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如何借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助力学生成长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10:26: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英雄人物形象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有助于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  生的社会参与感。在立德树人背景下,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设置了不同类型的英雄人物形象, 为教师提供了育人助力。 教师应当在了解英雄人物形象特点及其育人价值的基础上,联系教材内容,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与英雄人 物形象互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成长。

       关键词: 初中语文;英雄人物形象;育人价值;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不仅要求学 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注重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健全,而语文学科承载着 促进初中生健全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众所周知, 英 雄人物形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诠释者,崇尚 英雄是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 [1]。在与英雄人 物形象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 滋养,从而实现健康成长。基于此,统编初中语文教 材精心安排了智慧型的英雄形象、力量型的英雄形象、 领袖型的英雄形象和英雄集体群体。尽管英雄形象类 型不同,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和育人价值。在语文教 学中, 教师需要使用多样的策略, 引导学生与之互动, 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一、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

       不同的英雄身处不同的时代, 有不同的人生经历。 尽管他们的身体特征、个性特征不尽相同,但身上有 共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
 
       (一)智勇双全

       英雄人物不是与生俱来的。普通人在智慧、勇气 的驱动下可以慢慢地成长为英雄。鲁迅凭借满腔热 血, 弃医从文, 以笔为剑, 揭开封建主义的“吃人”本 质, 唤醒国人。杨利伟面对未知的宇宙, 勇往直前, 凭 借专业技能探索宇宙的奥秘。他们凭借自身的勇气和 智慧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的形象也在历史的 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二)理想坚定

       有些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坚守理想, 默默付出。  他们的无私付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钱学  森坚定保家卫国、服务人民的理想, 投身“两弹一星” 工程,始终坚守在国防科研一线。奥运健儿们坚守为  国争光的理想,在训练场挥洒汗水,在比赛场上顽强  拼搏。坚定的理想让一个个普通人找到了正确的人生  方向,并沿着这一方向奋力前行,逐渐铸建了牢不可  破的精神家园。

       (三)勇于担当

       在国破家亡之际,在社会制度僵化之际,在父母 白发苍苍之际, 有一群人勇敢地承担责任, 诠释责任, 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红军在国破家亡之际,勇于 担当,为保存革命的火种,毅然决然地踏上长征的征 途,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看到了希望。苟利国 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生在哪个年代,无 论长在哪个社会,人们都要勇于担当,携手奋进,开 辟美好的未来。

       总之,英雄人物形象都有智勇双全、理想坚定、 勇于担当这三大特点 [2]。这三大特点正是现代人所需 要的。初中生应致敬英雄人物,向英雄人物学习,在 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增强社会参与感,主动用实际 行动推动社会发展。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育人价值

       从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可以看出,英雄人物形象是重要的德育资源,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具体如下: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英雄人物形象是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构成,在培 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通过阅读英 雄人物形象的故事,可以获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并依 据自身的理解,采用多样的方式向他人“讲述”英雄 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又如,学生 在阅读英雄人物形象故事时,能够积极思维,深入探 寻其一言一行背后的深刻内涵,感悟英雄人物身上的 智慧、勇气、责任、担当、理想信念,提高思维水平 和审美感知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决定着其身上具备道德的闪 光点 [3]。学生在与不同的英雄人物互动的过程中,可 以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实现自我发展。 例如,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千古,是当之无愧 的巾帼英雄。《木兰诗》按照木兰从军前后的行动、表 现进行客观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了一位跨马从 军、舍生忘死、淡泊名利的女英雄形象。学生通过诵 读《木兰诗》,可以在了解木兰从军的故事的同时,感 受她身上美好的品质,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三、借助英雄人物形象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要想实现英雄人物形象的育人价值,教师就需要 在课堂上应用适当的策略, 引导学生与英雄人物互动。 实施英雄人物形象教学的策略如下:

       (一)整合课内外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便于教师实施教学,也便于学生 获得深入探究的机会。整合课内外资源是丰富课程资 源的重要途径。整合课内外资源需要教师以课堂教学 为主,以课外教学为辅 [4]。

       例如,《梅岭三章》是诗人在被敌人围困时写下的 三首绝命诗。在第一首中,诗人描述了艰难的创业征 战历程,展现出了至死不渝,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 气概。在第二首中,诗人回顾过往,正视未来,展现 出不怕牺牲,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在第三首 中, 诗人预言自由之花必将绽放, 展现出了积极乐观、 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这三首诗尽管篇幅短小,内容 简单,但充盈着大无畏的英雄精神。然而,三首诗的 创作年代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在这样的情况 下,学生很难“穿越”时空,与诗人对话,不利于感 受英雄精神。针对此情况, 教师可以联系课内内容, 搜 集红军长征的图片、视频,以及本地革命教育基地的红军长征的动人故事, 加工为微课, 引导学生观看, 使 学生经历艰难的革命征程,品味红军身上美好的革命 精神,继而走进《梅岭三章》中,带着积极的情感与 诗人对话,建立深刻的认知,进一步陶冶情操。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学生与文本、主人公、作者互动的助 力 [5]。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催生多样的教学活动,驱 动学生积极体验,建构良好认知。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情境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的作 用于学生的具有一定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 [6]。在良好 的情境中, 学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 主动走进课堂, 为 深入体验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白求恩医生率领医  疗团队奔赴中国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其恶劣的  环境中抢救伤病员。不幸的是,白求恩医生在抗日前  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因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  去世。毛泽东同志为纪念白求恩书写《纪念白求恩》  这篇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医生及其医疗团队  在中国战场上救死扶伤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医生  逝世的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医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和舍己为人的精神。白求恩医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其  精神值得学习。为了发扬白求恩医生的美好精神,上  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白求恩大夫》 这部人物传记电影,讲述了发生在白求恩医生身上的  故事。教师可以选取电影片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  走进艰苦的环境中,了解白求恩医生的动人事迹,感  受白求恩医生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产生进一步了解  白求恩医生的兴趣,自觉走进阅读课堂。

       2. 群文阅读,建立认知

       群文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 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围 绕某一或数个主题, 阅读多篇文本, 进行集体建构, 发 表个人观点, 最终就某一观点达成共识的教学方式 [7] 。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学生可以走进文本深处,透过文 字语言感受主人公的美好精神品质、作者的写作意图 和思想情感,建立深刻的阅读认知。

       例如,在“家国情怀”群文阅读中,学生要阅读 《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白杨礼赞》,认识英雄, 感悟英雄身上的美好精神品质。在这些文章中,作者 均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塑造英 雄人物,展现其美好精神品质。以《老山界》为例, “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作者借助语言描写展现了革命战士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始终保 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昂扬向上的斗志。“就在这里睡 觉……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作者借助心理描写刻 画出了艰苦的环境,描绘了革命战士们不想在路上睡 觉但是不得不在路上睡觉的复杂心情,展现出了革命 战士们不畏艰难、奋勇直前的美好品质。基于此,教 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诵读《老山界》,圈点勾画描写革命 战士们语言、心理、神态等的语句, 让学生深入分析、 感知革命战士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在学生建构一定的 认知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白杨礼赞》,让学生找寻、分析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等内容,继续品味革命战士们的美好品质。 在这样一篇带多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掌握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受 到美好精神品质的熏陶,净化心灵,主动向英雄人物 学习 [8]。

       3. 细读为本,以情感人

       细读文本是一种走进文本深处,深入理解文本的 方法。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反复品味细节 内容,有利于走进文字语言背后,深刻地体会其内涵 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自然而然地实现情感交流, 建 立积极的情感 [9]。

       例如,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作者通 过回忆、描述鲁迅先生的笑和走路姿势、与萧红夜谈、 待人吃饭、对待青年人的来信等十四件小事,刻画了 鲁迅先生平凡的日常生活,勾勒了一个智慧、勇敢、 幽默、爽朗、关爱他人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对鲁迅先 生的尊敬与怀念之情。通过细读与鲁迅先生有关的一 件件小事,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鲁迅先生,感受 鲁迅身上的美好品质。因此,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以阅读文本中的十四件小事为细读切入点,引导学生 反复诵读,品味鲁迅先生的美好品质。在学习这篇文 章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认识鲁迅先生。但是, 通过细读这篇文章, 学生可能会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尤其,部 分学生可能会迁移已有认知,感悟鲁迅先生身上的美 好品质, 自觉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 从点点滴滴入手, 不断约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水平。

\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雄人物形象是立德树人任务落地的 助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正确认知英雄人物形象的特 点(智勇双全、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前提下,深 入探寻英雄人物的育人价值(有助于学生发展语文素 养,提升道德品质,养成良好习惯),将英雄人物形象 作为重要的育人工具。尤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以教材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为依据,挖掘相关的课 外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在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应用群文阅 读教学法、文本细读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寻文 本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如此,学生便可以在深刻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受到良 好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发展水平,提升道德品质。 在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语文学科的育人效果也 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让英雄情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闪闪发光[J]. 新智慧,2022(29):92-94.
       [2] 穆书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革命英雄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3] 刘瑶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英雄形象教学 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2.
       [4] 张野.初中语文的“英雄”主题教学研究[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21.
       [5] 钟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英雄人物形象选编研 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6] 陈莹.初中教科书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形象分析[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7] 刘瑶瑶.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英雄形象教学 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1.
       [8] 潘婷婷.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英雄人物形象教学研 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9] 向琴.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教育研 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8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