课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幸福课堂进行了界定。张小忠认为,幸福课堂应是“动”的课堂,“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幸福课堂也应是和谐的课堂,和谐课堂需要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幸福的课堂还应是促进学生走向成功的场域,成功的课堂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李明高指出,幸福课堂具有自由与民主、轻松与快乐、有趣与生动、创新与挑战、合作与自主、分享与交流等特征。幸福课堂往往体现在三方面。从情感方面来说,幸福课堂是师生在课堂上一起成功合作形成的快乐体验,表现为师生在课堂上状态是安全的、放松的、自由的。从感官上来说,幸福课堂是师生在课堂上体验到的开心快乐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状态。这种学习氛围和生活状态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上是开心的、快乐的。从价值观上来说,幸福课堂是师生在课堂上自我成长后获得共同价值观的一种成功感。因为这种成功感,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发挥内在的潜能,每个学生在班级内都有存在感,找到了师生、生生以及与学习内容之间应有的关系。

  陈洪岩通过《中学生英语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发现,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幸福因素主要源于:①学习成绩;②学习内容;③教学方法;④学习环境;⑤师生关系。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幸福感应体现在三方面:①良好的学习氛围;②愉悦的心理体验;③满足感的达成与实现。

关于学生课堂幸福感的调查与研究—以初中英语课堂为实例论文

  二、初中英语幸福课堂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我校初一至初三年级各两个班350名学生。

  (二)研究工具

  为了能比较全面地调查和反映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现状,笔者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查阅了国内和国外有关学生幸福感的大量资料,参考了段建华、付丽丽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内容、结构及形式,结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根据李明高对幸福课堂特点的阐述,笔者研究并编制了初中学生英语课堂幸福指数的调查问卷。

  问卷从三个维度设题,共16题。为了避免受测学生的定式反应,问卷的不同维度和正负向题目交叉排列。①生存状态。问卷调查从教师因素、同伴因素、个体因素、学习内容等方面设题。②学生体验。问卷调查从学生参与课堂热情、参与课堂活动感受两方面设题。③自我实现。问卷调查从获取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三方面设题。问卷采用了五级计分制,从1级到5级进行评分,要求被调查学生在五级计分制表上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总分采用总均分计得,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问卷在正式实施前进行了检测,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定性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笔者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级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访谈内容为:①在英语课堂中,你感到最愉快的事是什么?②你心目中的英语好课堂是什么样子的?③说一说你在英语课堂上印象最深的最开心的两件事和最不开心的两件事。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准确了解学生成绩与课堂幸福感的相关性,调查问卷放在期中考试后的一周内进行。为了保证本次调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调查问卷设置了指导语,强调不记名调查。调查问卷由本研究组成员利用课前10分钟说明测试要求后让学生当堂完成。笔者共收到有效问卷332份。

  测试结果使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了系统的统计。笔者还将两种研究方法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比对,旨在较精准地了解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现状。

  (四)结果分析

  (1)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的总体特点(见表1)。

关于学生课堂幸福感的调查与研究—以初中英语课堂为实例论文

  初中生课堂幸福感处于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平,女学生的课堂幸福指数得分略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初中生的课堂幸福感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与付丽丽(2010)对初中学生课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2)初中生英语课堂各维度幸福感差异统计分析。研究可知,初中生的生存体验的幸福感高于其他两个维度,反映出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英语教师教学素养明显提高。学生体验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维度,反映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没能够充分地关注和有效地被培养。情感态度是决定和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从访谈中也了解到有一些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只关注他们这一课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不少教师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

  (3)初中生英语课堂不同层次学生幸福感差异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初一、初二学生的英语成绩跟其课堂幸福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在初中三年级,学习成绩与学生幸福感的关联不十分明显。我们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初三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我们从访谈中也了解到了初三的学生“几乎每周都进行一次测试,苦不堪言”;二是进入初三,“应试思想”主导着教师的授课方式,不少英语课堂上存在着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情况。我们通过访谈获知,不少学生将“教师讲,学生记”的授课方式列为他们课堂上不幸福的事。

  (4)初中生课堂生存状态各因素差异统计分析。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因素和学习内容因素的平均分要低于其他两个要素。结合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让学生感到压抑。实际上,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让学生享受智慧生成的成功的课堂才能使其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此外,有意义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益于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实效,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一些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整合、重组教学素材,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乏味。

  三、调查结果对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启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学习英语,让学生初步形成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在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负面的情感态度不便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正向的情感态度能不知不觉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推动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

  (一)提升情感关注度:走进学生心灵、感知学生的情感世界

  幸福感是情感的一种。首先,走进学生心灵,关注每一个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作为鲜活的人,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幸福生活。其次,打造幸福课堂。教者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感受,为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最后,转变评价方式。摈弃“应试教育”的观念,抛弃只要分数高,孩子英语学习就快乐、幸福的观点。尊重差异性,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机会,从多向度的比较中发现优点、鼓励进步。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创造一种平等感和安全感。

  (二)突出课程优势:课堂教学应重视“人文性”的培养和挖掘

  人文教育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承载的是文化,表达的是思想。英语语言同样具有魅力,优秀的英文作品同样能鼓舞人、引领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熏陶,通过自身对文本的感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既能夯实英语学习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能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师生一起进入曼妙的英文世界。如果没有深度走进文本,很难体会其中的艺术美和人文性。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人文性的培养和挖掘,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幸福指数。

  (三)优化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习惯养成

  鲁子问等指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能够掌握并善于运用学习者策略,因为学习者策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水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渗透学习者方法的训练。“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课堂样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英语知识架构体系,以学生活动为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由于英语是一门比较枯燥且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学科,所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进行充分引导,将学生引入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等各种方式来巩固提高所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对这门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又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因为习惯至关重要。其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探究学习来掌握这门知识,锻炼他们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最后教师要提供更多参与课堂学习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对教师所教知识有更好的应用和理解。这些策略都能有效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幸福指数。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只有某种观念经过了体验者自己的内化、认同,即变成主观的东西,才能由此引起相应的获得感、幸福感。快乐情感产生是人与环境、人与活动体验不断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从而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本研究表明,目前我校初中生英语课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这种水平与“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教学的终极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幸福地存在于课堂之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是初中英语教学,同时也是其他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追求,更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所在。鉴于目前课堂幸福感评价的缺失,笔者建议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尝试将学生的幸福感评价纳入课堂评价。当然,受制于诸多因素,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仅为我校三个班级的学生,因此代表性有待商榷,相关调查分析不足以反映全体初中生的幸福感程度,对初中生幸福感的更大范围的调查与研究及课堂各要素对初中生幸福感的影响还需在今后做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付丽丽.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2]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3]石国兴,杨海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4):238-241.

  [4]李明高.幸福课堂:意蕴、特征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2):41-46.

  [5]张喜忠.构建幸福课堂追求幸福教育[J].辽宁教育,2012(10):52-54.

  [6]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9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