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9 16:33: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和前提,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数量以及对词汇的运用能力直接决定其英语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分析当前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现状,提出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提升其认知思维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词汇教学;原型范畴理论

Enlighten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LI Huan,YANG Fe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Abstract:Vocabulary is the foundation and premise of learning language,the number of English vocabulary mastered by students and their ability to use vocabulary directly determine their English achievement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students’vocabulary lear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Vocabulary teaching;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在语言研究方面的角度和方法,目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和认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1]。认知语义学强调从词汇入手,对语词的意义进行认知分析。认知语言学强调了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在语言系统中,词汇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承载了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

       Skehan(1998)[2]曾指出:“词汇在语言中所起的作用,比我们以前所认识到的大得多,尤其在我们谈及语言处理过程的时候。”李福印(2008)[3]提出认知语言学界对原型定义为抽象化与具体化两类。为了优化英语词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认知语言学方面出发,深层次地研究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词汇。1986年,Batia Laufer[4]批评指出,“语法和语音是封闭的系统,较容易进行抽象概括,而词汇是开放系统,无法形成假设并加以检测”,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原型范畴视角探讨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近三十多年来其发展迅猛,认知语言学也受到应用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秋芳(2013)[5]指出认知语言学和其他语言学派的差异最大之处在于认知语言学提出了语言的三大特性,即体验性、隐喻性和理据性。在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方面,包括原型、基本层次范畴论、概念隐喻和转喻。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学说的批判是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的起源,在20世纪70年代,原型范畴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正式提出,之后由Lakoff,Taylor&Schmid在诸多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上进行完善。范畴是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思维过程和心理过程,有形成概念的能力和语言符号的意义[6]。因此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基本范畴词汇教学方面下功夫,讲解词义时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同时延伸教学词汇的隐喻含义。

二当前词汇学习及词汇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种目的用途的英语教学都有相应的词汇底线,比如目前TEM-4要求6,000词汇量,TEM-8要求12,000,CET-4要求4,200(新大纲),CET-6要求5,500词汇量[7]。近年来,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的单词书绝大多数倾向记忆和耐力挑战的策略,作为第二外语学习者中国学生以这种传统的背诵词汇表来扩大词汇量,其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学生因此感到英语学习索然无味。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处还是英语词汇的教学。对于语言学家来说,词汇概念的界定依然是需要不断探讨的内容[8],不同语言学流派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不同,因而在词汇的界定方面有诸多差异,这对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产生一定制约。在实际教学当中,有些教师只注重语音、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对词汇的教学还停留在读音和意思层面上。事实上,词汇作为动态开放系统,无法形成假设并加以检测,比封闭的语音语法更难掌握其中的规律。客观上来讲,英语词汇自身复杂繁多,缺乏体系化。此外,教学中教师不重视提高学生词汇的记忆技巧,没有对学生词汇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效指导,而在同义词辨析和词汇深度方面的教学也有不足,导致学生学习耗时低效、知识零碎,再加上老师“填鸭式”教学法,忽视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不会读单词或者单词的读法不准确,以至于无法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拼写的内在规律,就只能死记硬背,最终增加学习的负担感。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单词的科学指导,加强原型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范畴与范畴化是认识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时刻都离不开范畴。如果没有范畴,将极大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和把握[9]。Lakoff认为,在人类的思维、感知、行为和言语方面,范畴化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指出,一个词语具有多种相关的词义,其中一个是最贴近中心或核心意义的,这个词义就是其他词义的原型,由这个原型进而延伸或辐射出其他相关的词义,词义的辐射范畴(radial category)由此形成。而最具代表性的、最具范畴特征的原型成员是该词的基本义项(核心义),在日常的口语交流、普通文章中,核心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因此掌握核心词汇是进行基本语言交际的基础。另外,在英语语言系统中,核心词汇衍生了非常多的转化词、派生词、短语、固定搭配用法、习语等;其他辐射形式“引申义”如隐喻和转喻等由原型派生的处于范畴的边缘是非典型成员。

\

 
(一)重视基本词汇的学习

         基本范畴是最典型的原型范畴。基本范畴词汇在语言史上产生的时代较早,是儿童在语言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些词大多是常用词汇,其构词能力较强,词形简单、音节较少,是最简单的中性词汇。因而记忆的原型模式即先学习记忆基本词汇的基本义项入手,再向其他词汇和词义延伸。从原型范畴理论来看,语义范畴的义项包括中心义项、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三方面,以某个语义原型作为基础,通过辐射或延伸出其他的词义来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10]。例如,bed最初指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随后由人生理感知引申出河床、海床的意思,而后又有新的引申义—温床。三者之间看似差别很大却又有相似之处,该例子显示“bed”作为原型,延伸出了其他各种义项,并且还衍生了抽象概念。这提示教师不但要对词汇的原型意义进行着重讲解,还要将词汇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进行讲解,以此使学生明白词汇各义项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从而使其能够依照词汇的原型意义推测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此外,chair相对于furniture而言是基本词汇,而telephone却处于边缘意义;再比如,我们可以说Two trains collided.

         (两辆车相撞了)我们一般不会说Two transportation collided.(两辆交通工具相撞了)当说到animal时,学生会列举出许多具体动物的单词。于是,可以根据词的上下义从而掌握更多的词汇。为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教师应对基本范畴词汇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分类整理出一条“语链”。其次,基本词汇的构词能力较强,英语中很多合成词也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foot(脚)和ball(球),football就组成足球的意思、class和room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两者组合在一起时它的意思也很容易被理解。包括前后缀的运用,如dis-表示相反的,dishones(t不诚实的);re-,表示重新,再一次,restart(重新开始),rebirth(再生)等等。这一类构词法的学习不仅能扩充词汇量,还能提升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找到一条高效有趣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意群和地道搭配,Schmidt(1995)认为“语言学习是不断积累意群的过程(accumulation of chunks)。因此,词汇教学和语篇教学不可割裂开来,在学习语篇时,应先整体把握文体、文章主题、写作意图、写作风格等,以为具体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学习做好铺垫,做到在意群中记忆单词,这样对词语的理解更为准确。教师应强调句子在单词教学中的作用,语句能够浓缩语言环境,演示词语的习惯搭配用法(idiomatic collocation),提炼出意群。

(二)重视多义词的典型义项与和词汇隐喻的运用

        胡丽霞(2017)[6]指出原型范畴理论以典型义项为前提和基础,关注词汇多义多用的深层联系,能在词汇的不同义项间建立联系。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词语多义具有较大教学难度。词语多义现象常出现一种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同音同形词。比如在讲born(出生)这个单词时,会讲到它的原型是bear,那么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熊的意思,然而这两种含义之间并无明确的联系。例如“sight”最中心含义为“视力;景象”,因为隐喻和转喻延伸出“见解”、“眼界”和“见票即付的”等义项。在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在多义词的讲解中,应注重讲解原型意义,讲明多义词不同义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具体意义,帮助学生将所学融会贯通,以灵活掌握并运用词语。除此之外,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段,还是人们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之一,人们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的。Lakoff&Johnson(1980:5)提出的隐喻,其“实质是运用另一事物来理解或体验某一事物。”也就是说,通过对相关事物的知识去理解、思考另一项事物,隐喻是作用在原有词义上的而生成心得词汇意思。如domino的本义为“西方的一种骨牌游戏”,但隐藏的含义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引起了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连锁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隐喻思维的培养,教学新兴词汇时,可运用隐喻思维思考词语的特点,将新兴词汇和原有词汇的隐喻引申关系弄清楚,多层次、多角度挖掘词汇的深层意义。
总之,单词的背诵需要在适当层面上集中突破式记忆,但记忆单词不单是反复背诵以致刻在脑中,更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输入——理解——与原有知识重组——强化——记忆五个环节是必须的。原型范畴理论为词汇教学打开新的角度和方向,词汇教学应从基本等级层面入手,这是由基本范畴词汇的特性,也是人们认知特性所决定的。词汇学习是一个繁重的过程,作为学习者,除了学会剖析新词的认知机制,也需要养成思辨的认知阅读习惯,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老师既要认真细致地讲解单词,还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教师应不断学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以此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掌握有效方法,以提高教学实效。

\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1-5.
[2]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J].Shangha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Laufer,B.Possible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Research[J].IRAL,1986(24):69-75.
[5]文秋芳.认知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J].中国外语教育,2013(02):23-31,79.
[6]胡丽霞.浅谈原型范畴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7,8(04):39-42.
[7]谷小娟.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2):41-44.
[8]王改燕.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词汇理据解析与二语词汇教学[J].外语教学,2012,33(06):54-57,62.
[9]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35-39.
[10]石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英语词汇教学[J].新校园(上旬),2016(05):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