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本文以山东省临沂市八 湖镇刘店子中心小学为例 , 从精心构建至善文化 、倾心打 造至善课程 、全心润泽至善课堂 、真 心 引领教师发展 、诚 心 开展家校合育等方面 , 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优质教育 , 旨在提升农村学校教学水平 ,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 让更多 农村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 , 将他们培养成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办人民 满 意 的 教 育 , 就 是 要 聚 焦 促 进 教 育 公 平 , 大力振兴乡村教育 。作为河东区最偏远农村学 校 , 借助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契机 , 学校完 成硬件设施标准化建设 , 师资配置日益均衡优 化 , 持续推进智慧教育数字化 , 办学条件有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学校就是要坚 持立德树人 , 锐意创新 , 走内涵发展 、 品质提升的 现代化学校发展之路 , 做农村孩子的 “引路人 ”, 润 泽农 村 教 育 生 态 , 努 力 让 农 村 孩 子 享 受 优 质 的教育 。
一 、精心构建至善文化
“大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亲 民 , 在 止 于 至 善 ”。农村学校 “大梦想 ”, 以 “办优质教育 , 创品牌 学校 ”为办学目标 , 围 绕 “至 善 ”这 一 核 心 理 念 , 确 立了 “臻于 至 善 , 奠 基 一 生 ”的 办 学 理 念 , 提 炼 出 “臻于至善 , 做最好的自己 ”的校训 , 形成完善的至 善文化体系 。“臻于至善 , 做最好的自己 ”, 旨在培 育学生从小树立勇攀高峰 、积极进取的精神 。依米 花生长在沙漠 , 靠 一 条 主 根 伸 向 大 地 深 处 收 集 养 分 , 5~ 7年 才 开 出 一 朵 灿 烂 绚 丽 的 花 朵 。 依 米 花 赋予学生扎深根 、重基础 、为长远的生长哲学 。 以依米花为学生成长的形象物 , 基于至善文化体 系 ,根据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确立农村学校育人目 标 : 人格至诚 、学问 至 真 、体 魄 至 健 、才 艺 至 美 、 劳 动 至 勤 , 培 养 文 明 乐 学 、 梦 想 飞 扬 的 依 米 花少年 。
二 、倾心打造至善课程
学校落实育人 目 标 , 从 人 格 至 诚 、学 问 至 真 、 身体至健 、才艺至美 、劳动至勤五个维度 , 落实国 家课程校本化 , 实施地方课程 , 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 建立至善课程体系 。
针对农村学校学生习惯基础薄弱 、 习惯养成难 的问题 , 学校课程研发团队着手进行体系化 构 建 , 开发学生 习 惯 养 成 课 程《如 依 米 花 一 样 生 长》, 将 一至六年级遵规守纪 、学习 、生活 、礼仪 、劳动等 方面的习惯要 点 梳 理 , 形 成 不 同 层 次 课 程 内 容 要 求 , 分级进行习惯养成提升教育 。在课程实施过程 中 , 学生以《好习惯每日自省记事本》为蓝本 , 每日 自觉将 “优秀习惯每天十自省 、家庭作业记 录 、安 全教育 1530记录 、每日反思 ”等项目自省评价 , 让 学生点 点 滴 滴 养 成 习 惯 。 “寤 寐 有 时 、形 象 有 美 、 行为有礼 、值日有责 、读写有法 、 听说有矩 、锻炼 有恒 、就餐有序 、公物有护 、安全有戒 ”。对照 “依米花少年优秀习惯每 天 十 自 省 ”, 学 生 每 天 检 视 反思 , 天天 强 化 训 练 。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扎 实 做 好 每 件 事 , 培养细心 扎 实 、 日 事 日 毕 的 习 惯 , 双 周 一 小 结 , 学期一评比 , 持续培养良好习惯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基 于 学 校 文 化 体 系 、 区 域 非 遗 传 承 人 资 源 、学生需求 ,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文化自信 ” “文化自觉 ”的元素和力量 , 围绕学校 “劳动至勤 ”育 人目标体系 , 我们构建适合刘店子小学学生的非遗 传承课程 , 形成《琅琊草编》《沂蒙糖画》《郯城木版 年画》等非遗实践类课程和非遗微课程体系 , 成为 市 、 区特色校本课程样板 , 被评为山东省小学优秀 校本课程案例 。非遗课程先后参与山东省在线教育 项目式学习展示和教 育 部 课 程 中 心 课 程 展 示 , 《中 国文化报》、 山东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 、市区宣 传 媒体先后进行报道 。学校创新非遗课程评价体 系 , 形成非遗教育成果展示 、非遗小传承人评选的课程 评价机制 , 将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 做文化自 信 中国人 ”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 以课 堂 、学 校 、社 会成果展示为评价主要形式的非遗教育成果展示 , 让农村的孩子走出课堂 , 走出校园 , 走进社区 , 走 进城市 , 登上市区电视台荧屏 , 在山东省 “非遗 ”特 色校本课程学科研讨会 、全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创 新实践交流会上进行非遗创作展演 , 展现农村孩子 文化自信 。学校 60名学生被河东区文 广 新 局 、河 东区教育体育局联合授予 “非遗小传承人 ”称号 , 极 大地激励学生学习非遗的热情 。
三 、全心润泽至善课堂
基于至善文化和育人目标 , 学校积极构建至善 课堂体系 。至善课堂以素养小展示 、 紧 盯 好 习 惯 、 聚焦会学习 、定位会合作为切入点 , 以学生全面主 动发展为中心 ,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体现学生 主体地位 , 落实课前素养展示 、持续性评价 , 探索 学科教学路径 , 构建 “润泽和谐 , 至善至美 ”课堂教 学生态 。
教师在集体备课研究的基础上 , 结合学生学情 优化个人备课 , 落实至善课堂理念 , 提高学生核心 素养 。各学科课堂教学都设置课前三分钟素养展示 评价 , 教学过 程 充 分 体 现 学 生 的 自 主 、合 作 、探究 、展示评价的学习过程 , 让学习真正发生 , 不断探索完善基于持续性评价的 “至读善写 ”语文教学路径 、“至思善讲 ”数学教学路径和 “至说善用 ”英语教学路径 。
特别是深度学习视域下数学 “教 - 学 -评 ”一 体化课堂实践 , 努力改变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 状 态 ,告别枯燥的讲练结合 , 以预习讲题 、课前三分钟讲题 、课中小组 讲 题 、课 堂 展 示 讲 题 、 教 师 精 讲 点拨 、练习讲题 、课后复习讲题 , 形成围绕讲题的数学学习展示评价闭环 。这样的数学学习环境 , 点燃学生数学思维 , 着重培养学生 “至思善讲 ”能力 , 坚信 “会做 题 的 不 一 定 会 讲 题 , 会 讲 题 的 一 定 会 做题 ”。在全区质量监测中 , 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名 列前茅 。
四 、真心引领教师发展
朱永新教授提出 : “没有 教 师 的 发 展 , 永 远 不会有学生的成长 ; 没有教师的幸福 , 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学校现在青年教师占比已经达到 85% ,青年教师教学学习工作热情高涨 , 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 如何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 助力农村教育质量提升 , 成为农村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加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临沂市教育局共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的 “教师专业发展 ”项目 , 市级课题 “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化构建的研究 ”得 到 立 项 , 深 化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研 究 ,创新农村教师 成 长 路 径 , 开 发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课 程《如尖毛草 一 样 生 长》, 引 领 教 师 不 断 地 修 身 、修德 、修业 、修心 、修为 , 成为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的新 时 代 好 老 师 。立足修身平台 ,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 坚定 “四 个 自 信 ”, 坚 持 好 老 师 推 介 ( 靓 出来) 、 成 长 故 事 ( 写 出 来 ) 、 讲 坛 分 享 ( 讲 出 来 )三个环节 , 做 一 名 有 “理 想 信 念 ”的 好 老 师 ; 立 足修德平 台 , 全 面 落 实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和 十 项 准 则 ,坚持做好师德 大 教 研 、 师 德 大 家 访 、 师 德 预 警 等三个环节 , 做一名有 “道德情操 ”的好老师 ; 立足修业平台 , 探索学 科 课 程 实 施 路 径 和 全 学 科 育 人 策略 , 坚持整合教研科研 、共同体成长 、课程开发等三个环节 , 做一名有 “扎实学识 ”的好老师 ; 立足修 心平台 , 坚持读书积累 、爱好文体 、外出学习三个 环节 , 做一名有 “仁爱之心 ”的好老师 。通过教师专 业发展课程的实施 , 新教师站稳讲台 , 青年教师快 速成长 , 涌现了一 大批骨干教师 , 助力学校教育快 速发展 。
学校坚守 10年融合互动教研 , 融合集体备课 、 问题教研 、主题教研 , 坚持学科集中教研和共同体 分散教研互动 , 落实学校教研规划 , 让教研活动制 度化 、常态化 。 间周进行学科集中教研与共同体分 散教研(周二语文 、周四数学 、周五英语) 相结 合 , 优化集中教研围绕 “生本至善课堂 ”建设中的 “目标 评价一体化 ”集体备课流程 : 单元解 读 研 讲 — 课 时 先导研究课研讲 — 评课研讲 — 课堂评价研讲 — 单元 教学问题研讲 ; 开辟共同体活动实效性 , 围绕 “生 本至善课堂持续性评价 ”的主题 , 进行课堂展 示 — 查找问题 — 集中研讨 — 教学反思 。开展骨干教师示 范课 、新上岗教师过关课 、外出学习汇报课和专题 研讨课 等 , 评 讲 结 合 , 提 高 教 师 课 堂 研 究 与 教 学 水平 。
五 、诚心开展家校合育
让家长成为学校的 “合伙人 ”, 携手家校共育成 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 。 学校通过 “家长学校 ”“我 与孩子同上学”“家长大课堂”“教师大家访”“教师联 系学生 ”, 探索班级 、家庭 、学 校 、社 会 互 动 的 家 校共育新路径 , 形成教育合力 。
家长学校 。学校建立各班 、各学部的家长委员 会 , 设立家委会办公室 , 拟定家委会章程 , 充分发 挥家委会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每学期组织一 次大型家长学校互动交流会议 , 成为全体家长 “如何做 好家庭教育 ”的最大课堂 , 校长讲堂 、班主任讲堂 、 任课教师讲堂 、优秀家长讲堂 、学生一封信 、学生 学习展示等多种形式 , 极大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 。
我与孩子同上学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 管理和班级管理 , 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 给 学校 、班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 开展 “我与孩子同 上 学 ”家长志愿者行动 。早上 , 家长和孩子 一 起到 学 校 , 全程参与 一 天的校园生 活 : 门 口 执 勤 、上 课 、 做课间操 、吃饭 、批改作业 、路队放学 。家长对于 学校工作有监督 , 深深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 , 拉近 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每天都是家长开放日 ”现在已 经坚持了六年 。
教师大家访 。教师每学期一次大家访 , 走进社 区 、村庄 , 到学生家中 , 与学生及其家庭 “零距离 ” 沟通 。教师大家访进一 步接触学生 、家长 , 增进彼 此情感 , 凝聚家校合力 , 增强教育活动实效 。
社教课程 。学校积极拓展社区教育资源 , 引入 社会人员走进学校 , 给学生和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 训讲课 , 让他们收获不一样的知识 。如医院医生进 行健康教育讲课 、消防员进行消防知识讲课等 。
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 : “教育的本 质 是 一 棵 树 摇动另一棵树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 一个灵魂唤 醒另一 个 灵 魂 。”班 家 校 社 教 育 互 动 , 立 足 农 村 学 校 , 在互 动 中 碰 撞 , 在 互 动 中 , 学 生 、 家 长 、 教 师 、社会人员都受到教育 , 形成人人育人的农村教 育生态 。学校在市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名列前茅 , 连 续被评为河 东 区 模 范 学 校 , 2021年 被 评 为 临 沂 市 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成为 区域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一 面旗帜 。
参考文献:
朱永新 . 新教育实验[M]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8: 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