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是现阶段数学教学的研究热点,是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任务的重要途 径,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以“提炼 大概念—表征大概念—转化大概念—落实大概念—评价大概念”为流程,具体阐述了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单 元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 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 课程内容”的课程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将单元 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在 崔允漷教授看来,单元教学是以教学单元为基本单 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 目的,以大概念为统领,整体思考教学内容、设计实 施教学的活动 [1]。其中,大概念是反映课程特性的概 念,是处于课程核心位置的概念,是能用来解决实际 生活问题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大概念的引领下 实施数学单元教学。
一、提炼大概念
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第一步是提炼大概念 [2]。提炼大概念的方法有二:一是自上而下 地提炼大概念,即从《课程标准》中提炼大概念,从 学科核心素养中提炼大概念;二是自下而上地提炼大 概念,即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大概念,从数学教材中提 炼大概念。在数学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依据 具体情况,选取某种方法来提炼大概念,也可以综合 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提炼大概念。
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教师可用自上而 下的方法提炼大概念。从《课程标准》来看,“多边形 的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板块中的“图形的度量”这 一部分,重在引导学生将未知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转 化为已知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理解、掌握面积度量的本质,从中抽象出数学思想方法并灵活运用,增强 量感和符号意识,提升数学运算能力。从核心素养来 看,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的重要维度。同时, 本单元还涉及空间观念这一维度。
在空间观念的作用下,学生要利用适宜的方式转化面 积计算方法, 认知面积度量的本质。由此可见,“度量” 可以作为“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大概念。
二、表征大概念
表征大概念是大概念引领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的第 二步,是指借助明晰的学习目标表明大概念在学习过 程中是什么 [3]。国内学者以埃里克森的 KUD 三维目标 模式为基础,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制定了本土 化的目标模式——KUDB(知道、理解、能做、想成为)。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 KUDB 目标模式为基础,联系具体 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设定具体的单元目标,精准地表 征出大概念,同时明确单元教学方向。
大概念引领下的“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内容 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 过程, 面积度量的本质, 面积度量的方法、转化思想等。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体验了面积度量活动,积累 了一定的经验。但大部分学生的面积度量意识淡薄, 在 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不 容易联想到转化思想和具体的面积度量方法。基于 此,教师可以参照 KUDB 目标模式设计如下单元教学 目标(见表 1):
三、转化大概念
转化大概念是大概念引领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的第 三步,是指将学习目标转化为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 单元教学中的大概念与学习活动之间的“桥梁”,指向 大概念,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与后续学习内容 关系紧密,能帮助学生处理新问题。一般情况下,教 师可以基于大问题的四大特点,围绕大概念和单元教 学内容设计核心问题,实现大概念的有效转化。
具体地,教师可以将“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核 心问题设计为:(1)根据面积的意义可以怎样获取图 形的面积?获取图形的面积方法有哪些?(2)不同的 平面图形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计算不同平面图形的面 积有哪些共性?(3)利用本单元学到的方法可以求出 哪些图形的面积?这些问题共同指向面积的度量,便 于学生在体验面积度量活动的过程中探寻到转化思 想,并打破年级及单元之间的界限,积极探寻其他平 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或解决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
四、落实大概念
落实大概念是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的第四 步,是指借助表现性任务驱动学生探究、解决核心问 题,一步步地建构数学大概念。表现性任务是评价任 务中的建构性反应任务的一种形式,是学生灵活运用 学习成果,借助作品创作或作品展示来提供学习的证 据 [4]。有效的表现性任务不但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 结果,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甚至可以反映 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一般情况 下,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设计表现性任务。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由 9 个课时构成,围绕不同的课时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表现性任务。以 建构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的表现性任务有:(1)动 手操作,探究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感受 转化思想;(2) 亲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这 三项任务的推动下,学生可以体验数学操作活动,手 脑结合地解决“根据面积的意义可以怎样获取图形的 面积?获取图形的面积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平面图 形之间有怎样的关联?计算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哪些 共性?”这些核心问题,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习得转化 思想, 形成面积度量意识, 切实落实预期的学习目标。
五、评价大概念
评价大概念是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的第五 步,是指在学生解决核心问题、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 程中,融入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基础知识、 大概念掌握情况、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由此确定是否 落实预期的教学目标,发现教学漏洞并有针对性地进 行弥补。简单地说,教师要紧抓学习活动,关注学生 学习表现,利用多样的方式评价学生,发挥教学评价 的诊断、激励、促进作用,推动学生可持续地探究大 概念,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5]。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炼大概念—表征大概念—转化大概 念—落实大概念—评价大概念”是大概念引领下的单 元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助推教师优化传统教学,增 强单元教学效果。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紧抓新时 期的教学要求,以大概念为统领,有策略地实施单元 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静.学科大概念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研究[J].小 学教学参考,2023(8):81-83.
[2] 林芬.大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析: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教学为例[J].新教 师,2023(1):44-45.
[3] 王智杰,吴晓红.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小学数学单元 教学设计: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教育参考, 2022(2):90-97.
[4] 马正梅.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与 研究[J].数学大世界,2022(4):11-13.
[5] 王恒.大概念引领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重构[J].中 小学班主任,2023(20):44-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