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对“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总体 思路,最后论述了“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 作为中心环节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 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 年 5 月,教育 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 “ 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 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 [2]而“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不仅是大部 分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还是外语类 专业如英语、泰语等专业的发展课程,能够为外语类 专业学生拓宽商务外贸等就业方向。通过学习该门课 程 , 学生不仅要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方法和基本技巧,运用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管理的 工作方法,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还要适应现代国 际市场,具备诚实守信、创新思维、团队意识和跨文化 素养,因此该课程具备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与思想政 治教育的双重功能 。为践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 育教学全过程”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拟对“ 国际市场营 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加以探索。
一、“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概述
“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是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商 务英语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从事外贸业 务工作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国际市 场营销是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主,研究国际企业从事国 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应用科学,它涉及营销理念、国际 市场调研、国际营销环境分析、国际消费者行为研究、 国际营销策略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掌握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运用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和管理的工作方法,开展国际 市场营销活动 。通过“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学 生能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形成国际市场营销的跨文化素养, 增强国际市场营销的实操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充分融入中国全球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当 下‘ 一带一路 ’现实背景和中国案例”[3],能促使学生了 解全球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不 仅要求学生掌握普适性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框架, 理解“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并非“ 市场营销学”课程超 越国界版图空间的简单复制,还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 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如师生通过课堂讨论共同面 对和分析中国品牌在跨文化决策方面面临的问题与 挑战,可使学生自觉意识到国际市场营销不仅是营销 逻辑推演的理性研判,还是对文化脉络比较的感性抉 择。“思想上全球化,行动上本土化”[4] 既是国际市场营 销普遍的指导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国际市场营销跨文 化素养有效的方式。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总体 思路
“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坚 持立德树人,将思政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此,教师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要对授课对象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另一 方面要将思政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下面笔者拟从三 个方面对“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总体 思路加以说明。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要想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除了要关注“德 ” 这个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还要关注“人”在课程教 学中的地位。对于“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来说, 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更应该关注课程思政教学 的对象—学生 , 这样才能真正使思政内容落到实 处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应在充分考虑综 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 评价标准等的基础上,详细了解专业学情,融合思政目标与专业课程目标,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还应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 职业素养为目标,明确思政教育内容与优化专业知识 传授,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针对教学主体在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落实课 程思政,且教学方法上要更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如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辩论、实战情景模拟实现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因课制宜,并配合多维教学评价, 从而有效地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和外驱力。
(二)优化知识体验,增强专业实践效果
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思政教育要相得益彰、相互 促进, 使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实现课程德育目标。“国际市场 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优化知识体验,充分利用 学校与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建立 校企合作关系的契机,形成产教融合,做到协同育人, 从而获取丰富的行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教学案例,实 现理论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结合。学生可以在实训室 进行实训、专项技能训练,教师可以使用多种现代化 教学手段现场授课,增强专业实践效果,调动学生学 习积极性,将教学动态化和延伸化 。同时,课程要联动 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实践专业知 识,如通过大学生“挑战杯”“创新杯”“互联网+”创业 比赛等各个等级的比赛和活动来实现以赛促学,并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各类 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专业 素质。如此,课堂不再是机械、单调的知识“灌输”的封 闭性场所,而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和促进学生专业能 力发展的开放性教学场所。
(三)使思政过程与教学产出同行
教育要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 课程教学就需要 顾及学生的智力、专业、情感与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实 现 , 因此课程思政实施过程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 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形成价值观的共振,实现知识 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 声”[5]。“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须明确课程 思政与教学产出相向而行的目的 。 以往的“ 国际市场 营销”课程一度存在大量采用国外大学教学材料的情 况,而缺乏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料, 同时课堂教学也未能体现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在 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 国企业的国际化现状、中国品牌国际营销的理论等教 学内容和设计专业实践,促使“ 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鼓励他们在国际营销活动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文化”[6],建立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增强 民族自豪感,使思政过程与教学产出实现同行,从而 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具体 方案
“ 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 课程 ’加‘ 思政 ’,也不 是在专业课程中拨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7],而应 当是“ 如盐融水,润物无声”,因此“ 国际市场营销”课 程思政教学要将教学目标细分为六个维度分解指标, 包括知识、应用、整合、价值、情感和学习目标,基于立 德树人的课程思政任务,将六个维度融为一体,巧妙、 科学地结合专业知识的讲授,设计出课程思政元素和 展示材料,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多维考核方式和评价方 法,具体如图 1 所示。
(一)确立“ 六维整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围绕课程思政,“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将思政教学 目标细分为以下六个维度分解指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 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如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和风俗知识 , 知识的来源和发展, 技术应用,产品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应用目标。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培养学生 分析、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营 销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分析方法,学会国际市 场调研、国际市场细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整合目标。结合理论知识和思政内容,把知识模 块重组,实现广度延伸、深度解读、德育内涵挖掘 。 由 一个“ 知识— 思政”点,发展到多个“ 知识— 思政”点; 由多个“ 知识— 思政”点,形成一条“ 思政线”;由多条 “ 思政线”,形成一个“ 思政面”,与“ 国际市场营销”课 程理论和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具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需要具备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理论研究与实践 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价值目标 。通过课程思政内容,帮助学生塑造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民族品牌 情怀及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铸牢学生从事市 场营销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 形成立足国内国际 双实际情况的新营销理念,实现“ 国际市场营销”课 程思政育人。
5.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感, 使其既坚定“ 四个自信”,又能立足全球多元文化,既 充满爱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同时把学生培养成 外语水平高,有诚信和责任心的国际营销实战人员[8]。
6.学习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体来说,通过案例 和项目实训,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这是 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具有实践性和活动性、主动性 和参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
(二)推进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教学内容
“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实现首先要通过与 课程特点和知识有机结合,设计出课程思政元素和展 示材料,优化知识体验,增强专业实践效果。“思想政 治教育进入课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 自然生成 ’,即由 某个课程知识点自然切入,做到水到渠成。” [9]为构建 科学的融入方式,本课程共安排了十个知识点,所有 单元均自然地融入了思政元素,具体课程思政教学内 容设计如表 1 所示。
第一,对“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进行拓展 。挖 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 , 应用知识论、 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思 维的启发;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中挖掘价值, 如通过在教学中分享大师成长道路、学科发展史和教 师个人经历等方式,挖掘其中隐藏的思政元素,从而 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对“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相关教科书的内容 进行拓展,布置课前资料阅读任务,引发学生对课程 思政目标的思考,鼓励小组集体讨论学习,在此过程 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实 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第三,“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材料要选择适当 的外语案例和国内外企业实践案例,挖掘相应的教学 资源。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分析整理中国元素,中国的 政策、意识、文化、好的价值观追求,本土化研究案例 等,包括各种含有思想政治素材的微课程、校企合作 实操项目、国内外典型营销案例、营销职业道德与修 养、时政新闻资料、相关国家战略和政策宣传网页、国 内营销发展成就、学科技能竞赛、项目申报等,并把以 上教学材料充分融入教学。
(三)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多维评价方法
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与价 值引领,这就决定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评价有所 不同。“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有效 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获得感方面的理性维度,也要 关注发展持续性方面的实践维度。”[10] 因此,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关注评价 对象,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即对学生回答问题、评价问 题的情况给予评价;对学生思政收获的评价(讨论的 贡献度、思维、逻辑、观点输出等);对课程的评价,即 要对课程及其思政目标的情况给予评价,包括资料获 取和积累的敏锐性、及时性和客观性。其次,要确定评 价体系,即采用量化评价,通过发放问卷和量表,用科 学的统计方法,对学生的道德情况进行量化评价 。最 后,要采用质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座谈,以及通 过行为学观察、教学过程的记录与描述(学生的学习 心得体会)等给予评价。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学习目标要求, “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可按期末考查成 绩占 60%、平时成绩占 40%两部分构成 。其中,平时 成绩由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部分构成 , 包含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课内学习占 20%,包括学习考勤占 5%、课堂笔记占 5% 、课堂作业占 10%;课外学习占 20%。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范围和制定的教材进 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平时成绩除了出勤、课堂展示, 还包括指定书目阅读(读书报告)、科研项目(项目申 报)、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社会实 践等,由此,最终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多维评价方法, 实现思政过程与产出同行。
四、结语
“ 国际市场营销 ”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 一 蹴而 就的,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 因此,“ 国际市场 营销”课程思政建设应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 基础上,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 学相辅相成,实现立德树人 、全方位育人的根本目 标。下一步“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还应 拓展教学的内涵深度与质量高度,继续建立更加完 善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德 育评价方法,进而形成具有完整性 、系统性的课程 思政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 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 日报,2016-12-09(1).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 OL].(2020 -05-28) [2023-04-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郑作龙,孙红霞.新时代高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设计 与现实路径构建研究[J].大学,2022(12):168-171.
[4] 温弥.“思维国际化,行动本土化”:跨国公司一体化和本土化策略 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21):83-84.
[5] 卢迪颖 .“课程思政”视域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与创 新[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2(19):81-84.
[6] 穆哈拜提·帕热提,沈建刚.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 问题探索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1):207-208.
[7] 姜杉.课程思政在市场营销专业相关课程中的融入方式与策略 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6):187-190.
[8] 齐伟伟,陈入画,曹文屹.基于课程思政的《国际市场营销》教学改 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8(20):134-135.
[9] 陆道坤.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0 (10):16-22.
[10] 张璐,张龙.课程思政成效如何评价[N].中国教育报,2021-06- 03(8).
其他作者简介:罗秋雪(1985— ),女,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企 业文化,国际市场营销。
李霧(1986— ),女,讲师,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中外 文学。
覃兰梅(1992— ),女,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跨文化 交际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