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阅读区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帮助幼儿养成正确阅读习惯的有效区域之一。研究表明,科学投放阅读材 料并满足幼儿阅读需求,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大班幼儿正处于能力发展关键期,他们不仅能独立完成阅 读任务, 前书写意识在这一时期也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基于此, 文章对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投放策略展开探讨, 结合 5~6 岁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阅读特征,从不同教育视角出发,对幼儿园阅读区材料投放提出几点策略,以充 分发挥阅读区的教育功能,使大班幼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投放策略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幼儿时期是 幼儿能力培养、观念建立、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因此, 教师在这一阶段采用科学、适宜的教育指导策略,可 获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成效。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组 织者、学习材料的投放者、学习过程的合作者。阅读 区是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区域之一。 基于此,教师应加大对阅读区材料投放的关注,提高 对幼儿阅读的重视度,充分发挥出阅读独有的教学功 能,为大班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投放原则
(一)幼本化原则
幼本化原则即教师在阅读区材料投放时,应以大 班幼儿为中心,确保材料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学习与发 展需求。具体而言, 在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投放时, 教师可以结合大班幼儿能力、兴趣、爱好、发展阶段 等方面,顺应大班幼儿实际发展需求,实现“材料服 务于幼儿”的目标,以保证投放质量 [1]。
(二)需求性原则
需求性原则即围绕大班幼儿实际阅读需求投放材 料,避免出现与大班幼儿学习需求相悖的情况。具体 而言,在投放阅读区材料时,无论是绘本图书还是辅 助性阅读工具,都应确保所投放材料为大班幼儿实际 所需,让大班幼儿与投放材料进行互动,以实现教育 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出阅读区的教育功效。
(三)育人性原则
育人性原则即教师投放的材料要发挥出原有的育 人功效,让大班幼儿能力“更上一层楼”。阅读区活动 作为区域活动组成部分,蕴含着极高的育人价值,是 帮助大班幼儿养成正确阅读习惯的关键路径。教师应 保证投放材料对大班幼儿阅读习惯养成、阅读素养发 展起积极作用,用材料助推大班幼儿健康成长,发挥 出材料的育人功能。
二、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投放策略
(一)提高阅读重视度,发挥阅读教育功能
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的投放,需要教师立足大 班幼儿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阅读素材,以保证阅读教 学的有效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 称《指南》)针对大班幼儿的阅读情况提出了明确要 求,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 的图画书,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 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等。基于此,在投 放大班幼儿阅读区材料时,教师可秉承《指南》的要 求为大班幼儿投放阅读材料,以进一步发挥阅读的教 育功能。
5~6 岁的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较强,喜欢一些角色 丰富、画面复杂的故事,自主阅读意识较高。教师可 基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其投放具有挑战性的绘本 故事 [2]。比如,绘本《作物起源》将常见的作物分为四类,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教师可将该绘 本材料投入阅读区, 让大班幼儿了解不同作物的起源、 传播、发展及相关历史,以满足大班幼儿对阅读材料 的需求。又如, 绘本《大头鱼上学记》以“幼小衔接” 为主题,通过趣味性的故事,让大班幼儿充分了解与 “升学”有关的知识,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阶 段相契合。将此类阅读材料投放至阅读区中,也可充 分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
(二)分析幼儿阅读特点,科学投放阅读材料
5~6 岁大班幼儿能力差异较大:有些幼儿阅读能力 强, 能独立完成部分阅读任务;有些幼儿阅读能力弱, 所掌握的阅读经验有限;有些幼儿前书写意识得到了 发展,喜欢在阅读过程中写写画画;还有一些幼儿喜 欢围绕着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由此可见,大 班幼儿阅读各具特点。在阅读材料的投放中,教师需 做好多元准备,以保证大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1. 以能力为线索,调整阅读素材
在大班幼儿阅读区活动中,大班幼儿阅读能力对 活动质量有直接影响。幼儿之间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 性,尤其在不同阅读项目中,大班幼儿所呈现的阅读 效果完全不同。因此,在阅读区材料投放中,教师可 将幼儿能力作为投放线索,针对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科 学投放阅读材料。
例如,针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大班幼儿,教师可投 放一些阅读难度较高、需要推理分析的绘本材料,满 足大班幼儿阅读需求,以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教育功 能。针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大班幼儿,教师可为幼儿投 放内容简单、元素清晰的绘本材料,让幼儿快速读懂 画面内容,获取良好的阅读体验。针对想象力丰富、 能独立构思情节的幼儿,教师可为其准备开放性结尾 或无文字的阅读材料等。简而言之,教师要照顾到每 名大班幼儿的阅读需求及实际能力,适度更新阅读材 料,以发挥出阅读区的教育功能。
2. 以兴趣为主导,科学调整材料
大班幼儿思维具有短暂性和不稳定性,在阅读活 动中常常会被一些突然出现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也会 发生转移。但兴趣是驱动大班幼儿对某一项活动展开 深度探究的动力。教师在投放阅读区材料时,可以大 班幼儿兴趣为主导,科学调整区域材料。
例如,在以兴趣为主导的策略下,教师可关注大 班幼儿的兴趣点,以此为线索投放阅读材料,以保证 阅读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户外自由活动中,教师 通过观察发现大班幼儿对自然植物产生了较高的探究兴趣,并围绕着“花朵的颜色”“树叶纹理”“树枝形 状”等话题展开了探讨。基于大班幼儿的兴趣,教师 可为他们提供自然科普类绘本《大自然在路上》《大自 然住我家》《了不起的中草药》《水果是什么味道》等, 以兴趣驱动大班幼儿主动阅读, 保证材料的有效投放。 又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大班幼儿 对科学知识较为感兴趣,并针对建构游戏提出了多种 不同猜想。对此,教师可为其准备绘本故事《STEAM 科学了不起》《STEAM 科学动起来》《噼啪噼啪!是静 电》《滚动吧!小粪球》《咕噜咕噜!沉下去》《啊!停 不下来》《喀哒!贴在一起啦》等,以实验小游戏、科 学现象为主题,利用阅读材料激发大班幼儿的探究兴 趣,使其获得多项能力的提高。
3. 以发展为指导,投放辅助材料
5~6 岁的大班幼儿语言经验越发丰富,且积累了较 多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在阅读区活动中,大班幼 儿语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且符号意识逐渐萌生,对 阅读材料产生了较强的探究意识 [3]。具体而言,大班 幼儿会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对某一文字、符号展开 探究,还会询问教师其真正含义。由此可见,大班幼 儿前书写意识得到了发展。基于此,教师可将大班幼 儿的发展阶段作为指导阅读区材料投放的方向,针对 大班幼儿能力投放一些辅助性材料,使阅读区材料投 放更具价值。
针对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教师可基于大 班幼儿实际学情,科学投放材料。例如,部分大班幼 儿喜欢在阅读的过程中涂涂画画,因此教师可在阅读 区投放画纸、彩笔等道具, 支持大班幼儿的学习行为, 以辅助性材料提高教育质量。又如,部分大班幼儿喜 欢记录一些符号,因此教师可为其提供表格、尺子等 道具,让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随意发挥,以 辅助性材料加深大班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印象,以获取 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结合内容,贴合主题教学需求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活 动往往围绕一个明确的阅读主题,通过具有指向性的 课程,使幼儿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基于此,在阅读区 材料投放中,教师可结合主题教学内容调整阅读区域 项目,让阅读材料贴合主题教学的需求,让大班幼儿 在阅读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 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 投 放阅读区材料时,教师可从不同教育视角出发,为大 班幼儿投放具有主题性、系列性的阅读材料,以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比如,教师可以“传统节庆”为 主题,为大班幼儿提供《好忙的除夕》《小星星的大月 饼》《筷子的团圆》《灶王爷怎么了》《过大年》等阅读 材料,聚焦节日文化,以充满指向性的阅读材料提高 大班幼儿学习质量。又如, 教师还可以“文化特色”为 主题,为大班幼儿提供阅读材料《吹糖人》《虎头帽》 《中国糖画》《送给爷爷的糖人》《中国茶》《古人的娱乐》 等,以不同习俗活动构思教学内容,让大班幼儿在阅 读中对主题活动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进而获得更为理 想的教育效果。
(四)立足年龄发展阶段,注重材料育人功能
5~6 岁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儿园教育的最后一阶 段,同时也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相比其他教育活 动,在大班最后一学年中,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教学 方式和学习内容更注重幼小衔接,以确保大班幼儿能 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学习活动。基于此,在 进行阅读区材料投放时,教师应立足大班幼儿这一年 龄发展阶段特点,结合教育主题,充分发挥阅读材料 独有的教育功能,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为大班幼儿 未来的小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以幼小衔接为主的教育阶段,大班幼儿 阅读区材料投放工作也应做出适当的转变。在阅读题 材的选择上, 教师要尽可能以“社会交往、环境适应” 为主,让大班幼儿通过阅读学习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 经验。又如,《指南》中提道:“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 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 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基于教育 活动的这一要求,教师可在阅读区为大班幼儿提供一 些可涂涂画画的材料,在潜移默化中落实阶段性教育 要求,使大班幼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阅读区 整体教育质量 [4]。
(五)家庭园所协同共育,更新材料满足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关 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 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家庭 与幼儿园是大班幼儿成长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大班幼 儿不同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可使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 提升 [5]。为充分发挥阅读区材料的育人功效,让大班 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教师与家长、园所 与家庭可针对大班幼儿的阅读展开探讨,以合作共育形式共同更新阅读材料,以更好地满足大班幼儿学习 需求。
例如,在家园协同共育中,家长与教师可针对大 班幼儿阅读兴趣、情况、能力展开深入探讨,并共同 分析大班幼儿阅读行为,以提高材料投放的针对性。 比如,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发现大班幼儿对立体书 较为感兴趣。基于这一发现,教师可在阅读区域中投 放相关材料,以满足大班幼儿的阅读需求。又如,家 长可与教师分享大班幼儿在家中感兴趣的图书,以帮 助教师提炼阅读主题、风格、特点,在班级中投放相 关的阅读素材。教师可鼓励大班幼儿开展图书交流活 动,让大班幼儿学会自主投放材料。教师也能借此机 会进一步了解大班幼儿感兴趣的图书,使阅读区材料 投放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幼儿园大班阅读区材料投放策 略展开探讨,立足教学实际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从 多视角出发,对阅读区材料投放提出了可行策略。阅 读区活动是发展大班幼儿阅读素养与帮助大班幼儿养 成正确阅读习惯的关键路径,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教师需加强对阅读区材料投放工作的重视,立足教学 实际,基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科学选择阅读素材和辅 助材料,以具有指向性的材料获取更为理想的教育效 果,提高大班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充分 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顾洁萍.幼儿园阅读活动的材料选择探究[J].读写 算,2022(36):51-53.
[2] 赵艳莉.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 2022(11):70-72.
[3] 施应应.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优 化策略[J].读写算,2022(8):61-63.
[4] 何倩.幼儿园阅读区材料的投放与指导[J].宁夏教 育,2022(3):75-76.
[5] 陈晓华.通过阅读区活动,促进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 与发展[J].山西教育(幼教),2020(4):1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