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英雄人物形象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有助于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 生的社会参与感。在立德树人背景下,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英雄人物形象, 为教师提供了育人助力。 教师应当在了解英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育人价值的基础上,联系教材内容,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与英雄人 物形象互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成长。
关键词: 初中语文;英雄人物形象;育人价值;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不仅要求学 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注重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健全,而语文学科承载着 促进初中生健全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众所周知, 英 雄人物形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诠释者,崇尚 英雄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 [1]。在与英雄人 物形象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 滋养,从而实现健康成长。基于此,统编初中语文教 材精心安排了智慧型的英雄形象、力量型的英雄形象、 领袖型的英雄形象和英雄集体群体。尽管英雄形象类 型不同,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和育人价值。在语文教 学中, 教师需要使用多样的策略, 引导学生与之互动, 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一、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
不同的英雄身处不同的时代, 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尽管他们的身体特征、个性特征不尽相同,但身上有 共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智勇双全
英雄人物不是与生俱来的。普通人在智慧、勇气 的驱动下可以慢慢地成长为英雄。鲁迅凭借满腔热 血, 弃医从文, 以笔为剑, 揭开封建主义的“吃人”本 质, 唤醒国人。杨利伟面对未知的宇宙, 勇往直前, 凭 借专业技能探索宇宙的奥秘。他们凭借自身的勇气和 智慧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的形象也在历史的 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二)理想坚定
有些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理想, 默默付出。 他们的无私付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钱学 森坚定保家卫国、服务人民的理想, 投身“两弹一星” 工程,始终坚守在国防科研一线。奥运健儿们坚守为 国争光的理想,在训练场挥洒汗水,在比赛场上顽强 拼搏。坚定的理想让一个个普通人找到了正确的人生 方向,并沿着这一方向奋力前行,逐渐铸建了牢不可 破的精神家园。
(三)勇于担当
在国破家亡之际,在社会制度僵化之际,在父母 白发苍苍之际, 有一群人勇敢地承担责任, 诠释责任, 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红军在国破家亡之际,勇于 担当,为保存革命的火种,毅然决然地踏上长征的征 途,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看到了希望。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生在哪个年代,无 论长在哪个社会,人们都要勇于担当,携手奋进,开 辟美好的未来。
总之,英雄人物形象都有智勇双全、理想坚定、 勇于担当这三大特点 [2]。这三大特点正是现代人所需 要的。初中生应致敬英雄人物,向英雄人物学习,在 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增强社会参与感,主动用实际 行动推动社会发展。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育人价值
从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看出,英雄人物形象是重要的德育资源,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具体如下: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英雄人物形象是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构成,在培 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通过阅读英 雄人物形象的故事,可以获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依 据自身的理解,采用多样的方式向他人“讲述”英雄 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又如,学生 在阅读英雄人物形象故事时,能够积极思维,深入探 寻其一言一行背后的深刻内涵,感悟英雄人物身上的 智慧、勇气、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提高思维水平 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决定着其身上具备道德的闪 光点 [3]。学生在与不同的英雄人物互动的过程中,可 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实现自我发展。 例如,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千古,是当之无愧 的巾帼英雄。《木兰诗》按照木兰从军前后的行动、表 现进行客观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一位跨马从 军、舍生忘死、淡泊名利的女英雄形象。学生通过诵 读《木兰诗》,可以在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的同时,感 受她身上美好的品质,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三、借助英雄人物形象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要想实现英雄人物形象的育人价值,教师就需要 在课堂上应用适当的策略, 引导学生与英雄人物互动。 实施英雄人物形象教学的策略如下:
(一)整合课内外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便于教师实施教学,也便于学生 获得深入探究的机会。整合课内外资源是丰富课程资 源的重要途径。整合课内外资源需要教师以课堂教学 为主,以课外教学为辅 [4]。
例如,《梅岭三章》是诗人在被敌人围困时写下的 三首绝命诗。在第一首中,诗人描述了艰难的创业征 战历程,展现出了至死不渝,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 气概。在第二首中,诗人回顾过往,正视未来,展现 出不怕牺牲,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在第三首 中, 诗人预言自由之花必将绽放, 展现出了积极乐观、 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这三首诗尽管篇幅短小,内容 简单,但充盈着大无畏的英雄精神。然而,三首诗的 创作年代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在这样的情况 下,学生很难“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不利于感 受英雄精神。针对此情况, 教师可以联系课内内容, 搜 集红军长征的图片、视频,以及本地革命教育基地的红军长征的动人故事, 加工为微课, 引导学生观看, 使 学生经历艰难的革命征程,品味红军身上美好的革命 精神,继而走进《梅岭三章》中,带着积极的情感与 诗人对话,建立深刻的认知,进一步陶冶情操。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学生与文本、主人公、作者互动的助 力 [5]。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催生多样的教学活动,驱 动学生积极体验,建构良好认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的作 用于学生的具有一定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 [6]。在良好 的情境中, 学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 主动走进课堂, 为 深入体验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白求恩医生率领医 疗团队奔赴中国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其恶劣的 环境中抢救伤病员。不幸的是,白求恩医生在抗日前 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因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 去世。毛泽东同志为纪念白求恩书写《纪念白求恩》 这篇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医生及其医疗团队 在中国战场上救死扶伤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医生 逝世的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医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和舍己为人的精神。白求恩医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其 精神值得学习。为了发扬白求恩医生的美好精神,上 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白求恩大夫》 这部人物传记电影,讲述了发生在白求恩医生身上的 故事。教师可以选取电影片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 走进艰苦的环境中,了解白求恩医生的动人事迹,感 受白求恩医生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产生进一步了解 白求恩医生的兴趣,自觉走进阅读课堂。
2. 群文阅读,建立认知
群文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 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围 绕某一或数个主题, 阅读多篇文本, 进行集体建构, 发 表个人观点, 最终就某一观点达成共识的教学方式 [7] 。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学生可以走进文本深处,透过文 字语言感受主人公的美好精神品质、作者的写作意图 和思想情感,建立深刻的阅读认知。
例如,在“家国情怀”群文阅读中,学生要阅读 《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杨礼赞》,认识英雄, 感悟英雄身上的美好精神品质。在这些文章中,作者 均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塑造英 雄人物,展现其美好精神品质。以《老山界》为例,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作者借助语言描写展现了革命战士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始终保 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昂扬向上的斗志。“就在这里睡 觉……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作者借助心理描写刻 画出了艰苦的环境,描绘了革命战士们不想在路上睡 觉但是不得不在路上睡觉的复杂心情,展现出了革命 战士们不畏艰难、奋勇直前的美好品质。基于此,教 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诵读《老山界》,圈点勾画描写革命 战士们语言、心理、神态等的语句, 让学生深入分析、 感知革命战士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在学生建构一定的 认知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白杨礼赞》,让学生找寻、分析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等内容,继续品味革命战士们的美好品质。 在这样一篇带多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受 到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净化心灵,主动向英雄人物 学习 [8]。
3. 细读为本,以情感人
细读文本是一种走进文本深处,深入理解文本的 方法。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品味细节 内容,有利于走进文字语言背后,深刻地体会其内涵 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自然而然地实现情感交流, 建 立积极的情感 [9]。
例如,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作者通 过回忆、描述鲁迅先生的笑和走路姿势、与萧红夜谈、 待人吃饭、对待青年人的来信等十四件小事,刻画了 鲁迅先生平凡的日常生活,勾勒了一个智慧、勇敢、 幽默、爽朗、关爱他人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对鲁迅先 生的尊敬与怀念之情。通过细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一 件件小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鲁迅先生,感受 鲁迅身上的美好品质。因此,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以阅读文本中的十四件小事为细读切入点,引导学生 反复诵读,品味鲁迅先生的美好品质。在学习这篇文 章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认识鲁迅先生。但是, 通过细读这篇文章, 学生可能会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尤其,部 分学生可能会迁移已有认知,感悟鲁迅先生身上的美 好品质, 自觉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 从点点滴滴入手, 不断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雄人物形象是立德树人任务落地的 助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正确认知英雄人物形象的特 点(智勇双全、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前提下,深 入探寻英雄人物的育人价值(有助于学生发展语文素 养,提升道德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将英雄人物形象 作为重要的育人工具。尤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以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为依据,挖掘相关的课 外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在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应用群文阅 读教学法、文本细读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寻文 本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如此,学生便可以在深刻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受到良 好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发展水平,提升道德品质。 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也 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让英雄情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闪闪发光[J]. 新智慧,2022(29):92-94.
[2] 穆书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革命英雄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3] 刘瑶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英雄形象教学 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2.
[4] 张野.初中语文的“英雄”主题教学研究[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21.
[5] 钟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英雄人物形象选编研 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6] 陈莹.初中教科书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形象分析[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7] 刘瑶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英雄形象教学 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1.
[8] 潘婷婷.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英雄人物形象教学研 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9] 向琴.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教育研 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