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23 08:32: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参与者与担负者之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涉及多个方面与途径。作者以自身大学教育的实践,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的实践能力训练为例,分析了专业实践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大学生生综合素质提升模式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引用格式:刘迎辉.基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04):117-119.

         当代中国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必将成为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担负者。2018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并就有寄语—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1]。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生力军,大学学习使其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实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显著提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师范院校,下设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的历史学本科专业和旅游管理高职专业在十多年的人才培养中,摸索的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模式效果显著,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文化系历史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范式

(一)历史学实践能力范式


        我校历史学实践能力范式主要以师范生能力要求为依据设定,不同学习年段对应不能实践能力设计与安排。实践能力范式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层面:认读写繁体字,认读、背诵、分析文言文,中外历史要籍与经典解读等;专业能力层面:三笔字书写、手抄报制作、教案制作、说课与讲课等;专业应用层面:文博讲解、史辩与模拟等[2]。

\

 
(二)旅游管理实践能力范式

        文化系旅游管理专业始终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设定于训练,其实践范式主要包括基本旅游服务技能层面:口语听说和服务礼仪;专业技能层面:酒店服务技能(客房和餐饮服务技能),导游服务技能;专业拓展层面:饮食文化、茶道与茶艺、摄影摄像等。

(三)实践能力范式注重人才素质培养

        根据《历史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大纲》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大纲》要求,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设计并执行了比较严谨和贯穿专业学习始终的专业实践能力范式,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符合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

二 文化系历史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实践能力训练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依据,结合开设课程分学期进行相关能力训练。

(一)历史学实践能力训练

        大一、二学年,结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实施认读写繁体字、背诵文言文、摘读历史典籍等,通过现场展示、竞答、汇报等方式,完成历史学专业知识层面能力训练。专业能力中三笔字和手抄报等训练主要集中于大二、三年级,教案制作、说课和讲课主要在大三、四年级,配合课程主要有《教学法》等;专业应用层面能力训练一般安排在大三、四年级[2]。

(二)旅游管理实践能力训练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教学采取“理论+实践”模式完成。同时结合职业资格考试,不同专业实践能力安排在不同学期。但总体上,基本旅游服务能力训练集中在大一年级完成,职业资格能力训练集中于大二、三年级。例如,大一年级,旅游口语和旅游服务礼仪训练,课时较多,实践教学占总体课时40%;期末采取口试与展示或汇报表演的形式进行,一般不进行笔试。酒店服务技能和导游服务技能既有笔试,也以口试和展示形式,综合完成。酒店服务技能训练包括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例如,要求3分钟展示餐巾折花5中,5分钟做床服务展示,8-10分钟导游讲解等[3]。

\



          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要求全员参与,考核以展示和汇报演出为主要形式。按照学校实践教学要求,历史学采取授课教师演示、学生展示考核和教研室综合考核考核相结合的二轮实践教学考核模式,全面衡量和巩固师范生素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采取三轮制模式,进行实践训练。首先是课程教师设计并完成基本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其次是同年级教师相关课程配合的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最后是教研室与行业管理人员共同组织的综合实践技能展示汇报。

三 基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模式及对策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模式


         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品德、智、体、能四个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影响大学生就业水平与能力。一般的,复合型、经验丰富型、外向型、创新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比较受到用人单位的喜欢。专业实践能力范式与技能训练正是基于市场人才需求,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在实践训练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意识,对应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德、智、能方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历史学与旅游管理专业,连续三届毕业生考研学校集中于“985”和“211”大学;连续四年参加全国高师历史教学比赛,先后有近10名同学获奖;2016年以来,多名学生承担大创项目并公开发表论文等;旅游管理专业连续多年毕业生有高就业率、高导游考试通过率、高专升本率;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酒店对学生素质评价较高;旅游管理学生连续两年获得陕西省“旅游·酒店大专辩论赛”季军等,说明文化系的实践能力训练对提升大学生素质具有显著推进作用。因此,专业实践能力范式与技能训练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4]。
\

        新时代,专业能力范式与能力训练不仅推动大学思想素质提升,同时更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基础的知识视野和能力养成,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教育应该实施思想素质教育专业能力教育一体的综合教育模式,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

(二)基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对策

         一是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大学阶段学习仍然是主要任务,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是走进社会开始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储备。通过专业课程教师的引领,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专业认识、行业认识以及对职业和社会的再认识;同时,专业学习相较于枯燥单一的思想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最后,思想教育融于专业课程学习,能够为学生节省更多的时间,有利于大学生生活学习时间的调配。因此,专业学习和思想教育管理相结合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对策之一。

          二是思想教育活动与专业实践技能相结合。大学阶段实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都注重语言能力、协调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和训练,这些能力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专业技能为主体的活动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这使思想教育活动更有成效。因此,思想教育活动应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例如,文化系定期举办的党史党情知识竞赛、红色文化讲解、礼仪实训、茶艺与茶道、经典阅读汇报等,从知识从面、从能力层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5]。

三是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专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或突出专业实践考核的地位。

         专业实践考核往往包括的内容比较全面,且与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相一致,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考核规定,综合实践考核包括礼仪、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各种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因此,专业实践考核基本做到了对大学生的综合考核,这显然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致的,且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6]。

四 结论

         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教育、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从不同侧面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与专业技能与能力培养与训练中融合思想教育与引导,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充实,能更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敏.新华时评:做青春中国的追梦者圆梦人.中国青年网.2018.5.3http://news.youth.cn/sz/201805/t20180503_11611372.htm
[2]何振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8):13.
[3]王丽娜.王建萍.精神素质与能力培养并重的融合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8):6.
[4]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品牌院校.中国青报.2015.10.9.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5/1009/c136657-27674481.html
[5]叶丹.抓好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经济日报.2016.6.2.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02/c49157-28405680.html
[6]李波.论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J].商洛学院学报,2018(6):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