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儿童早期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 和偏好,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将音乐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音乐。本文主要讨论了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并针对如何实现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提出建议和策略。
[ 关键词 ] 幼儿教育,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指导策略
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 趣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作 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在 学习中认识美,体会美。在幼儿园里, 大多数的孩子都比较活泼好动,所以 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适当的游戏,让 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 思考能力。教师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 来,可以达到 1+1 大于 2 的效果。这 让孩子们获得更多学习体验的同时, 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游戏化教 学”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游 戏”和“学”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玩”来实现与幼儿的互动, 通过“玩”把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传达 给孩子,其教学的成效要远远大于简 单的教学。
为何儿童对玩耍的兴趣更大?其 原因在于其“及时反馈”的作用,使 其能够适时地为受试者提供一种满足 感和经验感,从而使原本单调乏味的 学习过程,也能成为一种趣味盎然的 活动。将游戏和学习结合起来,让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有趣起来,从而促使 幼儿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 中实现了知识的吸收。
二、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重要 作用
(一)促进儿童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大多数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 力都不够成熟,而且在幼儿园里,他们 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在音乐课 上,如果教师在游戏中进行适当的引 导,那么孩子们就可以根据兴趣来进行 学习,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使 音乐学习变得有趣,让他们不会觉得学 习音乐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了。
(二)对儿童音乐记忆力的加强
儿童在学习音乐这一科目时,既 要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使幼 儿善于发掘其艺术特征,这对音乐教 师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 将音乐融入游戏之中,那么孩子们就 可以转换思维来思考音乐,从而简化 他们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让音乐进入 幼儿的内心。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游戏化教 学的现状
(一)幼儿教师方面
幼儿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组织者, 其对音乐教育的理解与职业素质是影 响其能否成功实施和全面完成教育目 的的重要因素。首先,一些教师对儿 童的音乐教育缺乏足够的理解,忽视 了儿童的发展层次和真正的需要,对 “玩”的表面形态进行了盲目的追逐, 而忽视了其内在的精神意义。其次, 幼儿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幼儿的 音乐素养、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和对基 础乐理的理解不足,严重影响了儿童 的音乐活动与游戏教学之间的协调。 另外,一些教师缺乏对游戏式教育理 念和能力的培养,导致了课堂教学的 实践成效不理想。
(二)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港湾”,是 教师们实现教育理想的地方。要实现 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性教学,光靠教师 的努力是不够的。幼儿园音乐活动的 游戏型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师的全面支 持下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对“游戏教学”的重视 程度还不高,造成了游戏教学的低效。 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
1. 精神上的支持力度不足
一些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不能为教 师营造足够的发展空间,不能激发他 们对新的学习方法的探究和尝试,致 使他们只在各种工作中忙碌,渐渐失 去了探究的热情。
2. 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持
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要做到教育 性、游戏性、音乐性的统一,必须有一 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和必要的材料支撑, 幼儿园要配备相应的音乐设备和材料。 没有所需的物资,教师的很多点子就 会停留在想象中,无法付诸实施。
3. 缺乏就职后培训
一些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构成不够 均衡,制约了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教学 的开展。在幼儿园的职业教育中,由 于缺乏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规划, 只采用“一刀切”的训练方式,未能 有效地处理好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 和制度化建设问题。
(三)教学形式方面
1.“被游戏”问题严重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 戏是儿童的生命。”要让孩子的生活充 满生机,就必须充分利用课程设计, 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各种游戏,激发 他们的积极性,并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 下,一起完成各种游戏。然而,从目 前我国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性教育 情况来看,儿童“被游戏”的问题比 较严重,如教师会预先设置好游戏过 程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参加, 但他们的积极性很低,大部分时候都 是“表演式”游戏,没有真正去体验 游戏的乐趣。
2. 游戏内容与音乐教学脱节
在制定儿童音乐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不同的游戏目 的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到音乐中 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 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提高他们的音 乐鉴赏力。因此,游戏教学的终极目 的在于推动儿童的发展,实现其最初 的教育目的。然而,在实践中,一些 教师在制订音乐活动计划时,往往会 将游戏与音乐的教学内容分开,将大 量的时间用于指导幼儿进行游戏,忽 视了音乐知识的渗透,致使儿童对基 本的音乐知识掌握不到位,影响了教学 的整体水平。还有一些教师在采用游戏 化教学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游 戏化”的水平上,造成了与音乐相关 的教学内容相去甚远,这种游戏化的 教学方式很难将音乐和游戏进行融合。
四、强化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 的策略
(一)营造情境氛围
在进行儿童游戏时,教师必须为 儿童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和游戏的环 境。在建造设施的时候,首先要考虑 的是游戏和活动场所。在玩具方面, 幼儿园里最常见的玩具是积木、秋千、 毛绒玩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儿童的学习需要也随之发生变化。因 此,幼儿园要顺势而为,在园内的空 地上及时增加一些新的玩具。
要让游戏的开展具有时代性,教 师必须从教材和场地两个层面进行创 新。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简 单的电子琴、打击乐器等等。孩子们 在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乐器之后,慢慢 地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 行音乐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孩子 们讲解一些简单的歌曲或者乐曲,让 他们学会用这种方式来练习,并从自 己的作品中体会到快乐,而且,当他 们完成了一段乐章之后,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和探 索充满了动力。在活动场所上,教师 可以给孩子增加体育器材,让他们跟 着音乐做体育运动,如设置早操、课 间操等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 活动中,处处都能感觉到它,从而潜 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音乐感知。
(二)教学理念主体化
从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音乐游戏 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过分强调音乐 技巧,过分注重幼儿的成绩,忽视了 幼儿的需要,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目的 的音乐教育思想。为此,我们建议幼 儿教师应认真研读《3 ~ 6 岁儿童学 习与发展指南》,领会其所蕴含的幼 儿教育精神,确立“以幼儿为中心” 的教学思想,以幼儿的实际状况和需 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重视儿童 的主体性;在幼儿的音乐游戏中,应 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幼儿的探 索,促进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参 与;二是尊重儿童的差异。每个孩子 都是独立的个体,尽管生活经历、音 乐基础都很有限,但是由于家庭教育、 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在 音乐理解和表现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人 状况,尊重其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 并以此作为制定音乐游戏活动的基本 依据。
(三)教学材料具体化
音乐具有艺术性,儿童在学习音 乐时,往往要借助乐器、人体动作、 动画视频、图形符号等外部辅助。因 此,在幼儿教师组织和安排音乐游戏 的时候,要灵活地使用上述的辅助教 材,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体。 比如,在学习《数一数》这首歌曲的 时候,从歌曲的名称就可以知道,这 首歌的意图是让孩子们学会数数。因 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大象、小兔子、小鸭子、小狐狸、小刺猬等 动物,并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爱的 动物,进行“捉迷藏”,并计算出不同 种类的动物。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 角色扮演等材料,加强儿童对歌曲的 视觉印象,使其更好地掌握歌词的内 涵,从而加深儿童的认知和记忆。
(四)选择适宜的音乐教学内容
教师所选的音乐作品,一方面要 满足三大音乐之美:有序性、丰富性、 情绪性;另一方面,为儿童所选的音 乐也要具有童趣,形象鲜明,简单有 趣,与儿童的感官和生命体验相一致。 高质量的音乐游戏必须与教学内容密 切相关,既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又要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和 兴趣。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 的角色,根据幼儿的好奇心、模仿和 好玩的特点,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 具体情况,设计科学高效、趣味性强、 教育价值高的游戏活动,以促使幼儿 获得对音乐更全面的认知,同时增强 对音乐的兴趣,并切实感受音乐魅力。 例如,在引导儿童学习《小老鼠》这 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播放有关的歌曲,当一首歌结束时, 教师会问孩子:这首歌中的小动物是 谁? (小耗子)它会不会走?哪种动 物是小鼠最怕的?猫怎么走?接下来, 让孩子们模仿猫科动物的步态。借由 模拟游戏,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 接着,在“图谱学习”的过程中引导 孩子们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按照图谱 朗诵儿歌,并模仿它们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互动的活动,教 师扮演猫,幼儿扮演老鼠,教师给幼 儿放音乐,让幼儿分辨哪一段像猫,哪一段像老鼠。当听到类似于猫的部 位时,教师要做相应的动作,当听到 类似老鼠的部位时,要进行相应的模 仿。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 对音乐的知觉和反应,促进师生之间 的互动,增加他们的兴趣。
(五)教师作出科学的指导
儿童的成长与学习和教师的引导 紧密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 演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地为幼儿提供 帮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改进自身 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 不断改进教学环节、改进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孩子的兴趣对他们的学习状况的影响。 教师要用平等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 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 参与到游戏中去,并从儿童的视角去 设计游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 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行培养,在音 乐教学中,协作学习非常重要。教师 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 比如唱歌比赛,或者乐队演奏,这样 可以让孩子们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 识,让他们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感受 动听的音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 对不同幼儿的特征,进行个性化的指 导。对活泼好动的孩子,教师可以为 他们准备具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并 在此基础上增加舞蹈的内容。如果是 比较内向的孩子,教师建议他们用电 子琴或者小提琴来弹奏。根据孩子的 偏好进行游戏活动的主题选择,可以 明显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
(六)教学形式多样化
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如果 没有有趣的音乐游戏化教学形式,就 无法长期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如唱歌游 戏、表演游戏、节奏游戏等,利用多 样、有趣、新颖的形式来引起孩子的 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音 乐和娱乐来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从而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在进行音 乐教学之前,教师应对音乐类型、歌 词等进行解析,并按照音乐内容的特 性来组织和编排,不要盲目地使用某 种音乐类的游戏,这样才能更好地融 合游戏和音乐,防止音乐游戏的“水 土不服”,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需要。
总的来说,游戏教学在儿童音乐 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 够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幼 儿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学 习,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记忆力和综 合素质。同时,游戏教学不仅仅是教 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 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音乐的魅力, 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 素养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静 .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 优化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 [J]. 文 理导航 ( 上旬 ),2022(9):94-96.
[2] 何蕊 . 幼儿游戏化音乐活动教 学探究 [J]. 甘肃教育 ,2022(15):107-111.
[3] 项斐 .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 化的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2(20):138- 140.
[4] 王倩 .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 化的策略综述 [J]. 学周刊 ,2021(28):171- 1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